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千斤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6763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复合式千斤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千斤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式千斤顶。



背景技术:

一辆汽车里会标配很多常用的随车工具,其中千斤顶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工具。它有机械式和液压式两种。机械式千斤顶由于起重最基本的,千斤顶操作费力,一般只用于机械维修工作。液压式千斤顶结构紧凑,工作平稳,有自锁作用,故使用广泛。

公告号为CN102756992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带充气泵的车载气动千斤顶,包括气囊、气泵、支撑座、支撑盖板、气嘴、密封胶圈和气管,其特征在于:气囊是只有上方开口的气囊,气囊侧面和底面组成一个半封闭的橡胶整体,气囊上端开口处设有密封胶圈,支撑座置于气囊顶部,气泵固定安装在支撑座中,在气泵上连接有气管,在支撑座上装有气嘴,支撑座上设置有支撑盖板,支撑盖板的侧面加工有出口,气管从支撑盖板的出口处伸出。通过在气囊上设置充气泵,在未充气的时候千斤顶占位小,好收纳,质量小;充气泵工作时,也不用费力的抬升汽车。

但是在整个千斤顶的结构只靠气体和气囊的支撑,结构上不可靠,气囊承受的压力很大,在长期的高压力工作下,后面可能会在压力过大的瞬间,气囊容易破裂带来危险,汽车的重量或者其他的重物的重量是人所不能承受的,若在修理或搬运时遇到这种情况,容易造成人身伤害,还可能对被支撑的车辆或者其他重物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式千斤顶,通过设置承重框,用承重框来分担压力,避免气囊损坏带来危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复合式千斤顶,包括气囊、打气泵、支撑座、支撑盖板、气嘴、通孔、密封胶圈和气管,气囊侧面和底面组成一个半封闭的橡胶整体,气囊上端设有开口,密封胶圈固定安装在气囊开口处,密封胶圈与支撑座底部固定连接,支撑座上装有气嘴,打气泵可拆卸的安装在支撑座中,在打气泵上连接有气管,支撑座上设置有支撑盖板,支撑盖板上设置了两个通孔,还包括承重框,所述承重框在竖直轴向伸缩,承重框上设有锁止装置。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在于:在实际运用中,先取出整个气囊、支撑座和支撑盖板,将打气泵放置到支撑座当中,后将千斤顶放置到所要支撑的位置,将打气泵的气管穿过支撑盖板上的两个通孔与支撑座上的气嘴连接,此时可以将打气泵与电源连接,打开打气泵的开关,此时打气泵对气囊开始充气,同时可以调节承重框的高度,气囊抬升汽车到指定高度以后,承重框调节到此高度,后通过锁止装置,对承重框进行固定,此时就可实现承重框的承重功能,后可通过拉扯露在外面的气管的部分,分离气管与气嘴的连接,对气囊放气,此时只有承重框对汽车进行支撑;也可以只对气囊放一点气,让气囊也有较小支撑的作用。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气囊在充气后会对汽车进行有效的支撑作用,密封胶圈连接气囊的开口与支撑座,进行了可靠的密封;支撑座上还设置了一个与支撑座配合的支撑盖板,打气泵就是放置在了支撑座和支撑盖板配合后形成的容置空间当中,在气囊抬升支撑汽车时,支撑盖板能够实现平稳的支撑作用,还能够保护打气泵不受到损害;在整个充气式千斤顶上增加承重框的装置,能够在气囊充气的同时在竖直轴向拉伸承重框,保证气囊的位置不会偏移,承重框底面会对气囊有好的支撑作用,承重框能够分担气囊所收到的压力,避免气囊破裂发生危险。

方案一: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承重框为液压承重框,所述液压承重框包括油箱、液压杆,液压承重框由若干液压杆连接组成,所述液压承重框上的锁止机构为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液压杆上。通过上述设置,液压杆结合油箱,在液压杆当中的油量多少能够决定液压承重框的高度,到达所需高度时单向阀封闭封闭油路,禁止液压杆中的油量变化,由此锁止液压承重框的高度。有益效果:液压式的举升结构,在承重时可靠平稳,在抬升的时候也很平稳,单向阀能够细微的调节液压杆中的油量,所以液压承重框的高度也能够细微的调节。

方案二: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承重框上表面设有橡胶垫。通过上述设置,因为汽车上能够给予千斤顶顶压的部分只有支撑点部分,但是承重框的上表面的框架大小难以适应支撑点的位置,所以在承重框的上表面设置橡胶垫。有益效果:通过橡胶垫的设置能够避免对汽车底盘造成损伤,且整个千斤顶设置的位置还不受汽车底板支撑点位置的限制。

方案三: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打气泵包含打气装置与抽气装置。通过上述设置,打气泵上设置有打气装置与抽气装置,不仅仅能对气囊进行打气,还能对气囊进行抽气,有益效果:抽气装置的设置有利于实现对气囊结构的压缩,便于收纳,打气装置用于实现对气囊的充气,靠气压对汽车进行抬升,形成一个多功能的打气泵。

方案四: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承重框设置在气囊内部或者外部。通过上述设置,承重框设置在气囊的内部,将两个装置合在一起,在打气泵给气囊充气时,在内部的承重框也在抬升,二者可以同时对汽车进行抬升,二者相互作用,使气囊承受的压力得到有效的减轻,承重框受到的压力比单独支撑的时候少。有益效果:承重框和气囊都可对汽车进行支撑,减轻两个结构承担的重量,承重框可以保证整个结构的支撑位置不偏离,气囊的安全性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在发生气囊爆裂后也还有承重框的支撑,增强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式千斤顶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式千斤顶实施例2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气囊10、密封胶圈101、支撑座20、气嘴201、支撑盖板30、通孔301、打气泵40、气管401、承重框50、橡胶垫501、液压杆502。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复合式千斤顶,包括气囊10、打气泵40、支撑座20、支撑盖板30、气嘴201、密封胶圈101、气管401和承重框50,所述承重框50包括橡胶垫501和液压杆502。

气囊10侧面和底面组成一个半封闭的橡胶整体,气囊10上端设有开口,密封胶圈101固定安装在气囊开口处,密封胶圈101与支撑座20底部固定连接,密封胶圈101能够有效的避免气囊10与支撑座20的连接,避免漏气。支撑座20内部下表面上装有与气囊10连通的气嘴201,打气泵40可拆卸的安装在支撑座20中,且避免与气嘴201的位置的重合,在打气泵40上连接有气管401,打气泵40连接气管401可以穿过支撑盖板30上的通孔301后与气嘴201连接,给气囊10打气,支撑座20上设置有支撑盖板30,支撑盖板30和支撑座20的结合能够给汽车提供一个平整的支撑平台,还能避免放置在支撑盖板30里面的打气泵40收到挤压受损。在气囊10的外表面增加承重框50的结构,承重框50上由液压杆502和橡胶垫501组成,橡胶垫501能在承重框50承重时发挥作用,承重框50和汽车之间平稳接触,液压杆502的设置方式为剪叉式的布置方式,各个杆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液压杆502中还设置有单向阀,整个液压的结构,能够提供稳定的支撑,强度也大。

在实际运用中,先取出整个气囊10、支撑座20和支撑盖板30的结合,将打气泵40放置到支撑座20当中,将打气泵40的气管401穿过支撑盖板30上的两个通孔301与支撑座20上的气嘴201连接,后将千斤顶放置到所要支撑的位置,此时可以将打气泵40与电源连接,打开打气泵40的开关,此时打气泵40对气囊10开始充气,气囊10在充气后会对汽车进行有效的支撑作用,在充气的同时可以调节承重框50的高度,气囊10抬升汽车到指定高度以后,承重框50调节到此高度,后通过液压杆502中的单向阀对整个承重框50进行锁止,对承重框50的高度进行固定,完成整个千斤顶的支撑过程。后可通过拉扯露在外面的气管401的部分,分离气管401与气嘴201的连接,对气囊10放气,此时只有承重框50对汽车进行支撑;也可以只对气囊10放一点气,让气囊10也有支撑的作用。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将整个承重框50的结构放入到了气囊10的结构当中,承重框50的在承重时的作用力施加在支撑座20上,此时承重框50上的橡胶垫501的作用就可以得以体现了,在施加抬升的力的时候也不会对整个千斤顶的内部造成损坏,承重框50能与气囊10同时起作用,承重框50可以保证整个结构的支撑位置不偏离,避免气囊10受压而爆裂,避免意外的的发生,如果爆裂了,也还有承重框50的在支撑,能减小伤害;还有一个区别在于打气泵40当中不仅仅有打气装置,还有抽气装置,可以在收纳千斤顶的时候不需要拔出气管401,直接抽气就可以让整个千斤顶的气囊10达到真空状态。

实际运用中,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能让气囊10和承重框50同时工作,液压杆502的抬升和气囊10在共同抬升就能达到整个装置的效果,将整个装置设为一个整体更为简单,在收纳时,先对承重框50进行收缩,将打气泵40装置调到抽气功能即可,使整个装置紧凑,减小所需的空间,便于收纳。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