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带液压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6416阅读:886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带液压电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电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带液压电梯。



背景技术:

传统的背包式液压电梯,其轿厢只有一侧受力,受力不均匀,升降不平稳,长时间受力偏载,事故率多,安全隐患多,大大的减少了电梯的使用寿命。

传统的液压电梯:1、单油缸,其台面只有一侧受力,受力不均匀,升降不平稳,长时间受力偏载,事故率多,安全隐患多,大大的减少了电梯的使用寿命。2、双油缸,虽然台面两侧都有油缸,但是偏载油缸受力不均匀,受力大的油缸会下沉,受力小的油缸就会上浮,受力不均匀,升降不平稳,长时间受力偏载,事故率多,安全隐患多,大大的减少了电梯的使用寿命。

传统的液压电梯采用钢丝绳缠绕方式,钢丝绳使用寿命短,自身重量大,维修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衡能力强、升降平稳、使用寿命长的钢带液压电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带液压电梯,包括置于井道内的轿厢,还包括钢带缠绕组合一、钢带缠绕组合二、油缸顶升架,所述钢带缠绕组合一包括钢带绳头一、钢带绳头支架一、导向轮一、导向轮二、导向轮四、导向轮三、钢带绳头三、钢带,钢带绳头一通过钢带绳头支架一固定于轿厢的侧壁上,导向轮一和导向轮二分别固定于井道顶部的两端,导向轮一位于钢带绳头一的正上方,导向轮二的正下方设有导向轮四,导向轮四通过固定支架固定于井道侧壁上,导向轮三位于导向轮四与轿厢之间且导向轮三固定于油缸顶升架上,钢带一端与钢带绳头一连接,另一端向上依次绕过导向轮一、导向轮二,然后向下依次绕过导向轮四和导向轮三,最后与钢带绳头三连接,钢带绳头三通过固定支架固定于井道下部的侧壁上;所述钢带缠绕组合二包括钢带绳头二、固定绳头支架二、导向轮五、钢带绳头四、钢带,钢带绳头二通过固定绳头支架二固定于与钢带绳头支架一相对一侧的轿厢侧壁上,导向轮五位于钢带绳头二的正上方且固定于油缸顶升架上,钢带一端与钢带绳头二连接,另一端向上绕过导向轮五,然后向下与钢带绳头四连接,钢带绳头四固定于固定支架上;油缸顶升架水平设置,油缸顶升架的中部通过油缸固定于井道底部,油缸顶升架与油缸垂直设置。

具体地,所述钢带缠绕组合一、钢带缠绕组合二分别有两组,两组钢带缠绕组合一和两组钢带缠绕组合二均以油缸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具体地,所述钢带缠绕组合二位于钢带缠绕组合一的内侧。

具体地,所述井道两侧分别设有导轨,油缸顶升架的两端与轿厢共用导轨,油缸顶升架和轿厢沿导轨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液压电梯采用钢带,其寿命是传统钢丝绳的2-3倍;重量更轻,约比传统钢丝绳轻20%;更加坚固耐用,每条复合钢丝绳所含的高张力钢丝约为588/1176根,比传统钢丝绳所含的要多;安全性更强,每一条复合钢带能承受3200公斤/6400公斤的拉力,安全系数至少为12。采用两组钢带缠绕组合一、钢带缠绕组合二,轿厢两侧均连接两根钢带,增加了轿厢的平衡能力,升降更平稳,避免偏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液压电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钢带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轿厢,2、钢带绳头一,3、固定绳头支架一,4、钢带,5、导向轮一,6、导向轮二,7、导向轮三,8、导向轮四,9、固定支架,10、导向轮五,11、油缸顶升架,12、油缸,13、导轨,14、钢带绳头二,15、固定绳头支架二,16、钢带绳头三,17、钢带绳头四。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钢带液压电梯,包括置于井道内的轿厢1,还包括钢带缠绕组合一、钢带缠绕组合二、油缸顶升架11,所述钢带缠绕组合一包括钢带绳头一2、钢带绳头支架一3、导向轮一5、导向轮二6、导向轮四8、导向轮三7、钢带绳头三16、钢带4,钢带绳头一2通过钢带绳头支架一3固定于轿厢1的侧壁上,导向轮一5和导向轮二6分别固定于井道顶部的两端,导向轮一5位于钢带绳头一2的正上方,导向轮二6的正下方设有导向轮四8,导向轮四8通过固定支架9固定于井道侧壁上,导向轮三7位于导向轮四8与轿厢1之间且导向轮三7固定于油缸顶升架11上,钢带4一端与钢带绳头一2连接,另一端向上依次绕过导向轮一5、导向轮二6,然后向下依次绕过导向轮四8和导向轮三7,最后与钢带绳头三16连接,钢带绳头三16通过固定支架9固定于井道下部的侧壁上;所述钢带缠绕组合二包括钢带绳头二14、固定绳头支架二15、导向轮五10、钢带绳头四17、钢带4,钢带绳头二14通过固定绳头支架二15固定于与钢带绳头支架一3相对一侧的轿厢1侧壁上,导向轮五10位于钢带绳头二14的正上方且固定于油缸顶升架11上,钢带4一端与钢带绳头二14连接,另一端向上绕过导向轮五10,然后向下与钢带绳头四17连接,钢带绳头四17固定于固定支架9上;油缸顶升架11水平设置,油缸顶升架11的中部通过油缸12固定于井道底部,油缸顶升架11与油缸12垂直设置。

具体地,所述钢带缠绕组合一、钢带缠绕组合二分别有两组,两组钢带缠绕组合一和两组钢带缠绕组合二均以油缸12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具体地,所述钢带缠绕组合二位于钢带缠绕组合一的内侧。

具体地,所述井道两侧分别设有导轨13,油缸顶升架11的两端与轿厢1共用导轨13,油缸顶升架11和轿厢1沿导轨13上下移动。

当油缸12伸缩时迫使油缸顶升架11伸缩同时固定于油缸顶升架11上的导向轮三7和导向轮五10伸缩,因为钢带4一端通过钢带绳头分别固定在固定支架9上,固定点无法实现伸缩,而另一端通过钢带绳头固定在轿厢上,迫使轿厢伸缩满足油缸伸缩,实现轿厢升降原理。因钢带缠绕组合一的钢带4通过钢带绳头一2、固定绳头支架一3以及钢带缠绕组合二的钢带4通过钢带绳头二14、固定绳头支架二15固定在轿厢两侧同时受力,这样就解决了轿厢偏载问题。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