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陶瓷膜支撑体的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36749阅读:10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板陶瓷膜支撑体的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板陶瓷膜支撑体的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陶瓷平板膜分离技术在液相分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阶段该技术在含油废水、饮用水处理、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处理等方面应用广泛,并在实际的水处理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

平板陶瓷膜的截面示意图见图1。平板陶瓷膜主要由支撑体和膜层组成,膜层涂覆在支撑体的外表面。平板陶瓷膜支撑体的制备工艺路线如下:混料-捏泥-陈腐-成形-干燥-烧结。其中传统的成形工艺主要就是采用挤出机将泥料挤出成中间具有平板的形状。这个工艺的弊端有以下两点:1、需要结构复杂的挤出模具,成本高,清理麻烦;2、需要大吨位的挤出机,设备费用也很高,能耗也很大,挤出机本身的清理也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平板陶瓷膜支撑体的制备装置。利用本实用新型制备平板陶瓷膜支撑体的生产路线与现有技术相同,均是通过混料、捏泥、陈腐、成形、干燥、烧结的工艺路线制备平板陶瓷膜支撑体,不同的是在成型阶段进行改进,利用轧辊机替代挤出机,利用简单的梳齿部件代替结构复杂的挤出模具。

平板陶瓷膜支撑体由无机陶瓷材料和粘结剂、造孔剂、润滑剂以及适量的水混合后,捏泥,放置一段时间(陈腐),获得泥料。所述无机陶瓷材料包括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钛、天然矿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本实用新型平板陶瓷膜支撑体的制备装置,包括轧辊机以及安装固定于轧辊机两个轧辊中间的梳齿状部件,在成型阶段以该装置代替挤出机。

所述梳齿状部件包括固定板1以及在垂直于固定板1所在平面上均布的一排梳齿2。所述梳齿2为方形或圆形结构,每个梳齿的尺寸均相同。每个梳齿的尺寸根据平板膜内孔的大小需求进行调整。

所述固定板1上设有螺孔3用于安装固定梳齿状部件。在轧辊机上安装固定梳齿状部件时,固定板1位于轧辊机的上方,即投料侧,梳齿2位于轧辊机两个轧辊的中间并且梳齿2所在平面与轧辊机的出料方向平行。梳齿状部件在轧辊机上安装固定后需要确保梳齿的末端低于轧辊机的两个轧辊中心所在平面。

利用本装置生产平板陶瓷膜支撑体的工艺,依次包括混料、捏泥、陈腐、成形、干燥、烧结各单元过程,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轧辊机将陈腐好的泥料轧成片状泥料,保湿陈腐放置0-48小时;按照相同的参数制备两片片状泥料,分别记为片状泥料a、片状泥料b;

2、将步骤1制得的两片片状泥料a、b分别铺于轧辊机的左右两个轧辊上,轧制成一片片状泥料,保湿陈腐放置0-48小时;按照相同的参数制备两片片状泥料,分别记为片状泥料A、片状泥料B;步骤2的目的是为了反复多次压制泥料,制得有一定粘度,中间无裂纹缺陷的片状泥料。

3、调整两个轧辊之间的距离为2~15mm,将梳齿状部件(见图3)安装固定在轧辊机两个轧辊的中间(见图4),将步骤2制得的两片片状泥料A、B分别铺于轧辊机的左右两个轧辊上,继续轧制,利用梳齿在片状泥料中产生一排大小均一的孔洞,获得带有孔洞的平板料坯,随后按照常规干燥、烧结工艺进行处理,得到平板陶瓷膜。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运行能耗小,易于清理。

2、利用本实用新型装置生产平板陶瓷膜支撑体仍然采用混料、捏泥、陈腐、成形、干燥、烧结的路线制备平板陶瓷膜支撑体,不同的是在成型阶段进行改进,利用轧辊机替代挤出机,利用简单的梳齿部件代替结构复杂的挤出模具,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易于实施,并且大大降低了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是平板陶瓷膜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将两片片状泥料a、b分别铺于轧辊机的左右两个轧辊上,轧制成一片片状泥料的示意图。

图3是梳齿状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装置运行时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固定板,2梳齿,3螺孔,4轧辊,5孔洞,6平板陶瓷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分析说明。

本实用新型平板陶瓷膜支撑体的制备装置,包括轧辊机以及安装固定于轧辊机两个轧辊中间的梳齿状部件,在成型阶段以该装置代替挤出机。

所述梳齿状部件包括固定板1以及在垂直于固定板1所在平面上均布的一排梳齿2。所述梳齿2为方形结构,每个梳齿的尺寸均相同。每个梳齿的尺寸根据平板膜内孔的大小需求进行调整。

所述固定板1上设有螺孔3用于安装固定梳齿状部件。在轧辊机上安装固定梳齿状部件时,固定板1位于轧辊机的上方,即投料侧,梳齿2位于轧辊机两个轧辊的中间并且梳齿2所在平面与轧辊机的出料方向平行。梳齿状部件在轧辊机上安装固定后需要确保梳齿的末端低于轧辊机的两个轧辊中心所在平面。

利用本装置生产平板陶瓷膜支撑体的工艺,依次包括混料、捏泥、陈腐、成形、干燥、烧结各单元过程,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轧辊机将陈腐好的泥料轧成片状泥料,保湿陈腐放置0-48小时;按照相同的参数制备两片片状泥料,分别记为片状泥料a、片状泥料b;

2、将步骤1制得的两片片状泥料a、b分别铺于轧辊机的左右两个轧辊上,轧制成一片片状泥料,保湿陈腐放置0-48小时;按照相同的参数制备两片片状泥料,分别记为片状泥料A、片状泥料B;步骤2的目的是为了反复多次压制泥料,制得有一定粘度,中间无裂纹缺陷的片状泥料。

3、调整两个轧辊之间的距离为2~15mm,将梳齿状部件安装固定在轧辊机两个轧辊的中间,将步骤2制得的两片片状泥料A、B分别铺于轧辊机的左右两个轧辊上,继续轧制,利用梳齿在片状泥料中产生一排大小均一的孔洞,获得带有孔洞的平板料坯,随后按照常规干燥、烧结工艺进行处理,得到平板陶瓷膜。

制备实施例1:

1、将两个轧辊之间的距离调整为3mm,使用轧辊机将陈腐好的氧化铝泥料轧成长片状的泥料,保湿陈腐放置24小时;

2、将两个轧辊之间的距离调整为4mm,在轧辊机的两个轧辊上面铺上长片状泥料进行轧制,将两片长泥料轧制成一片长泥料,保湿陈腐放置12小时;

3、调整两个轧辊之间的距离6mm,将梳齿状部件安装在两个轧辊之间,在轧辊机两个轧辊上面铺上经由步骤2处理的长片状泥料,进行开动轧辊机进行轧制,利用梳齿在长片状泥料中产生一排大小均一的孔洞。

4、将这个带有孔洞的长片状的泥料按照长度截取,获得平板状的湿坯,将湿坯干燥后烧结,就可以得到平板陶瓷膜支撑体。

制备实施例2:

1、将两个轧辊之间的距离调整为5mm,使用轧辊机将陈腐好的氧化钛泥料轧成长片状的泥料,保湿陈腐放置24小时;

2、将两个轧辊之间的距离调整为6mm,在轧辊机的两个轧辊上面铺上长片状泥料进行轧制,将两片长泥料轧制成一片长泥料,保湿陈腐放置24小时;

3、维持两个轧辊之间的距离6mm,将梳齿状部件安装在两个轧辊之间,在轧辊机两个轧辊上面铺上经由步骤2处理的长片状泥料,进行开动轧辊机进行轧制,利用梳齿在长片状泥料中产生一排大小均一的孔洞。

4、将这个带有孔洞的长片状的泥料按照长度截取,获得平板状的湿坯,将湿坯干燥后烧结,就可以得到平板陶瓷膜支撑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