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花茶的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3750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花茶的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的储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花茶的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是一种干品,极易吸湿受潮而产生质变,它对水分、异味的吸附很强,而香气又极易挥发。当茶叶保管不当时,在水分、温湿度、光、氧等因子的作用下,会引起不良的生化反应和微生物的活动,从而导致茶叶质量的变化,故存放时,用什么盛器,用什么方法,均有一定的要求。因此,茶叶罐就应运而生,从质地上区分,茶叶罐一般有锡制、铁制、陶瓷、玻璃、纸制等。然而,在潮湿的空气环境中,由于茶叶罐反复开启,茶叶同样会吸附一定量的水分,使其受潮。

且传统的茶叶储存装置为一体式的罐体,存储容量有限,且易碎,不易放置,且茶叶铲只能放置于茶叶铲放置盒内,使用和清理都极其不便,此外传统的茶叶储存装置不具有过滤茶叶渣功能,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花茶的储存装置,安全性高,使用方便,结构简单,防潮性能好,存储容量大,且罐体可拆卸,密封性能好,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二)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金花茶的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和设于罐体顶端的盖体,所述罐体包括位于下层的第一罐体和设于所述第一罐体上端的第二罐体,所述第一罐体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罐体的长度,即底座设有凸起端,所述凸起端上设有茶叶铲置放槽,所述第一罐体的一侧设有茶叶铲置放架,所述茶叶铲置放架上设有挂孔,所述挂孔内置放有茶叶铲,所述茶叶铲包括手柄和设于手柄底端的铲头,所述铲头上设有过滤孔;

所述第一罐体由外之内分别设有藤条编制层、竹炭层、干燥层以及防腐层,所述第一罐体设有密封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罐体内设有茶叶过滤板,所述茶叶过滤板中心位置设有圆形过滤孔,所述圆形过滤孔两侧设有长条状过滤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罐体由内而外依次设有吸水层、防潮层以及杀菌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圆形过滤孔包括两个同心圆,所述两同心圆之间设有十字形过滤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盖体包括内置于所述第二罐体的嵌盖和外置于所述第二罐体端盖,所述嵌盖的底端设有第一外螺纹接口,所述第二罐体顶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接口匹配的第一内螺纹接口,所述嵌盖顶端设有扣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端盖的形状为长方形或者正方形或者圆形的一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罐体呈葫芦形状,所述第一罐体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罐体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藤条编制层的厚度为-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干燥层内设有干燥剂包,所述干燥剂包内设有氧化钙粉末。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干燥剂包由吸附透气网制成。

(三)有益效果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一种金花茶的储存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中之一: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金花茶的储存装置,设有两个罐体,可大容量的存储茶叶;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金花茶的储存装置,罐体上设有茶叶铲置放架,使用清理都极其方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金花茶的储存装置,第一罐体内设有藤条编制层、竹炭层、干燥层以及防腐层,其吸附性能好,防潮性能好且具有防腐性能,可延长茶叶的寿命;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金花茶的储存装置,第一罐体内设有藤条编制层、竹炭层、干燥层以及防腐层,其吸附性能好,防潮性能好且具有防腐性能,可延长茶叶的寿命;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金花茶的储存装置,第二罐体内设有茶叶过滤板,可有效过滤茶叶滤渣,设计灵巧,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金花茶的储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金花茶的储存装置的第一罐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金花茶的储存装置的第二罐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金花茶的储存装置的嵌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金花茶的储存装置的茶叶过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部件】

1-底座; 2-第一罐体; 3-第二罐体;

4-嵌盖; 5-端盖; 7-茶叶铲;

10-凸起端; 11-第二防护壳; 20-密封袋;

21-第二内螺纹接口; 22-藤条编制层; 23-竹炭层;

24-干燥层; 25-防腐层; 26-茶叶铲置放架;

31-第一内螺纹接口; 42-扣环; 32-第二外螺纹接口;

35-吸水层; 33-第一橡胶密封垫片; 34-茶叶过滤板;

36-防潮层; 37-杀菌层; 41-第一外螺纹接口;

43-第二橡胶密封垫片; 101-茶叶铲置放槽; 260-挂孔;

340-长条状过滤孔; 341-圆形过滤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花茶的储存装置,安全性高,使用方便,结构简单,防潮性能好,存储容量大,且罐体可拆卸,密封性能好,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第一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金花茶的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和设于罐体顶端的盖体,所述罐体包括位于下层的第一罐体2和设于所述第一罐体2上端的第二罐体3,所述第一罐体2设有底座1,所述底座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罐体2的长度,即底座设有凸起端10,所述凸起端10上设有茶叶铲置放槽101,所述第一罐体2的一侧设有茶叶铲置放架26,所述茶叶铲置放架26上设有挂孔260,所述挂孔260内置放有茶叶铲7,所述茶叶铲7包括手柄和设于手柄底端的铲头,所述铲头上设有过滤孔;第一罐体1的顶端设有第二内螺纹接口21,第二罐体2底端设有与第二内螺纹接口21匹配的第二外螺纹接口32,第一罐体1与所述第二罐体2通过螺纹接口旋转连接,第二外螺纹接口32内侧设有第一橡胶密封垫片33。

所述第一罐体2由外之内分别设有藤条编制层22、竹炭层23、干燥层24以及防腐层25,防腐层25为防腐涂层,所述第一罐体2设有密封袋20。

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罐体3内设有茶叶过滤板34,所述茶叶过滤板34中心位置设有圆形过滤孔341,所述圆形过滤孔341两侧设有长条状过滤孔340,使用时,可将茶叶导入第二罐体3内,第二罐体3底端可连接茶叶杂质罐,通过茶叶过滤板34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杂质直接落入茶叶杂质罐,而成品可直接从第二罐体3顶端倒出。

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罐体3由内而外依次设有吸水层35、防潮层36以及杀菌层37,吸水层35为吸水海绵层,防潮层36内设有防潮棉,杀菌层37内设有杀菌剂。

如图5所示,所述圆形过滤孔341包括两个同心圆,所述两同心圆之间设有十字形过滤孔。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盖体包括内置于所述第二罐体3的嵌盖4和外置于所述第二罐体3端盖5,所述嵌盖4的底端设有第一外螺纹接口41,第一外螺纹接口41内设有第二橡胶密封垫片43,所述第二罐体3顶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接口41匹配的第一内螺纹接口31,所述嵌盖4顶端设有扣环42。

如图4所示,所述端盖5的形状为长方形。

如图1所示,所述罐体呈葫芦形状,所述第一罐体2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罐体3的长度。

如图1所示,所述藤条编制层22的厚度为20-50mm。

如图1所示,所述干燥层24内设有干燥剂包,所述干燥剂包内设有氧化钙粉末。

如图1所示,所述干燥剂包由吸附透气网制成。

使用时,可先取走端盖5,再旋转出嵌盖4,即可在第二罐体3放置金花茶的茶叶,当存放量较大时,可将第二罐体3和第一罐体2旋转分离,将金花茶的茶叶存放至第一罐体2内,罐体可置放在底座2内,其可以保护罐体的安全,且底座与第二罐体3配合可存放茶叶铲7,使用方便。

至此,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一种金花茶的储存装置介绍完毕。

二、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内容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其区别如下:

如图1所示,第一罐体2与第二罐体3之间嵌入连接,端盖5的形状为正方形。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可提供包含特定值的参数的示范,但这些参数无需确切等于相应的值,而是可在可接受的误差容限或设计约束内近似于相应值。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除非特别描述或必须依序发生的步骤,上述步骤的顺序并无限制于以上所列,且可根据所需设计而变化或重新安排。并且上述实施例可基于设计及可靠度的考虑,彼此混合搭配使用或与其他实施例混合搭配使用,即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自由组合形成更多的实施例。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