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厢操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36750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轿厢操纵箱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以日本专利申请2016-133705(申请日:2016年7月5日)为基础而享有该申请的优先权。本申请通过参照该申请而包含该申请的全部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轿厢操纵箱。



背景技术:

通常,配设于操纵箱的目的楼层按钮的位置是根据电梯使用者的平均身高来决定的。因此,如果是儿童、轮椅使用者等高度不满平均身高的使用者(换言之,操作位置低的使用者)的话,会发生不易按下或者无法按下目的楼层按钮这样的不良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即使是操作位置低的使用者也易于操作目的楼层按钮的轿厢操纵箱。

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轿厢操纵箱具备:显示部,其显示与乘用轿厢的停止楼层对应的多个第1目的楼层按钮;以及召唤生成部,其检测对象对于由所述显示部显示的各第1目的楼层按钮的接触,并生成与显示于该对象所接触的位置的第1目的楼层按钮对应的召唤,所述显示部在特定的使用者乘坐所述乘用轿厢时,将与所述各第1目的楼层按钮不同的多个第2目的楼层按钮追加显示在低于该各第1目的楼层按钮的位置。

根据上述构成的轿厢操纵箱,即使是操作位置低的使用者,也能够容易地操作目的楼层按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含轿厢操纵箱的电梯系统的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仅仅是一般使用者乘坐乘用轿厢的情况下的目的楼层按钮的显示例的图。

图3是表示特定的使用者乘坐乘用轿厢的情况下的目的楼层按钮的显示例的图。

图4是表示特定的使用者乘坐乘用轿厢的情况下的目的楼层按钮的其他显示例的图。

图5是表示特定的使用者乘坐乘用轿厢的情况下的目的楼层按钮的另一其他显示例的图。

图6是放大追加楼层按钮的放大图。

图7是表示由相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系统实现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追加显示按钮的显示例的图。

图9是表示由相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系统实现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操作部的显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另外,在下文中,将具有规定值(例如140cm)以上的高度的使用者称为“一般使用者”,将具有不满规定值高度的使用者称为“特定使用者”。特定使用者例如包含儿童、轮椅使用者等。规定值例如是根据电梯使用者的平均身高来决定的。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含轿厢操纵箱的电梯系统的构成的图。在图1所示的电梯系统中,轿厢门12开关自如地被安装于乘用轿厢11的出入口处,该轿厢门12的旁边设置有具有触摸面板型的操作部14的轿厢操纵箱13。操作部14由液晶显示装置(lcd:liquidcrystaldisplay)和载置于该lcd上的透明的触摸面板构成,可触摸操作地显示与乘用轿厢11的停止楼层对应的目的楼层按钮15。lcd基于从触摸面板控制装置(t/p控制装置)21输出的显示信号来显示画面图像。触摸面板是能够对对象(例如,使用者的手指等)所接触的画面上的位置进行检测的指示器。另外,作为触摸面板的方式,例如有“电阻膜方式”、“静电容量方式”等,并没有特别限定于这些方式。

此外,在图1中,为了方便起见,虽然例示为将触摸面板控制装置21从轿厢操纵箱13取出,但轿厢操纵箱13也包含触摸面板控制装置21而构成。

如果使用者触摸操作部14上的任意楼层的目的楼层按钮15的话,则触摸面板控制装置21生成与该目的楼层按钮15对应的轿厢召唤并发送至电梯控制装置(el控制装置)22。另外,“轿厢召唤”是指通过目的楼层按钮15的操作而被登记的召唤的信号,包含目的楼层(目标楼层、轿厢召唤登记楼层)的信息。

此外,该轿厢操纵箱13的下部设置有开门按钮16a、关门按钮16b、紧急召唤按钮17,上部设置有显示部18和广播部19。

开门按钮16a是用于指示轿厢门12开门的按钮,关门按钮16b是用于指示轿厢门12关门的按钮。紧急召唤按钮17是用于和外部(例如,建筑物的监控室或者存在于远处的电梯的监控中心等)联络的按钮。这些按钮16a、16b、17由于是在紧急时很重要的按钮,因此从操作的可靠性方面考虑通过按压式的操作按钮来构成。此外,这些按钮16a、16b、17被使用者操作时所生成的操作信号经由未图示的传输电缆被提供至电梯控制装置22。另外,如果确保了操作的可靠性的话,则按钮16a、16b、17也可以是配置于操作部14并和目的楼层按钮15同样地能够触摸操作的构成。

显示部18由lcd构成,作为轿厢内指示器而显示乘用轿厢11的运转方向、当前位置。广播部19是输出语音广播的部分。

在乘用轿厢11的出入口附近设置有传感器装置20。该传感器装置20检测乘坐乘用轿厢11的使用者,并且将与该检测到的使用者的高度有关的高度信息发送至电梯控制装置22。另外,作为传感器装置20,例如有“超声波传感器装置”、“光传感器装置”等,并没有特别地进行限定。

触摸面板控制装置21根据来自电梯控制装置的指示,进行操作部14的显示控制(例如,目的楼层按钮的显示、目的楼层按钮的点亮/熄灭等)。电梯控制装置22由具备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的计算机构成,进行包含乘用轿厢11的运转控制的电梯整体的控制。

图2表示仅仅是一般使用者乘坐乘用轿厢11的情况下的目的楼层按钮15的显示例。在该情况下,如图2所示,在操作部14中,仅有与乘用轿厢11的停止楼层对应的多个一般目的楼层按钮(第1目的楼层按钮)15a通过适当的布局而被显示于画面整体。一般目的楼层按钮15a是指假设被一般使用者使用的按钮,是在使用者乘坐乘用轿厢11期间,始终显示于操作部14的按钮。适当的布局(例如,按钮之间的间隔、按钮排列等)是由乘用轿厢11的停止楼层的数量、操作部14的大小(显示面积)来决定的。

图3表示特定的使用者乘坐乘用轿厢11的情况下的目的楼层按钮15的显示例的图。在该情况下,如图3所示,在操作部14中,除了一般目的楼层按钮15a还显示有追加目的楼层按钮(第2目的楼层按钮)15b。追加目的楼层按钮15b是指假设被特定的使用者使用的按钮,在操作部14的画面中,被显示于低于一般目的楼层按钮15a的位置。此外,如上文所述,由于在操作部14中显示有一般目的楼层按钮15a和追加目的楼层按钮15b两种目的楼层按钮,为了确保显示追加目的楼层按钮15b的空间,一般目的楼层按钮15a通过与图2所示的仅显示有一般目的楼层按钮15a的情况不同的布局来显示(换言之,变更按钮的显示位置)。具体地说,或者使按钮之间的间隔变窄、或者缩小按钮的大小、或者变更按钮排列来变更一般目的楼层按钮15a的显示位置。图3例示了通过使按钮之间的间隔变窄来变更一般目的楼层按钮15a的显示位置的情况。

图4以及图5表示特定的使用者乘坐乘用轿厢11的情况下的一般目的楼层按钮15a的布局的一例。图4例示了通过缩小按钮的大小来变更一般目的楼层按钮15a的显示位置的情况。此外,图5例示了通过变更按钮排列来变更一般目的楼层按钮15a的显示位置的情况。如图4及图5所示,为了变更一般目的楼层按钮15a的显示位置,或者缩小按钮的大小,或者变更按钮排列的方法主要是在乘用轿厢11的停止楼层的数量多时(多楼层)时所使用。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为了变更一般目的楼层按钮15a的显示位置,使按钮间的间隔变窄的方法是在乘用轿厢11的停止楼层的数量不是很多(低楼层)时所使用。

图6是放大追加目的楼层按钮15b后的放大图。追加目的楼层按钮15b需要在特定的使用者的手的接触范围内配置与乘用轿厢11的停止楼层对应的全部的目的楼层按钮。因此,如图6所示,追加目的楼层按钮15b也能够以按钮排列为2行-4列等、与一般目的楼层按钮15a不同的布局来显示。

在通过操作追加目的楼层按钮15b而被登记的轿厢召唤中,除了包含有表示目的楼层的信息之外,还包含属性信息,该属性信息表示是通过操作追加目的楼层按钮15b而被登记的召唤。另外,通过操作追加目的楼层按钮15b而被登记的轿厢召唤由于是由特定的使用者、即儿童、轮椅使用者的操作所登记的召唤,因此也可以作为特殊召唤而被登记。“特殊召唤”是指到达目的楼层时的轿厢门12的开门速度、开门时间等与通常的轿厢召唤不同的召唤,还包含有表示是特殊召唤的属性信息。

接下来,参照图7的流程图,对由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系统实现的动作的一例进行说明。但是,此处以仅一般目的楼层按钮15a已经通过适当的布局被显示于操作部14的情况来进行说明。此外,下文所述的“候梯厅召唤”是指在各楼层的候梯厅通过未图示的候梯厅召唤按钮的操作而被登记的召唤的信号,包含登记楼层(候梯厅召唤登记楼层)和目的地方向的信息。

如果与由使用者登记的候梯厅召唤响应的乘用轿厢11到达候梯厅召唤登记楼层,使用者乘坐乘用轿厢的话,则传感器装置20检测乘坐乘用轿厢11的使用者,并且将与该检测到的使用者的高度有关的高度信息发送至电梯控制装置22(步骤s1)。

例如,在传感器装置20是超声波传感器装置的情况下,使传感器装置20与轿厢门12开门同时地发射超声波,测定超声波在使用者上反射并返回的时间,从而算出从传感器装置20到使用者的距离。因此,从传感器装置20到使用者的距离作为高度信息而被输出至电梯控制装置22中。另外,也可以利用公知的其他方法测定使用者的高度,并将表示使用者的高度本身的高度信息输出至电梯控制装置22中。

如果电梯控制装置22接受从传感器装置20输出的高度信息的输入的话,根据接受到该输入的高度信息,判定乘坐乘用轿厢11的使用者中是否包含特定的使用者(步骤s2)。

例如,在如上文所述那样传感器装置20是超声波传感器装置,将从传感器装置20到使用者的距离作为高度信息输出的情况下,电梯控制装置22算出乘用轿厢11的地面到传感器装置20的距离和由接受到输入的高度信息表示的距离的差,也就是使用者的高度,并判定该使用者的高度是否在规定值以上。由此,电梯控制装置22判定使用者是一般使用者,还是特定的使用者。电梯控制装置22根据该判定的结果来判定乘坐乘用轿厢11的使用者中是否包含有特定的使用者。

在被判定为乘坐乘用轿厢11的使用者中不包含特定的使用者,即使用者仅是一般使用者的情况下(步骤s2的否),通过操作部14中显示的一般目的楼层按钮15a进行轿厢召唤的登记。操作部14将表示被使用者触摸的位置的位置信息输出至触摸面板控制装置21。触摸面板控制装置21生成与显示于该位置信息所表示的位置的一般目的楼层按钮15a对应的轿厢召唤,并输出至电梯控制装置22。电梯控制装置22进行从触摸面板控制装置21输出的轿厢召唤的登记(步骤s3)。

另外,通过电梯控制装置22进行轿厢召唤的登记时,触摸面板控制装置21使与轿厢召唤登记楼层对应的目的楼层按钮15点亮。

这之后,乘用轿厢11朝轿厢召唤登记楼层移动,并到达轿厢召唤登记楼层时,轿厢门12打开(步骤s4)。此时,电梯控制装置22通过传感器装置20判定是否检测到新的使用者(步骤s5)。并且,在被判定为检测到新的使用者的情况下(步骤s5的是),返回步骤s2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被判定为没有检测到新的使用者的情况下(步骤s5的否),电梯控制装置22判定乘用轿厢11是否响应了被登记的全部的轿厢召唤(步骤s6),在被判定为已响应完全部的轿厢召唤的情况下(步骤s6的是),使此处的处理结束。另一方面,在没有响应全部的轿厢召唤,即还剩余被登记的轿厢召唤的情况下(步骤s6的否),返回步骤s4的处理,乘用轿厢11在轿厢门12完成关门之后,开始朝下一个轿厢召唤登记楼层移动。

另外,到达轿厢召唤登记楼层,轿厢门12打开时,与该轿厢召唤登记楼层对应的目的楼层按钮15通过触摸面板控制装置21被熄灭。

在步骤s2的判定处理中,在被判定为乘坐乘用轿厢11的使用者中包含特定的使用者的情况下(步骤s2的是),电梯控制装置22将指示不仅使一般目的楼层按钮15a显示于操作部14,还使追加目的楼层按钮15b追加显示于操作部14的显示指示信号输出至触摸面板控制装置21。触摸面板控制装置21根据该显示指示信号,在变更一般目的楼层按钮15a的显示位置的基础上,使一般目的楼层按钮15a以及追加目的楼层按钮15b显示于操作部14中(步骤s7)。

使用者通过触摸显示于操作部14的一般目的楼层按钮15a以及/或者追加目的楼层按钮15b来进行轿厢召唤的登记。操作部14将表示被使用者触摸的位置的位置信息输出至触摸面板控制装置21。触摸面板控制装置21生成与显示于该位置信息所表示的位置的一般目的楼层按钮15a以及/或者追加目的楼层按钮15b对应的轿厢召唤,并输出至电梯控制装置22,电梯控制装置22进行该召唤的登记。另外,如上文所述,在通过使用者触摸追加目的楼层按钮15b而被登记的轿厢召唤中,不仅包含有表示目的楼层的信息,还包含属性信息,该属性信息表示是通过操作追加目的楼层按钮15b而被登记的召唤(步骤s8)。

接下来,电梯控制装置22判定通过操作追加目的楼层按钮15b而进行的轿厢召唤是否被登记(步骤s9)。具体地说,电梯控制装置22根据包含表示是通过操作追加目的楼层按钮15b而被登记的召唤的属性信息的轿厢召唤是否被登记,来判定通过操作追加目的楼层按钮15b而进行的轿厢召唤是否被登记。

在被判定为通过操作追加目的楼层按钮15b而进行的轿厢召唤没有被登记的情况下(步骤s9的否),电梯控制装置22判定从追加目的楼层按钮15b被显示于操作部14开始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步骤s10)。另外,在被判定为从追加目的楼层按钮15b被显示开始还没有经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10的否),返回步骤s8的处理,根据使用者的操作进行进一步的轿厢召唤的登记。

另一方面,在被判定为从追加目的楼层按钮15b被显示开始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10的是),电梯控制装置22将用于指示使追加目的楼层按钮15b的显示结束的显示指示信号输出至触摸面板控制装置21。触摸面板控制装置21根据该显示指示信号使追加目的楼层按钮15b的显示结束,并且以适当的布局(原来的显示位置)仅仅使一般目的楼层按钮15a显示于操作部14中(步骤s11),并前进至后述的步骤s12的处理。

在步骤s9的判定处理中,在被判定为通过操作追加目的楼层按钮15b而进行的轿厢召唤被登记的情况下(步骤s9的是),乘用轿厢11开始朝轿厢召唤登记楼层移动。并且,如果乘用轿厢11到达轿厢召唤登记楼层的话,轿厢门12打开(步骤s12)。此时,电梯控制装置22判定该轿厢召唤登记楼层是否是通过操作追加目的楼层按钮15b而进行的轿厢召唤的轿厢召唤登记楼层(步骤s13)。具体地说,电梯控制装置22判定该轿厢召唤登记楼层是否是包含表示是通过操作追加目的楼层按钮15b而被登记的召唤的属性信息的轿厢召唤的轿厢召唤登记楼层。

另外,在被判定为不是通过操作追加目的楼层按钮15b而进行的轿厢召唤的轿厢召唤登记楼层的情况下(步骤s13的否),前进至后述的步骤s16的处理。另一方面,在被判定为是通过操作追加目的楼层按钮15b而进行的轿厢召唤的轿厢召唤登记楼层的情况下(步骤s13的是),电梯控制装置22判定是否还剩余通过操作追加目的楼层按钮15b而被登记的轿厢召唤(步骤s14)。

在被判定为通过操作追加目的楼层按钮15b而被登记的轿厢召唤还有剩余的情况下(步骤s14的是),前进至后述的步骤s16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被判定为通过操作追加目的楼层按钮15b而被登记的轿厢召唤没有剩余的情况下(步骤s14的否),电梯控制装置22将用于指示使追加目的楼层按钮15b的显示结束的显示指示信号输出至触摸面板控制装置21。触摸面板控制装置21根据该显示指示信号使追加目的楼层按钮15b的显示结束,并且以适当的布局(原来的显示位置)来仅仅使一般目的楼层按钮15a显示于操作部14中(步骤s15)。

接下来,电梯控制装置22判定是否通过传感器装置20检测到新的使用者(步骤s16)。而且,在被判定为检测到新的使用者的情况下(步骤s16的是),返回步骤s2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被判定为没有检测到新的使用者的情况下(步骤s16的否),电梯控制装置判定乘用轿厢11是否响应了被登记的全部的轿厢召唤(步骤s17),使此处的处理结束。另一方面,在没有响应全部的轿厢召唤,即还剩余被登记的轿厢召唤的情况下(步骤s17的否),返回步骤s12的处理,乘用轿厢11在轿厢门12完成关门之后,开始朝下一个轿厢召唤登记楼层移动。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第1实施方式,轿厢操纵箱13具备操作部14,该操作部14在具有不满规定值高度的特定的使用者乘坐乘用轿厢11时,能够在低于一般目的楼层按钮15a的位置处显示追加目的楼层按钮15b。如此一来,即使是手无法够到一般目的楼层按钮15a的特定的使用者也能够操作目的楼层按钮。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特定的使用者乘坐乘用轿厢11时,由于操作部14在保持显示一般目的楼层按钮15a的状态下,还追加显示追加目的楼层按钮15b,因此不会出现一般使用者难以操作目的楼层按钮的情况。例如,在没有特定的使用者乘坐乘用轿厢11(换言之,只有一般使用者乘坐乘用轿厢11)的情况下,仅显示一般目的楼层按钮15a,在特定的使用者乘坐乘用轿厢11时,仅显示追加目的楼层按钮15b的构成的情况下,和上文所述同样地,即使是特定的使用者也能够操作目的楼层按钮,另一方面,在特定的使用者乘坐乘用轿厢11的情况下,由于目的楼层按钮被显示于对于一般使用者来说低的位置,因此会产生难以操作目的楼层按钮这样的不良情况。关于这点,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特定的使用者乘坐乘用轿厢11时,由于操作部14在保持显示一般目的楼层按钮15a的状态下,还追加显示追加目的楼层按钮15b,因此能够抑制上文所述的不良情况的发生。即,能够提供一种对于一般使用者以及特定使用者两方来说都易于操作目的楼层按钮的环境。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检测特定的使用者乘坐乘用轿厢11的情况,而使用传感器装置20,但并没有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能够连续拍摄1秒数帧(例如30帧/秒)的图像的摄像机来代替传感器装置20。如此一来,由于摄像机的拍摄范围为检测范围,如果使用广角镜头等来扩大摄像机的拍摄范围的话,则相应地检测范围也能够扩大,因此能够使得检测范围相比传感器装置20扩大。此外,在使用传感器装置20的情况下,由于检测范围的关系,传感器装置20不得不设置在出入口附近,而在摄像机的情况下,如上文所述,由于能够使得检测范围相比传感器装置20扩大,因此能够获得可以使设置位置的自由度提高这样的优点。进而,在为了检测特定的使用者而使用摄像机的情况下,由于能够追加检测特定使用者的功能来作为已经设置的防盗摄像机等的一个功能,因此能够降低传感器装置20的设置所耗费的成本。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乘坐乘用轿厢11的使用者的高度不满规定值(例如140cm)的情况下,电梯控制装置22将该使用者判定为特定的使用者,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在乘坐乘用轿厢11的使用者的高度在第1规定值(例如50cm)以上并不满第2规定值(例如140cm)的情况下,电梯控制装置22将该使用者判定为特定的使用者。如此一来,判定为是否是特定的使用者的指标并不是固定值,通过设定具有范围的值,能够防止将例如宠物等(具体地说是具有不满50cm高度的使用者)判定为特定的使用者的情况。

[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于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在第1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那样,在特定的使用者乘坐乘用轿厢11时,在变更一般目的楼层按钮15a的布局(显示位置)的基础上追加显示追加目的楼层按钮15b的情况下,存在发生下面那样的不良情况的担忧。

在特定的使用者乘坐乘用轿厢11时,如果变更一般目的楼层按钮15a的显示位置,并追加显示追加目的楼层按钮15b的话,在显示位置即将改变之前想要操作一般目的楼层按钮15a的一般使用者存在的情况下,恐怕会发生起因于一般目的楼层按钮15a的显示位置变更而误操作了与想要操作的目的楼层按钮不同的目的楼层按钮这样的不良情况。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构成为在特定的使用者乘坐乘用轿厢11的时间点,不变更一般目的楼层按钮15a的显示位置,而是仅仅追加显示用于使追加目的楼层按钮15b追加显示于操作部14的追加显示按钮15c。而且,构成为在操作该追加显示按钮15c时,在变更一般目的楼层按钮15a的显示位置的基础上,将追加目的楼层按钮15b追加显示于操作部14。

另外,由于追加显示按钮15c需要在特定的使用者的手的接触范围内显示,因此如图8所示,显示于低于一般目的楼层按钮15a的位置。

此处,参照图9的流程图对由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系统实现的动作的一例进行说明。但是,对于和图7所示的动作相同的处理附上相同的符号,此处省略该详细说明。

执行步骤s1、s2的处理,在步骤s2的判定处理中,在被判定为乘坐乘用轿厢11的使用者中包含特定的使用者的情况下(步骤s2的是),电梯控制装置22将用于指示不仅使一般目的楼层按钮15a显示于操作部14,还使追加显示按钮15c追加显示于操作部14的显示指示信号输出至触摸面板控制装置21。触摸面板控制装置21根据该显示指示信号,不变更一般目的楼层按钮15a的显示位置而是使一般目的楼层按钮15a以及追加显示按钮15c显示于操作部14中(步骤s21)。

另外,在步骤s2的判定处理中,在被判定为乘坐乘用轿厢11的使用者中不包含特定的使用者,即使用者仅是一般使用者的情况下(步骤s2的否),依次执行步骤s3~s6的处理,结束此处的处理。

接下来,电梯控制装置22判定追加显示按钮15c是否被使用者操作(步骤s22)。另外,在被判定为没有操作追加显示按钮15c的情况下(步骤s22的否),电梯控制装置22判定从追加显示按钮15c被显示于操作部14开始是否经过规定时间(步骤s23)。

另外,在被判定为从追加显示按钮15c被显示开始没有经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23的否),返回步骤s22的处理,并再次判定追加显示按钮15c是否被使用者操作。

另一方面,在被判定为从追加显示按钮15c被显示开始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23的是),电梯控制装置22将用于指示使追加显示按钮15c的显示结束的显示指示信号输出至触摸面板控制装置21。触摸面板控制装置21根据该显示指示信号使追加显示按钮15c的显示结束(即,仅使一般目的楼层按钮15a在操作部14中显示)(步骤s24),前进至步骤s8的处理。

在步骤s22的判定处理中,在被判定为追加显示按钮15c被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22的是),依次执行步骤s7~s17的处理,结束此处的处理。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第2实施方式,轿厢操纵箱13具备操作部14,该操作部14能够在特定的使用者乘坐乘用轿厢11时,首先不变更一般目的楼层按钮15a的显示位置而在低于一般目的楼层按钮15a的位置显示追加显示按钮15c,并且在追加显示按钮15c被操作时,在低于一般目的楼层按钮15a的位置显示追加目的楼层按钮15b。如此一来,能够抑制起因于一般目的楼层按钮15a的显示位置的变更的误操作的发生。

此外,如上文所述那样,由于能够通过操作追加显示按钮15c来显示追加目的楼层按钮15b,因此也能够获得和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各实施方式可以共通追加的功能进行说明。

紧急时的操作部14的布局变更功能

在紧急召唤按钮17被使用者按下的情况下,电梯控制装置22将指示使目的楼层按钮15的显示结束的显示指示信号(换言之,指示暂时地使目的楼层按钮15不显示的显示指示信号)输出至触摸面板控制装置21,并且将指示使在未图示的监控中心等中存在的操作员的影像显示于操作部14的显示指示信号输出至触摸面板控制装置21。如此一来,如图10所示,在操作部14中可通话地显示有操作员的影像来代替目的楼层按钮15。此时,也可以使操作员的发言作为文本信息进一步显示于操作部14中。另外,文本信息可以和操作员的影像一起始终显示,也可以通过操作员的判断(例如,操作员判断使用者为听觉障碍者时)来进行适当显示。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至少一个的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即使是操作位置低的使用者也易于操作目的楼层按钮的轿厢操纵箱。

另外,虽然说明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方式,但是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并没有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实施,并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进行种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以及它们的变形被包含于发明的范围、要旨内,并且也包含于与在专利请求的范围内所记载的发明均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