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镁合金铸棒吊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5203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镁合金铸棒吊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吊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镁合金铸棒的专用吊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镁合金铸棒在浇筑成型后,多是通过人工搬运的方式进行转移,即多人合力抬起铸棒搬运至他出;由于镁合金铸棒在成型后有一定的余温,搬运时人员需佩戴安全护具;并且,人工搬运的方式十分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因此,需要一种即节省人力又可以方便快捷的吊装工具来改变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人工搬运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镁合金铸棒吊具,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镁合金铸棒吊具,其要点是它包括带有万向轮的底座;所述底座上分别设有电机和支撑竖管,且支撑竖管的顶端通过轴承座与转动管相互活动连接;所述转动管的顶部设有一端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撑横梁,且连接处设有定滑轮;所述支撑横梁的底边设有水平滑轨;所述水平滑轨上设有与其相互滑动连接的滑座,且滑座上设有动滑轮;所述水平滑轨的底面均匀设有若干螺栓孔,且水平滑轨通过螺栓与螺栓孔的丝接配合来限制滑座的位置;所述电机的转轴与拉线的一端连接,拉线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定滑轮和动滑轮并与连杆Ⅰ顶端的线孔连接;所述连杆Ⅰ的底端通过转轴与夹手Ⅰ转动连接;所述连杆Ⅰ的中部通过转轴与连杆Ⅱ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Ⅱ的底端通过转轴与夹手Ⅱ转动连接;所述夹手Ⅰ和夹手Ⅱ的中部通过转轴相互转动连接;所述夹手Ⅰ上固定设有手持杆。

为了支撑牢固,所述支撑横梁通过加强杆与转动管的顶端连接。

为了操作稳定,所述底座上设有配重。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转动管通过轴承座与支撑竖管相互转动连接,便于转动管进行水平360转动,可将铸棒进行转移;夹手Ⅰ和夹手Ⅱ在手持杆的操作下起到夹持铸棒的目的;电机通过拉线可对夹具进行起吊,便于铸棒的放置取拿;滑座通过螺栓与螺栓孔的丝接配合来限位,使用时只需一人单手操作电机,另一手操作手持杆即可,操作便利。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人工搬运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夹具的结构示意放大图;

图3是图2的变化状态参考图。

图中1、转动管 2、轴承座 3、支撑竖管 4、配重 5、底座 6、万向轮 7、电机 8、手持杆 9、夹具 10、动滑轮 11、滑座 12、支撑横梁 13、水平滑轨 14、定滑轮 15、线孔 16、连杆Ⅱ 17、夹手Ⅰ 18、夹手Ⅱ 19、连杆Ⅰ 20、拉线 21、螺栓 22、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它包括带有万向轮6的底座5;所述底座5上分别设有电机7和支撑竖管3,且支撑竖管3的顶端通过轴承座2与转动管1相互活动连接;所述转动管1的顶部设有一端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撑横梁12,且连接处设有定滑轮14;所述支撑横梁12的底边设有水平滑轨13;所述水平滑轨13上设有与其相互滑动连接的滑座11,且滑座11上设有动滑轮10;所述水平滑轨13的底面均匀设有若干螺栓孔,且水平滑轨13通过螺栓21与螺栓孔的丝接配合来限制滑座11的位置;所述电机7的转轴与拉线20的一端连接,拉线20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定滑轮14和动滑轮10并与连杆Ⅰ19顶端的线孔15连接;所述连杆Ⅰ19的底端通过转轴与夹手Ⅰ17转动连接;所述连杆Ⅰ19的中部通过转轴与连杆Ⅱ16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Ⅱ16的底端通过转轴与夹手Ⅱ18转动连接;所述夹手Ⅰ17和夹手Ⅱ18的中部通过转轴相互转动连接;所述夹手Ⅰ17上固定设有手持杆8。

为了支撑牢固,所述支撑横梁12通过加强杆22与转动管1的顶端连接。

为了操作稳定,所述底座5上设有配重4。

工作原理:人工单手操作手持杆8来控制夹具9夹住铸棒,另一手控制电机7即可通过拉线20来控制夹具9的抬升或下降;转动管1可在轴承座2的作用下进行旋转,从而将铸棒进行转移;也可在万向轮6的作用下移动底座5,从而转移铸棒;滑座11通过螺栓21与螺栓孔的配合在水平滑轨13上限位,可调整距离。

本实用新型一人即可操作,铸棒通过夹具加持,移动方便,节省人力,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