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厢顶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2241阅读:9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轿厢顶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具体涉及一种电梯轿厢顶板。



背景技术:

电梯的轿厢上通常安装有空调,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电梯的空调容易引起两个问题:空调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噪声,空调所产生的噪声会沿轿厢的进气通道传递到轿厢内,引起乘客的不适;空调使用过程中会在轿厢的进气通道内产生冷凝水,而冷凝水过多时容易沿着轿厢的进气通道流入轿厢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电梯轿厢顶板,以降低空调运行所产生的噪声对轿厢的影响,同时能够缓解冷凝水流入轿厢中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顶板,包括由底板、后侧壁、左侧壁、前侧壁和右侧壁所围成的顶板体,所述顶板体具有朝上设置的开口,所述顶板体的开口上覆盖有盖板,所述顶板体内设置有右隔板、中隔板、左隔板和横向隔板,所述右隔板、中隔板、左隔板和横向隔板均焊接在所述顶板体内,且所述右隔板、中隔板、左隔板和横向隔板在上下方向上的宽度均等于所述盖板和所述底板之间的间隔;所述左隔板和所述左侧壁之间限定出第五腔室,所述中隔板和左隔板之间限定出第六腔室,所述右隔板和中隔板之间限定出第七腔室,所述横向隔板与所述中隔板垂直相交,所述横向隔板将所述第六腔室分隔成第二腔室和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前侧的第四腔室,所述横向隔板将所述第七腔室分隔成第一腔室和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前侧的第三腔室;所述第三腔室和所述第四腔室内均设有数块间隔设置的冷凝板,所述冷凝板均垂直于所述底板和所述横向隔板,所述冷凝板的后侧焊接在所述横向隔板上,所述冷凝板的前侧与所述前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前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三腔室相连通的排水管,所述中隔板的前下角处设有过水孔;所述盖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腔室相连通的进气口,所述中隔板、所述左隔板和所述横向隔板上都均匀分布有消音孔,所述底板的左前角处均匀分布有数个出气孔,数个所述出气孔均与所述第五腔室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顶板体上端的开口处设有向外延伸的翻边,所述翻边上设有第一铆接孔,所述盖板的边缘设有与所述第一铆接孔一一对应的第二铆接孔。

进一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位于所述第三腔室和所述第四腔室内的部分均为从后至前向下倾斜的斜面。

进一步,所述右隔板和所述中隔板之间的间隔大于所述中隔板和所述左隔板之间的间隔。

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电梯的空调运行所产生的噪声对轿厢的影响,同时能够缓解冷凝水流入轿厢中的情况;并且右隔板、中隔板、左隔板和横向隔板能够起到加强的作用,使得轿厢的顶板整体上具有较大的刚度和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A剖面图。

图中:1—底板;2—后侧壁;3—左侧壁;4—前侧壁;5—右侧壁;6—翻边;7—第一铆接孔;8—右隔板;9—中隔板;10—左隔板;11—横向隔板;12—消音孔;13—出气孔;14—冷凝板;15—盖板;16—进气口;17—第二铆接孔;18—第一腔室;19—第二腔室;20—第三腔室;21—第四腔室;22—第五腔室;23—斜面;24—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电梯轿厢顶板,包括由底板1、后侧壁2、左侧壁3、前侧壁4和右侧壁5所围成的顶板体,顶板体具有朝上设置的开口,顶板体的开口上覆盖有盖板15,顶板体内设置有右隔板8、中隔板9、左隔板10和横向隔板11,右隔板8、中隔板9、左隔板10和横向隔板11均焊接在顶板体内,且右隔板8、中隔板9、左隔板10和横向隔板11在上下方向上的宽度均等于盖板15和底板1之间的间隔;左隔板10和左侧壁3之间限定出第五腔室22,中隔板9和左隔板10之间限定出第六腔室,右隔板8和中隔板9之间限定出第七腔室,横向隔板11与中隔板9垂直相交,横向隔板11将第六腔室分隔成第二腔室19和位于第二腔室19前侧的第四腔室21,横向隔板11将第七腔室分隔成第一腔室18和位于第一腔室18前侧的第三腔室20;第三腔室20和第四腔室21内均设有数块间隔设置的冷凝板14,冷凝板14均垂直于底板1和横向隔板11,冷凝板14的后侧焊接在横向隔板11上,冷凝板14的前侧与前侧壁4之间具有间隙,使得气流能够该间隙向左流动,前侧壁4上设有与第三腔室20相连通的排水管24,中隔板9的前下角处设有过水孔,第四腔室21内的水能够经由过水孔流入第三腔室20;盖板15上设有与第一腔室18相连通的进气口16,中隔板9、左隔板10和横向隔板11上都均匀分布有消音孔12,底板1的左前角处均匀分布有数个出气孔13,数个出气孔13均与第五腔室22相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梯轿厢顶板的内部具有五个腔室,且相邻的腔室均通过消音孔12连通,每个腔室均形成独立的瞬时稳压腔,每个腔室均可对腔室内的噪音进行消声。在使用时,空调的出气端与进气口16相连通,以向轿厢内部提供新鲜气体,空调的进气端通过管路与轿厢的内部连通,以吸取轿厢内部的气体,可以在轿厢顶板或侧壁板上设置用于安装该管路的结构和气孔;空调的出气端排出的高速气流通过进气口16进入第一腔室18内,在气流惯性的作用下,大部分气流会先进入第三腔室20和第四腔室21,然后再进入第五腔室22,只有少部分气流会从第一腔室18进入第二腔室19,再直接进入第五腔室22;在气流流动过程中五个腔室分别会对气流中的噪声进行消声,从而降低了电梯的空调运行所产生的噪声对轿厢的影响,并且由于第三腔室20和第四腔室21中设置了冷凝板14,冷凝板14能够增大与气流的接触面积,同时能够延长气流在第三腔室20和第四腔室21内滞留的时间,从而能够有效的冷凝出大部分气流中的水分,并通过排水管24将水分排出,对气流起到了干燥作用,能够缓解冷凝水流入轿厢中的情况;由于第三腔室20和第四腔室21内设置了冷凝板14,也使得第一腔室18和第三腔室20之间具有不同的消声频率,第二腔室19和第四腔室21之间具有不同的消声频率。并且右隔板8、中隔板9、左隔板10和横向隔板11能够起到加强的作用,相当于在轿厢顶板内部设置了四条加强筋,使得轿厢的顶板在整体上具有较大的刚度和强度。

进一步,顶板体上端的开口处设有向外延伸的翻边6,翻边6上设有第一铆接孔7,盖板15的边缘设有与第一铆接孔7一一对应的第二铆接孔17,通过铆钉穿过第一铆接孔7和第二铆接孔17,能够将盖板15和顶板体固定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底板1的上表面上位于第三腔室20和第四腔室21内的部分均为从后至前向下倾斜的斜面23,方便第三腔室20和第四腔室21内的水向前流动,以便通过排水管24将第三腔室20和第四腔室21内的水排出顶板体。

进一步,右隔板8和中隔板9之间的间隔大于中隔板9和左隔板10之间的间隔。采用上述结构,第一腔室18和第二腔室19的体积不同,第三腔室20和第四腔室21的体积不同,使得这些腔室消声的频段各不相同,以获得更宽的消声频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