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胶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1590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出胶圈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线电缆加工、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出胶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各种连接线生产过程中,需要将连接线绕成卷,用胶圈套在连接线上,不让其松散,目前业界中存在的套胶圈设备,胶圈不能确保在套胶圈设备中顺利落下,从而导致设备不能顺利地在连接线套上胶圈,而且也加大了劳动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出胶圈装置,所述出胶圈装置包括落料机构及安装在落料机构上的顶出机构,所述落料机构上设有落料气缸,所述落料气缸上设有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所述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分别对上下叠加的两个胶圈进行分离,所述顶出机构将分离后的胶圈顶出。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由于出胶圈装置上设有落料机构,所述落料机构上设有所述落料气缸,该落料气缸上设有用于将上下叠加的胶圈进行分离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从而使得胶圈一个个从落料机构落下,避免了因胶圈叠加而造成设备无法正常运行等问题出现,也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

优选的,所述落料机构上连接有震动盘机构,所述震动盘机构安装在所述落料机构的一侧上。

优选的,所述落料机构包括胶圈导向块,所述胶圈导向块上设有导向槽,所述震动盘机构与所述导向槽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向槽的一端为漏斗形胶圈进口,所述导向槽的另外一端为胶圈出料孔,所述震动盘机构与所述胶圈进口连接,所述顶出机构安装在所述胶圈出料孔上。

优选的,所述胶圈出料孔上还设有挡料机构,所述挡料机构包括挡料气缸及挡料杆,所述挡料杆通过所述挡料气缸可伸缩安装于所述胶圈出料孔上。

优选的,所述胶圈导向块两侧上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通过所述落料气缸分别在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上做伸缩移动。

优选的,所述落料气缸上还设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上设有宽度大于胶圈导向块的导向块凹槽,所述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分别安装在该导向块凹槽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顶料气缸及顶料杆,所述顶料杆通过所述顶料气缸在所述胶圈出料孔做伸缩运动。

优选的,所述顶料杆上设有顶料尖端,所述顶料尖端与顶料杆偏心,且所述顶料尖端的中心线位于顶料杆中心线的下侧。

优选的,所述顶料杆上设有顶料杆凹槽,用来避开胶圈张开机构的张开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提供一种出胶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收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绕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抓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送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出胶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出胶圈装置的部分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套胶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胶圈在导向块凹槽的一种状态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胶圈在导向块凹槽的另一种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套胶圈设备,包括收尾装置100、绕线装置200、抓线装置300、送线装置400、出胶圈装置500、套胶圈装置600及机架700,所述机架700包括机架本体701、用于控制设备及外部电源输入的电源控制系统702及用于连接外部气源的气源控制系统703,所述气源控制系统703包括气体过滤调压阀(图纸未示出)、换向阀(图纸未示出)及气体连接管(图纸未示出),所述收尾装置100、绕线装置200、抓线装置300、送线装置400、出胶圈装置500及套胶圈装置600均通过所述气体连接管与换向阀及气体过滤调压阀连接,所述电源控制系统702依次与所述收尾装置100、绕线装置200、抓线装置300、送线装置400、出胶圈装置500、套胶圈装置600及换向阀电连接,这样能够确保所述套胶圈设备能正常工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收尾装置100、绕线装置200、抓线装置300、送线装置400、出胶圈装置500、套胶圈装置600均安装在所述机架本体701上。

当连接线放置在所述收尾装置100时,所述收尾装置100将这些连接线进行有规则的整理,而后将连接线传送到绕线装置200上,所述绕线装置200将连接线绕成一团后,所述抓线装置300将该绕好完成的连接线抓取,接而又将连接线传送到所述送线装置400上;胶圈通过所述出胶圈装置500有顺序的排出,所述套胶圈装置600将这些胶圈取出,该胶圈套装在送线装置400传送过来且已经绕成一团的连接线上;当连接线套上胶圈后,所述送线装置400将连接线排出设备后,继续下一个连接线的胶圈套装。

请参阅图1,所述机架本体701上还设有调节脚704与滚轮70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脚704与滚轮705的数量均为四个,所述调节脚704与滚轮705分别安装在机架本体701底部的四个边角上;当所述调节脚704与底面没有接触时,所述机架本体701通过所述滚轮705支撑底面上,用过可以推动机架本体701,使得滚轮转动,从而改变套胶圈设备的位置;当套胶圈设备确定固定在某个位置时,用户可以通过调节调节脚704的高度,使得调节脚704与底面直接接触,且所述滚轮705与底面没有接触,这样可以更好的将套胶圈设备固定在某个位置,也避免了套胶圈设备移动或晃动,而造成产品加工质量的降低或人员受伤等事故发生。

请参阅图2,所述收尾装置100包括排线机构12及夹线机构11,所述排线机构12包括排料盘121、排料气缸124、排料驱动杆125及排料支撑杆122、123,所述排料盘121与排料驱动杆125分别固定在两个排料支撑杆122、123的两端上;所述排料气缸124包括排料气缸本体(图中未示出)与排料气缸推杆(图中未示出),所述排料气缸本体安装在机架本体701,所述排料气缸推杆与所述排料驱动杆连接,从而通过所述排料支撑杆122、123控制所述排料盘121上下运动,将连接线进行有规则的整理,起到排线作用。

请参阅图2,所述夹线机构11包括第一夹线气缸111、第二夹线气缸112、夹线导向座113及夹线滑轮110,所述夹线滑轮110包括第一夹线滑轮114及第二夹线滑轮115,所述第二夹线滑轮115固定在所述夹线导向座113上,所述第一夹线滑轮114通过所述第二夹线气缸112可移动安装于所述夹线导向座113上,所述第二夹线气缸112通过所述第一夹线气缸111安装在所述排线机构12上;当排线机构12将连接线整理好后,所述第二夹线气缸112驱动所述第一夹线滑轮114远离所述第二夹线滑轮115,而后第二夹线气缸112驱动所述第一夹线滑轮114接近第二夹线滑轮115,从而通过第一夹线滑轮114与第二夹线滑轮115相互配合而夹住这根连接线的一端,再而通过所述第一夹线气缸111,将连接线传送到绕线装置200上,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不仅避免了在连接线夹住的过程中,造成连接线外皮受到破坏等事故发生,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加工质量,而且设备的结构简单及动作简洁,进而降低了设备的制造成本与维修费用,提高设备的市场竞争力。

请参阅图3,所述绕线装置200包括绕线旋转机构22及卡线机构21,所述绕线旋转机构22包括电机221、绕线气缸223、绕线杆225、绕线座224及可转动安装于机架本体701上的转动盘222,所述转动盘222与所述电机221传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绕线气缸223、绕线杆225及绕线座224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绕线座224分别安装于所述转动盘222中心的两侧上,所述绕线气缸223及绕线杆225分别安装在绕线座224上,且所述绕线杆225通过所述绕线气缸223可向转动盘222中心的内侧或外侧转动;所述卡线机构21包括卡线气缸213、卡线座212及卡杆211,所述卡线座212安装在两个绕线座224之间,所述卡杆211通过所述卡线气缸213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卡线座212上。

当夹线机构11将连接线传动到所述绕线装置200时,所述卡杆211通过所述卡线气缸213伸出卡线座212的外侧,从而将连接线卡住在所述卡杆211上,所述第二夹线气缸112驱动所述第一夹线滑轮114远离所述第二夹线滑轮115,使得连接线与所述夹线机构11分开,所述绕线杆225偏向转动盘222的中心外侧,所述电机221驱动所述转动盘222转动,从而使得连接线缠绕在两个绕线座224上的绕线杆225上;当连接线绕成一团时,所述绕线杆225偏向转动盘222的中心内侧,使得所述抓线装置300能够顺利将该连接线抓起,所述卡杆211缩回卡线座212的内侧,以便下一根连接线的加工。

请参阅图4,所述抓线装置300包括抓线机械手31及抓线移动机构32,所述抓线机械手31包括抓线爪311、抓线爪安装座312及抓线气缸313,所述抓线爪311与抓线气缸313均固定在所述抓线爪安装座312,且所述抓线爪311通过所述抓线气缸313的伸缩而实现对连接线的抓取或放下,所述抓线移动机构32包括抓线移动气缸321、上下移动气缸323、抓线移动座324及安装在机架本体701上的抓线固定座322,所述抓线移动气缸321与所述抓线移动座324均安装在所述抓线固定座322上,且所述抓线移动座324通过所述抓线移动气缸321的伸缩可在所述抓线固定座322前进或后退;所述上下移动气缸323安装在所述抓线移动座324上,并且控制所述抓线机械手31上下运动。

当绕线装置200将连接线绕成一团时,所述抓线爪311处于张开状态,所述上下移动气缸323控制抓线机械手31往下运动,所述抓线爪311通过所述抓线气缸313的驱动而抓取这团连接线;接而所述上下移动气缸323控制抓线机械手31往上运动,远离所述绕线装置200,以便为所述绕线装置200提供足够空间进行下一根连接线的加工;所述抓线移动气缸321通过抓线移动座324控制所述抓线机械手31移动到送线装置400上,所述抓线爪311通过所述抓线气缸313将连接线放下,接而返回绕线装置200抓取下一根加工完成的连接线。

请参阅图5,所述送线装置包括送线机械手41、送线移动机构42及翻转机构43,所述送线机械手41包括捆线爪411、捆线气缸412及捆线爪安装座413,所述捆线爪411通过所述捆线气缸412可伸缩安装于所述捆线爪安装座413上,所述翻转机构43包括翻转气缸431、翻转安装座434、齿轮432及与齿轮432啮合的齿条433,所述齿条433通过所述翻转气缸431可伸缩移动安装于所述翻转安装座434上,所述捆线爪安装座413安装在所述齿轮432上,这样可以有效的将翻转气缸431的直线运动转换为捆线爪安装座413的旋转运动;所述送线移动机构42包括送线气缸421、送线移动座422及安装于在机架本体701上的送线导轨423,所述翻转安装座434安装于与所述送线移动座422上,所述送线移动座422通过所述送线气缸421可往复移动的安装在所述送线导轨423上。

当抓线爪311放下连接线时,所述捆线爪411处于张开状态,所述捆线气缸412驱动所述捆线爪411夹住连接线,而后所述送线气缸421将连接线传送到所述套胶圈装置600上并进行胶圈的套装;当胶圈套装完毕后,所述捆线气缸412驱动所述捆线爪411放开连接线,接而所述翻转气缸431驱动所述捆线爪411将加工完成的连接线甩出设备,所述送线气缸421返回抓线装置300进行下一根连接线的传送与加工。

请参阅图1-5,所述送线装置400还包括出料漏斗44,所述出料漏斗44安装于在机架本体701上;当连接线套上胶圈后,所述捆线抓411将该连接线甩到所述出料漏斗44,经过所述出料漏斗44排出设备,或者所述出料漏斗44将连接线排到设备外部的物料箱中,以便于更好的对加工完成的连接线进行整理或放置,提高生产效率。

请参阅图1-6,所述出胶圈装置500包括落料机构51及顶出机构52,所述落料机构51上连接有震动盘机构53,这样可以直接将胶圈批量放置在震动盘机构53上,通过震动盘机构53的震动将胶圈逐个排放到落料机构51上,从而降低了劳动力的输出,进而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请参阅图6-7,所述落料机构51包括落料气缸512及安装在机架本体701上的胶圈导向块515,所述胶圈导向块515上设有导向槽503,所述导向槽502的形状大小与所述胶圈的外形相适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槽502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与震动盘机构53连接的胶圈进口503与胶圈出料孔504,所述胶圈进口503呈漏斗形,这样以便于胶圈可以从震动盘机构53顺利进入所述导向槽503内,所述顶出机构52安装于所述胶圈出料孔504上,从而可以将胶圈从所述胶圈出料孔504顶出。

请参阅图6-7,所述导向槽503两侧上分别设有第一凹槽518和第二凹槽519,所述落料气缸512上设有移动块511、第一杆件513和第二杆件514,所述移动块511上设有导向块凹槽501,所述导向块凹槽501的宽度大于胶圈导向块515的宽度,从而便于所述落料气缸512驱动该移动块511在胶圈导向块515上往复运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杆件513和第二杆件514分别安装在所述导向块凹槽501的两侧上,且所述第一杆件513和第二杆件514通过所述移动块511的往复运动,所述第一杆件513可伸出或缩回安装在所述第一凹槽518上,所述第二杆件514可伸出或缩回安装于所述第二凹槽519上。

请参阅图6-10,当胶圈800从震动盘机构53进入导向槽503后,所述顶出机构52将胶圈800顶出,所述套胶圈装置600将胶圈800取出并使得所述胶圈800张开,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胶圈800包括第一胶圈801和第二胶圈802,当所述第一胶圈801和第二胶圈802通过震动盘机构53依次落入导向槽503时,所述第二杆件514通过落料气缸512的伸出而防止所述第二胶圈802继续下落,由于所述第二胶圈802挂在所述第二杆件514,所述第一胶圈801位于所述第二胶圈802的上方,从而也防止了所述第一胶圈801下落;当所述落料气缸512缩回时,所述第二杆件514与所述第二胶圈802分开,所述第一胶圈801挂在所述第一杆件513上,这样既可以防止所述第一胶圈801下落,同时也防止了第一胶圈801上方的胶圈继续下落,从而使得胶圈一个个从落料机构落下,避免了设备因胶圈叠加一起后无法排出,而造成设备无法正常运行等问题出现,也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

请参阅图6-7,所述胶圈出料孔504上还设有挡料机构510,所述挡料机构510包括挡料气缸517及挡料杆516,所述胶圈出料孔504上设有挡料通孔505,所述挡料杆516穿过所述挡料通孔505后与所述挡料气缸517连接;当胶圈800落入胶圈出料孔504时,所述挡料气缸517驱动所述挡料杆516伸出所述挡料通孔505,将所述胶圈800挡住在所述胶圈出料孔504的底部,从而防止了所述胶圈800从胶圈出料孔504上滚出来;当顶出机构52顶出该胶圈800时,所述挡料气缸517驱动所述挡料杆516缩回所述挡料通孔505,以便于所述顶出机构52顺利顶出该胶圈800,从而进行下一步工序。

请参阅图6-7,所述顶出机构52包括顶料气缸521及顶料杆522,所述顶料杆522上设有导向套525,从而防止了所述顶料杆522与所述胶圈出料孔504碰撞,此外,所述顶料杆522上设有顶料尖端523,所述顶料尖端与顶料杆522偏心,且所述顶料尖端523的中心线位于顶料杆522中心线的下侧,从而可以顺畅的将胶圈800顶出所述胶圈出料孔50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胶圈的弹力足够支撑上一个胶圈的重量,即两个胶圈在导向槽503内叠加时,下一面一个胶圈不会变形,但是胶圈在购买时,或者其他情况下,胶圈有可能类似椭圆形的形状,在落入导向槽503,胶圈的中心偏下,因此,所述顶料尖端523正好可以将这些不规则形状的胶圈顶出,防止设备因这些不规则形状的胶圈而导致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从而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进而提高了设备的生成效率。

请参阅图8,所述套胶圈装置600包括张开机构61、伸出机构62及套胶圈移动机构(图中未示出),所述张开机构61及伸出机构62均通过所述套胶圈移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本体701上,这样可以使得所述张开机构61及伸出机构62在机架本体701上左右移动或前后移动,以便于在连接线套上胶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张开机构61包括安装板611、张开气缸612及张开机械手613,所述张开气缸612与张开机械手613均安装在所述安装板611上,且所述张开气缸612可以驱动所述张开机械手613张开或缩回,使得胶圈能够全部套在连接线上。

请参阅图8,所述伸出机构62包括伸出气缸622及伸出安装板621,所述伸出气缸622安装在所述伸出安装板621上,所述伸出安装板621安装在所述安装板611上,并且所述伸出气缸622可以驱动所述张开机械手613前进或后退,进而将胶圈套在连接线上。

请参阅图8,所述张开机械手613包括多个张开移动块614,所述张开移动块614的数量与所述张开气缸612的数量相匹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张开移动块614的数量为4个,所述张开移动块614上设有张开针615,所述顶料杆522上设有顶料杆凹槽524;当顶料杆522与所述伸出气缸622相配合,所述张开针615伸入所述顶料杆凹槽524内,所述张开气缸612通过所述张开移动块614驱动所述张开针615张开,所述胶圈通过所述张开针615张开一定宽度,而后所述张开机构61通过所述套胶圈移动机构将胶圈移动到所述送线装置400上;由于所述张开气缸612的数量为4个,且张开气缸612分别安装在安装板611的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当胶圈套在连接线时,上下方向的两个张开气缸612缩回,由于胶圈自身的弹力作用,使得胶圈的上下两面紧贴着连接线,而后左右两侧的张开气缸612缩回,这时胶圈完全脱离张开针615,胶圈通过自身的弹力收缩,从而使得胶圈完全套在绕成一团的连接线上,所述张开机构61通过所述套胶圈移动机构返回初始位置,进行下一个胶圈套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