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收线机构的车载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1008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收线机构的车载充电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设计领域,尤其指一种带收线机构的车载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动汽车大多通过室外充电桩或便携式充电桩充电,室外充电桩只设置在停车场或专门的充电站,不能灵活地满足用户的充电需求。而便携式充电桩一端接电网电源,一端接电动汽车充电电池,需要连接的线缆较多,占用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收线机构的车载充电装置,在充电完成或中止充电时,用户可以把线缆收入车身内部,解决了便携式充电桩占用后备箱空间太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收线机构的车载充电装置,包括安装在电动汽车车身内的充电器,所述充电器通过线缆连接电网电源为电动汽车充电;还包括把所述线缆收入车身的收线机构,所述线缆通过插头或充电枪头接入电网电源。

其中,所述收线机构包括棘爪、棘轮、转盘和发条,所述发条驱动棘轮转动,所述转盘和棘轮固定在一起,所述棘轮设有用于棘爪卡合的齿槽。所述转盘上设置至少一段棘轮,所述棘轮首尾两端留有缺口。

所述充电器包括一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检测电路的运行状态来控制线缆导通和切断。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是:

1、充电器安装在车身内部,充电时拉出线缆,通过插头或充电枪头接往电网电源,方便用户为电动汽车充电。

2、收线机构安装在车身内部,方便用户整理线缆,也节省后备箱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收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收线机构的棘轮单列结构示意图(棘爪卡合棘轮上的齿槽);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收线机构的棘轮单列结构示意图(棘爪没有卡合棘轮上的齿槽);

图5是本实用新型收线机构的棘轮双列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收线机构;2-控制模块;3-电动汽车;4-线缆;5-插头;6-插座;10-棘爪;11-棘轮;12-转盘;13-发条;14-齿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收线机构的车载充电装置,包括安装在电动汽车车身内的充电器,所述充电器通过线缆连接电网电源为电动汽车充电;还包括把所述线缆收入车身的收线机构,所述线缆通过插头或充电枪头接入电网电源。

其中,所述收线机构包括棘爪、棘轮、转盘和发条,所述发条驱动棘轮转动,所述转盘和棘轮固定在一起,所述棘轮设有用于棘爪卡合的齿槽。所述转盘上设置至少一段棘轮,所述棘轮首尾两端留有缺口。

所述充电器包括一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检测电路的运行状态来控制线缆导通和切断。

如图1所示,所述控制模块2通过检测电路的运行状态来控制线缆4导通和切断。当控制模块2检测到电路出现欠压、过流、漏电的异常情况,将自动切断线缆4,从而对充电枪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也避免对电动汽车的电池造成损坏。

如图2所示,所述收线机构包括棘爪10、棘轮11、转盘12和发条13,所述发条13驱动棘轮11转动,所述转盘12和棘轮11固定在一起,所述棘轮11设有用于棘爪10卡合的齿槽14。

如图3~图5所示,所述转盘12上设置至少一段棘轮11,所述棘轮11首尾两端留有缺口。

如图3~图5所示,所述收线机构7包括两个实施例,所述棘轮11结构可以是单列结构,也可以是双列结构。

如图3~图5所示,收线机构1的两个实施例工作原理如下:

当转盘12逆时针转动时,棘爪10打滑,线缆4被拉出来。

当转盘12停止转动,若此时棘爪10卡合在棘轮11上的齿槽14,则棘轮11会被棘爪10卡住,线缆4不会自动收回;若此时棘爪10没有卡合在棘轮11上的齿槽14处,则棘轮11不会被卡住,棘轮11会在发条13的作用力下顺时针转动,由于棘轮11和转盘12是固定在一起的,所以转盘12也是顺时针转动,从而实现自动收线。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