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传送设备和乘客传送设备的梯级的异常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63888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乘客传送设备和乘客传送设备的梯级的异常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自动扶梯或自动传送线(auto-line)等乘客传送设备,特别是涉及设置于乘客传送设备、检测输送乘客的梯级的异常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检测自动扶梯的梯级的异常的装置。在该专利文献1中,通过“具有与自动扶梯的长度方向交叉的光轴的投光受光传感器”来“检测梯级的相对于踏面向下方突出的踏板固定螺纹件的头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9215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检测自动扶梯的异常的装置。然而,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检测装置检测的是踏板固定螺纹件横穿设定有光轴的特定高度的情况。但是例如在欧洲标准(en115-1:2008)中规定梯级的踏面顶部与梳状防滑板的高度方向间隔在4mm以下,因此需要非常高精度地设定光轴以检测微小的突起。

进一步地,该检测装置需要设置在梯级的踏面相对于移动方向保持平行地移动的乘客传送设备的水平部。然而,该水平部中用于驱动梯级、扶手的设备密集,难以确保设置空间,而且设置可操作性差。为了实现上述检测精度,需要非常高精度地设置梯级行走的导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乘客传送设备或梯级的异常检测装置,使得检测装置和导轨的设置不需要高精度,并且还能够设置在梯级的踏面与移动方向不平行的乘客传送设备的倾斜部。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其中之一,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一种将乘客载于梯级而进行输送的乘客传送设备包括:线传感器,其配置在梯级的返回侧中的行进方向的侧方,连续地检测该位置的梯级踏面的大致垂直方向位置;根据大致垂直方向位置的时间变化来检测梯级形状的异常的运算装置;和根据运算装置的输出使上述乘客传送设备紧急停止的控制装置。

此外,作为另一方式的异常检测装置通过具有与梯级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投光面的投光受光传感器来计算梯级踏面的大致垂直方向位置,基于与从检测出一个梯级的踏面的端部起的经过时间对应的上述大致垂直方向位置的适当值与上述计算值之差来检测梯级的异常。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能够提供能够降低投光受光传感器或导轨的设置精度、能够将投光受光传感器设置在机器配置有余量的倾斜部的乘客传送设备或异常检测装置。

上述内容之外的问题、结构和效果通过以下实施方式能够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线传感器(linesensor)21附近的放大图。

图2是设置有梯级的异常检测装置的自动扶梯的侧视图。

图3表示配置有线传感器21的位置处的梯级1的踏面2与下弦件(bottomchord)20的距离的时间变化。

图4是表示不锈钢梯级的本实施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梯级的异常检测装置的侧视图。

图5是从梯级移动方向观察的踏面2的端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以下利用图1~图5对本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2是包括本实施例的梯级的异常检测装置的自动扶梯的侧视图。在下部地板11之下配置下部终端齿轮12,在上部地板13之下配置上部终端齿轮14。在卷绕于下部终端齿轮12和上部终端齿轮14的环状的梯级链条上连结梯级1,通过机械室15内的驱动装置16使上部终端齿轮14旋转来使梯级1移动。在梯级上升运行时,重复如下移动:从下部地板12之下出现的梯级1进入上部地板13之下,在上部终端齿轮14反转后以大致倒向的状态返回下部终端齿轮13,再次从下部地板之下出现。此外,梯级以大致倒置的状态移动的区间被称为返回侧。另一方面,梯级以通常方向移动的区间被称为行进侧,行进侧的梯级向斜上方大致直线地移动的区间被称为自动扶梯的倾斜部18,比倾斜部18靠下部地板侧的部分被称为下部水平部17,比倾斜部18靠上部地板侧的部分被称为上部水平部19。

线传感器21配置在倾斜部18,测量返回侧的梯级1。

图1是线传感器21附近的放大图。下弦件20为倾斜部18的结构部件,下弦件20的长度方向与倾斜部18中的梯级1的移动方向平行。线传感器21包括:在直线上投射激光的投光部;和具有配置在直线上的多个受光元件的受光部,投光部和受光部以隔着梯级1的方式配置。当梯级1经过投光部与受光部之间时,激光被梯级1遮蔽,因此可测得配置有线传感器21的位置处的梯级1的踏面2与下弦件20的距离。线传感器21配置在梯级的返回侧中的行进方向的侧方,连续地检测该位置处的梯级踏面的大致垂直方向的位置。运算装置22根据梯级踏面的大致垂直方向位置的时间变化来检测梯级形状的异常。控制装置23根据运算装置的输出来紧急停止上述乘客传送设备。

图3表示配置有线传感器21的位置处的梯级1的踏面2与下弦件20的距离的时间变化。利用图3对配置线传感器21的位置处的梯级1的踏面2与下弦件20的距离的时间变化进行说明。图3是由线传感器21测量得到的、梯级1的最接近下弦件20的部位到下弦件20的距离的随时间变化的波形,纵轴为其距离,横轴为时刻。横轴下记载了遮蔽线传感器21的部位。梯级1a经过线传感器21时,由于踏面2为与下弦件20不平行的平面,因此该距离直线地减少。在踏板2之后经过线传感器21的是升降器(riser)3,因此上述距离增加。由于梯级1a的升降器3的端部与下一梯级1b的踏面2的端部的位置不同,因此在两梯级的分界处上述距离瞬间增大。如果存在踏面2的变形等异常,则如虚线所示,能观测到与直线地减少不同的时间变化波形。

因此,运算装置22在上述距离瞬间地发生较大变化的时刻检测到新的梯级的踏面2的开始,在直至检测到升降器为止的上述距离的变化超过规定范围时,向自动扶梯的控制装置23输出停止信号。优选的是,该规定范围根据图3中在新的梯级的踏面2的检测时刻测得的上述距离、与在该时刻加上按照梯级的移动速度和梯级1尺寸计算出的所需时间而得到的时刻测得的上述距离,按照规定的尺寸公差规定。

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即使踏面2与下弦件20的长度方向不平行地移动、梯级1的踏板固定螺纹件等从踏面2的突出量只有微小的数mm,也能够容易地检测出突出的状态。能够防止该突出部分与位于下部地板11或上部地板13的前端的梳齿(梳状防滑板)碰撞而导致这些部位损坏。

图4表示二分式的梯级构造中踏面2通过螺栓紧固或焊接而安装的不锈钢梯级。利用图4对二分式的梯级构造中踏面2通过螺栓紧固或焊接而安装的不锈钢梯级的效果进行说明。不锈钢梯级为由不锈钢钢板形成的踏面2经由钢制的三角支架4连接到前轮安装部5和后轮6的结构。此外,前轮和后轮6在各自的导轨上行走而支承梯级1。作为预想外的外力作用于不锈钢梯级上时的破损方式,设想存在踏面2的安装部位破损、踏面2部分翘起的损坏模式。

此外,作为在铝制梯级中也同样会出现的损坏模式,设想存在后轮自身的破损、后轮安装螺栓的破损,该铝制梯级是另一种梯级结构,与踏面2、升降器3、三角支架4、前轮安装部5对应的部位构成为一体的铝铸件。该损坏模式中,发生梯级整体的位置接近下弦件20的变化。对于这些损坏模式,由于本实施例的异常检测装置测量踏面2与下弦件20的距离,因此能够检测出梯级形状的异常,防止梯级1与上述梳齿碰撞。

此处,在能够在运算装置22中设置学习功能时,也可以在自动扶梯出厂时或安装时梯级形状为正常的状态下,学习上述距离的时间变化波形或其特征量,在该学习结果加上或减去规定的尺寸公差来决定上述规定的范围。

此外,优选的是,线传感器21的激光照射面可以与下弦件20的长度方向正交。或者,在能够确保投光部和受光部的长度时,在铅垂面内可以使上述激光照射面倾斜。此时,能够考虑倾斜而设定尺寸公差,由此能够检测所关注的异常,能够使线传感器21的安装精度下降。

此外,在以上的说明中,针对线传感器21为具有投光部和受光部的透射式传感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梯级1的移动方向的一侧配置投光部和受光部、投光部照射的光被梯级1反射后被受光部捕捉的反射光式传感器,也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

图5是从梯级的移动方向观察到的踏面2的端部的放大图。用图5说明在由踏面2的侧端变高的结构的梯级构成的自动扶梯中设置本实施例的异常检测装置的情况。踏面2包括不锈钢制峰部7和塑料制峰部8。塑料制峰部8由与不锈钢制峰部7大致相同高度的峰部8c和比该峰部8c高的峰部8a、8b构成。例如,聚碳酸酯等塑料与不锈钢相比,由于对一部分波长的光具有高透射率,因此线传感器21从图的右方照射激光时不会被高的峰部8a、8b阻碍,能够测量峰部7前端与下弦件20的距离。

附图标注说明

1……梯级

2……踏面

11……下部地板

13……上部地板

18……倾斜部

20……下弦件

21……线传感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