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流转桨式水轮机转轮单钩翻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8682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轴流转桨式水轮机转轮单钩翻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电站机电设备安装领域,尤其与轴流机型水轮机转轮翻身装置有关。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多数轴流转桨式机组水轮机转轮为倒装结构,即安装转轮体内部操作机构时,转轮为倒置状态。安装完毕后进行转轮整体翻身,然后安装转轮叶片等部件。转轮翻身是整个转轮安装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由于翻身时转轮重量大,重心难以把握,因此翻身具有较高的风险性。

目前国内各轴流机型电站机电安装大多数采用桥机双钩配合空中翻身方式。现有技术就是先用一个吊钩承受重量,另外一个吊钩起扶正转轮作用,当转轮翻到一定位置时,两个吊钩的作用互换。采用现有传统的空中翻身方式,在翻身开始和结束时受力点在轮毂的边缘移动,受力不平衡造成钢丝绳及桥式起重机频繁承受瞬时冲量,危险极高,且轮毂体容易受伤,在空中翻身时,由于重心的转移,吊装控制难度大,容易造成吊点脱钩,发生设备损伤和人身伤害事故的风险很大。

由于水电站桥式起重机设计时需要考虑上下游吊装极限,一般情况采用双小车设计的起重机在并车后,两主钩间距离较大,远大于翻身时转轮上两吊点距离,因此在翻身时钢丝绳偏移较大,存在钢丝绳跳槽的风险,因此现有技术采用桥机双钩配合空中翻身方式,不能够满足吊装安全要求。

另外采用现有传统的空中翻身方法,还受到起重设备的限制,有的电站桥式起重机是单钩的起重设备,空中翻身的方法就无法完成,因此对电站桥机的选型要求较高,电站投资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容易、安全,工作效率高的轴流机型水轮机转轮单钩翻身装置。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吊具1、第一、二支架2、3、第一、二、三、四吊挂件4、5、6、7、至少一个支撑8,所述第一、二支架由立柱9与底座10构成,立柱上端有槽11,槽的两侧壁有同轴孔12,所述第一、二吊挂件4、5相对称,其弧形底板13上有铰座14,铰座上有孔15,弧形底板内边圆周上有若干孔16与水轮机转轮上轮毂孔配合,第三吊挂件6由立板17与底板18构成,立板上有并列的第一、二孔19、20,底板18的两对称弧边圆周上有若干孔21与水轮机转轮下轮毂孔配合,第四吊挂件7由立板22与底板23构成,立板22上有孔24,底板23弧边圆周将第一、二吊挂件4、5的弧形底板13内边圆周上若干孔15与转轮的上轮毂孔通过螺栓连接,将两弧形底板13上铰座孔15与吊具1的钢丝绳连接,将第四吊挂件7的底板的弧边圆周上的孔与水轮机转轮的上轮毂孔通过螺栓连接,将第三吊挂件6的底板的对称弧边圆周上的孔与水轮机转轮的下轮毂孔通过螺栓连接,将水轮机转轮从安装工位吊至第一支架2,第一支架的立柱9上端槽11的两侧壁的同轴孔12与第三吊挂件6的立板17上的第一孔19用销轴连接,桥机缓慢移动,同时释放放钩,完成第一次90°翻身,将水轮机转轮放置于支撑上,将第一支架的立柱上端槽的两侧壁的同轴孔与第三吊挂件的立板上的第一孔中的销轴取出,将吊具与第三吊挂件的立板上的第二孔连接,由第二支撑支承水轮机转轮,将第一、二吊挂件从吊具钢丝绳取出后并通过轴分别与第一、二支架铰连,转轮起吊,桥机缓慢移动,同时提升主钩,完成第二次转轮90°翻身。

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容易、安全,工作效率高,可以使桥机单钩完成轴流机型转轮的翻身工作,大幅提高了转轮翻身的安全性,避免了由于桥机钢丝绳偏角过大带来的吊装风险,避免了钢丝绳对转轮的伤害,消除了转轮重心偏移造成的瞬间冲量风险,使翻身过程平稳、安全,解决了电站转轮翻身的难题,降低了转轮翻身的安全风险。本发明装置的使用,利用桥机单主钩对转轮进行翻身,能够在不同场合、不同电站、不同条件下使用,可用于所有需要进行转轮翻身的轴流转桨式电站,有效的避免了转轮翻身过程中,桥机跳槽、重心瞬间偏移等安全隐患,大大增强了翻身过程中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与水轮机转轮连接结构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图1的B向视图。

图4为第一、二吊挂件相对称结构图。

图5为图4的左视图。

图6为第三吊挂件结构图。

图7为图6的左视图。

图8为图6的俯视图。

图9为第四挂件结构图。

图10为图9俯视图。

图11为支架结构图。

图12为图9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包括吊具1、第一、二支架2、3、第一、二、三、四吊挂件4、5、6、7、至少一个支撑8,所述第一、二支架由立柱9与底座10构成,立柱上端有槽11,槽的两侧壁有同轴孔12,所述第一、二吊挂件4、5相对称,其弧形底板13上有铰座14,铰座上有孔15,弧形底板内边圆周上有若干孔16与水轮机转轮上轮毂孔配合,第三吊挂件6由立板17与底板18构成,立板上有并列的第一、二孔19、20,底板18的两对称弧边圆周上有若干孔21与水轮机转轮下轮毂孔配合,第四吊挂件7由立板22与底板23构成,立板22上有孔24,底板23弧边圆周将第一、二吊挂件4、5的弧形底板13内边圆周上若干孔15与转轮的上轮毂孔通过螺栓连接,将两弧形底板13上铰座孔15与吊具1的钢丝绳连接,将第四吊挂件7的底板的弧边圆周上的孔与水轮机转轮的上轮毂孔通过螺栓连接,将第三吊挂件6的底板的对称弧边圆周上的孔与水轮机转轮的下轮毂孔通过螺栓连接,将水轮机转轮从安装工位吊至第一支架2,第一支架的立柱9上端槽11的两侧壁的同轴孔12与第三吊挂件6的立板17上的第一孔19用销轴连接,桥机缓慢移动,同时释放放钩,完成第一次90°翻身,将水轮机转轮放置于支撑上,将第一支架的立柱上端槽的两侧壁的同轴孔与第三吊挂件的立板上的第一孔中的销轴取出,将吊具与第三吊挂件的立板上的第二孔连接,由第二支撑支承水轮机转轮,将第一、二吊挂件从吊具钢丝绳取出后并通过轴分别与第一、二支架铰连,转轮起吊,桥机缓慢移动,同时提升主钩,完成第二次转轮90°翻身。

吊挂件与钢丝绳连接起吊,第一、二吊挂件4、5分别与第一、二支架2、3用销轴连接进行翻身旋转,第三吊挂件6与支架用销轴连接进行翻身旋转。翻身过程中转轮两次分别放置于两支撑8上。

第一、二吊挂件4和5的孔与钢丝绳连接,完成翻身过程中起吊作业,同时第三吊挂件6的孔与支架的孔用销轴连接,完成翻身过程中转轮90°放倒旋转,放于支撑上。

吊具1和第四吊挂件7的孔分别与钢丝绳连接于桥机主钩,起吊转轮并放置于支撑8 上,同时第一、二吊挂件4和5的孔与支架连接,完成转轮旋转起身吊点更换。

第四吊挂件7的孔与钢丝绳连接,完成转轮翻身90°起身旋转。

如图11所示,利用本发明装置,采用桥机单钩完成轴流机型转轮翻身,图中所示为具体翻身流程关键步骤示意。

第一、二吊挂件弧形底板内边圆周上若干孔与转轮上轮毂孔通过螺栓连接,将两弧形底板上铰座孔与吊具的钢丝绳连接,将第三、四吊挂件底板两对称弧边圆周上的孔与水轮机转轮上下轮毂孔通过螺栓连接,将转轮从安装工位吊至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立柱上端槽的两侧壁的同轴孔与第三吊挂件的立板上的第一孔用销轴连接,桥机缓慢移动,同时释放放钩,完成第一次90°翻身,将转轮放置于第一支撑上,将第一支架的立柱上端槽的两侧壁的同轴孔与第三吊挂件的立板上的第一孔中的销轴取出,将吊具与第三吊挂件的立板上的第二孔连接,由第二支撑支承水轮机转轮,将第一、二吊挂件从吊具钢丝绳取出后并通过轴分别与第一、二支架铰连,转轮起吊,桥机缓慢移动,同时提升主钩,完成第二次转轮90°翻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