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自动组装泵头和瓶体的数控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26579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用于自动组装泵头和瓶体的数控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控包装机,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自动组装泵头和瓶体的数控包装机。



背景技术:

如图39所示,是现有的一种用于包装液体的包装瓶,该包装瓶包括瓶体82和泵头81,瓶体82顶部设有瓶口821,泵头81底端为进液端,泵头81顶端为出液端,泵头81的底端从瓶口821伸入,然后泵头81拧紧安装在瓶体82上。在现有的生产技术中,采用该包装瓶进行包装生产时,由工人先往瓶体82灌装满液体,然后由手动将泵头81从瓶口821放入到瓶体82,并由工人手动拧紧泵头81,将泵头81拧紧固定安装在瓶体82上。这种由工人手动放置并拧紧泵头81的生产方式,生产速度较慢,不利于进一步提高包装生产效率;另外,在包装生产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没有拧紧到位的现象,导致瓶口821处存在漏液的问题,不利于进一步提高包装生产质量;此外,在每条包装生产的流水线上,往往需同时安排较多的工人进行手动放置及拧紧泵头81的工作,才能满足流水线生产速度需求,不利于节省劳动力,工人需不断的用力拧紧泵头81,工人的劳动强度也较大。因而有必要研发出一种能够自动将泵头81放入到瓶体82,并自动将泵头81拧紧固定在瓶体82的数控包装设备,以进一步提高包装生产效率和包装生产质量,同时能够节省劳动力资源及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自动组装泵头和瓶体的数控包装机,该数控包装机能够自动对泵头进行整理,使得泵头的进液端统一朝下,泵头的出液端统一朝上;以及自动对泵头进行调整使得泵头出液口的朝向统一为相同方向;再自动将泵头放入到瓶体内,并自动将泵头旋紧在瓶体上;能够大大提高泵头与瓶体的包装生产效率和包装生产质量,同时,能够减少人力投入并且有效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有利于节省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自动组装泵头和瓶体的数控包装机,包括机体,机体的左端后侧设有用于控制整机运行的控制箱,机体的前侧设有用于输送瓶体的送料轨道,该数控包装机还包括整理装置、输送装置、调整装置、放料装置、夹持装置和拧紧装置;

所述机体的右端后侧设有整理装置,整理装置包括放料斗、分料箱、导料架、第一输送轨道和送料导板,放料斗的底部与分料箱的顶部固定连接,分料箱的底部与导料架的顶部固定连接,导料架的底部设有第一输送轨道,第一输送轨道的出料端设有送料导板,由整理装置对泵头进行整理并将泵头逐个有序输出;

所述机体左端位于控制箱与送料轨道之间设有安装机架,安装机架的下部设有输送装置和调整装置,输送装置的进料端设有取料机构,输送装置的出料端设有止挡机构和送料机构,调整装置由承料机构和调整机构组成,调整机构位于承料机构上方,由取料机构自动抓取从整理装置输出的泵头,并将泵头放入到输送装置的进料端,输送装置将泵头从进料端输送到出料端,由止挡机构对泵头进行止挡定位,再由送料机构将泵头推送到承料机构,由承料机构对泵头进行均匀排列,再由调整机构对承料机构上的泵头进行调整,使泵头出液口的朝向统一为相同方向;所述安装机架的顶部设有放料装置,由放料装置自动将泵头从承料机构取出并放入到送料轨道进料端的瓶体内;

所述送料轨道的出料端顶部设有若干均匀间隔设置的拧紧装置,送料轨道的出料端侧壁设有可横向往复移动的夹持装置,由夹持装置同时将多个瓶体夹持定位并将各个瓶体均匀排列,使得每个瓶体上的泵头刚好位于每个拧紧装置的下方,再由拧紧装置将泵头自动拧紧在瓶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二输送轨道、取料机构、送料槽、第三支架、第三传感器、止挡机构和送料机构;所述第二输送轨道的进料端底部设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设有可往复转动的取料机构;所述第二输送轨道的出料端底部设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上设有用于输送泵头的送料槽,且送料槽的右端顶部与第二输送轨道连接,送料槽的左端顶部设有挡料块;所述第二输送轨道的出料端侧壁设有第三支架,第三支架上装设有用于感应泵头个数的第三传感器、用于阻挡泵头的止挡机构和用于推送泵头的送料机构;由取料机构自动抓取泵头并将泵头放入到第二输送轨道的进料端,第二输送轨道将泵头从进料端输送到出料端,泵头抵达第二输送轨道的出料端时,先由止挡机构对泵头进行止挡定位,再由送料机构将泵头推送入送料槽,使得泵头经送料槽抵达承料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取料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支架、第四伺服电机、旋转支架、光电盘、光电传感器、第二主动链轮、第二从动链轮、吸盘支架和吸盘头;所述第二固定支架的底部与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支架的一端与第二固定支架的顶部可转动连接,且在二者连接处设有能够与旋转支架进行同步转动的光电盘和第二主动链轮,第二固定支架顶部还设有用于配合光电盘工作的光电传感器;所述旋转支架的另一端设有吸盘支架,吸盘支架内部设有传动转轴,传动转轴的一端设有第二从动链轮,第二从动链轮与第二主动链轮通过传动链传动连接,传动转轴的另一端设有吸盘头,吸盘头与第二从动链轮同步转动;所述第四伺服电机设于第二固定支架顶部,由第四伺服电机带动旋转支架、光电盘和第二主动链轮进行同步往复转动,且在旋转支架运转过程中,吸盘头的底端始终保持竖直朝下。

进一步地,所述止挡机构包括调节气缸、调节支架、双轴气缸和挡料板;所述调节气缸固定设于第三支架顶部,调节支架可滑动地设于第三支架顶部,且调节支架与调节气缸的活塞杆活动连接,双轴气缸竖直装设于调节支架,双轴气缸的活塞杆末端设有挡料板,且挡料板位于送料槽上方,由双轴气缸带动挡料板进行上下往复运动,由挡料板对泵头进行止挡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送料机构包括送料气缸、固定块、送料滑座、送料滑轨和送料推板,所述送料气缸固定装设于第三支架,送料气缸的两侧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送料滑座,各送料滑座均通过固定块与第三支架固定连接,送料推板的顶部设有与各送料滑座相匹配的送料滑轨,送料推板通过送料滑轨可滑动地设于送料滑座底部,且送料推板还与送料气缸的活塞杆活动连接,由送料气缸带动送料推板进行往复运动,将泵头推送入送料槽,使得泵头经送料槽抵达承料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承料机构包括承料支架、第二伸缩支架、第二传动带和第二伺服电机,所述承料支架装设于安转机架的前侧底部,承料支架的一端设有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的转轴上设有第二主动轮,承料支架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二主动轮相对应设置的第二从动轮,第二从动轮与第二主动轮之间通过第二传动带传动连接,承料支架的顶部设有两条平行设置的第二滑轨;所述第二伸缩支架可伸缩地设于承料支架的顶部,第二伸缩支架的顶部设有用于承接泵头的承料槽,第二伸缩支架的底部设有与第二滑轨相匹配连接的第二滑块,第二伸缩支架的底部左端与承料支架固定连接,第二伸缩支架的底部右端还设有第二锁紧块,第二锁紧块与第二传动带锁紧固定连接,第二伺服电机带动第二传动带运转,第二传动带带动第二伸缩支架沿着第二滑轨进行伸缩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机构包括横向滑动支架、第一横向气缸、竖向滑动支架、第一竖向气缸、调节座、第一竖向电机和第一传动带;所述横向滑动支架的两端与安装机架的中部可滑动连接,第一横向气缸固定装设于安装机架上,且第一横向气缸的活塞杆与横向滑动支架的一端活动连接,由第一横向气缸带动横向滑动支架进行横向往复运动;所述竖向滑动支架的两端与横向滑动支架可滑动连接,第一竖向气缸固定装设于横向滑动支架的中部,且第一竖向气缸的活塞杆与竖向滑动支架的中部活动连接,由第一竖向气缸带动竖向滑动支架进行竖向往复运动;所述竖向滑动支架上设有若干均匀间隔设置的调节座,竖向滑动支架的一端还设有第一竖向电机,且第一竖向电机的转轴通过第一传动带与各调节座传动连接,由第一竖向电机带动各调节座同步运转,调节座拨动承料机构上的泵头,使泵头出液口的朝向统一为相同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放料装置包括可调节支架、横向支架、横移支座、横向丝杆、横向伺服电机、竖向支架、竖移支座、竖向丝杆、竖向伺服电机和吸盘支座;所述可调节支架设于安装机架顶部,横向支架的顶部与可调节支架固定连接,横向支架内部设有横向丝杆,横移支座可横向往复移动地设于横向支架的底部,横向伺服电机设于横向支架的端部,且横向伺服电机通过横向丝杆与横移支座的顶部传动连接;所述竖向支架的上部与横移支座固定连接,竖向支架的内部设有竖向丝杆,竖移支座可竖向往复移动地设于竖向支架的侧壁,竖向伺服电机设于竖向支架的底部,且竖向伺服电机通过竖向丝杆与竖移支座的顶部传动连接,竖移支座的底部设有用于吸取泵头的吸盘支座;由横向伺服电机带动横移支座沿着横向支架进行横向往复移动,由竖向伺服电机带着竖移支座沿着竖向支架进行竖向往复移动,从而带动吸盘支座实现横向及竖向的往复移动,由吸盘支座将泵头从承料机构取出并放入到送料轨道上的瓶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横向移动支架、第三横向气缸、第三伸缩支架、第三传动带和第三伺服电机,所述横向移动支架可横向往复移动地设于所述送料轨道的出料端侧壁,第三横向气缸设于送料轨道的底部,且第三横向气缸的活塞杆与横向移动支架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横向移动支架的左端设有第三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的转轴上设有第三主动轮,横向移动支架的右端设有与第三主动轮相对应设置的第三从动轮,第三从动轮与第三主动轮之间通过第三传动带传动连接,横向移动支架的侧壁设有两条平行设置的第三滑轨;所述第三伸缩支架可伸缩地设于横向移动支架的侧壁,第三伸缩支架的顶部设有用于夹持瓶体的夹持块,第三伸缩支架的侧壁设有与第三滑轨相匹配连接的第三滑块,第三伸缩支架的左端与横向移动支架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三伸缩支架的右端侧壁还设有第三锁紧块,第三锁紧块与第三传动带锁紧固定连接,第三伺服电机带动第三传动带运转,第三传动带带动第三伸缩支架沿着第三滑轨进行伸缩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拧紧装置包括第一机架、第一伺服电机、主传动齿轮、中间齿轮、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一万向轴、第二万向轴、第一旋转机构和第二旋转机构;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竖直装设于第一机架的顶部,且第一伺服电机的转轴顶部设有主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左右对称地设于第一机架顶部,第一机架顶部还设有中间齿轮,主传动齿轮与中间齿轮啮合传动,中间齿轮再分别与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一旋转机构和第二旋转机构左右对称地设于第一机架底部,第一旋转机构的顶部通过第一万向轴与第一传动齿轮传动连接,第二旋转机构的顶部通过第二万向轴与第二传动齿轮传动连接,由第一旋转机构和第二旋转机构互相配合夹紧泵头,并将泵头旋转拧紧在瓶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的优点和效果:本发明通过整理装置对泵头进行自动整理,使得泵头的进液端统一朝下,泵头的出液端统一朝上,然后再自动将泵头逐个有序输出;再通过输送装置将从整理装置输出的泵头输送到调整装置,由调整装置对泵头进行调整使得泵头出液口的朝向统一为相同方向;再由放料装置将泵头从调整装置取出并放入到送料轨道进料端的瓶体内;最后通过夹持装置和拧紧装置配合将泵头旋紧在瓶体上;能够大大提高泵头与瓶体的包装生产效率和包装生产质量,同时,能够减少人力投入并且有效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有利于节省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整理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整理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放料斗和分料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放料斗和分料箱的后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分料杆和第六伺服电机的连接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导料架的端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导料架的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一输送轨道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的拨动轴和拨动轮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的送料导板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发明的输送装置和调整装置的立体图。

图13是本发明的输送装置和调整装置的主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的输送装置和调整装置的后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的输送装置的立体图。

图16是图15的a处放大图。

图17是图15的b处放大图。

图18是本发明的输送装置的主视图。

图19是本发明的输送装置的后视图。

图20是图19的c处放大图。

图21是图19的d处放大图。

图22是本发明的承料机构的立体图。

图23是本发明的承料机构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的竖向滑动支架和调整座的立体结构图。

图25是本发明的竖向滑动支架和调整座的后视结构图。

图26是本发明的调整座的立体图。

图27是本发明的放料装置的立体图。

图28是本发明的放料装置的主视图。

图29是本发明的放料装置的左视图。

图30是本发明的夹持装置和拧紧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31是本发明的夹持装置和拧紧装置的后视结构图。

图32是本发明的夹持装置的立体图。

图33是本发明的夹持装置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34是本发明的拧紧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35是本发明的拧紧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6是本发明的拧紧装置处于夹紧状态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7是本发明的第一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8是本发明的第二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9是一种包装瓶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9所示,一种用于自动组装泵头和瓶体的数控包装机,包括机体1、整理装置2、输送装置3、调整装置4、放料装置5、夹持装置6和拧紧装置7;机体1的左端后侧设有用于控制整机运行的控制箱11,控制箱11内部设置若干电控元件(附图未示出),机体1的前侧设有用于输送瓶体的送料轨道12,送料轨道12的出料端设有用于带动送料轨道12运行的第三驱动电机121,送料轨道12的中段侧壁还设有定位气缸122,定位气缸122的活塞杆末端设有定位板123,由定位板123对送料轨道12上的瓶体82进行阻挡定位,当放料装置5将泵头81放入到瓶体82之后,定位气缸122带动定位板123向送料轨道12侧壁移动,使得瓶体82和泵头81继续往送料轨道12的出料端运行。

如图1至图11所示,所述机体1的右端后侧设有整理装置2,整理装置2包括放料斗21、分料箱22、导料架23、第一输送轨道24和送料导板25,放料斗21为上宽下窄的v型斗,放料斗21的底部与分料箱22的顶部固定连接,分料箱22的底部与导料架23的顶部固定连接,导料架23的底部设有第一输送轨道24,第一输送轨道24的出料端设有送料导板25,由整理装置2对泵头81进行自动整理,使得泵头81的进液端统一朝下,泵头81的出液端统一朝上,然后再自动将泵头81逐个有序输出。

如图2至图6所示,所述分料箱22包括箱体221、分料板222、分料杆223、第五伺服电机224和第六伺服电机225;分料板222可转动地设于箱体221内部,分料板222的下方设有至少两个的分料杆223,各分料杆223均与箱体221可转动连接;箱体221的外壁设有第五伺服电机224和至少两个的第六伺服电机225,且第五伺服电机224的转轴与分料板222传动连接,由第五伺服电机224带动分料板222进行往复转动,第六伺服电机225的转轴与分料杆223传动连接,由第六伺服电机225带动分料杆223进行往复转动。工人将泵头81倒入到放料斗21,泵头81从放料斗21的底部进入到分料箱22内,泵头81掉入到分料板222上,从分料板222四边与箱体221内壁之间的间隙掉落到分料杆223,在分料杆223的作用下,每个泵头81之间不会互相勾住,各个泵头81单独分开从箱体221底部掉入到导料架23。

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导料架23整体呈y型,导料架23包括左导向板231、隔板233和右导向板232,所述左导向板231和右导向板232左右对称装设于第一轨道支架241的顶部,左导向板231和右导向板232之间设有隔板233,隔板233底部与第一轨道支架241固定连接,由隔板233将左导向板231和右导向板232分隔开,在导料架23的底部形成两条导料通道。泵头81从导料架23的顶部掉落到底部的导料通道时,在左导向板231、隔板233和2右导向板32的共同作用下,使得泵头81的进液端朝下,泵头81的出液端朝上,然后,泵头81从导料架23底部掉落到第一输送轨道24。

如图3和图9所示,所述第一输送轨道24包括第一轨道支架241、第一驱动电机242、第一传动轴243、第一输送皮带244、第二输送皮带245、第三输送皮带246和第四输送皮带247;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42设于第一轨道支架241的右端底部,第一驱动电机242的转轴上设有第一主动链轮248,所述第一传动轴243可转动地设于第一轨道支架241的右端,第一传动轴243一端设有第一从动链轮249,第一从动链轮249与第一主动链轮248通过传动链(附图未示出)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轴243上还设有四个间隔设置的第一皮带轮201,第一轨道支架241的左端设有四个与第一皮带轮201相对应设置的第二皮带轮202,所述第一输送皮带244、第二输送皮带245、第三输送皮带246和第四输送皮带247分别套设于每组的第一皮带轮201和第二皮带轮202上,由间隔对称设置的第一输送皮带244和第二输送皮带245组成一条用于输送泵头81的第一输送通道,由间隔对称设置的第三输送皮带246和第四输送皮带247组成另一条用于输送泵头81的第二输送通道。泵头81掉入到第一输送轨道24时,泵头81的进液端穿过第一输送通道或第二输送通道,然后泵头81的出液端卡在第一输送通道或第二输送通道上,在第一驱动电机242的带动下,泵头81沿着第一输送通道或第二输送通道运行至第一输送轨道24的出料端。

如图3和图10所示,所述第一输送轨道24的中段还设有第一固定支架261、拨动轴262和至少两个的拨动轮263,第一固定支架261底部与第一轨道支架241固定连接,拨动轴262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支架261的顶部可转动连接,拨动轴262上间隔设置至少两个的拨动轮263,拨动轮263分别位于第一输送通道、第二输送通道的正上方。对于个别的泵头81,若其从导料架23底部掉落到第一输送轨道24时,不是保持泵头81的进液端朝下、出液端朝上的姿势时,当泵头81随第一输送通道或第二输送通道前行经过拨动轮263下方时,在拨动轮263的作用下,使得泵头81的进液端穿过第一输送通道或第二输送通道,然后泵头81的出液端卡在第一输送通道或第二输送通道上。

如图3和图11所示,所述送料导板25上设有用于输送泵头81的送料导槽253,送料导槽253整体呈z型,送料导槽253的进料端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进料口251和第二进料口252,且第一进料口251和第二进料口252分别与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的出料端相对应设置;第一进料口251的侧壁设有第一吹气孔254和第一进气接头255,第二进料口252的侧壁设有第二吹气孔256和第二进气接头257;送料导槽253的中段拐弯处设有第三吹气孔258和第三进气接头259。泵头81从第一输送轨道24的出料端的进入到第一进料口251和第二进料口252,并沿着送料导槽253运行至送料导槽253的出料端;设置的第一吹气孔254、第二吹气孔256和第三吹气孔258有助于泵头81沿着送料导槽253运行时更为顺畅。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发明的整理装置2的工作原理如下:工人将泵头81倒入到放料斗21,然后泵头81从放料斗21的底端进入到分料箱22,在分料箱22的作用下,每个泵头81之间不会互相勾住,各个泵头81单独分开从箱体221底部掉入到导料架23;在导料架23的作用下,使得泵头81保持进液端朝下、出液端朝上的姿势从导料架23底部掉落到第一输送轨道24;泵头81掉入到第一输送轨道24时,泵头81的进液端穿过第一输送通道或第二输送通道,然后泵头81的出液端卡在第一输送通道或第二输送通道上,在第一驱动电机242的带动下,泵头81沿着第一输送通道或第二输送通道运行至第一输送轨道24的出料端;最后,泵头81从第一输送轨道24的出料端的进入到第一进料口251和第二进料口252,并沿着送料导槽253运行至送料导槽253的出料端。

如图1、图12、图13和图14所示,所述机体1左端位于控制箱11与送料轨道12之间设有安装机架13,安装机架13的下部设有输送装置3和调整装置4,输送装置3的进料端设有取料机构34,输送装置3的出料端设有止挡机构36和送料机构37,调整装置4由承料机构41和调整机构42组成,调整机构42位于承料机构41上方,承料机构41与输送装置3之间设有隔离板101,且在隔离板101的底部设有容纳承料机构3的容纳槽102;由取料机构34自动抓取从整理装置2输出的泵头81,并将泵头81放入到输送装置3的进料端,输送装置3将泵头81从进料端输送到出料端,由止挡机构36对泵头81进行止挡定位,再由送料机构37将泵头81推送到承料机构41,由承料机构41对泵头81进行均匀排列,再由调整机构42对承料机构41上的泵头81进行调整,使泵头81出液口的朝向统一为相同方向;所述安装机架13的顶部设有放料装置5,由放料装置5自动将泵头81从承料机构41取出并放入到送料轨道12进料端的瓶体82内。

如图12至图21所示,所述输送装置3包括第一支架31、第二支架32、第二输送轨道33、取料机构34、送料槽39、第三支架35、第三传感器38、止挡机构36和送料机构37;所述第二输送轨道33的进料端底部设有第一支架31,第一支架31上设有可往复转动的取料机构34;所述第二输送轨道33的出料端底部设有第二支架32,第二支架32上设有用于输送泵头81的送料槽39,且送料槽39的右端顶部与第二输送轨道33连接,送料槽39的左端顶部设有挡料块391;所述第二输送轨道33的出料端侧壁设有第三支架35,第三支架35上装设有用于感应泵头个数的第三传感器38、用于阻挡泵头81的止挡机构36和用于推送泵头81的送料机构37;由取料机构34自动抓取泵头81并将泵头81放入到第二输送轨道33的进料端,第二输送轨道33将泵头81从进料端输送到出料端,泵头81抵达第二输送轨道33的出料端时,先由止挡机构36对泵头81进行止挡定位,再由送料机构37将泵头81推送入送料槽39,使得泵头81经送料槽39抵达承料机构41。

如图12至图21所示,所述取料机构34包括第二固定支架341、第四伺服电机342、旋转支架343、光电盘344、光电传感器345、第二主动链轮346、第二从动链轮347、吸盘支架348和吸盘头349;所述第二固定支架341的底部与第一支架31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支架343的一端与第二固定支架341的顶部可转动连接,且在二者连接处设有能够与旋转支架343进行同步转动的光电盘344和第二主动链轮346,第二固定支架341顶部还设有用于配合光电盘344工作的光电传感器345;所述旋转支架343的另一端设有吸盘支架348,吸盘支架348内部设有传动转轴,传动转轴的一端设有第二从动链轮347,第二从动链轮347与第二主动链轮346通过传动链(附图未示出)传动连接,传动转轴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吸取泵头81的吸盘头349,吸盘头349与第二从动链轮347同步转动;所述第四伺服电机342设于第二固定支架341顶部,由第四伺服电机342带动旋转支架343、光电盘344和第二主动链轮346进行同步往复转动,且在旋转支架343运转过程中,吸盘头349的底端始终保持竖直朝下。

所述取料机构34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将吸盘头349的顶部与进气管(附图未示出)连接,吸盘头349位于泵头81的上方,开始进行抓取泵头81时,由第四伺服电机342带动旋转支架343运转,使吸盘头349的底部碰到泵头81的顶部,旋转支架343和光电盘344停止转动,光电传感器345发出信号,使得吸盘头349顶部连接的进气管开始吸气,吸盘头349将泵头81吸住,然后,第四伺服电机342立刻带动旋转支架343反向运转,带动吸盘头349将泵头81送入到第二输送轨道33的进料端,泵头81的底端从两条第五输送皮带334之间穿过,泵头81的顶部同时卡在两条第五输送皮带334之间,此时,光电传感器345再次发出信号,使得吸盘头349顶部连接的进气管停止吸气,泵头81自动脱离吸盘头349,然后第四伺服电机342立刻带动旋转支架343进行旋转复位,使吸盘头349回到初始位置,完成一个取料过程;如此,由取料机构34往复运行,自动抓取从整理装置2输出的泵头81,并将泵头81放入到第二输送轨道33的进料端。

如图12至图19所示,所述第二输送轨道33包括第二轨道支架333、第五输送皮带334、第二传动轴331、第三传动轴332和第二驱动电机335;所述第二轨道支架333的两端分别装设于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的顶部,第二驱动电机335设于第一支架31的底部,第二驱动电机335的转轴上设有第二驱动链轮351,第二传动轴331可转动地设于第一支架31上,且第二传动轴331位于第二驱动电机335上方,第二传动轴331的中部设有第四从动链轮352,第四从动链轮352与第二驱动链轮351通过传动链(附图未示出)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轴331的两端还分别设有能够与第四从动链轮352同步转动的第五从动链轮353;第三传动轴332可转动地设于第二轨道支架333的进料端,第三传动轴332的两端均设有与第五从动链轮353相对应设置的第三从动链轮354,第三从动链轮354与第五从动链轮353通过传动链(附图未示出)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轴332的中部还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三皮带轮301,第三皮带轮301与第三从动链轮354同步转动,第二轨道支架333的出料端设有两个与第三皮带轮301相对应设置的第四皮带轮302,第二轨道支架333内设有两条左右间隔对称设置的第五输送皮带334,第五输送皮带334分别套设于第三皮带轮301和第四皮带轮302上;输送泵头81时,泵头81放置在两条第五输送皮带334之间,泵头81的底端从两条第五输送皮带334之间穿过,泵头81的顶部同时卡在两条第五输送皮带334上,由第二驱动电机335带动两条第五输送皮带334同步运行,将泵头81从第二输送轨道33的进料端输送到出料端。

如图15、图16、图18、图19和图20所示,所述止挡机构36包括调节气缸361、调节支架362、双轴气缸363和挡料板364;所述调节气缸361固定设于第三支架35顶部,调节支架362可滑动地设于第三支架35顶部,且调节支架362与调节气缸361的活塞杆活动连接,双轴气缸363竖直装设于调节支架362,双轴气缸363的活塞杆末端设有挡料板364,且挡料板364位于送料槽39的上方,双轴气缸363带动挡料板364进行上下往复运动,由挡料板364对泵头81进行止挡定位。

如图15、图16、图18、图19和图20所示,所述送料机构37包括送料气缸371、固定块372、送料滑座373、送料滑轨374和送料推板375,所述送料气缸371固定装设于第三支架35,送料气缸371的两侧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送料滑座373,各送料滑座373均通过固定块372与第三支架35固定连接,送料推板375的顶部设有与各送料滑座373相匹配的送料滑轨374,送料推板375通过送料滑轨374可滑动地设于送料滑座373底部,且送料推板375还与送料气缸371的活塞杆活动连接,由送料气缸371带动送料推板375进行往复运动,将泵头81推送入送料槽39,使得泵头81经送料槽39抵达承料机构41。

如图12、图13、图14、图22和图23所示,所述承料机构41包括承料支架411、第二伸缩支架412、第二传动带413和第二伺服电机414,所述承料支架411装设于安转机架13的前侧底部,承料支架411的右端设有第二伺服电机414,第二伺服电机414的转轴上设有第二主动轮401,承料支架411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二主动轮401相对应设置的第二从动轮402,第二从动轮402与第二主动轮401之间通过第二传动带413传动连接,承料支架411的顶部设有两条平行设置的第二滑轨403;所述第二伸缩支架412可伸缩地设于承料支架411的顶部,第二伸缩支架412的顶部设有用于承接泵头81的承料槽405,第二伸缩支架412的底部设有与第二滑轨403相匹配连接的第二滑块404,第二伸缩支架412的底部左端与承料支架411固定连接,第二伸缩支架412的底部右端还设有第二锁紧块406,第二锁紧块406与第二传动带413锁紧固定连接,由第二伺服电机414带动第二传动带413运转,第二传动带413带动第二伸缩支架412沿着第二滑轨403进行伸缩滑动;当第二伸缩支架412处于收缩状态时,由送料机构37将泵头81推送入第二伸缩支架412,然后第二伺服电机414带动第二伸缩支架412伸展开,对泵头81进行均匀排列。

如图12、图13、图14、图24、图25和图26所示,所述调整机构42包括横向滑动支架421、第一横向气缸422、竖向滑动支架423、第一竖向气缸424、调节座425、第一竖向电机426和第一传动带427;所述横向滑动支架421的两端与安装机架13的中部可滑动连接,第一横向气缸422固定装设于安装机架13上,且第一横向气缸422的活塞杆与横向滑动支架421的一端活动连接,由第一横向气缸422带动横向滑动支架421进行横向往复运动;所述竖向滑动支架423的两端与横向滑动支架421可滑动连接,第一竖向气缸424固定装设于横向滑动支架421的中部,且第一竖向气缸424的活塞杆与竖向滑动支架423的中部活动连接,由第一竖向气缸424带动竖向滑动支架423进行竖向往复运动;所述竖向滑动支架423上设有若干均匀间隔设置的调节座425,竖向滑动支架423的一端还设有第一竖向电机426,且第一竖向电机426的转轴通过第一传动带427与各调节座425传动连接,由第一竖向电机426带动各调节座425同步运转,调节座425拨动承料机构41上的泵头81,使泵头81出液口的朝向统一为相同方向。

如图24至图26所示,所述调节座425包括安装块451、压紧轮452、传动轮453和拨动块454,所述安装块451固定装设于横向滑动支架421上,安装块451的顶部设有可转动的压紧轮452和传动轮453,传动轮453通过第一传动带427与第一竖向电机426传动连接,并且压紧轮452会压紧第一传动带427,使得第一传动带427与传动轮453保持紧密接触,传动效果良好;安装块451的底部设有拨动块454,拨动块454的底部设有拨动指针455,拨动块454顶部与传动轮453传动连接,由传动轮453带动拨动块454运转,使拨动指针455拨动承料机构41上的泵头81,从而使泵头81出液口的朝向统一为相同方向。

如图1、图27、图28和图29所示,所述放料装置5包括可调节支架50、横向支架51、横移支座52、横向丝杆53、横向伺服电机54、竖向支架55、竖移支座56、竖向丝杆57、竖向伺服电机58和吸盘支座59;所述可调节支架50设于安装机架13顶部,横向支架51的顶部与可调节支架50固定连接,横向支架51内部设有横向丝杆53,横移支座52可横向往复移动地设于横向支架51的底部,横向伺服电机54设于横向支架51的端部,且横向伺服电机54通过横向丝杆53与横移支座52的顶部传动连接;所述竖向支架55的上部与横移支座52固定连接,竖向支架55的内部设有竖向丝杆57,竖移支座56可竖向往复移动地设于竖向支架55的侧壁,竖向伺服电机58设于竖向支架55的底部,且竖向伺服电机58通过竖向丝杆57与竖移支座56的顶部传动连接,竖移支座56的底部设有用于吸取泵头81的吸盘支座59;由横向伺服电机54带动横移支座52沿着横向支架51进行横向往复移动,由竖向伺服电机58带着竖移支座56沿着竖向支架55进行竖向往复移动,从而带动吸盘支座59实现横向及竖向的往复移动,由吸盘支座59将泵头81从承料机构41取出并放入到送料轨道12上的瓶体82内。

如图27至图29所示,所述可调节支架50包括第四安装架501、调节支座502、第一调节手轮503和第二调节手轮504;所述第四安装架501可前后调节移动地设于安装机架13顶部,第一调节手轮503设于安装机架13顶部,且第一调节手轮503的丝杆部与第四安装架501传动连接,通过第一调节手轮503可对第四安装架501进行前后调节移动;所述调节支座502可左右调节移动地设于第四安装架501的内部,第二调节手轮504设于第四安装架的左端,且第二调节手轮504的丝杆部与调节支座502传动连接,通过第二调节手轮504可对调节支座502进行左右调节移动。

如图27至图29所示,所述吸盘支座59包括吸盘架591和吸盘592;吸盘架591的顶部与竖移支座56的底部固定连接,吸盘架591的底部设有若干间隔均布的吸盘592;使用时,将吸盘架591与进气管(附图未示出)连接,由放料装置5带动吸盘支座59运转,使吸盘592的底部碰到承料机构41上的泵头81顶部,进气管开始吸气,吸盘592将泵头81吸住,然后放料装置5再带动吸盘支座59运转,将泵头81从承料机构41取出并放入到送料轨道12上的瓶体82内,进气管停止吸气,泵头81自动脱离吸盘592留在瓶体82内,同时放料装置5带动吸盘支座59运转复位,准备下一次的放料工作。

如图1、图30和图31所示,所述送料轨道12的出料端顶部设有若干均匀间隔设置的拧紧装置7,送料轨道12的出料端侧壁设有可横向往复移动的夹持装置6,夹持装置6的左端设有用于感应瓶体82个数的第一传感器124;由夹持装置6同时将多个瓶体82夹持定位并将各个瓶体82均匀排列,使得每个瓶体82上的泵头81刚好位于每个拧紧装置7的下方,再由拧紧装置7将泵头81自动拧紧在瓶体82上。

如图30至图33所示,所述夹持装置6包括横向移动支架61、第三横向气缸62、第三伸缩支架63、第三传动带64和第三伺服电机65,所述横向移动支架61可横向往复移动地设于所述送料轨道12的出料端侧壁,横向移动支架61的右端顶部通过第一滑动支架612与送料轨道12的侧壁滑动连接,横向移动支架61的底部通过第二滑动支架613与送料轨道12的侧壁滑动连接;第三横向气缸62设于送料轨道12的底部,且第三横向气缸62的活塞杆与横向移动支架61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横向移动支架61的左端设有第三伺服电机65,第三伺服电机65的转轴上设有第三主动轮651,横向移动支架61的右端设有与第三主动轮651相对应设置的第三从动轮652,第三从动轮652与第三主动轮651之间通过第三传动带64传动连接,横向移动支架61的侧壁设有两条平行设置的第三滑轨611;所述第三伸缩支架63可伸缩地设于横向移动支架61的侧壁,第三伸缩支架63的顶部设有用于夹持瓶体82的夹持块632,第三伸缩支架63的侧壁设有与第三滑轨611相匹配连接的第三滑块631,第三伸缩支架63的左端与横向移动支架61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三伸缩支架63的右端侧壁还设有第三锁紧块633,第三锁紧块633与第三传动带64锁紧固定连接,第三伺服电机65带动第三传动带64运转,第三传动带64带动第三伸缩支架63沿着第三滑轨611进行伸缩滑动。由第三横向气缸62带动横向移动支架61在送料轨道12的出料端侧壁进行横向移动,使得夹持装置6能够同时将送料轨道12上的多个瓶体82夹持定位,再由第三伺服电机65带动第三伸缩支架63沿着第三滑轨611进行伸展滑动,使得夹持装置6将各个瓶体82均匀排列,从而使得每个瓶体82上的泵头81刚好位于每个拧紧装置7的下方。

如图34至图38所示,所述拧紧装置7包括第一机架73、第一伺服电机74、主传动齿轮75、中间齿轮76、第一传动齿轮701、第二传动齿轮702、第一万向轴703、第二万向轴704第一旋转机构71和第二旋转机构72;所述第一伺服电机74竖直装设于第一机架73的顶部,且第一伺服电机74的转轴顶部设有主传动齿轮75,所述第一传动齿轮701和第二传动齿轮702左右对称地设于第一机架73顶部,第一机架73顶部还设有中间齿轮76,主传动齿轮75与中间齿轮76啮合传动,中间齿轮76再分别与第一传动齿轮701、第二传动齿轮702啮合传动;所述第一旋转机构71和第二旋转机构72左右对称地设于第一机架73底部,第一旋转机构71的顶部通过第一万向轴703与第一传动齿轮701传动连接,第二旋转机构72的顶部通过第二万向轴704与第二传动齿轮702传动连接,由第一旋转机构71和第二旋转机构72互相配合夹紧泵头81,并将泵头81旋转拧紧在瓶体82上。

如图34至图36所示,所述第一机架73包括第一安装架731、第二安装架732、第一支撑架733、第二支撑架734、连接支架735、支撑杆736和第三安装架737,所述第一安装架731与第二安装架732左右对称设置,第一安装架731的侧壁设有第一支撑架733,第二安装架732的侧壁设有第二支撑架734,且第一支撑架733与第二支撑架734左右对称设置,第一支撑架733与第二支撑架734的顶部分别与连接支架735的两端固定连接,连接支架735的两端设有左右对称设置的条形通孔738,连接支架735顶部设有若干左右对称设置的支撑杆736,支撑杆736的顶部设有第三安装架737。此外,所述第一机架73的外表面还设有起保护作用的顶盖705、防护壳体706和防护侧板707,顶盖705设于第三安装架737顶部,防护壳体706设于第三安装架737与连接支架735之间,防护侧板707设于第一安装架731和第二安装架732的前后两侧。

如图34至图38所示,所述第一旋转机构71包括第一气缸711、第一活动板712、第一主轴713、第一副轴714和第一旋转轮715,所述第一气缸711固定装设于第一机架73底部的第一安装架731上,第一活动板712可滑动地设于第一机架73底部的第一安装架731上,且第一活动板712的一端与第一气缸711的活塞杆活动连接,由第一气缸711带动第一活动板712进行往复运动;第一活动板712的另一端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副轴714,各第一副轴714的底端均设有第一旋转轮715;第一活动板712的中部设有第一主轴713,第一主轴713与第一万向轴703的底部传动连接,第一主轴713分别与两个第一副轴714啮合传动,第一万向轴703通过第一主轴713带动两个第一副轴714同步运转。所述第二旋转机构72包括第二气缸721、第二活动板722、第二主轴723、第二副轴724和第二旋转轮725,第二旋转机构72与第一旋转机构71结构相同,差别只在于,第二主轴723与第二万向轴704的底部传动连接,第二万向轴704通过第二主轴723带动两个第二副轴724同步运转。

如图37和图38所示,所述第一活动板712的底部设有第一滑块716和第一滑轨717,第一滑轨717的端部与第一机架73底部的第一安装架731固定连接,第一滑块716可滑动地设有第一滑轨717上,第一活动板712的底面与第一滑块716的顶部固定连接,如此,使得第一活动板712可滑动地设于第一安装架731上。所述第二活动板722的底部设有第四滑块726和第四滑轨727,第四滑轨727的端部与第一机架73底部的第二安装架732固定连接,第四滑块726可滑动地设有第四滑轨727上,第二活动板722的底面与第四滑块727的顶部固定连接,如此,使得第二活动板722可滑动地设于第二安装架732上。

所述夹持装置6和拧紧装置7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放料装置5完成将泵头81放入到送料轨道12上的瓶体82内,定位气缸122立刻带动定位板123向送料轨道12侧壁移动,使得瓶体82和泵头81继续往送料轨道12的出料端运行;当第一传感器124感应到有六个瓶体82经过时,夹持装置6底部的第三横向气缸62带动横向移动支架61在送料轨道12的出料端侧壁进行横向移动,使得夹持装置6顶部的夹持块632同时将送料轨道12上的六个瓶体82夹持定位,再由第三伺服电机65带动第三伸缩支架63沿着第三滑轨611进行伸展滑动,使得夹持装置6将各个瓶体82均匀排列,从而使得每个瓶体82上的泵头81刚好位于每个拧紧装置7的下方。紧接着,拧紧装置7的第一气缸711和第二气缸721同时工作,使得第一旋转机构71的第一旋转轮715与第二旋转机构72的第二旋转轮725配合夹紧泵头81的旋转部;然后第一伺服电机74运转,带动的第一旋转轮715和第二旋转轮725运转,将泵头81旋紧在瓶体82上;拧紧到位之后,第一伺服电机74停止运转,第一气缸711和第二气缸721分别带动第一旋转机构71和第二旋转机构72复位,使得第一旋转轮715和第二旋转轮725自动脱离泵头81的旋转部;夹持装置6底部的第三横向气缸62再带动横向移动支架61复位,使得夹持装置6顶部的夹持块632自动脱离瓶体82,完成拧紧加工的六个瓶体82沿着送料轨道12继续运行抵达送料轨道12的出料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的优点和效果:本发明通过整理装置2对泵头81进行自动整理,使得泵头81的进液端统一朝下,泵头81的出液端统一朝上,然后再自动将泵头81逐个有序输出;再通过输送装置3将从整理装置2输出的泵头81输送到调整装置4,由调整装置4对泵头81进行调整,使得泵头81出液口的朝向统一为相同方向;再由放料装置5将泵头81从调整装置4取出并放入到送料轨道12进料端的瓶体82内;最后通过夹持装置6和拧紧装置7配合将泵头81旋紧在瓶体82上;能够大大提高泵头与瓶体的包装生产效率和包装生产质量,同时,能够减少人力投入并且有效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有利于节省生产成本。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