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绕线装置和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90109阅读:8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绕线装置和耳机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绕线装置和耳机。



背景技术:

绕线装置可将线收起,并可用于控制线抽出的长度。

现有的绕线装置通常包括滚轮、止挡件和按键。其中,按键可驱动止挡件,以使得卡挡件与滚轮相配合或者止挡件与滚轮相分离。

当止挡件与滚轮相分离时,滚轮可旋转,从而可将线抽出或收回。当止挡件与滚轮相配合时,滚轮被卡住而不可旋转,抽出的线的长度被保持。

这种结构的绕线装置的止挡件与滚轮的配合不可靠,容易出现滚轮在需要被卡住时未被卡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地卡住滚轮的绕线装置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绕线装置。

该绕线装置包括底座、按键、滑块、滑块复位件和滚轮,其中,所述底座上设有滑块槽;

所述按键具有按压部和按键配合部,所述按压部被设置为用于按压所述按键;

所述滑块具有滑块配合部和止挡部;

所述滑块配合部被设置为用于与所述按键配合部相配合,以使得所述按键推动所述滑块在所述滑块槽内移动;

所述滑块复位件被设置为用于使所述滑块复位,以使得所述止挡部与所述滚轮相配合;

所述按键具有卡止位置和抽收线位置;

当所述按键位于所述卡止位置时,所述止挡部与所述滚轮相配合,以使得所述滚轮被卡住;

当所述按键位于所述抽收线位置时,所述按键配合部与所述滑块配合部相配合,以使得所述止挡部与所述滚轮相分离。

可选地,所述底座上还设有按键孔和滑块孔;

所述按键孔与所述按键相配合,以对所述按键限位;

所述滑块孔与所述止挡部相配合,以对所述止挡部限位。

可选地,所述绕线装置还包括按键复位件;

所述按键复位件被设置为用于使所述按键自所述抽收线位置复位至所述卡止位置。

可选地,所述按键复位件为弹簧;

所述按键复位件位于所述底座外;

所述按键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的外表面相抵。

可选地,所述滑块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其中,所述滑块配合部位于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止挡部位于所述第二滑块上;

所述滑块槽包括第一滑块槽和第二滑块槽,所述第一滑块槽被设置为用于对所述第一滑块限位,所述第二滑块槽被设置为用于对所述第二滑块限位;

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二滑块相配合,以使得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第一滑块槽内的移动带动所述第二滑块在所述第二滑块槽内的移动;

所述滑块复位件包括第一滑块复位件;

所述第一滑块复位件被设置为用于使所述第一滑块复位,以使得所述止挡部与所述滚轮相配合。

可选地,所述滑块配合部具有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

所述第二滑块上设有第二滑块带动部;

所述第一配合面被设置为用于与所述按键配合部相配合,以使得所述按键的移动带动所述第一滑块的移动;

所述第二配合面被设置为用于与所述第二滑块带动部相配合,以使得所述第一滑块的移动带动所述第二滑块的移动。

可选地,所述滑块复位件还包括第二滑块复位件;

所述第二滑块复位件被设置为用于使所述第二滑块复位,以使得所述止挡部与所述滚轮相配合。

可选地,所述第二滑块包括第二滑块主体和止挡件;

所述第二滑块主体和所述止挡件可拆卸连接;

所述止挡部位于所述止挡件上。

可选地,所述滑块复位件为弹簧;

所述滑块复位件位于所述底座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耳机。

该耳机包括本实用新型的绕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在现有技术中,确实存在止挡件与滚轮的配合不可靠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实现的技术任务或者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未想到的或者没有预期到的,故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绕线装置在未推动或按压按压部时,按键位于卡止位置,滚轮被卡住;推动或按压按压部时,按键位于抽收线位置,滚轮可旋转,从而实现抽线或收线。滑块复位件可使得滑块在未推动或按压按压部时保持在止挡部与滚轮相配合的状态,滑块的止挡部与滚轮之间的配合稳定可靠,可有效避免出现滚轮在卡止位置下未被卡住的问题。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绕线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绕线装置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绕线装置实施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绕线装置实施例的按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绕线装置实施例的第一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绕线装置实施例的第二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绕线装置实施例的止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如下:

底座-1,第一滑块槽-11,第二滑块槽-12,按键孔-13,滑块孔-14,按键-2,按压部-21,按键配合部-22,按键复位件定位部-23,第一滑块-3,滑块配合部-31,第一配合面-311,第二配合面-312,第一滑块复位件定位部-32,第二滑块-4,第二滑块主体-41,第二滑块带动部-411,第二滑块复位件定位部-412,止挡件-42,止挡部-421,第一滑块复位件-5,第二滑块复位件-6,滚轮-7,卡口-71,按键复位件-8,上盖-9。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止挡件与滚轮的配合不可靠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绕线装置。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绕线装置包括底座1、按键2、滑块、滑块复位件和滚轮7。其中,底座1上设有滑块槽。滑块可在滑块槽内移动,滑块槽可选地形状与滑块的形状相适配。

绕线装置还可包括上盖9。上盖9被设置为用于与底座1相连接,以封闭滑块槽。上盖9与底座1之间的连接可通过止口配合或卡扣配合等方式实现。上盖9可避免灰尘等脏物进入底座1。

按键2具有按压部21和按键配合部22,按压部21被设置为用于按压按键2。使用者可对按压部21施力,以使得按键2移动。根据需求,按压部21可具有方便按压的形状或结构。例如,如图4中所示,按压部21具有把手形状,使用者可方便地通过按压部21推动或按压按键2。

滑块具有滑块配合部31和止挡部43。滑块配合部31被设置为用于与按键配合部22相配合,以使得按键2推动滑块在滑块槽内移动。

滑块配合部31和按键配合部22之间的配合方式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只要是能够将施加在按压部21上的力通过按键配合部22传递给滑块配合部31,以使得滑块在滑块槽内移动的结构均可。例如,滑块配合部31的一个表面和按键配合部22的一个表面相接触。又例如,滑块配合部31和按键配合部22通过卡扣结构配合在一起。再例如,按键配合部22具有杆状形状,滑块配合部31为滑块上的凹槽,通过杆状形状的按键配合部22与凹槽的配合,将力通过按键配合部22传递给滑块配合部31。

此外,止挡部421的形状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例如,止挡部421具有块或板或杆状形状。

滑块复位件被设置为用于使滑块复位,以使得止挡部421与滚轮7相配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滚轮7上可设有与止挡部421相配合的结构。例如,如图1中所示,滚轮7上设有卡口71。当止挡部421与卡口71相配合时,滚轮7被卡住,滚轮7停止转动。上述滑块复位件可例如为弹簧,或者其它具有复位功能的结构。

按键2具有卡止位置和抽收线位置。

当按键2位于卡止位置时,止挡部421与滚轮7相配合,以使得滚轮7被卡住。此时,滚轮7不可旋转。

当按键2位于抽收线位置时,按键配合部22与滑块配合部31相配合,以使得止挡部421与滚轮7相分离。此时,滚轮7可旋转。

通常,滚轮7上固定卷簧和线。当按键2位于卡止位置时,滚轮7不可旋转,线的长度被保持。当按键2位于抽收线位置时,滚轮7可旋转,使用者可将线抽出或者线被收回。

本实用新型的绕线装置在未对按键2做任何操作时,按键2位于卡止位置,此时止挡部421与滚轮7相配合,滚轮7被卡住,滚轮7不可旋转。使用者需要抽出线或者收回线时,可推动或按压按压部21,使得按键2位于抽拉线位置。施加在按压部21上的力通过按键配合部22传递给滑块配合部31,滑块在滑块槽内移动,使得滑块的止挡部421与滚轮7相分离。此时滚轮7可旋转,滚轮7上固定的线可抽出或者收回。

本实用新型的绕线装置在未推动或按压按压部21时,按键2位于卡止位置,滚轮7被卡住;推动或按压按压部21时,按键2位于抽收线位置,滚轮7可旋转,从而实现抽线或收线。滑块复位件可使得滑块在未推动或按压按压部21时保持在止挡部421与滚轮7相配合的状态,滑块的止挡部421与滚轮7之间的配合稳定可靠,可有效避免出现滚轮7在卡止位置下未被卡住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绕线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底座1上还设有按键孔12和滑块孔14。

按键孔12与按键2相配合,以对按键2限位。按键孔12与按键2的配合方式可通过按键2与按键孔12滑动配合等方式实现。通过按键孔12与按键2之间的配合,按键2固定在底座1上。

滑块孔13与止挡部421相配合,以对止挡部421限位。滑块孔13与止挡部421的配合方式可通过止挡部421与滑块孔13滑动配合等方式实现。通过滑块孔13与止挡部421之间的配合,止挡部421可朝向靠近滚轮7的方向运动或者朝向远离滚轮7的方向运动,从而实现止挡部421与滚轮7的配合或者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绕线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绕线装置还包括按键复位件8。按键复位件8被设置为用于使按键2自抽收线位置复位至卡止位置。对按键2施力可使得按键2处于抽收线位置;当停止对按键2施力时,通过按键复位件8可使得按键2自抽收线位置复位至卡止位置。按键复位件8可例如为弹簧,或者其它具有复位功能的结构。

进一步地,按键复位件8为弹簧。当按键复位件8为弹簧时,按键复位件8位于底座1外,按键复位件8的一端与底座1的外表面相抵。更具体地,如图4所示,按键2上设有按键复位件定位部23。按键复位件定位部23被设置为用于将按键复位件8定位在按键2上。如图4中所示,按键复位件定位部23可具有圆柱形形状,按键复位件8可套设在按键复位件定位部23上,按键复位件8的一端与按键2相抵,按键复位件8的另一端与底座1的外表面相抵。在该实施例中,按键2的使用手感好。

在本实用新型绕线装置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滑块包括第一滑块3和第二滑块4。其中,滑块配合部31位于第一滑块3上,止挡部421位于第二滑块4上。

滑块槽包括第一滑块槽11和第二滑块槽12,第一滑块槽11被设置为用于对第一滑块3限位,第二滑块槽12被设置为用于对第二滑块4限位。

第一滑块3与第二滑块4相配合,以使得第一滑块3在第一滑块槽11内的移动带动第二滑块4在第二滑块槽12内的移动。第一滑块3与第二滑块4之间的配合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例如,第一滑块3与第二滑块4通过凸起和凹槽配合的方式配合在一起。

此外,第一滑块3与第一滑块槽11之间可为滑动配合。或者是第一滑块槽11的尺寸大于第一滑块3,以使得第一滑块3可被按键2推动在第一滑块槽11内移动。第二滑块4与第二滑块槽12之间的可为滑动配合。在具体实施时,可选地,如图1中所示,第一滑块槽11的尺寸大于第一滑块3,第二滑块槽11的形状与第二滑块4的形状相适配。

滑块复位件包括第一滑块复位件5。第一滑块复位件5被设置为用于使第一滑块3复位,以使得止挡部421与滚轮7相配合。对按键2施力可使得按键2处于抽收线位置,此时止挡部421与滚轮7相分离。当停止对按键2施力时,按键2自抽收线位置复位至卡止位置,此时通过第一滑块复位件5使得第一滑块3在第一滑块槽11内移动,从而第一滑块3带动第二滑块4在第二滑块槽12内移动,使得第二滑块4的止挡部421复位至与滚轮7相配合。第一滑块复位件5可例如为弹簧,或者其它具有复位功能的结构。

第一滑块3上可设有第一滑块复位件定位部32。第一滑块复位件定位部32被设置为用于将第一滑块复位件5定位在第一滑块3上。如图5中所示,第一滑块复位件定位部32可具有圆柱形形状,第一滑块复位件5可套设在第一滑块复位件定位部32上。

进一步地,滑块配合部31具有第一配合面311和第二配合面312。第二滑块4上设有第二滑块带动部411。

第一配合面311被设置为用于与按键配合部22相配合,以使得按键2的移动带动第一滑块3的移动。按键配合部22可具有可与第一配合面311相接触的表面,以使得推动或按压按压部21时,按键2推动第一滑块3移动。

第二配合面312被设置为用于与第二滑块带动部411相配合,以使得第一滑块3的移动带动第二滑块4的移动。

更具体地,滑块配合部31具有三角形形状,第一配合面311和第二配合面312为滑块配合部31的两条边。按键配合部22具有与第一配合面311相适配的面。第二滑块带动部411具有与第二配合面312相适配的面。当滑块配合部31为三角形形状时,第一配合面311和第二配合面312可选地形成30度至60度的夹角。这种设置有利于提高绕线装置使用的手感,还能提高止挡部421与滚轮7配合的可靠性。

可选地,滑块复位件还包括第二滑块复位件6。第二滑块复位件6被设置为用于使第二滑块4复位,以使得止挡部421与滚轮7相配合。对按键2施力可使得按键2处于抽收线位置,此时止挡部421与滚轮7相分离。当停止对按键2施力时,按键2自抽收线位置复位至卡止位置,此时通过第一滑块复位件5使得第一滑块3在第一滑块槽11内移动,通过第二滑块复位件6使得第二滑块4在第二滑块槽12内移动,从而第二滑块4在第一滑块3的带动下以及第二滑块复位件6的作用下在第二滑块槽12内移动,使得第二滑块4的止挡部421复位至与滚轮7相配合。第二滑块复位件6可例如为弹簧,或者其它具有复位功能的结构。

第二滑块4上可设有第二滑块复位件定位部412。第二滑块复位件定位部412被设置为用于将第二滑块复位件6定位在第二滑块4上。如图6中所示,第二滑块复位件定位部412可具有圆柱形形状,第二滑块复位件6可套设在第二滑块复位件定位部412上。

可选地,第二滑块4包括第二滑块主体41和止挡件42。第二滑块主体41和止挡件42可拆卸连接,上述可拆卸连接可通过过盈配合或螺纹连接等方式实现。止挡部421位于止挡件42上。在此,第二滑块复位件定位部412可位于第二滑块主体41上。

由于止挡部421需要频繁地与滚轮7相配合,因此止挡部421会出现磨损或损坏等问题。将止挡部421设置于独立的止挡件42上,可方便地更换止挡件42,从而降低绕线装置的维护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绕线装置的又一实施例中,滑块复位件为弹簧,滑块复位件位于底座1内。也即是,根据需求,第一滑块复位件5和第二滑块复位件6可为弹簧。具体实施时,第一滑块复位件5的一端可与第一滑块槽11的表面相抵,第一滑块复位件5的另一端与第一滑块3相抵,以提高绕线装置的使用手感。第二滑块复位件6的一端可与第二滑块槽12的表面相抵,第二滑块复位件6的另一端可与第二滑块主体41相抵,以提高绕线装置的使用手感。

在本实用新型绕线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绕线装置包括底座1、按键2、第一滑块3、第二滑块主体41、止挡件42、第一滑块复位件5、第二滑块复位件6、滚轮7和按键复位件8。

底座1上设有按键孔12、滑块孔4、第一滑块槽11和第二滑块槽12。按键2插设在按键孔12内,止挡件42插设在滑块孔4内。第一滑块槽11被设置为用于对第一滑块3限位,第二滑块槽12被设置为用于对第二滑块主体41限位。

按键2包括按压部21和按键配合部22。按键2上还设有用于对按键复位件8定位的按键复位件定位部23。按键复位件8为弹簧,其套设在按键复位件定位部23上。按键复位件8的一端与按键2相抵,按键复位件8的另一端与底座1的外表面相抵。

第一滑块3上设有滑块配合部31和第一滑块复位件定位部32,滑块配合部31具有第一配合面311和第二配合面312。第一滑块复位件定位部32具有圆柱形形状,第一滑块复位件5套设在第一滑块复位件定位部32上。第一滑块复位件5为弹簧,第一滑块复位件5的一端与第一滑块槽11的表面相抵,第一滑块复位件5的另一端与第一滑块3相抵。

第二滑块主体41上设有第二滑块带动部411和第二滑块复位件定位部412。第二滑块复位件6为弹簧,第二滑块复位件6的一端与第二滑块槽12的表面相抵,第二滑块复位件6的另一端与第二滑块主体41相抵。

止挡件42包括可与滚轮7的卡口71相配合的止挡部421。

第一配合面311可与按键配合部22相配合,第二配合面312可与第二滑块带动部411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绕线装置在未对按键2做任何操作时,按键2位于卡止位置,止挡部421与卡口71相配合,滚轮7被卡住,滚轮7不可旋转。此时线的长度被固定。

使用者需要抽出线或者收回线时,可推动或按压按压部21,使得按键2位于抽拉线位置。按键配合部22与第一配合面311相配合,施加在按压部21上的力通过按键配合部22传递给滑块配合部31,第一滑块3在第一滑块槽11内移动。第二配合面312与第二滑块带动部411相配合,从而第二滑块主体41在第二滑块槽12内移动。第二滑块主体41的移动带动止挡件42移动,止挡部421与卡口71相分离。此时滚轮7未被卡住,滚轮7可旋转,滚轮7上固定的线可抽出或者收回。

当使用者停止推动或按压按压部21时,在第一滑块复位件5、第二滑块复位件6和按键复位件8的作用下,按键2复位至卡止位置,第一滑块3和第二滑块主体41分别在第一滑块槽11和第二滑块槽12内移动,使得止挡件42跟随着第二滑块主体41一起移动。此时止挡部421与卡口71相配合,滚轮7被卡住,滚轮7不可旋转,从而线的长度被固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耳机,该耳机包括本实用新型的绕线装置。

需要抽拉耳机线的耳机均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绕线装置。特别地,本实用新型的绕线装置可应用于蓝牙颈带耳机。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