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扫码并称重的物流搬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1552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动扫码并称重的物流搬运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搬运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自动扫码并称重的物流搬运设备。



背景技术:

物流搬运设备可以有效的节省人力物力,目前的物流搬运设备不能自动称量货物的重量和自动扫码识别物品的运输地,从而需要进行人工称重、分类,使用不便,造成大量的人工投入,我们设计一种可自动扫码并称重的物流搬运设备,用来将输送的货物自动称量,并且进行扫码将其分类,便于运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自动扫码并称重的物流搬运设备。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可自动扫码并称重的物流搬运设备,包括机架、机械爪、重量感应器、分类框,所述机架的侧边设置有回转台,所述回转台的侧边摆放着所述分类框,所述回转台的端部机械连接着所述机械爪,所述机械爪上设置有所述重量感应器且在所述重量感应器的上方设置有扫码器,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输送带且所述输送带的起始端侧边设置有站台,所述输送带的起始端上固定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上安装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的侧边设置有显示屏。

上述结构中,操作员站在圆台形的所述站台上,将货物摆放到所述输送带上,并且货物的扫码条正对着所述扫码器的方向,货物运输到所述机械爪下方的时候,所述扫码器对货物的扫码条扫描,所述机械爪将货物抓起,同时所述重量感应器感应重量,并将信息电传输给所述控制器并显示在所述显示屏上,所述控制器根据反馈的重量信息和扫码信息,控制所述回转台旋转一定的角度,从而带动所述机械爪将货物搬运到指定的所述分类框,使用简单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重量感应器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机械爪上且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扫码器在所述机械爪上方正对着所述输送带的方向且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柱呈倒L型,并且固定在所述回转台上随所述回转台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分类框设置至少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站台呈圆台型固定在地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操作面板和所述显示屏电连接。

有益效果在于:该物流搬运设备可以自动识别扫码货物的运输地点和货物的重量,自动搬运货物,将货物搬运到不同的所述分类框,便于运输,节省了人力物力,减少了人员的投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可自动扫码并称重的物流搬运设备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可自动扫码并称重的物流搬运设备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机架;2、机械爪;3、重量感应器;4、扫码器;5、支柱;6、显示屏;7、控制器;8、操作面板;9、站台;10、回转台;11、分类框;12、输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可自动扫码并称重的物流搬运设备,包括机架1、机械爪2、重量感应器3、分类框11,机架1的侧边设置有回转台10,回转台10可以在控制器7的控制下旋转一定的角度,使机械爪2将货物搬运到不同的分类框11中,回转台10的侧边摆放着分类框11,分类框11可以按照货物的重量和运输地设置,且呈环绕支柱5摆放,回转台10的端部机械连接着机械爪2,机械爪2可以抓取货物进行搬运,机械爪2上设置有重量感应器3且在重量感应器3的上方设置有扫码器4,重量感应器3可以在搬运货物的同时称重,扫码器4可以在搬运之前扫码,在机架1上设置有输送带12且输送带12的起始端侧边设置有站台9,输送带12的起始端上固定有控制器7,控制器7可以接收重量感应器3和扫码器4反馈的货物信息,从而控制回转台10,控制器7上安装有操作面板8,操作面板8可以对搬运设备进行操作,使用方便,操作面板8的侧边设置有显示屏6,显示屏6可以显示货物的信息。

上述结构中,操作员站在圆台形的站台9上,将货物摆放到输送带12上,并且货物的扫码条正对着扫码器4的方向,货物运输到机械爪2下方的时候,扫码器4对货物的扫码条扫描,机械爪2将货物抓起,同时重量感应器3感应重量,并将信息电传输给控制器7并显示在显示屏6上,控制器7根据反馈的重量信息和扫码信息,控制回转台10旋转一定的角度,从而带动机械爪2将货物搬运到指定的分类框11,使用简单方便。

进一步地,重量感应器3通过螺钉固定在机械爪2上且与控制器7电连接,扫码器4在机械爪2上方正对着输送带12的方向且与控制器7电连接,支柱5呈倒L型,并且固定在回转台10上随回转台10转动,分类框11设置至少两个,站台9呈圆台型固定在地面上,控制器7与操作面板8和显示屏6电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