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页岩空心砖搬运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62023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页岩空心砖搬运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心砖生产用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页岩空心砖搬运夹具。



背景技术:

空心砖是近年内建筑行业常用的墙体主材,由于质轻、消耗原材少等优势,已经成为国家建筑部门首先推荐的产品,空心砖质轻、强度高、保温、隔音降噪性能好,和实心砖相比,可节省大量的土地用土和烧砖燃料,减轻运输重量;减轻制砖和砌筑时的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减轻建筑物自重,加高建筑层数,降低造价,但是成品空心砖刚出来时,温度太高,人工搬运中即使佩戴手套也非常烫手,也只能够等待空心砖冷却后才能装卸,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此外,人工装卸过程中容易夹伤手,员工作业受伤几率高,一次搬运块数少,手工搬运效率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页岩空心砖搬运夹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页岩空心砖搬运夹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页岩空心砖搬运夹具,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通过连接结构相连接,且所述连接结构设置有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连接孔和转动杆,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下端设置有抓紧牙,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上端设置有弹簧固定处和把手,且所述弹簧固定处的中间安装有弹簧,且所述第一夹板的外侧安装有固定板和滚轮。

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外侧套接有泡沫棉。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为Y形设置,且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与第一夹板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滚轮设置有两组,且所述滚轮平行分布在第一夹板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内部设置有四组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内部设置有两组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种页岩空心砖搬运夹具,在使用夹具时,通过挤压弹簧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下端张开,夹住空心砖,并通过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下端的抓紧牙加固抓牢空心砖,第一连接杆的内部设置有四组连接孔,可以根据空心砖不同的尺寸,通过连接孔调节夹具所夹持的直径范围,便于夹持空心砖,同时,第一夹板的外侧安装有滚轮,当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夹住空心砖时,倾斜夹具,利用滚轮搬运空心砖,提高搬运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使用安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夹板、2把手、3泡沫棉、4抓紧牙、5固定板、6滚轮、7螺栓、8第一连接杆、9连接孔、10转动杆、11弹簧、12弹簧固定处、13第二连接杆、14连接结构、15第二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页岩空心砖搬运夹具,包括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15,所述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15通过连接结构14相连接,且所述连接结构14设置有第一连接杆8、第二连接杆13、连接孔9和转动杆10,所述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15的下端设置有抓紧牙4,所述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15的上端设置有弹簧固定处12和把手2,且所述弹簧固定处12的中间安装有弹簧11,且所述第一夹板1的外侧安装有固定板5和滚轮6。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2的外侧套接有泡沫棉3,增加把手2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5为Y形设置,且所述固定板5通过螺栓7与第一夹板1相连接,Y形设置能够稳定固定板5与第一夹板1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6设置有两组,且所述滚轮6平行分布在第一夹板1的外侧,通过滚轮6,便于移动空心砖,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8的内部设置有四组连接孔9,所述第二连接杆13的内部设置有两组连接孔9,第二连接杆13内部的连接孔9,通过与第一连接杆8内部的不同位置和距离的连接孔9相连接,能够调节夹具所夹持的直径范围。

该种页岩空心砖搬运夹具,在使用夹具时,通过挤压弹簧11使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15的下端张开,夹住空心砖,并通过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15的下端的抓紧牙4加固抓牢空心砖,第一连接杆8的内部设置有四组连接孔9,可以根据空心砖不同的尺寸,通过连接孔9调节夹具所夹持的直径范围,便于夹持空心砖,同时,第一夹板1的外侧安装有滚轮6,当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15夹住空心砖时,倾斜夹具,利用滚轮6搬运空心砖,提高搬运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使用安全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