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瓶盖顶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89246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瓶盖顶穿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到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瓶盖顶穿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饮水机和桶装水,桶装水在安装到饮水机上时,饮水机上的顶杆会把瓶盖本体内的被顶穿盖顶破,以方便水进入饮水机中。传统的瓶盖顶穿装置如图4所示,图中来自饮水机顶杆的力分成了3个受力点,第一接触点5、第二接触点6和顶杆4的顶杆底面7与被顶穿盖2形成的第三接触点,这样第一接触点5和第二接触点6的力因第三接触点受阻,反而使得第三接触点受力要比第一接触点5和第二接触点6的受力大,在顶穿被顶穿盖2过程中因顶穿力主要来源于第三接触点,因第三接触点离破口位较远故所需的顶穿力就会增大,以至于造成桶装水瓶盖在使用中需要的顶穿力大或顶不穿现象的出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新型瓶盖顶穿装置,该新型瓶盖顶穿装置的顶杆顶开被顶穿盖时,顶杆与凸台之间形成第一接触点,顶杆与瓶盖本体之间形成第二接触点,顶杆的顶杆底面与被顶穿盖未接触;该所以来自饮水机顶杆的力主要作用在第一接触点上,再加上第二接触点的力反作用在第一接触点上,并且第一接触点的受力点离破口位很近,这样被顶穿盖2的破口处就很容易顶穿,大大的减小顶穿力,很好的解决了顶不穿或顶穿力过大导致顶杆断裂的问题。总之,该新型瓶盖顶穿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省力,使用寿命长,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瓶盖顶穿装置,包括瓶盖本体和顶杆,所述瓶盖本体的中部设有凹陷的被顶穿盖,所述被顶穿盖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和凹陷壁之间形成破口位,所述顶杆顶开被顶穿盖时,顶杆与凸台之间形成第一接触点,顶杆与瓶盖本体之间形成第二接触点,顶杆的顶杆底面与被顶穿盖未接触。

优选的所述凸台的高度小于所述被顶穿盖凹陷的深度。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新型瓶盖顶穿装置,该新型瓶盖顶穿装置的顶杆顶开被顶穿盖时,顶杆与凸台之间形成第一接触点,顶杆与瓶盖本体之间形成第二接触点,顶杆的顶杆底面与被顶穿盖未接触;该所以来自饮水机顶杆的力主要作用在第一接触点上,再加上第二接触点的力反作用在第一接触点上,并且第一接触点的受力点离破口位很近,这样被顶穿盖2的破口处就很容易顶穿,大大的减小顶穿力,很好的解决了顶不穿或顶穿力过大导致顶杆断裂的问题。总之,该新型瓶盖顶穿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省力,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新型瓶盖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一种新型瓶盖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发明一种新型瓶盖顶穿装置顶穿过程的剖视图;

图4是传统瓶盖顶穿装置顶穿过程的剖视图;

其中:1、瓶盖本体;2、被顶穿盖;3、凸台;4、顶杆;5、第一接触点;6、第二接触点;7、顶杆底面;8、破口位。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具体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2和图3,一种新型瓶盖顶穿装置,包括瓶盖本体1和顶杆4,所述瓶盖本体1的中部设有凹陷的被顶穿盖2,所述被顶穿盖2上设有凸台3,所述凸台3和凹陷壁之间形成破口位8,所述顶杆4顶开被顶穿盖2时,顶杆4与凸台3之间形成第一接触点5,顶杆4与瓶盖本体1之间形成第二接触点6,顶杆4的顶杆底面7与被顶穿盖2未接触,所述凸台3的高度小于所述被顶穿盖2凹陷的深度。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新型瓶盖顶穿装置,该新型瓶盖顶穿装置的顶杆顶开被顶穿盖时,顶杆与凸台之间形成第一接触点,顶杆与瓶盖本体之间形成第二接触点,顶杆的顶杆底面与被顶穿盖未接触;该所以来自饮水机顶杆的力主要作用在第一接触点5上,再加上第二接触点6的力反作用在第一接触点上,并且第一接触点5的受力点离破口位8很近,这样被顶穿盖2的破口处就很容易顶穿,大大的减小顶穿力,很好的解决了顶不穿或顶穿力过大导致顶杆断裂的问题。总之,该新型瓶盖顶穿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省力,适合推广使用。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