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袋输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5639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成品袋输出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饲料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成品袋输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即产品在包装完以后,成品袋在输出过程中,因产品包装时包装袋上部内往往预留有空间,不会装满,故而存在包装袋下重上轻,导致码垛时成品袋不平整,如果要做到码垛平整,需要人工在包装袋放倒之后进行抚平或借助简单工具刮平等,则增加了工人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效率。因此,研究设计一种在成品袋输出过程中,兼顾完成袋内物料平整,以便后序直接码垛的成品袋输出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在成品袋输出过程,即可完成袋内物料平整,以便后序直接码垛保持平整,从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的成品袋输出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设计一种成品袋输出装置,包括沿输出方向垂直交叉设置的传送带Ⅰ和传送带Ⅱ,传送带Ⅰ和传送带Ⅱ上两侧设有导向板及导向板支架,在传送带Ⅰ和传送带Ⅱ连接处设有转向出口,所述转向出口上设有横杆,所述横杆为U形杆,该横杆通过支座固定在横杆两侧所设的立柱上,所述支座与立柱之间设有横杆升降调节机构,相对于转向出口侧、在传送带Ⅰ的另一侧设有光电传感器以及成品袋水平推出机构;所述传送带Ⅱ沿输出方向为斜向上设置。

优选地,在上述成品袋输出装置中,所述横杆的U形两侧匹配穿设在支座上所设的安装孔内,横杆与支座之间并通过顶紧螺丝固定,顶紧螺丝末端设有环状手柄。

优选地,在上述成品袋输出装置中,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包括设于立柱上的竖直导向槽,支座上设有螺柱,螺柱匹配插接在竖直导向槽内,且螺柱的末端通过螺母并紧在立柱上。

优选地,在上述成品袋输出装置中,所述成品袋水平推出机构包括导向筒及导向筒内所设的推出板,与推出板连接有驱动机构;在导向筒顶部设有光电传感器,且该光电传感器正对转向出口侧。

优选地,在上述成品袋输出装置中,所述推出板的工作面为斜向下的坡面。

优选地,在上述成品袋输出装置中,所述导向板通过调节杆穿设在支架上所设的连接块上,且在调节杆与连接块之间设有顶紧螺丝,顶紧螺丝末端设有环状手柄。

优选地,在上述成品袋输出装置中,由传送带Ⅱ的两侧导向板入口端所形成的入口为喇叭口形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成品袋输出装置使用时,在成品袋沿传送带Ⅰ输出至转向出口时,被光电传感器检测到后,通过水平推出机构改变成品袋的输出方向,在横杆作用下,自动把包装袋放倒,由传送带Ⅰ转运到传送带Ⅱ上,同时借传送带Ⅱ角度使物料平整。整个过程相对于传统方式,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直接保证后序码垛的平整性。

此外,根据实际生产需要,横杆可以升降调节,从而改变横杆的高度位置。而且,传送带上两侧导向板也可以调整,使得两侧导向板间距满足实际生产需要。同时,推出板的工作面为斜向下的坡面,方便配合横杆自动把包装袋放倒;传送带Ⅱ导向板入口为喇叭口形状,便于成品袋由传送带Ⅰ顺利过渡到传送带Ⅱ上。因而,操作使用方便,易于推广实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成品袋输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传送带Ⅰ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传送带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杆及立柱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1、传送带Ⅰ,2、传送带Ⅱ,3、导向板,4、导向板支架,5、调节杆,6、连接块,7、8、顶紧螺丝及环状手柄, 9、U形横杆,10、立柱,11、竖直导向槽,12、螺柱,13、导向筒,14、推出板,15、光电传感器,16、支座,17、成品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仪器元件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仪器元件。

参见图1-6,图中,本实用新型成品袋输出装置,沿输出方向包括垂直交叉设置的传送带Ⅰ1和传送带Ⅱ2,传送带Ⅰ1和传送带Ⅱ2上两侧设有导向板3及导向板支架4。导向板3通过调节杆5穿设在支架4上所设的连接块6上,且在调节杆5与连接块6之间设有顶紧螺丝及环状手柄7。传送带Ⅱ2沿输出方向为斜向上设置。由传送带Ⅱ2的两侧导向板3入口端所形成的入口为喇叭口形状。

在传送带Ⅰ1和传送带Ⅱ2连接处设有转向出口,转向出口上设有U形横杆9,该横杆9通过支座16固定在横杆两侧所设的立柱10上。横杆9的U形两侧匹配穿设在支座16上所设的安装孔内,横杆9与支座16之间并通过顶紧螺丝及环状手柄8。立柱10上设有竖直导向槽11,支座16上设有螺柱12,螺柱12匹配插接在竖直导向槽11内,且螺柱12的末端通过螺母并紧在立柱10上,从而构成横杆升降调节机构。

相对于转向出口侧、在传送带Ⅰ1的另一侧设有导向筒13及导向筒13内所设的推出板14,与推出板14连接有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可以是气缸或者液压缸或者其它等同功能的机械结构等,均为本技术领域公知常识,不再细述。导向筒13顶部设有光电传感器15,光电传感器15正对转向出口侧。推出板14的工作面为斜向下的坡面。

具体使用时,即在成品袋17沿传送带Ⅰ1输出至转向出口时,被光电传感器15检测到后,启动推出板驱动机构,推出板14向前伸出,改变成品袋17的运动方向,将成品袋17由传送带Ⅰ推出到传送带Ⅱ上,与此同时,成品袋17在横杆9的作用下,将包装袋放倒,成品袋17在沿传送带Ⅱ2上升过程中,借传送带的角度使得袋内部物料逐步平整。整个过程,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直接保证后序码垛的平整性。

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具体参数进行变更,形成多个具体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常见变化范围,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