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卷卷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4966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卷卷取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钢卷卷取机。



背景技术:

将钢卷按照实际需要进行缠绕包装,传统通过人工进行卷曲,费时费力,人力成本高,并且卷曲后的钢卷缠绕不紧密,占用体积大,容易落入灰尘,且不易防潮、防尘。在进行钢卷裁剪之前需要将钢卷端部进行固定,钢卷的重量和体积较大,不容易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卷曲钢卷的钢卷开卷机。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钢卷卷取机,包括机架和固定于机架上的卷取机构,所述卷取机构包括与旋转电机输出端连接且一端连接于机架上的转轴、安装于转轴上且与转轴同心的卷筒;所述转轴与驱动装置输出端连接,使转轴可沿轴心往复运动;所述卷筒包括至少一对沿转轴轴向设置且相邻的第一卷板和第二卷板,第一卷板和第二卷板的外表面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第一卷板与第二卷板有第一接触面,该第一接触面与第一卷板外表面相切角度小于90度,所述第一卷板的内表面与转轴通过至少一组第一导轨副连接,所述第二卷板的内表面与转轴通过至少一组第二导轨副连接,所述第一导轨副的导轨与转轴轴向、第二导轨副的导轨与转轴轴向均设置有倾斜角度;当转轴沿轴向往复运动时,第一卷板和第二卷板沿转轴径向张开或收缩。

优选地,所述卷筒还包括与第一卷板相邻且沿转轴轴向设置的第三卷板,第一卷板、第二卷板、第三卷板的外表面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第三卷板和第一卷板有第二接触面,该第二接触面与第一卷板外表面的相切角度小于90度,所述第三卷板的内表面与转轴通过至少一组第三导轨副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触面与第一卷板外表面的相切角度为5~30度,所述第二接触面与第一卷板外表面的相切角度为5~30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轨副的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卷板内表面的第一滑槽和设置在转轴上的第一滑块,第一滑槽与第一滑块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导轨副的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卷板内表面的第二滑槽和设置在转轴上的第二滑块,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滑动配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同心的筒型的滑块座,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均固定在滑块座上。

优选地,所述相邻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之间设置有导向杆。

优选地,所述第一滑槽与转轴轴向设有第一倾斜角度,所述第二滑槽与转轴轴向设有第二倾斜角度,所述第一倾斜角度小于第二倾斜角度;

当所述第一卷板和第二卷板相互接触时,第一滑块位于第一滑槽的靠近转轴的一端,第二滑块位于第二滑槽的靠近转轴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滑槽与转轴轴向设有第一倾斜角度,所述第二滑槽与转轴轴向设有第二倾斜角度,所述第一倾斜角度不小于第二倾斜角度;

当所述第一卷板和第二卷板相互接触时,第一滑块位于第一滑槽的远离转轴的一端,第二滑块位于第二滑槽的远离滑块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第三导轨副的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三卷板内表面的第三滑槽和设置在滑块座上的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固定在滑块座上;

所述第三滑槽与转轴轴向设有第三倾斜角度,所述第一倾斜角度小于第三倾斜角度,当所述第一卷板和第三卷板相互接触时,第一滑块位于第一滑槽靠近转轴的一端,第三滑块位于第三滑槽的靠近转轴的一端;

或所述第三滑槽与转轴轴向设有第三倾斜角度,所述第一倾斜角度不小于第三倾斜角度,当所述第一卷板和第三卷板相互接触时,第一滑块位于第一滑槽远离转轴的一端,第三滑块位于第三滑槽的远离转轴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转轴和旋转电机均通过滑轨滑动连接于机架上;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缸。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可以进行张缩的第一卷板和第二卷板,可以将第一卷板和第二卷板进行分离后,将钢卷插入第一卷板和第二卷板之间,然后将第一卷板和第二卷板进行贴合,固定住钢卷,转动钢卷可对钢卷进行卷曲。将第一卷板和第二卷板的接触面与卷筒外圆周的相切角度小于90度,使钢卷端部被弯曲固定时的弯折角度变小,方便对钢卷的夹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钢卷卷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卷取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卷取机构的卷筒回缩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第一卷板的机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机架,20-卷取机构,21-转轴,22-卷筒,23-第一卷板,231-第一滑槽,232-第一滑块,233-第一接触面,234-第二接触面,24-第二卷板,241-第二滑块,25-第三卷板,251-第三滑块,26-第四卷板,27-第五卷板,28-第六卷板,29-滑块座,30-固定架,31-压紧辊,32-分隔盘,33-液压缸,34-固定盘,35-限位盘,36-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固定”、“连接”、“前”、“后”、“左”、“右”、“顶”、“底”以及类似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实用新型所用第一、第二等只是为了方便编号而设置,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本说明书附图中省略了电线、皮带等,具体根据实施例中的实际情况而定。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钢卷卷取机。

参照图1至图4,一种钢卷卷取机,包括机架10和固定于机架10上的卷取机构20,卷取机构20包括与转轴21、安装于转轴21上的卷筒22,该卷筒22与转轴21同心设置,转轴21与设在机架内的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使转轴21能够沿径向转动,实现卷取钢材的功能。转轴21的一端和驱动装置输出端连接,使转轴21沿其轴向往复运动,该驱动装置可以为一液压缸。该转轴21和驱动电机均通过滑轨设置于机架10上,使转轴21既可通过电机转动,又可通过液压缸平动。

具体地,卷筒22为可沿转轴径向活动结构(参照图2和图3),它包括至少一对沿转轴21轴向设置且相邻的第一卷板23和第二卷板24,第一卷板23和第二卷板24的外表面为弧形,且位于同一圆周上。第一卷板23的一侧面为第一接触面233,另一侧面为第二接触面234(参照图4),第一接触面233和第二卷板24一侧相互贴合。该第一接触面233与第一卷板23外表面相切角度小于90度,优选地,该角度为5~30度。

在第一卷板23的内表面与转轴21通过至少一组第一导轨副滑动连接,第二卷板24的内表面与转轴21通过至少一组第二导轨副滑动连接。进一步的,转轴21的一端固定一滑块座29,该滑块座29为筒型,且与转轴21同心设置。该滑块座29分别与第一卷板23、第二卷板24通过第一导轨副和第二导轨副滑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轨副的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卷板内表面的第一滑槽和设置在滑块座29上的第一滑块232,第二导轨副的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卷板内表面的第二滑槽和设置在滑块座29上的第二滑块241。第一滑块232、第二滑块241沿滑块座29周向设置。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滑槽与转轴轴向设有第一倾斜角度,第二滑槽与转轴轴向设有第二倾斜角度,且第一倾斜角度小于第二倾斜角度。当第一卷板23和第二卷板24相互接触时,第一滑块232位于第一滑槽的靠近转轴的一端,第二滑块241位于第二滑槽的靠近转轴的一端。如此,当转轴沿轴向移动时,第一卷板23和第二卷板24分别沿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沿转轴径向内缩,且由于第一倾斜角度小于第二倾斜角度,第一卷板23沿转轴径向移动的距离小于第二卷板24,第一卷板23和第二卷板沿径向出现一高度差(参照图3),供钢材插入,之后,转轴沿轴向反向移动,第一卷板23和第二卷板24回复原状,同时将钢材夹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触面233与第一卷板23外表面的相切角度决定了钢材被夹紧时,钢材被夹紧部位的弯曲程度,本实施例中优选为2~30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或者,该第一倾斜角度不小于第二倾斜角度,当第一卷板23和第二卷板24相互接触时,第一滑块232位于第一滑槽的远离转轴的一端,第二滑块241位于第二滑槽的远离滑块的一端。如此,当转轴沿轴向移动时,第一卷板23和第二卷板24分别沿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沿转轴径向外张,且由于第一倾斜角度不小于第二倾斜角度,第一卷板23沿转轴径向移动的距离不小于第二卷板24,且第一卷板23和第二卷板24之间出现间隙,供钢材插入,之后,转轴沿轴向反向移动,第一卷板23和第二卷板24回复原状,同时将钢材夹紧。

进一步地,卷筒22还包括与第一卷板23相邻且沿转轴21轴向设置的第三卷板,第一卷板23、第二卷板24、第三卷板25的外表面位于同一圆周上,该第三卷板25一侧与第一卷板23的第二接触面234相贴合。该第二接触面234与第一卷板23外表面的相切角度小于90度,优选为2~30度,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该第三卷板25的内表面和滑块座29通过至少一组第三导轨副滑动连接。第三导轨副的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三卷板25内表面的第三滑槽和设置在滑块座上的第三滑块251,第三滑块251、第一滑块232、第二滑块251分别沿滑块座29轴向设置。

第三滑槽与转轴21轴向设有第三倾斜角度。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倾斜角度小于第三倾斜角度,当第一卷板23和第三卷板25相互接触时,第一滑块232位于第一滑槽靠近转轴21的一端,第三滑块251位于第三滑槽靠近转轴21的一端。如此,当转轴沿轴向移动时,第一卷板23和第三卷板25分别沿第一滑槽和第三滑槽沿转轴径向内缩,且由于第一倾斜角度小于第三倾斜角度,第一卷板23沿转轴径向移动的距离小于第三卷板25,第一卷板23和第三卷板沿径向出现一高度差(参照图3),供钢材插入,之后,转轴沿轴向反向移动,第一卷板23和第三卷板25回复原状,同时将钢材夹紧。

或者,该第一倾斜角度不小于第三倾斜角度,当第一卷板23和第三卷板25相互接触时,第一滑块232位于第一滑槽的远离转轴的一端,第三滑块251位于第三滑槽的远离滑块的一端。如此,当转轴沿轴向移动时,第一卷板23和第三卷板25分别沿第一滑槽和第三滑槽沿转轴径向外张,且由于第一倾斜角度不小于第三倾斜角度,第一卷板23沿转轴径向移动的距离不小于第三卷板25,且第一卷板23和第三卷板25之间出现间隙,供钢材插入,之后,转轴沿轴向反向移动,第一卷板23和第三卷板25回复原状,同时将钢材夹紧。

设置第一卷板23、第二卷板24、第三卷板25的结构,可方便转轴21不论正转还是反转,均能够夹持钢材。

进一步地,第一滑轨副、第二滑轨副、第三滑轨副均设置有两组,相应地,滑块座29上沿轴向分别设有两个第一滑块232、第二滑块241、第三滑块251,且第一滑块232、第二滑块241、第三滑块251之间沿周向设置。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卷筒22还包括沿转轴轴向依次设置的第四卷板26、第五卷板27、第六卷板28(参照图3),它们均通过导轨副与滑块座29滑动连接。第一卷板23、第二卷板24、第五卷板27、第六卷板28、第四卷板26、第三卷板25依次沿转轴21周向设置,共同围成一卷筒。具体地,在第四卷板26上设有第四滑槽,第五卷板27上设有第五滑槽,在第六卷板28上设有第六滑槽,相应的,在滑块座29上设置有与第四滑槽想配合的第四滑块、与第五滑槽相配合的第五滑块、与第六滑槽相配合第六滑块。

参照第一卷板23和第二卷板24的滑槽倾斜角度设置以及滑块位置设置。若转轴沿轴向移动,卷板内缩,则第四卷板26的第四滑槽倾斜角度小于第三倾斜角度,第六卷板的第六滑槽倾斜角度大于第四滑槽倾斜角度,第五卷板的第五滑槽倾斜角度小于第六滑槽倾斜角度,第二卷板的第二滑槽的第二倾斜角度大于第五滑槽倾斜角度。且在第一卷板23和第二卷板24相互接触时,所有卷板的滑块均位于相应滑槽的靠近转轴的一端。

若转轴沿轴向移动,卷板外张,则所有卷板的滑块均位于相应滑槽的远离转轴的一端。对于卷板上滑槽的倾斜角度可以设为一致,也可以不一致。当滑槽的倾斜角度一致时,外张后,所有卷板的外表面位于同一圆周上。

进一步地,机架10上还设置有一限位盘35,转轴21活动套接且轴向垂直于该限位盘35。转轴21周向相邻的两个滑块之间均设置有导向杆36,该导向杆36一端固定连接于限位盘35上,另一端固定于一固定盘34。卷筒22上的卷板可沿限位盘35的径向移动。

进一步地,机架10上铰接有一固定架30,固定架30通过液压缸33驱动其转动,固定架30上铰接有位于卷筒22上方的压紧辊31,压紧辊31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分隔盘32,分隔盘32之间的间距根据实际需要裁剪钢材的宽度设定。

以上结合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