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包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4169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打包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包装用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打包带。



背景技术:

打包带是进行产品外包装时对瓦楞箱、袋口、果蔬等进行捆扎的常用物品,现有的打包带多为聚乙烯、聚丙烯材料制成,有的打包带无孔,需要使用打包机压紧,有的打包带上带有孔,可人工扎紧,扎紧后无法反向拉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打包带,使其可方便的自动打包、打包带不易松开,可自由选择截取打包带长度,使用方便快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打包带,包括打包带本体和捆扎孔,所述的打包带本体上均匀的分布有若干H型捆扎孔,打包带本体的两端均为尖端,打包带本体的两端的正中间分别压有3-10cm的压缝。

进一步的,所述的压缝贯穿整个打包带。

采用这样的设计后,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结构简单,设计巧妙,H型捆扎孔的两个侧边可以正好的卡在H型捆扎孔的上端两个角中,不易滑出,而且,H型捆扎孔上下两端的挡片相互卡住,打包带不会被反向拉出,使用起来十分方便,仅需一个H型孔即可,加工方便。拉紧后可自动捆紧,节约了捆扎时间,长度可根据自身需要进行裁剪,使用灵活。

附图说明

上述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打包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H型捆扎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打包带本体,2为捆扎孔,3为压缝,4为压缝,21为捆扎孔的侧边,22为捆扎孔的顶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打包带,包括打包带本体1和捆扎孔2,所述的打包带本体1上均匀的分布有若干H型捆扎孔2,打包带本体1的两端均为尖端,打包带本体1的两端的正中间分别压有3-10cm的压缝4。

实施例2

如图3,所述的压缝还可以贯穿整个打包带。

使用时,可以将打包带的一端沿中间的压缝按扁,然后将其穿过捆扎孔,将打包带拉到需要的位置即可。穿过捆扎孔的打包带捆扎孔的侧边21卡在被穿插的H型捆扎孔的顶端22两个角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