原料过滤吸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9067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原料过滤吸料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原料过滤设备领域,特别为一种原料过滤吸料机。



背景技术:

目前塑料生产加工企业中越来越多的使用到粉状的原材料,其原料的加工以及分离需要通过负压吸引装置将原料抽送至储料筒或者输送至挤料机构当中,然而在粉料输送至储料罐储存之前均是气料混合的,因此在输入到储料筒之前就需要先将粉料与空气分离开来,因而就需要使用过滤吸料机来进行气料分离,然而在实践中发现在上一次工作后或在持续工作过程中粉料极易积聚在与出气口接壤处的滤芯上面,若没有及时清理则会堵塞滤芯进而影响整个送料系统的工作,并且滤芯更换麻烦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就此问题,也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提出在出气口处安装脉冲反冲装置来清理装置,然而脉冲反冲装置是利用其储气罐内存储的压缩空气所提供的冲击力进行冲刷,然而储气罐所能提供的一次性冲刷的气量有限,因此经常无法将粉料冲刷干净,并且其价格昂贵且使用寿命端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廉且冲刷效果好的原料过滤吸料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原料过滤吸料机,其特征在于:其主体为吸料筒,吸料筒的顶部、侧壁及其底部分别设有出气口进料口及出料口;吸料筒的顶部上方设有连接装置,吸料筒内部的出气口处设有滤芯,吸料筒的出气口通过滤芯与吸料筒筒腔连通;

连接装置的主体为一个三通管,三通管上分别设有与吸料筒的出气口连通的第一端口、与负压源连通的第二端口及与外界连通的第三端口,第三端口处设有第一阀门。

其工作原理和过程如下:

气料混合的原料通过输送管道被负压源的吸力抽吸进吸料筒中并环绕筒壁形成旋风,粉料在重力的自然作用下逐渐下落至出料口处,与此同时空气在外界负压源的作用下从出气口处不断被抽走从而实现气料的分离;而夹杂在被吸走的空气中的一小部分的粉料则会被滤芯所过滤而不会从出气口处被吸出。

而本实用新型冲刷滤芯是利用了吸料筒内外存在的压力差的原理来冲刷滤芯,并且更为巧妙的是由于整个吸料筒均处于负压状态,因而其吸入的气量实际上等于整个吸料筒的容积,因此使用本实用新型一次冲刷所能够获得的气量远远大于现有技术中储气罐所能够提供的气量;

工作过程为:当需要冲刷滤芯时,只需要将第一阀门打开,在吸料筒内外压力差的作用下外界的空气瞬间从第三端口处涌入,由于空气从第三端口进入到吸料筒的筒腔过程中必须经过滤芯,因此强大的空气流在通过滤芯时便会将粉料冲刷下来,这个过程类似于打开一瓶经过反复摇晃过的啤酒瓶盖,由于在工作过程中所吸入的气量很大,因而其冲刷的效果远远好于脉冲反冲装置,并相较其大大降低了成本。

为了更好的实施本方案,还提供如下优化方案:

进一步的,为了达到便于随时打开吸料筒的目的:所述吸料筒的出气口上罩设有密封盖。

更进一步的,为了达到便于更换滤芯的目的,所述密封盖的中部设有向下凹陷并用于容置滤芯的腔体,腔体底部中央设有与吸料筒筒腔连通的开孔。

这里密封接口的作用是保证了第一端口与腔体之间的气密性,从而保证了吸料筒内外的压力差。

优选的,为了使三通管的第一端口与腔体之间具有更佳的密封效果:所述三通管的第一端口与腔体之间设有密封接口。

优选的,为了达到控制本实用新型流量的目的:所述出料口处设有流量控制阀。

优选的,为了达到启闭控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进料口处设有第二阀门。

优选的,为了达到能够稳定支撑吸料筒的目的:所述吸料筒下部的外壁面上设有至少三条支撑脚。

这里,由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且最节约物料,因而这里最优选的方案是三条支撑脚,当然更多的支撑脚会使吸料筒更加的稳定。

优选的,为了达到进一步增加吸料筒气密性的目的:所述第一阀门为密封阀门。

这里,除了采用密封阀以外还可以采用普通的密封阀外面再增加一个密封盖的方案来替代。

较之前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利用了吸料筒筒体内外压力差的原理来替代传统的脉冲反冲装置大大降低了设备的生产及日常维护的成本;

2.以往是利用脉冲反冲装置所产生的冲击作用将堵塞在滤芯中的粉料冲掉,而在本实用新型中不但利用了外界大气压力的冲力还利用到了吸料筒筒腔内负压的吸力,并且其一次所吸入的气量远远大于传统储气罐所存储的气量,因而大大增强了冲刷的效果;

3.吸料筒中的滤芯在发生堵塞时,不必像传统的吸料机那样需要将整个吸料筒拆卸开来,而只需要将密封端口移开即可直接将滤芯抽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吸料筒、11-出气口、12-进料口、13-出料口、14-密封盖、15-腔体、16-开孔、17-密封接口、18-流量控制阀、2-滤芯、3-三通管、31-第一端口、32-第二端口、33-第三端口、34-第一阀门、35-第二阀门、4-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其主体为吸料筒1,吸料筒1的顶部、侧壁及其底部分别设有出气口11进料口12及出料口13;吸料筒1的顶部上方设有连接装置,吸料筒1内部的出气口1处设有滤芯2,吸料筒1的出气口11通过滤芯2与吸料筒1筒腔连通;

连接装置的主体为一个三通管3,三通管3上分别设有与吸料筒1的出气口11连通的第一端口31、与负压源连通的第二端口32及与外界连通的第三端口33,第三端口33处设有第一阀门34。

进一步的,所述吸料筒1的出气口11上罩设有密封盖14。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盖14的中部设有向下凹陷并用于容置滤芯2的腔体15,腔体15底部中央设有与吸料筒1筒腔连通的开孔16。

进一步的,所述三通管3的第一端口31与腔体15之间设有密封接口17。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13处设有流量控制阀18。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12处设有第二阀门35。

进一步的,所述吸料筒1下部的外壁面上设有至少三条支撑脚4。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阀门34为密封阀门。

尽管本实用新型采用具体实施例及其替代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示意和说明,但应当理解,只要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范围内的各种变化和修改均可实施。因此,应当理解除了受随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条件的限制外,本实用新型不受任何意义上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