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姜料定量灌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2012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姜料定量灌装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姜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姜料定量灌装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生姜加工过程中,为下道工序应用和快速脱辣,都是将姜块切成姜片,然后装袋运输和储存。为保持姜片的新鲜度,姜片装袋后需要往袋内注入一定量的液体姜料。目前,姜料的注入多采用人工舀装,工人用舀水的工具将姜料舀起后倒入装有姜片的袋中,这种方式劳动强度大,并且往袋内灌入的姜料量不易把握,过多会造成浪费,过少则会影响整袋姜片的保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姜料定量灌装设备,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易于把控姜料注入量,减小各袋之间姜料注入量的误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姜料定量灌装设备,包括带式输送机和固定于所述带式输送机一侧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固接有位于所述带式输送机上方的姜料箱,所述姜料箱底部固接有伸至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正上方的定量管,所述定量管的下口固接有内孔尺寸大于定量管内孔尺寸的底管,所述底管底面固接有出料管;所述定量管的上口设有通过竖直设置的拉伸弹簧与姜料箱连接的上密封盖,所述上密封盖通过向下穿过定量管的竖杆固接有位于底管内的下密封盖,所述竖杆的高度大于定量管高度;所述上密封盖上还固设有向上穿出姜料箱的压杆。

本方案利用带式输送机输送装袋的姜片,拉伸弹簧使得下密封盖将定量管的下口密封,姜料箱内的姜料由上口流入定量管内,当姜片移至出料管下方时,向下按压压杆,使上密封盖将定量管的上口密封,同时下密封盖离开下口,定量管内的姜料经出料管流入装有姜片的食品袋内,完成一次注入,松开压杆,拉伸弹簧将上密封盖和下密封盖拉回,定量管下口密封,姜料由上口流入定量管,每次注入食品袋的姜料量等于定量管的容积,非常容易实现姜料注入量的控制。

作为优化,所述底管底面为斜面,所述出料管位于底管底面的最低处。此种设置使底管内的姜料全部流出,进一步减小注入误差。

作为优化,所述出料管下口还固设有小径端朝下的锥管。可以适用于张口较小的食品袋,防止注入时洒落至袋外。

作为优化,所述压杆的上端铰接有杆状把手,所述杆状把手上位于压杆与手持端之间铰接有耳座,所述耳座与姜料箱固接。通过掀动杆状把手实现压杆的压下,利用杠杆原理使压杆的按压更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中所示:

1、带式输送机,2、锥管,3、底管,4、定量管,5、姜料箱,6、进料口,7、拉伸弹簧,8、压杆, 9、耳座,10、杆状把手,11、上密封盖,12、竖杆,13、下密封盖,14、固定架,15、出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姜料定量灌装设备,包括带式输送机1和固定于带式输送机1一侧的固定架14,固定架14上固接有位于带式输送机1上方的姜料箱5,姜料箱5的顶部设有进料口6,底部固接有伸至带式输送机1的输送带正上方的定量管4,定量管4的下口固接有内孔尺寸大于定量管内孔尺寸的底管3,底管3底面为斜面,在底管3底面的最低处固接有出料管15,出料管15的下口固设有小径端朝下的锥管2。定量管4、底管3、出料管15和锥管2同轴设置。

定量管4的上口设有通过竖直设置的拉伸弹簧7与姜料箱5连接的上密封盖11,拉伸弹簧上端与姜料箱5固接,下端与上密封盖11固接。上密封盖11通过向下穿过定量管4的竖杆12固接有位于底管3内的下密封盖13,上密封盖11、竖杆12和下密封盖13固接为一体,竖杆12的高度大于定量管4高度。

上密封盖11上还固设有向上穿出姜料箱的压杆8,压杆8的上端铰接有杆状把手10,杆状把手10上位于压杆8与手持端之间铰接有耳座9,耳座9与姜料箱5固接。

使用时,姜料经进料口6灌入姜料箱内,在拉伸弹簧7的作用下,下密封盖将定量管的下口密封,由于竖杆12的高度大于定量管4的高度,上密封盖11离开定量管4的上口,姜料流入并注满定量管,当带式输送机将装有姜片的食品袋送至锥管2下方时,向上掀动杆状把手的手持端,压杆8下移,推动上密封盖盖于定量管上口并将上口密封,同时,下密封盖离开定量管的下口,定量管内的姜料流入食品袋内,完成一次注入。松开杆状把手,拉伸弹簧将上密封盖和下密封盖往上拉至初始位置,姜料箱内的姜料再次灌满定量管,准备进入下一次注入。

本灌装设备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不仅减轻了劳动力,而且易于把控每次的注入量,减小注入误差,既不会造成姜料浪费,又避免了由于注入量过少影响姜片保鲜的问题。

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