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轻型顶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43299发布日期:2019-03-05 19:24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移动式轻型顶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顶升装置,尤其涉及可移动的顶升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顶升装置多为大型或者结构复杂的液压升降机、电动升降台或螺杆类顶升设备。受体积、效率、操作空间及成本的制约,在造船领域中应用较少。

特别对于需要在分段底部倒装结构时,受空间限制,目前多采用螺杆类顶升设备和手工固定两种施工方法。

1、螺杆类顶升设备施工

特点:采用螺杆类顶升设备移动至安装位置下方,将零件顶升到分段底部安装位置。

优点: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缺点:设备多不可移动,灵活性差。螺杆类顶升设备顶升速度慢。

2、手工固定施工

特点:人工搭设踩踏脚手或其他支架,将零件举到指定位置点焊固定。

优点:无需特殊工具,成本低。

缺点:工序繁琐、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

船厂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对于放置在搁墩上的分段或模块从底部进行施工修改的情况,常常受到施工空间、零件重量、安全性、施工成本、效率等条件限制。当船厂工作量大,任务繁重的时候,时间和效率往往是最宝贵的,对于上述情况的施工方案制定和实施占用时间和资源是非常可惜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式轻型顶升装置,能够满足上述情况下的施工要求,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具有安全、移动灵活、效率高、成本低廉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移动式轻型顶升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两侧下方分别设置有一组滚轮,所述底座上方垂直设置有两根立柱,立柱顶部通过顶梁连接,所述顶梁上设置有固定耳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升套筒,所述顶升套筒套装在立柱上,顶升套筒上设置有顶升平台,所述顶升平台上设置有平台支柱,所述平台支柱上设置有提升耳板。

上述方案中,还包括手拉葫芦,所述手拉葫芦的固定端连接固定耳板,移动端连接提升耳板。

上述方案中,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通过螺栓固定在顶升平台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两组滚轮,一组为定向轮,另一组为万向轮。

上述方案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设置在所述万向轮侧,所述固定套筒内设置有固定螺杆。

本发明顶升装置采用角钢和钢管框架,整个机构结实可靠,可承载一定强度的载荷,可承载零件至指定安装高度。采用前置两个定向轮和后置两个万向轮结构,满足了移动和转向要求。可使整个机构安全平稳的移动到指定工作地点,同时可在底座上携带零件到工作地点,解决了零件搬运问题。采用套筒结构,以手拉葫芦为动力带动提升平台,将零件平稳快速的顶升到指定高度。提升耳板与提升平台的相对位置,可满足将零件顶升至高于本机构高度位置。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

附图说明

图1为顶升装置主视图;

图2为顶升装置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2,,移动式轻型顶升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支撑单元、顶升单元、移动单元和固定单元四部分。支撑单元包括两根支柱2,支柱2的底部与底座1相连接,支柱2的顶部与顶梁3相连接,形成整体框架。固定耳板4固定在顶梁3上。

顶升单元包括两个套在支柱2上的顶升套筒5,顶升平台6侧面与两根顶升套筒5连接,顶升平台6底部与平台支柱7连接,提升耳板8连接在平台支柱7上。可拆卸支架9通过固定螺栓10连接在顶升平台6上。手拉葫芦11固定端挂在固定耳板4上,移动端挂在提升耳板8上,为顶升单元提供动力。

移动单元包括两个前置定向轮13和两个后置万向轮12都连接在底座1上。满足整体定向移动和转向移动要求。

固定单元包括底座1上的固定套筒14,固定螺杆15设置在固定套筒14内。其位置在后置万向轮12两侧,通过固定螺杆15与地面的接触,对整个装置进行固定。

工作原理是:

支撑原理:本装置的主要支撑结构是底座1、支柱2和顶梁3组成的框架。工作时顶梁3所承受的力通过支柱2传递到底座1上,最终通过与地面接触的前置定向轮13、后置万向轮12和固定螺杆15来支撑和固定整个结构。支柱2在底座1上的位置满足整体重量重心分布要求,使本装置顶升零件时,整体结构依然保持平稳。

移动原理:本装置的移动依靠布置在支撑底座四角的后置万向轮12和前置定向轮13,除具有一定的承载性能外,满足装置整体平稳移动和转向要求。

顶升原理:将手拉葫芦11挂在固定耳板4上,另一端勾在提升耳板8上,通过拉动手拉葫芦11拉动提升耳板8经平台支柱7将顶升力传递到顶升套筒5、顶升平台6和可拆卸支架9上。顶升套筒5套在支柱2上,滑动顶升速度快,同时起到定向和平稳的作用。可拆卸支架9可根据需求更换不同类型的零件支架,通过固定螺栓10与顶升平台6连接。可拆卸支架9与提升耳板8的位置差,大于手拉葫芦11的最小拉距,可以使本装置将零件顶升至高于支撑结构本身的高度,更大限度的利用了支柱2的长度。

固定原理:通过将后置万向轮12两侧的固定套筒14内的固定螺杆15旋转至与地面接触位置,通过与地面的摩擦来有效的防止本装置由于小部分外力而发生位移。工作时通过支撑底座1传递到固定螺杆15上的力,可以增大其与地面之间的摩擦,能使本装置更加牢固的固定在工作位置。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移动式轻型顶升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两侧下方分别设置有一组滚轮,所述底座上方垂直设置有两根立柱,立柱顶部通过顶梁连接,所述顶梁上设置有固定耳板,还包括顶升套筒,所述顶升套筒套装在立柱上,顶升套筒上设置有顶升平台,所述顶升平台上设置有平台支柱,所述平台支柱上设置有提升耳板。该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

技术研发人员:孙越;赵娜娜;袁辉;葛晓强;茅鑫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生(南通)重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25
技术公布日:2019.03.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