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包装装置的包装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7792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药剂包装装置的包装模块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药剂包装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依据处方自动制剂并可包装的药剂包装装置上所采用的一种包装模块。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减少因药师手工作业引起的药剂包装问题而提倡使用药剂包装装置。通常情况下, 药剂包装装置上部安有多个数行排列的药剂存储单元,药剂存储单元内存储多种不同种类药剂。药剂存储单元内存储的药剂根据电脑处方信息被选择并按照一次服用量进行输出,输出后的药剂集中落至药斗内,通过安装药剂包装装置下部的包装模块中进行包装。

一般情况下,所构成的包装模块按如下过程包装药剂至包装纸内。从药斗内输出的药剂按照一次服用量投入至正在药斗下方移送的包装纸内,此时的包装纸依靠三角板且以上部开口、宽度折半的状态处于药斗下方,从而药剂可按照一次服用量通过包装纸的上部开口投入至包装纸内。药剂以投入到包装纸内的状态供给至即将进行密封的密封机构,此时的密封机构在密封包装纸上部开口的同时连续按照一次服用量进行密封药剂。密封后的药包纸接受导出辊引导,经过裁切机向输送带移送并依靠输送带输出至外部。此时的裁切机可按照一日分量或者数日分量裁切药包纸。

另一方面,包装纸在依靠三角板被折叠成上部开口且幅宽折半的过程中以倾斜状态向药斗下方移送,在倾斜状态下接收药斗投入的药剂并向密封机构移送。此后,经密封机构密封装有药剂的药包纸也会以同样倾斜状态接受导出辊的引导,并向裁切机方向移送。此时的导出辊为了不损伤药包纸内包装的药剂,仅夹着药包纸的上部密封部位移送药包纸。

但是,经过密封机构的药包纸由于所含药剂的荷重等原因会引起药包纸不能顺畅进入导出辊之间或者经常从导出辊中脱离。在这种状态下如果药包纸持续移送,包装纸则会被卷在密封机构与导出辊之间,从而导致包装有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事先阻止药包纸卷入密封机构与导出辊之间的药剂包装装置的包装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药剂包装装置的包装模块,该包装模块包括:该包装模块包括包装纸供给机构、折弯部件、密封机构、裁切机、导出辊以及药包纸移送检测部;所述包装纸供给机构向药剂包装装置的药斗侧供给包装纸,包装纸供给机构包括可卷住包装纸的包装纸供给辊及向药剂投入位置引导包装纸移送的多个包装纸导辊;所述折弯部件在上述药斗下方将从上述包装纸供给机构接收的包装纸以上部开口形式且按照包装纸的宽度进行折半;所述密封机构密封经折弯部件从上述药斗接收有一次服用量药剂投入的包装纸的上部开口,同时连续按照一次服用量密封药剂;所述导出辊引导药包纸从密封机构向裁切机移送;所述药包纸移送检测部检测药包纸是否经过导出辊与裁切机之间移送,药包纸移送检测部安装在导出辊与裁切机之间;所述包装模块还包括可检测裁切机是否裁切药包纸的药包纸裁切检测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技术效果是:

1、如果未检测到药包纸在上述导出辊与裁切机之间移送,则会中断包装模块的包装动作。

2、可以事先阻止因在药包纸未进入导出辊之间或从导出辊中脱离状态下持续移送而引起药包纸被卷入密封机构与导出辊之间现象的发生。

3、操作者可通过维修包装模块使包装正常进行,故具有防止药包纸损失或浪费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安有本实用新型包装模块的药剂包装装置的正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包装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包装模块的部分斜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裁切机的斜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所示裁切机的分解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当医师将处方输入电脑后,药剂包装装置(10)会根据处方信号从多个药剂存储单元(11)中选取一次服用量的药剂并排出。同时,药剂包装装置(10)会将输出的药剂通过输出通道集中落至药斗(12)内,并依靠药斗(12)下方的本实用新型包装模块(100)进行包装。

参考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包装模块(100)包括包装纸供给机构(110)、折弯部件(120)、密封机构(130)、裁切机(140)、导出辊(150)以及药包纸移送检测部(160)。

所述包装纸供给机构(110)向药剂包装装置(10)的药斗(12)侧供给包装纸(P)。包装纸供给机构(110)包括可卷住包装纸(P)的包装纸供给辊(111)及向药剂投入位置引导包装纸(P)移送的多个包装纸导辊(112)。包装纸供给机构(110)可朝着上下以较宽面供给包装纸(P)。在包装纸(P)输送至药剂投入装置之前,包装纸(P)与打印机(101)的印刷色带(R)热接触,服用时间、服用方法等各种须知事项印刷至包装纸(P)外表面上。

所述折弯部件(120)在上述药斗(12)下方将从上述包装纸供给机构(110)接收的包装纸(P)以上部开口形式且按照包装纸(P)的宽度进行折半。折弯部件(120)可以是三角型板,此处的三角型板按照能将包装纸(P)折叠成V字形来设置。

所述密封机构(130)密封经折弯部件(120)从上述药斗(12)接收有一次服用量药剂投入的包装纸(P)的上部开口,同时连续按照一次服用量密封药剂。密封机构(130)包括一对加热滚轴及驱动加热滚轴的旋转驱动部。

所述加热滚轴依靠旋转驱动部边夹着包装纸(P)边旋转。各个加热滚轴包含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加热滚轴的第一密封部持续相互咬合旋转的同时对包装纸(P)加热并密封包装纸(P)的上部开口。加热滚轴的第二密封部以一次服用量一包为单位间歇咬合旋转的同时对包装纸(P)加热并一包包地密封包装纸(P)。加热滚轴的第一密封部向包装纸(P)提供移送力。

所述裁切机(140)按照设定分量裁切从密封机构(130)接收的包有药剂的药包纸(P´)。例如,裁切机(140)可按照一日分量或数日分量等裁切药包纸(P´)。

所述导出辊(150)引导药包纸(P´)从密封机构(130)向裁切机(140)移送。导出辊(150)为了不损伤药包纸(P´)内包装的药剂,仅夹着药包纸(P´)上部的密封部位向裁切机(140)移送药包纸(P´)。导出辊(150)从驱动旋转加热滚轴的旋转驱动部接收动力而旋转,或从其他单设的驱动部接收动力而旋转。导出辊(150)可与加热滚轴保持同速旋转。

所述药包纸移送检测部(160)检测药包纸(P´)是否经过导出辊(150)与裁切机(140)之间移送。药包纸移送检测部(160)安装在导出辊(150)与裁切机(140)之间。药包纸移送检测部(160)可以采用超声波传感器以检测透明材质制成的药包纸(P´)。

所述超声波传感器包含传送超声波的发送部与接收超声波的接收部。接收部根据是否能接收到药包纸(P´)反射过来的发送部传送的超声波来检测有无药包纸(P´)。发送部与接收部可安装在药包纸(P´)的同一侧,此时如果药包纸(P´)正在导出辊(150)与裁切机(140)之间移送,那么接收部将会收到从发送部传送的超声波。当接收部接收到超声波,超声波传感器则检测到药包纸(P´)正在导出辊(150)与裁切机(140)之间移送。

其他个例中,发送部与接收部相对安装在药包纸(P´)的两侧。此时,如果药包纸(P´)在导出辊(150)与裁切机(140)之间移送,那么接收部将无法接收到发送部传送的超声波。接收部未能接收到超声波,超声波传感器则检测出药包纸(P´)正在导出辊(150)与裁切机(140)之间移送。

药包纸移送检测部(160)检测到的信息可以提供至控制部(102)。控制部(102)以药包纸移送检测部(160)检测到的信息为基础,当判断未检测到药包纸(P´)处于导出辊(150)与裁切机(140)之间时,则中断包装模块(100)的包装动作。控制部(102)在中断包装模块(100)的包装动作后,通过显示部等显示发生错误信息。

如上所述,包装模块(100)在根据药包纸移送检测部(160)检测出药包纸(P´)未在导出辊(150)与裁切机(140)之间移送时会中断包装动作。因此,可以事先阻止因在药包纸(P´)未进入导出辊(150)之间或从导出辊(150)中脱离状态下持续移送而引起药包纸(P´)被卷入密封机构(130)与导出辊(150)之间现象的发生。之后操作者可通过维修包装模块(100)使包装正常进行。

另一方面,包装模块(100)包含可检测裁切机(140)是否裁切药包纸(P´)的药包纸裁切检测部(170)。药包纸裁切检测部(170)检测的信息可以提供至控制部(102)。控制部(102)以药包纸裁切检测部(170)检测到的信息为基础,如果在裁切机(140)动作后所设定的时间内持续未检测到药包纸(P´)时,则通过显示部等显示发生错误信息或使裁切机(140)再次裁切药包纸(P´)。药包纸裁切检测部(170)可与药包纸移送检测部(160)一样包含超声波传感器。此时,超声波传感器的发送部与接收部可安装在药包纸(P´)的同一侧或者相对安装在药包纸(P´)的两侧。

参考图3、图4及图5,所述裁切机(140)包含构架主体(1410)、支撑板(1420)、切刀(1430)、线性驱动部(1440)。

所述构架主体(1410)固定在药剂包装装置(10)上,支撑板(1420)安装在构架主体(1410)上,切刀(1430)在安装上与支撑板(1420)分隔安装并可使含药的药包纸(P´)通过二者之间的间隙。切刀(1430)向支撑板(1420)方向线性移动并在其与支撑板(1420)相交叉时裁切药包纸(P´)。因此可以迅速裁切药包纸(P´)预定裁切位置的整个宽度,药包纸(P´)的预定裁切位置不会产生扭曲且会被准确裁切。

所述切刀(1430)安装在切刀安装板(1431)上并受切刀安装板(1431)支撑,所述切刀安装板(1431)随导向部进行线性移动,所述导向部包含二个导向棒(1432),所述导向棒(1432)两端固定在构架主体(1410)上,贯通切刀安装板(1431)并随着切刀安装板(1431)线性移动。

所述切刀安装板(1431)与支撑板(1420)相对安装,可针对支撑板(1420)进行远近分离的线性移动,此时,切刀安装板(1431)上安装夹具(1433)以及夹具用弹性部件(1434),所述夹具(1433)安装在切刀安装板(1431)上并在朝支撑板(1420)方向凸出于切刀(1430)而且可向支撑板(1420)的相反方向做线性移动。同时,夹具(1433)随切刀安装板(1431)线性移动时可与支撑板(1420)接触或分离。夹具用弹性部件(1434)在夹具(1433)凸出于支撑板(1420)方向上对夹具(1433)具有弹力。

夹具(1433)与夹具用弹性部件(1434)相互作用如下所述。当切刀(1430)与支撑板(1420)交叉之前,夹具(1433)与支撑板(1420)相接触并且药包纸(P´)位于二者之间。之后,切刀(1430)与支撑板(1420)交叉的同时线性移动,药包纸((P´)位于夹具(1433)与支撑板(1420)之间,夹具(1433)在受到夹具用弹性部件(1434)弹力下维持与支撑板(1420)接触并向支撑板(1420)相反方向线性移动。据此,药包纸(P´)在切刀(1430)裁切的全程中始终保持在夹具(1433)与支撑板(1420)之间,因此药包纸(P´)可以迅速稳定地被裁切。

所述支撑板(1420)可随导向棒(1432)进行线性移动,并可凭借线性驱动部(1440)针对切刀安装板(1431)相离或相对地线性移动。因此,当切刀安装板(1431)的夹具(1433)与支撑板(1420)同时接近药包纸(P´)时,药包纸(P´)的两侧面受到支撑,在此状态下切刀(1430)与支撑板(1420)交叉的同时便完成了药包纸(P´)的裁切。因此药包纸(P´)不仅位移最小而且会被迅速准确裁切。

所述线性驱动部(1440)驱动切刀安装板(1431)进行线性移动。线性驱动部(1440)包括第一齿条(1441a)、第二齿条 (1441b)、小齿轮(1441c)以及驱动器(1442)。

第一齿条(1441a)固定在切刀安装板(1431)上并随切刀安装板(1431)一起线性移动。第二齿条(1441b)固定在支撑板(1420)上并随支撑板(1420)一起线性移动。小齿轮(1441c)安装在构架主体(1410)上并可以旋转。小齿轮(1441c)位于第一齿条(1441a)与第二齿条(1441b)之间并与第一齿条(1441a)、第二齿条(1441b)相啮合。驱动器(1442)控制第一齿条(1441a)与第二齿条(1441b)中的任一个进行线性移动。切刀安装板(1431)与支撑板(1420)可同时进行相对或者相离移动。

所述驱动器(1442)包含旋转电机(1443)、凸轮(1444)、传动棒(1445)、传动棒用弹性部件(1446)以及传动棒用传感器部(1447)。

所述旋转电机(1443)的主体安装在构架主体(1410)上,凸轮(1444)偏心固定在旋转电机(1443)的旋转轴(1443a)上,凸轮(1444)可以是圆形板等多种形状板。

所述传动棒(1445)安装在第一齿条(1441a)或第二齿条(1441b)上并与凸轮(1444)相接触,在传动棒(1445)与凸轮(1444)的最长位置相接触移动的同时使切刀(1430)与支撑板(1420)相互交叉;在传动棒(1445)与凸轮(1444)的最短位置相接触移动的同时使夹具(1443)与支撑板(1420)相离。

所述传动棒用弹性部件(1446)依靠弹力维持传动棒(1445)与凸轮(1444)的接触状态。因此传动棒(1445)可随凸轮(1444)的旋转进行线性移动,故切刀安装板(1431)与支撑板(1420)可以相互靠近或相互分离。例如,传动棒用弹性部件(1446)至少为一个拉伸弹簧,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切刀安装板(1431)及与其相邻的构架主体(1410)上。

所述传动棒用传感器部(1447)可通过检测传动棒(1445)所处位置来确认切刀(1430)是否位于所设定的裁切位置。传动棒 (1445)包含传感器基板(1445a),传动棒用传感器部(1447)可由光学式传感器构成。传动棒用传感器部(1447)凭借感知位置可以检测传感器基板(1445a)进入与否,从而检测到传动棒(1445)所处的位置。

传动棒用传感器部(1447)检测到的信息可提供给控制部(102),控制部(102)以传动棒用传感器部(1447)检测到的信息为基础来判断切刀(1430)是否处于设定的裁切位置,控制部(102)以传动棒用传感器部(1447)检测到的设定切刀(1430)裁切位置为基准,控制旋转电机(1443)使凸轮(1444)按照180度进行旋转。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可以进行若干改进和润饰,但只要不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