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分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5659阅读:4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分类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垃圾分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垃圾多采用填埋的形式来处理,填埋的垃圾不但会污染环境,而且导致部分可以回收的垃圾没有被利用起来。混合的垃圾需要分类之后才能回收利用。

授权公告号为CN202953226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生活垃圾水选破袋装置。该实用新型通过密度小的物体在水中上浮和密度大的物体在水中沉底的特点将密度较小的塑料、纸和密度较大的沙土、玻璃分离。但是该实用新型存在以下问题:只是将垃圾简单地分为密度大于水和小于水的两类,分类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类更清楚的垃圾分类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垃圾分类装置,包括破袋机构,所述破袋机构的下方设有皮带输送机构,所述皮带输送机构的中部设有磁选机构,所述皮带输送机构的末端设有液选机构,所述液选机构包括依次排布的第一槽、第二槽和第三槽,所述第一槽中的液体密度大于第二槽中的液体密度大于第三槽中的液体密度,所述液选机构还包括位于第一槽、第二槽、第三槽上方的横移轨道,所述横移轨道上设有用于抓取漂浮在液面上的垃圾的机械手,所述机械手能够在横移轨道上来回运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垃圾投入破袋机构中破袋之后落到下方的皮带输送机构上,通过磁选机构筛选垃圾中的铁制品,然后将剩余的垃圾投入第一槽中。密度比第一槽中液体密度大的垃圾沉下去,密度比第一槽中的液体密度小的垃圾浮在液面上。然后通过机械手抓取漂浮在第一槽液面上的垃圾,通过横移轨道移动到第二槽的上方将垃圾放置在第二槽中,密度比第二槽中的液体密度大的垃圾沉下去,密度比第二槽中的液体密度要小的垃圾浮在液面上。之后再通过机械手抓取漂浮在第二槽液面上的垃圾,移动到第三槽上方后将垃圾放在第三槽中,使得密度比第三槽中的液体密度大的垃圾沉下去,密度比第三槽中的液体密度小的垃圾浮在液面上。由于第一槽中的液体密度大于第二槽中的液体密度大于第三槽中的液体密度,使得经过磁选机构、第一槽、第二槽、第三槽之后将垃圾分为铁制品、密度大于第一槽中液体密度的垃圾、密度小于第一槽中液体密度大于第二槽中液体密度的垃圾、密度小于第二槽中液体密度大于第三槽中液体密度的垃圾和密度小于第三槽中液体密度的垃圾,共计五种类别。可以根据实际的垃圾类型选择液体,使得垃圾的分类更清楚。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槽、第二槽和第三槽的底部均设有出料口,三个所述出料口下方均设有过滤筐,三个所述过滤筐的下方均设有液体回收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槽、第二槽、第三槽的底部设置过滤筐来储存分离出来的垃圾,随着垃圾一起排出的液体透过过滤筐进入液体回收槽中回收,可以减少液体的消耗。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液体回收槽下端的侧面设有输送液体回收槽中的液体的回收管,所述回收管上设有回收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回收泵提供动力用回收管将液体回收槽中的液体重新输送到第一槽、第二槽和第三槽中,节省液体的消耗。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筐包括过滤底板和过滤底板周围一圈的密闭的挡板,所述液体回收槽内设有低于液体回收槽上端面的放置架,所述过滤筐放置在放置架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筐包括过滤底板和围绕过滤底板一圈的密封的挡板,使得液体只能够从过滤底板上流出,而不会从两侧流出。在液体回收槽中设置放置架来防止过滤筐,由于放置架的位置低于液体回收槽上端面,所以液体在流入液体回收槽的时候不会漏到外面。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槽、第二槽的间距与第二槽、第三槽的间距相同,所述机械手共有三个且设有与三个机械手固定连接的安装架,所述第三槽的侧面设有收集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安装架来安装三个机械手,使得三个机械手在横向移动的时候能够同步运动。由于第一槽、第二槽的间距和第二槽、第三槽的间距相同,其中一个机械手从第一槽移动到第二槽的时候,第二槽的机械手也移动到第三槽,只需要进行一次动作即可。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架设有与横移轨道抵接的移动轮,所述移动轮设有带动安装架运动的移动电机,所述安装架设有带动机械手上下运动的移动气缸。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架上设置移动电机来带动移动轮转动,使得移动轮转动的时候带动安装架沿着横移轨道运动。再设置气缸来带动机械手竖直方向的运动,使得机械手下降抓取垃圾之后伸上来。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械手包括两个配合夹取垃圾的夹爪,所述夹爪设有多个滤水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机械手抓取垃圾的夹爪上开滤水孔使得垃圾上带着的液体能够漏出去,减少进入下一个槽中的液体量,减缓下一个槽中液体密度的变化速度,降低更换液体的频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置磁选机构、第一槽、第二槽和第三槽将垃圾分成五个类,分类更清晰;在出料口设置液体回收槽来回收液体。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中液体回收槽和过滤筐的机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破袋机构;2、皮带输送机构;3、磁选机构;4、液选机构;5、第一槽;6、第二槽;7、第三槽;8、收集筐;9、控制阀;10、横移轨道;11、移动电机;12、移动气缸;13、机械手;14、夹爪;15、滤水孔;16、液体回收槽;17、放置架;18、过滤筐;19、挡板;20、回收管;21、回收泵;22、过滤底板;23、安装架;24、移动轮;25、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所示,一种垃圾分类装置,包括破袋机构1和位于破袋机构1下方的皮带输送机构2,皮带输送机构2中部的上方安装有磁选机构3来筛选皮带输送机构2输送的垃圾中的铁制品。

如图1和图2所示,皮带输送机构2末端的下方为液选机构4的第一槽5,在第一槽5的旁边直线依次排列有第二槽6、第三槽7和收集筐8,第一槽5、第二槽6和第三槽7下方的出料口25都安装有控制阀9,且第一槽5、第二槽6的间距和第二槽6、第三槽7的间距以及第三槽7、收集筐8的间距都相同。横移轨道10位于第一槽5、第二槽6、第三槽7和收集筐8的上方,安装架23通过多个移动轮24安装在横移轨道10上,且安装架23上安装有带动其中一个移动轮24转动的移动电机11。安装架23的下方安装有三个移动气缸12,每个移动气缸12的活塞杆上安装有一个机械手13,相邻机械手13的间距等于第一槽5、第二槽6之间的间距,每个机械手13的两个夹爪14上开有多个滤水孔15。

如图1和图3所示,出料口25的正下方放置有液体回收槽16,液体回收槽16内焊有低于液体回收槽16上端面的放置架17,放置架17上放置有过滤筐18。过滤筐18包括过滤底板22和围绕底板一周设置的挡板19,相邻的挡板19之间满焊来防止液体从过滤筐18侧面流出。液体回收槽16下端的侧面连接着回收管20,液体回收槽16中的液体用回收泵21通过回收管20输送到位于该液体回收槽16上方的第一槽5、第二槽6或第三槽7中。

使用时,在第一槽5、第二槽6和第三槽7中装入液体,其中第一槽5中的液体密度大于第二槽6中的液体密度大于第三槽7中的液体密度,将垃圾投入破袋机构1中破袋,之后垃圾落到皮带输送机构2上,磁选机构3筛选垃圾中的铁制品,剩余的垃圾沿着皮带输送机构2投入皮带输送机构2末端的液选机构4中。密度比液体密度大的垃圾沉下去掉落在过滤筐18中,密度比液体密度小的垃圾漂浮在液面上,然后通过机械手13抓取漂浮在液面上的垃圾,之后移动气缸12带动机械手13上升,安装架23横向移动第一槽5、第二槽6之间间距的距离,然后机械手13松开,将垃圾投入下一步处理装置中。在垃圾处理完毕之后控制阀9关闭,使得液体不会继续流到液体回收槽16中,最后关闭回收泵2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