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张力的导纱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36732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织造机械的配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张力的导纱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织造设备中大多配备有导纱器,导纱器的作用是防止纱线扭结,同时也能够使纱线的张力变大,使纱线在后续工艺中能够投入生产。而现有的纱线导纱器大多是使用一个导纱孔来进行导纱,长期使用后,导纱孔会被纱线磨坏,形成尖锐的棱角,纱线容易被这些尖锐的棱角割断,导致后续生产无法开展。且现有的导纱器大多无法调节纱线张力。

中国专利cn103757807b公开了一种导纱器,该导纱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端设置有放线盘,所述底板另一端与放线盘同一轴线的位置设置有导纱轮,以所述放线盘和所述导纱轮所在轴线为中心,设置有导纱孔,所述导纱孔为有弹性的腔体,所述腔体内充有气体或液体。

上述专利中虽然解决了导纱孔容易被磨坏以及无法调节纱线张力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中纱线与腔体的摩擦为静摩擦,而静摩擦的摩擦力较大,纱线的磨损特别严重,长期使用会导致纱线的质量下降。且该方案通过增减腔体内气体和液体的量来调节纱线张力,很难控制腔体的膨胀量,所以调节张力时容易出现张力过大或过小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张力的导纱器,以解决现有的导纱器无法调节纱线张力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可调节张力的导纱器,包括固定筒、调节环、弹性环、两套相同的皮带机构和两个相同的楔形块,所述两套相同的皮带机构和两个相同的楔形块沿固定筒的轴线对称设置,两条皮带机构之间设有空隙,所述楔形块的斜面朝向固定筒外侧,所述调节环套在两个楔形块的斜面上,所述皮带机构包括皮带、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所述皮带缠绕在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上,所述第一皮带轮上设有第一转轴,第一皮带轮转动连接在第一转轴上,第一转轴固定在固定筒的内壁上,所述第二皮带轮上各转动连接有一根第二转轴,第二转轴滑动连接在固定筒的内壁上,所述楔形块连接在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弹性环固定连接在两根第二转轴之间且弹性环与固定筒同轴,弹性环的外径大于两根第一转轴之间的距离。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当织造设备工作时,纱线不断被拉出,当纱线经过可调节张力的导纱器时,与两条皮带接触产生摩擦,摩擦阻力使纱线的张力变大,同时由于皮带也受到了摩擦阻力,所以皮带也会跟随纱线的移动而转动。当纱线的张力过小时,推动调节环,使调节环向第一皮带轮的方向移动,调节环在移动的同时,调节环会向两个楔形块施加一个朝向调节环中心的压力,所以两个楔形块向调节环中心移动,楔形块相互靠近后带动两个第二皮带轮相互靠近,两条皮带逐渐趋于水平。当两条皮带靠近时,纱线与皮带之间的接触面积也会变大,纱线受到的压力增大,所以当纱线穿过皮带时产生的摩擦力也会变大,进而使得纱线的张力变大。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现有技术中,导纱器中纱线与导纱器的接触面积过小,容易导致接触处的磨损,而本装置中,皮带在不断地移动,所以纱线与皮带的接触面在不断移动,纱线与皮带之间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所以皮带不易被磨损,纱线也不易断裂。同时本装置设有调节环,可以通过调节环来增大纱线与皮带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纱线受到的摩擦力,增大纱线的张力,实现了调节纱线张力的功能。

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皮带上设有耐磨涂层。采用本方案可以减少皮带和纱线的磨损,延长皮带的使用寿命,进一步防止纱线被磨断。

优选方案二:作为优选方案一的优选,所述楔形块的侧面上设有刻度。当调节环向第一皮带轮的方向移动时,能够增大纱线的张力,采用本方案则可以通过刻度来了解增加张力的大小。

优选方案三:作为优选方案二的优选,所述楔形块的斜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调节环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采用本方案,由于调节环和楔形块是螺纹连接在一起的,一方面可以防止调节环从楔形块上滑落,另一方面可以使调节环逐渐移动,同时逐渐调节纱线的张力,不会发生纱线张力过大或过小的问题。

优选方案四: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弹性环的材质为硅锰钢。硅锰钢具备一定的弹性,采用硅锰钢制作的弹性环一方面可以将两个楔形块撑开,防止楔形块因第二皮带轮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而移动。同时弹性环为环状,不会阻挡纱线,使用弹簧则有可能阻挡纱线。

优选方案四: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固定筒的底部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设有磁铁。由于现有的织造设备中的金属部件多,所以采用本方案可以随时调整固定筒的位置,同时也可以很好地将固定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可调节张力的导纱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皮带1、第一皮带轮2、第二皮带轮3、第一转轴4、第二转轴5、楔形块6、调节环7、纱线8、固定筒9、弹性环10。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可调节张力的导纱器包括固定筒9,所述固定筒9内对称设有两套相同的皮带1机构和两个相同的楔形块6。所述固定筒9的底部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设有磁铁。安装时,将支架固定在织造设备上。所述楔形块6的侧壁上设有刻度,所述楔形块6的斜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皮带1机构包括皮带1、第一皮带轮2和第二皮带轮3,所述皮带1转动连接在第一皮带轮2和第二皮带轮3上。所述皮带1上设有耐磨涂层,所述第一皮带轮2上设有第一转轴4,所述第二皮带轮3上设有第二转轴5,所述第一转轴4转动连接在固定筒9上。所述第二转轴5上设有滑槽,所述楔形块6上设有支杆,所述支杆滑动连接在滑槽中。所述两条皮带1之间设有空隙,空隙供纱线8穿过。本实施例还包括弹性环10和调节环7,所述弹性环10固定设置在两个第二转轴5之间,且弹性环10和固定筒9同轴。所述调节环7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调节环7与两个楔形块6螺纹连接。

使用时,把纱线8穿过两条皮带1之间的空隙,然后将纱线8连接到后续工艺的驱动装置上。当纱线8被收取拉动时,纱线8与两条皮带1接触,纱线8会带动两条皮带1转动,同时由于纱线8和皮带1之间存在摩擦力,纱线8的张力会变大。需要调整纱线8张力时,旋转调节环7,使调节环7向第一皮带轮2的方向移动,此时两个楔形块6会相互靠近,同时楔形块6会带动两个第二皮带轮3相互靠近,纱线8与皮带1之间的接触面积也会逐渐变大,纱线8受到的摩擦力随之变大,所以当纱线8在通过皮带1时,纱线8的张力增大。通过观察调节环7所在位置的刻度,可以了解到纱线8张力增大的多少。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申请属于织造机械的配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张力的导纱器,包括固定筒、调节环、弹性环、两套相同的皮带机构和两个相同的楔形块,皮带机构包括皮带、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皮带转动连接在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上,第一皮带轮上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第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皮带轮上,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固定筒上,第二皮带轮上滑动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设有滑槽,楔形块上设有支杆,支杆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中,弹性环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二转轴之间且弹性环与固定筒同轴,两条皮带之间设有空隙,所述调节环设置在两个楔形块上。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的导纱器无法调节纱线张力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源生针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30
技术公布日:2018.0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