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改进隔音罩的高速电梯轿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2117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消音结构,特别是一种带改进隔音罩的高速电梯轿厢。



背景技术:

轿厢是电梯用以承载和运送人员和物资的箱形空间。轿厢是电梯用来运载乘客或货物及其他载荷的轿体部件。轿厢空间为封闭围壁,除必要的出入口和通风孔外不得有其他开口(少部分国家要求轿顶开设安全窗),轿厢体由不易燃和不产生有害气体和烟雾的材料组成。为了乘员的安全和舒适,轿厢入口和内部的净高度不得小于2米。为防止乘员过多而引起超载,轿厢的有效面积必须予以限制。

现有高速运行的电梯轿厢中,轿厢运行的噪音比较大,为了降低轿厢的噪音,一般采用在轿厢的上下端加装隔音罩,来隔离或阻挡噪音。但是现有隔音罩不仅加工繁琐、自重重,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隐患极大,而且减风阻降噪音效果不明显,噪音污染严重。

电梯在井道内运行,随着轿厢速度的增加必将带来气动噪声等气动力学问题,影响了电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而电梯噪声主要是由空气阻力和机械振动引发的。电梯在井道里上下往复运行时产生很大的风阻,这些阻力与轿厢作用产生风阻噪声;另外由于空气流速的急剧增加,气流在厢体尾部生产很大分离和不连续的漩涡,这种非连续漩涡不断脱落和演化会使涡流场中的压力产生剧烈波动产生涡流噪声。电梯的许多噪声是由振动引起的,这种振动以弹性波的形式在空气、固体介质中进行传播,分别称为气体噪声和固体噪声。为了能够保障电梯轿厢乘客的舒适性,必要对电梯轿厢进行降噪。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设置根据风力活动的弹性缓冲盘,来控制进风路径,从而实现消音效果的带改进隔音罩的高速电梯轿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带改进隔音罩的高速电梯轿厢,包括轿厢箱体,所述轿厢箱体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隔音罩,所述隔音罩呈外凸的圆拱形,所述隔音罩包括减阻外壳和隔音内层,所述减阻外壳包括环形的外圈壳体,所述外圈壳体的中心位置设置弹性缓冲盘,所述弹性缓冲盘与外圈壳体之间通过橡胶圈连接,所述橡胶圈上开通若干通风孔,所述外圈壳体与所述隔音内层之间设置排风通道,所述排风通道延伸至所述隔音罩的边沿处设置排风口,所述弹性缓冲盘包括位于外侧的弹性金属盘和位于内侧的缓冲垫,所述弹性金属盘与缓冲垫之间留设缓冲变形间隙,所述缓冲垫的内侧设置弹簧层。

本带改进隔音罩的高速电梯轿厢的作用方式为:电梯轿厢在上行过程中,轿厢箱体顶部的隔音罩受到风力的冲击,弹簧层受到下压力而压缩变形,弹性缓冲盘的高度下降,进而拉伸橡胶圈,使橡胶圈上的通风孔全部打开扩大,风流由通风孔进入排风通道,在排风通道中通过吸音孔进入蜂窝状结构进行消音作用,余留的风流最终由排风口排出。电梯轿厢在下行过程中,轿厢箱体底部的隔音罩受到风力的冲击,作用原理同上。当电梯轿厢停止运行时,风流冲击消失,弹性缓冲盘在弹簧层的作用下复位,橡胶圈上的通风孔全部缩小关闭。

在上述的带改进隔音罩的高速电梯轿厢中,所述弹簧层包括若干螺旋弹簧,若干所述螺旋弹簧呈规则性排列布设,相邻所述螺旋弹簧之间的间距为8cm~15cm。

在上述的带改进隔音罩的高速电梯轿厢中,所述隔音内层的表面上设置若干吸音孔,所述隔音内层的内部设置蜂窝状结构,所述吸音孔与蜂窝状结构相连通。

在上述的带改进隔音罩的高速电梯轿厢中,所述外圈壳体的外壁上开通若干进风孔,所述进风孔连通所述排风通道。

在上述的带改进隔音罩的高速电梯轿厢中,所述外圈壳体的外壁上贴覆有减阻海绵层。通过减阻海绵层削弱风力对外圈壳体的冲击力。

在上述的带改进隔音罩的高速电梯轿厢中,所述排风通道内设置消音周壁,所述消音周壁具有呈波浪形的海绵表层。利用波浪形的海绵表层削弱风流力度和速度,进而达到消音的作用。

在上述的带改进隔音罩的高速电梯轿厢中,所述轿厢箱体具有轿底、轿壁、轿顶及轿门,所述轿顶、轿底与所述隔音罩之间设置缓冲垫层。通过缓冲垫层隔断风力所产生的震动向轿厢箱体传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带改进隔音罩的高速电梯轿厢利用弹性变形及自动复位的特点,通过设置根据风力活动的弹性缓冲盘,来控制进风路径,从而实现消音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作用可靠、灵活性强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带改进隔音罩的高速电梯轿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轿厢箱体;2、外圈壳体;3、橡胶圈;4、通风孔;5、排风通道;6、排风口;7、弹性金属盘;8、缓冲垫;9、螺旋弹簧;10、隔音内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带改进隔音罩的高速电梯轿厢,包括轿厢箱体1,轿厢箱体1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隔音罩,隔音罩呈外凸的圆拱形,隔音罩包括减阻外壳和隔音内层10,减阻外壳包括环形的外圈壳体2,外圈壳体2的中心位置设置弹性缓冲盘,弹性缓冲盘与外圈壳体2之间通过橡胶圈3连接,橡胶圈3上开通若干通风孔4,外圈壳体2与隔音内层10之间设置排风通道5,排风通道5延伸至隔音罩的边沿处设置排风口6,弹性缓冲盘包括位于外侧的弹性金属盘7和位于内侧的缓冲垫8,弹性金属盘7与缓冲垫8之间留设缓冲变形间隙,缓冲垫8的内侧设置弹簧层。

本带改进隔音罩的高速电梯轿厢的作用方式为:电梯轿厢在上行过程中,轿厢箱体1顶部的隔音罩受到风力的冲击,弹簧层受到下压力而压缩变形,弹性缓冲盘的高度下降,进而拉伸橡胶圈3,使橡胶圈3上的通风孔4全部打开扩大,风流由通风孔4进入排风通道5,在排风通道5中通过吸音孔进入蜂窝状结构进行消音作用,余留的风流最终由排风口6排出。电梯轿厢在下行过程中,轿厢箱体1底部的隔音罩受到风力的冲击,作用原理同上。当电梯轿厢停止运行时,风流冲击消失,弹性缓冲盘在弹簧层的作用下复位,橡胶圈3上的通风孔4全部缩小关闭。

弹簧层包括若干螺旋弹簧9,若干螺旋弹簧9呈规则性排列布设,相邻螺旋弹簧9之间的间距为8cm~15cm。

隔音内层10的表面上设置若干吸音孔,隔音内层10的内部设置蜂窝状结构,吸音孔与蜂窝状结构相连通。

外圈壳体2的外壁上开通若干进风孔,进风孔连通排风通道5。

外圈壳体2的外壁上贴覆有减阻海绵层。通过减阻海绵层削弱风力对外圈壳体2的冲击力。

排风通道5内设置消音周壁,消音周壁具有呈波浪形的海绵表层。利用波浪形的海绵表层削弱风流力度和速度,进而达到消音的作用。

轿厢箱体1具有轿底、轿壁、轿顶及轿门,轿顶、轿底与隔音罩之间设置缓冲垫层。通过缓冲垫层隔断风力所产生的震动向轿厢箱体1传动。

本带改进隔音罩的高速电梯轿厢利用弹性变形及自动复位的特点,通过设置根据风力活动的弹性缓冲盘,来控制进风路径,从而实现消音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作用可靠、灵活性强等特点。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轿厢箱体1;外圈壳体2;橡胶圈3;通风孔4;排风通道5;排风口6;弹性金属盘7;缓冲垫8;螺旋弹簧9;隔音内层10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