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8231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备料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屏的制造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备料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很多液晶显示屏的组装生产都是由机器进行自动化生产,尤其是像手机、平板电脑等轻小型的电子产品,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一般由是备料装置来完成供料的工作,但在现有的生产过程中,当备料装置上的产品被抓取完之后,往往就需要停机等待备料装置进行上料,上完料之后才能继续工作,这个等待的程序就浪费了时间,也降低了机器的生产效率。

故需要提供一种备料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备料装置,其通过设置第一产品放置板和第二产品放置板交替的进行供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备料装置在产品被抓取完之后需要停机等待上料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备料装置,其包括基座、用于放置产品料盘的产品堆放机构、用于放置空料盘的料盘堆放机构以及用于传输所述空料盘的料盘输送机械手;

其中,所述产品堆放机构包括第一产品放置板和第二产品放置板,所述第一产品放置板与第一升降装置连接,所述第二产品放置板与第二升降装置连接,所述第一产品放置板的升降区域和所述第二产品放置板的升降区域错开设置;

所述料盘堆放机构包括第一料盘放置板和第二料盘放置板,所述第一料盘放置板与第三升降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料盘放置板与第四升降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料盘放置板的升降区域和所述第二料盘放置板的升降区域错开设置;

所述第一料盘放置板的位置对应靠近所述第一产品放置板的位置,所述第二料盘放置板的位置对应靠近所述第二产品放置板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备料装置还包括用于安放产品的料盘,在所述料盘上设置有与产品相对应的料槽。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第一产品放置板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X向直导柱和X向斜导柱,在所述第一产品放置板另一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Y向直导柱和Y向斜导柱,所述X向直导柱、X向斜导柱、Y向直导柱以及Y向斜导柱均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X向斜导柱通过第一连接杆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置有用于螺栓连接的第一通槽,在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用于螺栓连接的第一螺纹孔;

其中,所述Y向斜导柱也通过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具有相同结构的连接杆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

另外,在所述第一产品放置板上设置有与所述X向斜导柱、所述Y向斜导柱相对应的通槽位;

同时,在所述第二产品放置板的四侧也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产品放置板具有相同结构的导向机构,由于其结构及分布均相同,故不对其进行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备料装置还包括产品输送机械手,所述产品输送机械手的抓取机构位于所述产品堆放机构的正上方,用于从料盘上抓取产品去进行组装生产。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备料装置还包括料盘输送机械手,其用于将空料盘从所述第一产品放置板上输送到所述第一料盘放置板上,以及从所述第二产品放置板上输送到所述第二料盘放置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料盘输送机械手包括抓取机构,所述抓取机构包括主杆以及与所述主杆垂直连接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主杆、所述第一支杆、所述第二支杆的延长方向均平行于所述第一料盘放置板的板面,在所述第一支杆的两端连接有第一吸盘,在所述第二支杆的两端连接有第二吸盘。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吸盘通过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一支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置有用于螺栓连接的第二通槽,在所述第一支杆的端部设置有用于螺栓连接的第二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第二吸盘也通过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具有相同结构的连接杆与所述第二支杆的一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第一产品放置板下设置有三角支撑架,所述三角支撑架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固定连接;

在所述第二产品放置板、第一料盘放置板以及第二料盘放置板的底部也同样设置有结构相同的三角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备料装置通过设置第一产品放置板和第二产品放置板交替的进行供料,当第一产品放置板上的料盘内的产品被抓取完后,产品输送机械手可直接在第二产品放置板上继续抓取产品;

同时,料盘输送机械手清除第一产品放置板上的空料盘,然后第一产品放置板将下层装有产品的料盘上升一个料盘高度,继续进行供料,消除了产品被抓取完后需等待供料的程序,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相应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备料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备料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备料装置的第一产品放置板与X向直导柱、X向斜导柱、Y向直导柱以及Y向斜导柱之间的相对位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备料装置的料盘输送机械手的抓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现有的液晶显示屏在由机器进行自动化组装生产过程中,当备料装置上的产品被抓取完之后,往往需要停机等待备料装置进行上料,上完料之后才能继续工作,这个等待的程序就浪费了时间,也降低了机器的生产效率。

如下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能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备料装置的优选实施例。

请参照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备料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备料装置的俯视图。

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备料装置的优选实施例为:一种备料装置,其包括基座、产品堆放机构以及料盘堆放机构。

其中产品堆放机构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基座板01、第一产品放置板03以及第二产品放置板04;

第一产品放置板03,第一产品放置板03横向设置,第一产品放置板03的一侧与一块竖向的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与第一基座板01的一面通过滑槽滑轨的形式形成竖向的滑动连接;

第二产品放置板04,第二产品放置板04横向设置,第二产品放置板04的一侧与一块竖向的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与第一基座板01的一面通过滑槽滑轨的形式形成竖向的滑动连接,第一产品放置板03和第二产品放置板 04连接在第一基座板01的同一面上,且第一产品放置板03的竖向滑动轨迹和第二产品放置板04的竖直滑动轨迹错开设置;

料盘堆放机构包括第二基座板02、第一料盘放置板05以及第二料盘放置板06;

第一料盘放置板05,第一料盘放置板05横向设置,第一料盘放置板05的一侧与一块竖向的第三连接板固定连接,第三连接板与第二基座板02的一面通过滑槽滑轨的形式形成竖向的滑动连接;

第二料盘放置板06,第二料盘放置板06横向设置,第二料盘放置板06的一侧与一块竖向的第四连接板固定连接,第四连接板与第二基座板02的一面通过滑槽滑轨的形式形成竖向的滑动连接,第一料盘放置板05和第二料盘放置板 06连接在第二基座板02的同一面上,且第一料盘放置板05的竖向滑动轨迹和第二料盘放置板06的竖直滑动轨迹错开设置;

其中,料盘堆放机构相邻的设置在产品堆放机构的一侧,且第一料盘放置板05的位置对应靠近第一产品放置板03的位置,第二料盘放置板06的位置对应靠近第二产品放置板04的位置。

另外,备料装置还包括用于安放产品的料盘07,在料盘上设置有与产品相对应的料槽071。

请参考图3,其中,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备料装置的第一产品放置板与X 向直导柱、X向斜导柱、Y向直导柱以及Y向斜导柱之间的相对位置的示意图。

在第一产品放置板03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X向直导柱11和X向斜导柱 10,在第一产品放置板03另一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Y向直导柱13和Y向斜导柱12,X向直导柱11、X向斜导柱10、Y向直导柱13以及Y向斜导柱12均与基座固定连接。

当装有产品的料盘通过第一产品放置板03向上升送的时候,料盘会顺着X 向斜导柱10和Y向斜导柱12的斜边方向上升,这样就使得料盘在X方向上会向X向直导柱11的方向靠近,在Y方向上会向Y向直导柱113的方向靠近,达到导正的效果。

进一步的,X向斜导柱10通过第一连接杆101与基座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杆101上设置有用于螺栓连接的第一通槽,在基座上设置有用于螺栓连接的第一螺纹孔;

当用螺栓将第一通槽的不同位置与第一螺纹孔进行连接,则使得X向斜导柱10相对于第一产品放置板03会有不同的位置,可根据料盘的大小不同来进行针对性的调节。

其中,Y向斜导柱12也通过与第一连接杆101具有相同结构的连接杆与基座固定连接,使得Y向斜导柱12与第一产品放置板03的相对位置也可进行相应的调节。

另外,在第一产品放置板03上设置有与X向斜导柱10、Y向斜导柱12相对应的通槽位,通槽位对应X向斜导柱10、Y向斜导柱12的位置调节。

同时,在第二产品放置板04的四侧也设置有与第一产品放置板03具有相同结构的导向机构,由于其结构及分布均相同,故不对其进行赘述。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备料装置还包括产品输送机械手08,产品输送机械手 08的抓取机构位于产品堆放机构的正上方,其用于从料盘上抓取产品去进行组装生产。

请参考图4,其中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备料装置的料盘输送机械手的抓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备料装置还包括料盘输送机械手09,其用于将空料盘从第一产品放置板03 上输送到第一料盘放置板05上,以及从第二产品放置板04上输送到第二料盘放置板06上。

料盘输送机械手09包括抓取机构091,抓取机构091包括主杆0911以及与主杆0911垂直连接的第一支杆0912和第二支杆0913,主杆0911、第一支杆0912、第二支杆0913的延长方向均平行于第一料盘放置板05的板面,在第一支杆0912的两端连接有第一吸盘0914,在第二支杆0913的两端连接有第二吸盘0915。

第一吸盘0914通过第二连接杆0916与第一支杆0912的一端连接,在第二连接杆0916上设置有用于螺栓连接的第二通槽,在第一支杆0912的端部设置有用于螺栓连接的第二螺纹孔;

当用螺栓将第二通槽的不同位置与第二螺纹孔进行连接,则使得第一吸盘 0914相对于第一支杆0912会有不同的位置,可进行灵活的调节。

优选的,第二吸盘0915也通过与第二连接杆0916具有相同结构的连接杆与第二支杆0913的一端连接,此处不再对其进行赘述。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在第一产品放置板03下设置有三角支撑架,该三角支撑架的另一侧与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以提高第一产品放置板03的稳定性;

另外,在第二产品放置板04、第一料盘放置板05以及第二料盘放置板06 的底部也同样设置有结构相同的三角支撑架以相应提高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首先,第一产品放置板03和第二产品放置板04 处于上料位,将两摞装有产品的料盘分别放置到第一产品放置板03和第二产品放置板04上,启动机器,第一产品放置板03和第二产品放置板04开始上升,上升的料盘会经过X向斜导柱10和Y向直导柱的导正后停在一个预设的限定高度;

产品输送机械手08先从第一产品放置板03上的料盘内逐一的抓取产品,当第一产品放置板03最上层的料盘中的产品全部被抓取完后,料盘输送机械手 09运动到第一产品放置板03上方抓取空料盘并将其输送到第一料盘放置板05 上;

同时,产品输送机械手08从第二产品放置板04上的料盘内抓取一个产品送去组装生产,当第一产品放置板03上的空料盘被排放完毕后,第一产品放置板03上升一个料盘高度,重复上述动作直到最后一个料盘内的产品被抓取完;

传感器检测到第一产品放置板03上无料盘时,第一产品放置板03下降到上料位,此时重新放入一摞装有产品的料盘,之后第一产品放置板03上升到预设的限定高度供产品输送机械手08对产品进行抓取,在该过程中,产品输送机械手08均从第二产品放置板04上的料盘内抓取产品;

另一方面,第一料盘放置板05将空料盘下降到取料盘的位置,人工将空料盘取出后,第一料盘放置板05再上升到空料盘的放置位以供继续放置空料盘;

其中,第二产品放置板04的空料盘对应的被抓取到第二料盘放置板06上,第二产品放置板04的运动过程与第一产品放置板03相同,第二料盘放置板06 的运动过程与第一料盘放置板05相同。

这样即完成了本优选实施例的备料装置的第一产品放置板和第二产品放置板交替进行供料的过程。

本优选实施例的备料装置通过设置第一产品放置板和第二产品放置板交替的进行供料,在第一产品放置板上的产品被抓取完后,可直接在第二产品放置板上继续抓取产品,消除了产品被抓取完后需等待供料的程序,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