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门式起重机轨道的装置及使用其的门式起重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43179发布日期:2019-03-05 19:23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固定门式起重机轨道的装置及使用其的门式起重机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厂房内固定门式起重机轨道的装置及使用所述装置的门式起重机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大型基地的建筑物施工过程中,为求增进施工的效率,以及优选的掌控施工的工期,组合式施工法已广泛被采用,例如预铸工法。预铸工法将原本需要在建筑物工地现场进行的大多数工作项目移到工厂中进行,包含梁、柱、楼板等主要构件均以预铸方式在工厂中生产。工地现场只剩下构件组立、钢筋续接,以及非常有限的混凝土浇置等工作项目,可大幅降低现场工作量。

当采用预铸工法时,工厂中生产的梁、柱、楼板单元等构件需通过运输工具,例如:拖车或卡车等,运送到建筑物工地现场堆放后,然后依照建筑物结构的不同需求,将各种构件运送到建筑物内部特定的地点,方便施工。在大型建筑工地,可在施工区域内铺设纵梁于支撑架之间,并于其上铺设轨道以供门式起重机等大型机具在其上运行,以完成建筑物工地内部各种构件的运送。

在常规技术中,建筑工地内部相对侧的各支柱本体上设置有固定座,并在纵向每两个相邻支柱所设的固定座上铺设纵梁,纵梁上铺设轨道以供门式起重机等利用。然而,随着建筑物面积日趋庞大,相对侧的两个支柱之间的横向距离随之增加、纵向相邻支柱所设的固定座间的距离也随之增加、两个相邻纵梁之间的横向距离也变大。

现有纵梁的长度和现有的门式起重机跨距通常具有其固定规格,如果要针对每一工地的需求而订制特殊长度的纵梁及特殊跨距规格的门式起重机,势必增加营建成本,甚至技术上不可行。

因此,业界亟需一种装置及系统,其可以将现有规格的纵梁及门式起重机运用在各种现有不同面积的厂房内,视现场情况弹性架设纵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在厂房内固定门式起重机轨道的装置及使用所述装置的门式起重机系统,以将现有的纵梁及门式起重机运用在各种不同面积的厂房内。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在厂房内固定门式起重机轨道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主体,其具有:顶部、第一表面以及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所述顶部固接于所述厂房内的横梁的下表面且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大致平行于所述门式起重机轨道的方向。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定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承载座和定位于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承载座。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厂房内的门式起重机系统,其包括具有第一固定座的第一柱体、具有第二固定座的第二柱体、第一梁下固定装置及第二梁下固定装置。所述系统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及所述第二固定座之间的第一纵梁、设置于所述第一梁下固定装置与所述第二梁下固定装置之间的第二纵梁、设置于所述第一纵梁上的第一轨道、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纵梁上的第二轨道。所述系统进一步包括横跨所述第一轨道及所述第二轨道设置的门式起重机。其中所述第一纵梁与所述第二纵梁大致平行。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厂房内的门式起重机系统,其包括具有第一固定座的第一柱体、第一梁下固定装置、第二梁下固定装置、及第三梁下固定装置。所述门式起重机系统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及所述第一梁下固定装置之间的第一纵梁、设置于所述第二梁下固定装置与所述第三梁下固定装置之间的第二纵梁、设置于所述第一纵梁上的第一轨道、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纵梁上的第二轨道。所述门式起重机系统进一步包括横跨所述第一轨道及所述第二轨道设置的门式起重机。其中所述第一纵梁与所述第二纵梁大致平行。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厂房内的门式起重机系统,其包括具有第一固定座的第一柱体、具有第二固定座的第二柱体、具有第一侧以及相对于所述第一侧的第二侧的第一梁下固定装置、及具有第一侧以及相对于所述第一侧的第二侧的第二梁下固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梁下固定装置的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梁下固定装置所述第一侧位于同侧且所述第一梁下固定装置的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第二梁下固定装置所述第二侧位于同侧。所述门式起重机系统进一步包括具有第三固定座的第三柱体、具有第四固定座的第四柱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及所述第二固定座之间的第一纵梁、设置于所述第一梁下固定装置的第一侧与所述第二梁下固定装置的第一侧之间的第二纵梁、设置于所述第一梁下固定装置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二梁下固定装置的第二侧之间的第三纵梁、及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座及所述第四固定座之间的第四纵梁。所述第一纵梁包括在其上的第一轨道,所述第二纵梁包括在其上的第二轨道,所述第三纵梁包括在其上的第三轨道,且所述第四纵梁包括在其上的第四轨道。所述门式起重机系统进一步包括横跨所述第一轨道及所述第二轨道设置的第一门式起重机及横跨所述第三轨道及所述第四轨道设置的第二门式起重机。其中所述第一纵梁、所述第二纵梁、所述第三纵梁及所述第四纵梁大致平行。

附图说明

图1是常规的将门式起重机运用于厂房内的建筑施工的示意图。

图2是常规门式起重机的一端的细部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在厂房内固定门式起重机轨道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3b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在厂房内固定门式起重机轨道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3c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在厂房内固定门式起重机轨道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3d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在厂房内固定门式起重机轨道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4a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门式起重机轨道布置示意图。

图4b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门式起重机轨道布置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厂房内的门式起重机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常规的将门式起重机运用于厂房内的建筑施工的示意图。一般来说,厂房为了实现其功能,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因此每一楼层高度较一般建筑物的楼层高。厂房建筑物结构体通常采用钢构结构,在地面10上设有数支柱体30,各柱体30之间设置楼板及横梁60。这种厂房建筑物内部空间具有运送通道20(垂直于图面)。在运送通道20两端相对的柱体30上同时设有固定座32,固定座32上设有纵梁40,纵梁40上则设有轨道42(配合参阅图2),门式起重机便横跨相对柱体30上的两个轨道42之间设置。

图2是常规门式起重机的一端的细部结构示意图。所述门式起重机在运送通道20的两侧相对轨道42上横跨架设承载杆50,其两端设有驱动器56,所述驱动器56的轮体562位于轨道42上,并可在轨道42上移动,借此承载杆50可在运送通道20内沿厂房纵向方向移动。承载杆50上设有吊具52,吊具52上设有可在承载杆50上移动的轮体54。通过控制吊具52在承载杆50上移动,吊具52所吊挂的各种建材可在厂房内部横向移动。

图3a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在厂房内固定门式起重机轨道的装置的示意图。固定装置300包括主体301、顶部302、第一表面303及相对于第一表面303的第二表面304。固定装置300进一步包括位于第一表面303上的第一承载座305及位于第二表面304上的第二承载座306。在实施例中,固定装置300的顶部302通过焊接而固定在梁(例如,横梁60)的下表面。所述第一表面303与所述第二表面304大致平行于所述门式起重机轨道的运行方向。在前述实施例中,第一承载座305及第二承载座306大致呈倒三角柱体,且分别具有用于承载轨道的平坦上表面。在这个实施例中,主体301是实心长方体。在实施例中,主体301、第一承载座305及306均由金属制成,例如由钢材制成。

图3b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在厂房内固定门式起重机轨道的装置的示意图。固定装置320具有与图3a所示的固定装置300相似的结构,并进一步包括大致呈现矩形的固定板322,且面积大于主体301的横截面面积,以增加所述装置因承重而施加于所附接的梁的底面的受力面积,减少局部应力的产生。在这个实施例中,固定板322在边缘处包括多个穿孔324,并通过多个穿过所述穿孔324的锁固件(图中未示),例如螺栓或铆钉等,固接于厂房内的梁(例如,横梁60)的下表面。

图3c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在厂房内固定门式起重机轨道的装置的示意图。固定装置340具有与图3a所示的固定装置300相似的结构。在这个实施例中,固定装置340的主体341是空心长方体。在实施例中,固定装置340可进一步包括如图3b所示的大致呈现矩形的固定板322(未示出)。

图3d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在厂房内固定门式起重机轨道的装置的示意图。固定装置360具有与图3a所示的固定装置300相似的结构,在这个实施例中,固定装置360的主体361具有工字横截面。在实施例中,固定装置360可进一步包括如图3b所示的大致呈现矩形的固定板322(未示出)。

图4a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门式起重机轨道布置示意图。图4a左侧展示轨道布置。在实施例中,在两柱体30之间等距离布置了两个固定装置300。在另一实施例中,两柱体30之间可等距离布置一或多个图3a所示的固定装置300、一或多个图3b所示的固定装置320、一或多个图3c所示的固定装置340、或者一或多个图3d所示的固定装置360。柱体30上都设有固定座32,且每一固定装置300均具有位于其两侧的第一承载座305及第二承载座306。单元纵梁40a架设于相邻的固定座32与第一承载座305之间,或架设于相邻的两个第一承载座305之间。每一单元纵梁40a上设有单元轨道42a,数个单元纵梁40a彼此前后连接以组成纵梁40,位于纵梁40上的数个单元轨道42a则彼此前后连接以组成左侧轨道42。

图4a右侧展示轨道布置,其中等距离布置有四个固定于对应的横梁(未示出)上的固定装置300。在替代实施例中,可等距离布置双数个图3a所示的固定装置300、双数个图3b所示的固定装置320、双数个图3c所示的固定装置340或双数个图3d所示的固定装置360。每一种固定装置300、320、340、360均具有第一承载座305及第二承载座306。单元纵梁40a架设于位于右侧的固定装置300的相邻的第二承载座306之间。与图4a左侧的布置类似,在图4a右侧的布置中,每一单元纵梁40a上设有单元轨道42a,数个单元纵梁40a彼此前后连接以组成纵梁40,位于纵梁40上的数个单元轨道42a则彼此连接以组成右侧轨道42。

在图4a左侧的轨道布置中,可依照单元纵梁40a的长度而调整柱体30及固定装置300之间的距离。在图4a右侧的轨道布置中,可依照单元纵梁40a的长度而调整固定装置300及相邻的另一固定装置300之间的距离。每一单元纵梁40a及每一单元轨道42a具有长度h1,在实施例中,h1为12米。门式起重机(图中未示)横跨两个相对的左右侧轨道42架设。

常规的单元纵梁仅能架设固定于柱体30的固定座32上,然而随着建筑物面积日趋庞大,相邻柱体30之间的距离随之增加,将造成现有的单元纵梁长度不足而无法使用。如果要针对每一工地的需求而订制特殊跨距规格的单元纵梁,势必增加营建成本。

本发明图3a到3d所示的固定于横梁上的固定装置300、320、340及360解决了上述问题。在厂房的横梁60下适当的距离处设置固定装置300、320、340或360,便可弹性地搭配柱体30的固定座32来设置单元纵梁。使得现有规格的单元纵梁仍能继续使用于面积日趋庞大的建筑工地,大大增进了现有规格的单元纵梁的适用性。

图4b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门式起重机轨道布置示意图。图4b中展示了四个单元纵梁401a、402a、403a及404a及分设于其上的四个单元轨道421a、422a、423a及424a。单元纵梁401a、402a、403a及404a彼此之间大致平行。单元纵梁401a设置于左侧两柱体30的固定座32之间。单元纵梁402a设置于两个设置于横梁60上的固定装置300的位于左侧的第二承载座306之间。单元纵梁403a设置于横梁60上的两个固定装置300的位于右侧的第一承载座305之间。单元纵梁404a设置于右侧两柱体30的固定座32之间。每一门式起重机c1、c2可横跨两个相对的单元轨道架设。例如,第一门式起重机c1可横跨单元轨道421a及422a架设,而第二门式起重机c2可横跨单元轨道423a及424a架设。

如图4b中所示,用于架设单元轨道421a的左侧柱体30与用于架设单元轨道424a的右侧柱体30之间具有长度h2(总跨距)。在实施例中,h2大于30米,例如42米,其中单元轨道421a及422a间的距离约为18米,而单元轨道423a及424a间的距离约为24米。

常规的纵梁仅能架设于柱体30的固定座32上,而现有的门式起重机横跨h2两端的纵梁设置。然而,随着建筑物面积日趋庞大,长度h2随之增加,将造成现有的门式起重机跨距不足而无法使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弹性设置固定于梁下的固定装置300、320、340或360解决了上述问题。在厂房的横梁60下适当的距离处设置固定装置300、320、340或360,便可弹性地搭配柱体30的固定座32来设置纵梁。使得现有规格的门式起重机仍能继续使用于面积日趋庞大的建筑工地,大大增进了现有规格的门式起重机的适用弹性。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厂房内的门式起重机系统的立体示意图。如图5中所示,厂房的两端具有多个柱体30,其上均设置有固定座32。设计者可依照需求在两柱体30之间适当距离处设置图3a到3d所示的固定装置300、320、340或360,并在相邻固定装置300、320、340或360的纵向方向上依需求弹性架设单元纵梁(图中未示)及单元轨道(图中未示)以供门式起重机使用。在实施例中,图5的门式起重机系统可包括复数组如图4a所示的门式起重机轨道布置。在实施例中,图5的门式起重机系统可包括复数组图4b所示的门式起重机轨道布置。在实施例中,图5的门式起重机系统可包括横跨相对设置的纵梁而设置的数台门式起重机(图中未示)。

符号说明

10地面

20运送通道

30柱体

32固定座

40纵梁

40a单元纵梁

42轨道

42a单元轨道

50承载杆

52吊具

54轮体

56驱动器

60横梁

300固定装置

301主体

302顶部

303第一表面

304第二表面

305第一承载座

306第二承载座

320固定装置

322固定板

324穿孔

340固定装置

341主体

360固定装置

361主体

401a单元纵梁

402a单元纵梁

403a单元纵梁

404a单元纵梁

421a单元轨道

422a单元轨道

423a单元轨道

424a单元轨道

562轮体

c1第一门式起重机

c2第二门式起重机

h1长度

h2长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