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釉线砖坯自动矫正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3894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釉线砖坯自动矫正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瓷砖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釉线砖坯自动矫正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釉线使用无极调速电机,该电机速度稳定性差、釉线皮带轮交叉位置多,所以釉线砖坯容易走斜,特别是喷墨花机前均坯和窑头均坯对位置要求更高,必须保证砖坯走正,否则会引起拖坯、掉坯、堵坯事故,导致需要停机处理,如果频繁停机,则会影响生产连续性、造成空窑,一但空窑对产品质量影响更大,如出现产品尺寸、色差、变形等问题,使产品大量降级。

为了不影响生产连续性及产品质量,一般会在喷墨花机前均坯和窑头均坯位置各设置一名员工将砖坯扶正,但由于车间温度高,每块砖坯都需扶正,员工劳动强度大,并且人工控制矫正无法保证每块砖坯都能矫正,所以喷墨花机前拖坯、堵坯时有发生。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釉线砖坯自动矫正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釉线砖坯走斜导致的拖坯、掉坯、堵坯等生产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釉线砖坯自动矫正系统,其中,包括釉线支架、设置在釉线支架上并用于运输砖坯的釉线、安装在釉线两侧的矫正装置,每一矫正装置包括沿釉线运输方向设置的同步皮带、连接于所述同步皮带的变频减速机构以及沿釉线运输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光电开关,所述变频减速机构以及两个光电开关均连接于一PLC控制器。

所述的釉线砖坯自动矫正系统,其中,所述釉线设置有两排。

所述的釉线砖坯自动矫正系统,其中,所述变频减速机构为蜗轮蜗杆减速机构。

所述的釉线砖坯自动矫正系统,其中,所述釉线包括用于运输砖坯的运输皮带以及连接于运输皮带的传动电机。

所述的釉线砖坯自动矫正系统,其中,所述同步皮带与所述运输皮带平行设置。

所述的釉线砖坯自动矫正系统,其中,所述同步皮带与所述运输皮带垂直设置。

所述的釉线砖坯自动矫正系统,其中,所述同步皮带为多楔皮带。

所述的釉线砖坯自动矫正系统,其中,釉线支架的材料为10mm厚的钢板。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矫正系统可及时将釉线上走斜的砖坯矫正,避免拖坯、掉坯、堵坯等事故发生,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无需设置专人岗位将砖坯扶正,降低了生产劳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釉线砖坯自动矫正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釉线砖坯自动矫正系统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釉线砖坯自动矫正系统,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釉线砖坯自动矫正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釉线支架15、设置在釉线支架15上并用于运输砖坯10的釉线、安装在釉线两侧的矫正装置,每一矫正装置包括沿釉线运输方向设置的同步皮带12、连接于所述同步皮带12的变频减速机构11以及沿釉线运输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光电开关13,所述变频减速机构11以及两个光电开关13均连接于一PLC控制器(未示出)。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是通过光电开关13来检测釉线上运输的砖坯10,检测是釉线哪一侧的光电开关13先感应到砖坯10,哪一侧的光电开关13后感应到砖坯10,通过二者的差值,从而判断出砖坯10走斜角度,这样由PLC控制器来控制釉线两侧的变频减速机构11,调整二者的快慢,从而使釉线两侧的同步皮带12运动速度改变,这样即可带动砖坯10调整角度,实现矫正的目的。

例如若釉线上方的光电开关13先感应到砖坯10,那么PLC控制器控制釉线上方的变频减速机构11变慢,从而使相应同步皮带12运动速度变慢,这样即可使砖坯10上方相对于下方相后转动,实现矫正的目的。例如若釉线下方的光电开关13先感应到砖坯,那么PLC控制器控制釉线下方的变频减速机构11变慢,从而使相应同步皮带12运动速度变慢,这样即可使砖坯10下方相对于上方相后转动,实现矫正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釉线设置有两排,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时实现两排釉线上的砖坯的矫正,当然,对于每一排釉线来说,其两侧应均设置矫正装置,以完成各种釉线上的砖坯的矫正。

进一步,所述变频减速机构11优选为蜗轮蜗杆减速机构。本实用新型的蜗轮蜗杆减速机构是一种动力传达机构,利用齿轮的速度转换器,将电机(马达)的回转数减速到所要的回转数,并得到较大转矩的机构。采用该减速机构能够快速有效地调整同步皮带12的运动速度,从而实现准确有效地对砖坯进行矫正。

进一步,所述釉线包括用于运输砖坯的运输皮带14以及连接于运输皮带14的传动电机16。其中的运输皮带14即为用来运输砖坯10,而传动电机16则用来带动运输皮带14转动。

其中的运输皮带14由于在釉线上并不是连续的,例如用于走坯的釉线可能长达300多米,砖坯10在运输皮带14输送过程中会发生走斜,特别是在轴承处17(具有交叉位置),砖坯10在此位置处特别容易走斜,所以本实用新型即通过矫正装置来对走斜的砖坯10进行矫正。

本实用新型中,若两侧的光电开关13同时感应到砖坯10,那么说明砖坯10并未走斜,所以也就无需调整同步皮带12的运动速度,即PLC控制器不会发出控制指令给变频减速机构11,即此时无需进行矫正,控制同步皮带12保持与釉线正常速度过坯即可,本实用新型代替了传统使用人工控制砖坯扶正,从而避免了各种不稳定因素。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釉线支架15其可采用10mm厚的钢板制作。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釉线每一侧的两个光电开关13应与釉线平行,而且釉线两侧的光电开关13位置应相对,即两两构成的直线与釉线垂直,这样可确保釉线上的砖坯10靠近光电开关13时,两侧的光电开关13应能准确地感应到砖坯10的位置。而且设置两个光电开关13,可确保当反向运输时,也能感应到反向运输过来的砖坯10,并对其进行矫正。而且本实用新型中可以在釉线每一侧不仅只设置两个光电开关13,可以设置四个或六个,并且间隔设置,这样可以避免某些经过矫正的砖坯又发生走斜的情况,从而有第二次或第三次的机会再次进行矫正。

在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这种矫正方式较适合于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砖坯10,而对于六角形的砖坯,则采用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矫正装置更为适合。

具体如图2所示,在第二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另一种方式来对六角形的砖坯20(为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砖坯10区分)进行矫正,这种矫正装置中,所述同步皮带22(为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同步皮带12区分)与所述运输皮带23(为与第一实施例中的运输皮带14区分)垂直设置,同步皮带22设置在于砖坯20相隔一定距离的位置,当砖坯20走斜时,砖坯20的突出部分将会碰到同步皮带22,这样同步皮带22将会对砖坯20施加一个向后的作用力,使砖坯20靠近突起的位置向后转动,从而实现矫正。相应地,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的同步皮带22由变频减速机构21(为与第一实施例中变频减速机构11区分)带动,所述的运输皮带23由传动电机26(为与第一实施例中传动电机16区分)带动,第二实施例的釉线也具有轴承处24(为与第一实施例中轴承处17区分),在此位置砖坯20容易走斜。第二实施例中的釉线支架25(为与第一实施例中的釉线支架15区分)也可采用10mm厚的钢板制作。在第二实施例中,也优选设置有两排釉线,以提高矫正效率。

在本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的同步皮带22优选为多楔皮带,多楔皮带是指以平带为基体、内表面排布有等间距纵向40°梯形楔的环形橡胶传动带,其工作面为楔的侧面。其摩擦力更大,且更轻柔,适合于轻轻矫正砖坯,且其还具有传动振动小、散热快、运转平稳、使用伸长小等特点,非常适合于本实用新型的矫正装置。另外,在第二实施例中,也可设置光电开关,便于检测是否有走斜现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矫正系统可及时将釉线上走斜的砖坯矫正,避免拖坯、掉坯、堵坯等事故发生,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无需设置专人岗位将砖坯扶正,降低了生产劳动成本。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