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用带绕线装置的充电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6112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设备用带绕线装置的充电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线,具体为一种电子设备用带绕线装置的充电线。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有的用于建筑工地的电子设备电池充电器中,电子设备充电器本身跟电子设备电源线是分开的,当需要给电子设备电池充电时,还需要一个插头才能将电子设备充电器与电子设备电源线相连接,这样就造成了携带不方便,操作繁琐;另外一方面是电子设备电源线以及电子设备充电器长期裸露在外会造成磨损、老化,充电时电源线可能会漏电,容易发生危险。这时就需要用到绕线装置,而传统的额绕线装置,却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如不便移动,功能单一,以及拉伸和收缩充电线的速率较低。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电子设备用带绕线装置的充电线,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用带绕线装置的充电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设备用带绕线装置的充电线,包括充电线本体,所述充电线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绕线箱,所述绕线箱的顶端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提手,所述顶盖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储物凹槽,所述充电线本体与所述绕线箱之间通过活动卡扣连接,所述充电线本体一侧的顶端设置有照明灯,所述充电线本体一侧的中部设置有照明开关,所述照明开关的一侧设置有电机开关,所述电机开关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充电线通孔,所述第一充电线通孔的一侧安装有感光器,所述充电线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散热耐磨条,所述充电线本体另一侧的顶端设置有L型支撑杆,所述充电线本体与所述L型支撑杆之间通过固定杆连接,所述L型支撑杆的中部设置有第一伸缩杆,所述L型支撑杆的顶端设置有横杆,所述充电线本体另一侧的中部设置有第二电线通孔,所述第一充电线通孔和所述第二电线通孔的外侧均设置有第一保护软垫,所述充电线本体的底端设置有防撞底座,所述充电线本体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充电电池,所述支撑板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一侧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中部设置有绕线管,所述绕线管的内侧设置有第二保护软垫,所述支架的一侧设置有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横杆中部的外侧套有软垫。

进一步的,所述防撞底座的底端设置有隐藏式滑轮。

进一步的,所述感光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照明灯。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电池电性连接所述照明开关,所述照明开关电性连接所述照明灯,所述电机开关电性连接所述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电子设备用带绕线装置的充电线,通过提手,便于提或放绕线箱,以及通过拉伸第一伸缩杆,在结合隐藏式滑轮,方便绕线箱的长距离移动,进而方便移动充电线,由充电电池提供电能,在工作时通过感光器便于感应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并传递给控制器,由控制器进行处理,当光线较暗时,控制器会控制相应的照明灯进行工作,进而方便及时提醒工作人员同时便于改变周围环境的亮度,这时如果周围环境的亮度还达不到要求,通过照明开关控制开启相应的照明灯,进而便于有效的提高工作环境的亮度,通过第一充电线通孔和第二电线通孔,便于拉伸充电线两端的插头,通过第一保护软垫和第二保护软垫,便于保护充电线不受磨损,当需要充电线时,通过电机开关控制开启电机,这时电机工作,会带动绕线管进行转动,进而方便充电线的收缩和拉伸,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中:1、电线本体;2、绕线箱;3、顶盖;4、提手;5、储物凹槽;6、活动卡扣;7、照明灯;8、照明开关;9、电机开关;10、第一充电线通孔;11、感光器;12、散热耐磨条;13、L型支撑杆;14、固定杆;15、第一伸缩杆;16、横杆;17、第二电线通孔;18、第一保护软垫;19、防撞底座;20、支撑板;21、充电电池;22、控制器;23、支架;24、绕线管;25、第二保护软垫;26、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用带绕线装置的充电线:包括充电线本体1,充电线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绕线箱2,绕线箱2的顶端设置有顶盖3,顶盖3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提手4,顶盖3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储物凹槽5,充电线本体1与绕线箱2之间通过活动卡扣6连接,充电线本体1一侧的顶端设置有照明灯7,充电线本体1一侧的中部设置有照明开关8,照明开关8的一侧设置有电机开关9,电机开关9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充电线通孔10,第一充电线通孔10的一侧安装有感光器11,充电线本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散热耐磨条12,充电线本体1另一侧的顶端设置有L型支撑杆13,充电线本体1与L型支撑杆13之间通过固定杆14连接,L型支撑杆13的中部设置有第一伸缩杆15,L型支撑杆13的顶端设置有横杆16,充电线本体1另一侧的中部设置有第二电线通孔17,第一充电线通孔10和第二电线通孔17的外侧均设置有第一保护软垫18,充电线本体1的底端设置有防撞底座19,充电线本体1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板20,支撑板20的一侧设置有充电电池21,支撑板20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22,控制器22的一侧设置有支架23,支架23的中部设置有绕线管24,绕线管24的内侧设置有第二保护软垫25,支架23的一侧设置有电机26。

进一步的,横杆16中部的外侧套有软垫,便于使使用者在移动充电线时手部更加舒服。

进一步的,防撞底座19的底端设置有隐藏式滑轮,通过隐藏式滑轮便于充电线的移动。

进一步的,感光器11电性连接控制器22,控制器22电性连接照明灯7,便于信号的传递。

进一步的,充电电池21电性连接照明开关8,照明开关8电性连接照明灯7,便于对照明开关8进行控制,电机开关9电性连接电机26,便于对电机26进行控制。

工作原理:首先,充电线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绕线箱2,通过绕线箱2便于保护充电线,绕线箱2的顶端设置有顶盖3,充电线本体1与绕线箱2之间通过活动卡扣6连接,通过活动卡扣6便于打开顶盖3,进而方便必要时对绕线箱2的内部进行清理或修理,顶盖3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提手4,充电线本体1另一侧的顶端设置有L型支撑杆13,充电线本体1与L型支撑杆13之间通过固定杆14连接,便于使L型支撑杆13更加稳定,L型支撑杆13的中部设置有第一伸缩杆15,L型支撑杆13的顶端设置有横杆16,通过提手4,便于提或放绕线箱2,以及通过拉伸第一伸缩杆15,在结合隐藏式滑轮,方便绕线箱2的长距离移动,进而方便移动充电线,顶盖3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储物凹槽5,便于储存一定的工作用品,其次,充电线本体1一侧的顶端设置有照明灯7,照明灯7的个数至少三个,充电线本体1一侧的中部设置有照明开关8,第一充电线通孔10的一侧安装有感光器11,支撑板20的一侧设置有充电电池21,支撑板20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22,由充电电池提供电能,在工作时通过感光器11便于感应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并传递给控制器22,由控制器22进行处理,当光线较暗时,控制器22会控制相应的照明灯7进行工作,进而方便及时提醒工作人员同时便于改变周围环境的亮度,这时如果周围环境的亮度还达不到要求,通过照明开关8控制开启相应的照明灯7,进而便于有效的提高工作环境的亮度,最后,电机开关9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充电线通孔10,充电线本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散热耐磨条12,便于散热的同时,便于保护绕线箱2,充电线本体1另一侧的中部设置有第二电线通孔17,第一充电线通孔10和第二电线通孔17的外侧均设置有第一保护软垫18,绕线管24的内侧设置有第二保护软垫25,通过第一充电线通孔10和第二电线通孔17,便于拉伸充电线两端的插头,通过第一保护软垫18和第二保护软垫25,便于保护充电线不受磨损,充电线本体1的底端设置有防撞底座19,便于保护绕线箱2,充电线本体1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板20,便于对支架23进行固定,控制器22的一侧设置有支架23,支架23的中部设置有绕线管24,照明开关8的一侧设置有电机开关9,支架23的一侧设置有电机26,当需要充电线时,通过电机开关9控制开启电机26,这时电机26工作,会带动绕线管24进行转动,进而方便充电线的收缩和拉伸,方便实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