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绕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9558阅读:34653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绕线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定子生产领域,具体来说,是全自动绕线机。



背景技术:

定子生产过程中,在插入绝缘纸后,需要对定子进行绕线,传统的是手工绕线,效率比较低,后来慢慢采用机械结构来绕线,但是现有绕线机,机械结构较为复杂,导致绕线的精度不够高,影响定子的质量,故设计了一直全自动的绕线机,通过伺服电机和气缸的配合实现自动绕线,简化机械的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种结构比较简单的、绕线效果好的、可以适用于不同型号定子绕线的全自动绕线机。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自动绕线机,包括上料机构、凸轮机构、剪线机构、第一勾线机构、第二勾线机构、压紧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和凸轮机构之间设有引导机构,所述凸轮机构包括凸轮、位于凸轮两侧的滑块、位于凸轮右上方的主动带轮、位于主动带轮左侧承托辊、和滑块固定连接的导管、套于导管上端的第一同步轮,所述主动带轮、凸轮、承托辊通过皮带连接,所述导管上端套有第二同步轮,所述第二同步轮和导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同步轮和第一同步轮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第一同步轮通过电机驱动;所述导管上端设有绕线杆,所述绕线杆端口沿外侧设有一个导线槽,所述导管和绕线杆通过连接头连接,所述连接头通过紧固螺栓固定于导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动带轮在电机的带动转动,带动凸轮转动,承托辊的作用在于张紧皮带,凸轮机构具有偏心的特点,凸轮将转动转化为滑块的上下运动,滑块带动导管上下运动,滑块和导管的连接为上下位移的固定连接,并不影响导管的自转,第一同步轮转动后,带动第二同步轮转动,第二同步带轮和导管固定连接,第二同步带轮带动导管转动;在工作时,上料机构内放置铜线圈,铜线穿过导管、连接头、绕线杆,然后从导线槽处引出,导管的升降、导管的旋转,实现铜线绕在定子内,第二勾线机构在气缸的作用下勾住铜线,然后定子夹具旋转,再铜管多次升降和旋转,如此循环,实现绕线,最后第一勾线机构从下端勾出铜线,剪线机构在气缸的作用下,将铜线剪断;导线槽的作用在于使得铜线在导线槽内,能够随导管一起旋转,连接头的作用在于,能够根据不同型号的定子来更换不同尺寸的连接头;导管下端为喇叭口形状。

进一步限定,上料机构包括推车、位于推车上方的喇叭口、位于喇叭口上方的引导辊,所述推车下方设有万向轮,所述喇叭口上端开口小于下端开口,所述引导辊通过支撑架支撑。

推车能够方便移动,喇叭口位于推车的正上方,喇叭口和支撑架固定连接,引导辊对铜线起到引导的作用。

进一步限定,所述引导机构包括支撑板、位于支撑板上端面的引导板,所述支撑板左端固定连接于支撑架,所述支撑板右端为弯折的,所述支撑板右端平行于水平面,所述引导板有多个,所述引导板等间隔排列,所述引导板上端开有引导孔。

支撑板起到骨架支撑的作用,铜线从引导孔中穿过。

进一步限定,所述剪线机构有两对,所述两对剪线机构左右对称布置,所述剪线机构包括上气缸、位于上气缸下端的上闸刀,和上气缸对称设置的下气缸、位于下气缸上端的下闸刀,所述上闸刀下端开有矩形口,所述下闸刀上端开有矩形口。

上气缸推动上闸刀向下运动,下气缸推动下闸刀向上运动,剪断铜线,上闸刀和下闸刀开有的矩形口,使得剪断时,铜线在矩形口内,避免了铜线偏移上闸刀和下闸刀的竖直位置。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勾线机构位于上闸刀和下闸刀之间,所述第一勾线机构有两个,所述第一勾线机构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勾线机构通过勾线气缸控制。

第一勾线机构和剪线机构配合实现对铜线的剪断。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二勾线机构位于上气缸的上方,所述第二勾线机构的通过伺服电机控制;所述压紧机构通过压紧气缸控制,所述压紧机构上端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通过升降气缸控制压紧机构的上下位移。

压紧机构实现对定子的压紧,升降机构能够将压紧机构位移到定子位置,然后压紧机构对定子内进行压紧。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可以适应不同型号的定子生产,采用气缸和伺服电机控制,绕线机构较为简单。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绕线机的装配示意图;(带上料机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绕线机的装配示意图;(不带上料机构)

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凸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带滑块的位移示意图)

图5为上闸刀和下闸刀的配合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上料机构1,凸轮机构2,剪线机构3,第一勾线机构4,第二勾线机构5,压紧机构6,引导机构7,凸轮21,滑块22,主动带轮23,承托辊24,导管25,第一同步轮26,皮带8,第二同步轮9,绕线杆10,导线槽11,连接头12,紧固螺栓13,推车101,喇叭口102,引导辊103,万向轮14,支撑架15,支撑板71,引导板72,上气缸31,上闸刀32,下气缸33,下闸刀34,矩形口16,勾线气缸17,压紧气缸18,升降机构19,升降气缸2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全自动绕线机,包括上料机构1、凸轮机构2、剪线机构3、第一勾线机构4、第二勾线机构5、压紧机构6,上料机构1和凸轮机构2之间设有引导机构7,凸轮机构2包括凸轮21、位于凸轮21两侧的滑块22、位于凸轮21右上方的主动带轮23、位于主动带轮23左侧承托辊24、和滑块22固定连接的导管25、套于导管25上端的第一同步轮26,主动带轮23、凸轮21、承托辊24通过皮带8连接,导管25上端套有第二同步轮9,第二同步轮9和导管25固定连接,第二同步轮9和第一同步轮26在同一水平线上,第一同步轮26和第二同步轮9通过皮带连接,第一同步轮9通过电机驱动;导管25上端设有绕线杆10,绕线杆10端口沿外侧设有一个导线槽11,导管25和绕线杆10通过连接头12连接,连接头12通过紧固螺栓13固定于导管25。

优选的,上料机构1包括推车101、位于推车101上方的喇叭口102、位于喇叭口102上方的引导辊103,推车101下方设有万向轮14,喇叭口102上端开口小于下端开口,引导辊103通过支撑架15支撑。

优选的,引导机构7包括支撑板71、位于支撑板71上端面的引导板72,支撑板71左端固定连接于支撑架15,支撑板71右端为弯折的,支撑板71右端平行于水平面,引导板72有多个,引导板72等间隔排列,引导板72上端开有引导孔(图示未画出)。

优选的,剪线机构3有两对,两对剪线机构3左右对称布置,剪线机构3包括上气缸31、位于上气缸31下端的上闸刀32,和上气缸31对称设置的下气缸33、位于下气缸33上端的下闸刀34,上闸刀32下端开有矩形口16,下闸刀34上端开有矩形口。

优选的,第一勾线机构4位于上闸刀32和下闸刀34之间,第一勾线机构4有两个,第一勾线机构4左右对称设置,第一勾线机构4通过勾线气缸17控制。

最优的,第二勾线机构5位于上气缸31的上方,第二勾线机构5的通过伺服电机控制;压紧机构6通过压紧气缸18控制,压紧机构6上端设有升降机构19,升降机构19通过升降气缸20控制压紧机构6的上下位移。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自动绕线机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