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景天属地被植物专用绿化袋配套缓释肥包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9159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景天属地被植物专用绿化袋配套缓释肥包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缓释肥装置,具体是一种景天属地被植物专用绿化袋配套缓释肥包装装置。



背景技术:

景天属植物大多植株低矮、枝叶密集、绿期长,适应性广、耐瘠薄,耐旱,管理粗放,为优良的节水型地被植物,目前,已成为城市绿化的主要地被植物,既能观叶也能观花。现有技术的(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5017935U)一种景天属地被植物专用绿化袋,利用时能防杂草,防止水土流失,但存在使用后不宜施肥的问题,所以需要配套的缓释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景天属地被植物专用绿化袋配套缓释肥包装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景天属地被植物专用绿化袋配套缓释肥包装装置,包括倒L型缓释肥料管,缓释肥料管两侧连通有若干排溢肥管,溢肥管上均布有若干与其内腔相通的溢出孔,缓释肥料管上端外侧设置有下夹紧片,缓释肥料管上端通过螺纹连接连通有导水管,缓释肥料管另一端设置有加料盖,导水管上端开口设置,下端外侧设置有上夹紧片。

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溢肥管的自由端和加料盖均为半球型。

再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缓释肥料管、导水管和溢肥管均为PVC材质。

再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缓释肥料管横向长度为40-70cm,溢肥管的长度为15-25cm。

再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溢肥管按缓释肥料管的长度方向间距15-25cm依次设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配套景天属地被植物专用绿化袋使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管理方便,通过设置与第一拉链一一对应的溢肥管,实现对景天补水补肥的同时,最大程度防止肥料养份流失,达到长效缓释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缓释肥料管和溢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导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

图中标号为:1-缓释肥料管、2-溢肥管、21-溢出孔、3-第一拉链、4-下夹紧片、5-导水管、6-加料盖、7-上夹紧片、12-袋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附图1-5可知,一种景天属地被植物专用绿化袋配套缓释肥包装装置,包括倒L型缓释肥料管1,缓释肥料管1横向长度为40-70cm,缓释肥料管1两侧连通有若干排溢肥管2,溢肥管2的分布与公开的(中国专利号CN205017935U)一种景天属地被植物专用绿化袋的第一拉链3一一对应,溢肥管2按缓释肥料管1的长度方向间距15-25cm依次设置,溢肥管2的长度为15-25cm,溢肥管2上均布有若干与其内腔相通的溢出孔21,缓释肥料管1上端外侧设置有下夹紧片4,缓释肥料管1上端通过螺纹连接连通有导水管5,缓释肥料管1、导水管5和溢肥管2均为PVC材质,缓释肥料管1另一端设置有加料盖6,溢肥管2的自由端和加料盖6均为半球型,设置为半球形防止将它们放置在袋体12内时划破袋体12,导水管5下端外侧设置有上夹紧片7。

本实用新型安装时,先通过加料盖6向缓释肥料管1内添加缓释肥料,将缓释肥料管1沿袋体12长度方向放置在袋体12内,缓释肥料管1上端对准袋体12正面开设的通孔,将导水管5从通孔内穿入与缓释肥料管1螺纹连接,旋转导水管5,使导水管5下端的上夹紧片7和缓释肥料管1上端的下夹紧片4将通孔周围的袋体夹在中间,从而实现将缓释肥装置固定在袋体12上;在景天移栽完成后,通过降雨或向导水管5喷水,水流进缓释肥料管1内,缓释肥料管1内的部分缓释肥料溶解,溶解的养料随水流经过溢肥管2并从溢出孔21溢出到袋体12内,起到补水增肥的效果,由于上端开口的导水管5的设置,增加了袋体12内土壤的含氧量。

本实用新型配套景天属地被植物专用绿化袋使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管理方便,通过设置与第一拉链3一一对应的溢肥管2,实现对景天补水补肥的同时,最大程度防止肥料养份流失,达到长效缓释功能,导水管5的设置,增加了袋体12内土壤的含氧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