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型材及使用该型材的电梯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6236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电梯型材及使用该型材的电梯框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领域,更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型材及使用该型材的电梯框架。



背景技术: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用于载人载物的运输设备,现有的私人住宅中多会使用家用电梯,家用电梯中包括了电梯型材及使用该型材的电梯框架,电梯型材及使用该型材的电梯框架主要有竖向设置的立柱和横向设置的横档组成,立柱主要用于主体支撑,支撑在相邻的立柱中间,横档上需要用于安装外部侧板。现有的电梯型材及使用该型材的电梯框架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来说,比如现有的横档为了能够更好得去装配外部侧板,避免外部侧板装配不进去,其装配外部侧板的部分会设计成如图1所示的样子,其中A为外部侧板,横档一侧的挡板的高度要低于横档的水平高度,且其安装深度不易过深,如若过深,则会有装配困难;而且现有横档的使用同样会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由于长时间的电梯使用,在横档和外部侧板之间难免会掉入灰尘,由于相当一部分的外部侧板为透明材质的材料,如果采用的是现有的横档,用户在俯视时会清晰地看到在横档和外部侧板之间掉入的灰尘,使电梯看起来非常的脏,影响用户的感官使用;同时,由于立柱需要进行装配,也存在着装配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梯型材及使用该型材的电梯框架,该电梯型材及使用该型材的电梯框架的横档和立柱的装配更加方便快捷,同时更加牢固和美观。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梯型材,包含立柱和横档:

所述横档水平方向安装在立柱上,所述横档的一侧开设有横档固定槽,所述横档的另一侧的上方设有上安装部、下方设有下安装部;所述上安装部上设有可供外部侧板插入的上容纳空间,所述上容纳空间的上方形成开口,在所述上容纳空间的朝里一侧为横档上侧壁,所述上容纳空间的朝外一侧设有用于固定外部侧板及遮挡视线的上挡板,所述上挡板的上端朝里折弯形成一上凸缘;所述下安装部上设有可供外部侧板插入的下容纳空间,所述下容纳空间的下方形成开口,所述下容纳空间的朝里一侧为横档下侧壁,在所述下容纳空间的朝外一侧设有用于固定外部侧板的下挡板,所述下挡板的下端朝里折弯形成一下凸缘;

在所述立柱上对称设有两个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开设有用于插入连接板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一侧向内凹形成立柱固定槽,所述连接孔和所述立柱固定槽之间形成过渡部,在安装部的一侧设有立柱挡板,在外部侧板装入后立柱挡板的面低于外部侧板的面,在立柱挡板的内侧设有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横档上侧壁的高度a与所述上挡板的高度b之间的大小关系为0.5a<b<1.4a。

进一步的,所述上容纳空间插入外部侧板后所述上容纳空间的顶部到外部侧板的间隙高度c大于所述下容纳空间的深度d。

进一步的,在立柱上还对称设有若干个加强筋。

更进一步的,在所述立柱固定槽的开口处设有凸块。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电梯框架,该电梯框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型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电梯型材及使用该型材的电梯框架进行装配时,通过横档和立柱的特殊截面设计,使电梯型材及使用该型材的电梯框架在装配时省力、方便,装配完成后外部侧板不会被外力轻易挤压退出框架内,结构更加合理,横档中的上挡板具有一定的高度,外部侧板的间隙里掉入的灰尘会被遮挡掉视线,可以让使用者看不到在横档和外部侧板之间的灰尘,使家用电梯使用起来在感官上更加洁净,让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同样的,立柱的结构也能让两个立柱之间的装配更轻松、装配后后的结构强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横档使用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电梯框架的整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立柱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外部侧板装配在立柱上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横档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外部侧板安装在横档之间的示意图。

图中:

A-外部侧板B-压板条;

1-立柱 11-安装部 111-连接孔 112-立柱固定槽 1123-凸块 113-过渡部 12-加强筋 13-立柱挡板 131-凸起;

2-横档 21-横档固定槽 22-上安装部 220-上容纳空间 221-横档上侧壁 222-上挡板 223-上凸缘 23-下安装部 230-下容纳空间 231-横档下侧壁 232-下挡板 233-下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3到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电梯型材包括立柱1和横档2,其中:

横档2,参见图5,图5为横档2的横截面示意图,横档2水平方向安装在立柱1上,横档2的一侧开设有横档固定槽21,在横档2的另一侧的上方设有上安装部22、下方设有下安装部23,上安装部22和下安装部23用于装配外部侧板A,该外部侧板A可为透明材质;上安装部22上设有可供外部侧板A插入的上容纳空间220,上容纳空间220的上方形成开口,在上容纳空间220的朝里一侧为横档上侧壁221,设横档上侧壁221的高度为a,在上容纳空间220的朝外一侧设有用于固定外部侧板A及遮挡视线的上挡板222,上挡板222的上端朝里折弯形成一上凸缘223,设上挡板222的高度为b,横档上侧壁221的高度 a与上挡板222的高度b之间的大小关系为0.5a<b<1.4a;下安装部23上设有可供外部侧板A插入的下容纳空间230,下容纳空间230的下方形成开口,在下容纳空间230的朝里一侧为横档下侧壁231,在下容纳空间230的朝外一侧设有用于固定外部侧板A的下挡板232,下挡板232的下端朝里折弯形成一下凸缘233;为了能让外部侧板A能够装入横档,上容纳空间220插入外部侧板A 后上容纳空间220顶部到外部侧板A的间隙高度c大于下容纳空间230的深度 d。

立柱1,参见图3,图3为立柱1的横截面示意图,在立柱1上对称设有两个安装部11,在安装部11上开设有用于插入连接板的连接孔111,在连接孔111 的一侧向内凹形成立柱固定槽112,连接孔111和立柱固定槽112之间形成过渡部113,在立柱固定槽112的开口处设有凸块1123,在安装部11的一侧设有立柱挡板13,在外部侧板A装入后立柱挡板13的面低于外部侧板A的面,在立柱挡板13的内侧设有凸起131;为进一步加强立柱1的结构强度,在立柱1 上还对称设有若干个加强筋1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电梯框架采用了上述的立柱1和横档2,横档2水平安装在立柱1上,横档2沿立柱1的向上方向间隔设置。

下面对外部侧板的安装进行详细说明,参见图4和图6,图4为外部侧板A 装配在立柱1上的示意图,图6为外部侧板A安装在横档2之间的示意图,在上下的横档2之间以及相邻的立柱1之间安装有外部侧板A,当在对外部侧板A 进行安装时,将外部侧板A放于上侧横档2的上容纳空间220内并向上抬,保证外部侧板A的下边缘可越过下侧横档2的下挡板232,越过后将外部侧板A 放下,外部侧板A的下端装入到下侧横档2的下容纳空间230内,同时外部侧板A的上端又未脱出上侧横档2的上容纳空间220,此时再在上凸缘223、下凸缘233与外部侧板A之间塞入胶条(胶条在图中未显示标注),压紧外部侧板A 即可。由立柱1的结构可知,在将外部侧板A装入上、下横档2的上容纳空间 220和下容纳空间230内时,立柱1上的立柱挡板13的面低于外部侧板A的面,因此立柱1不会阻挡外部侧板A的装入,待外部侧板完全装入横档2的上容纳空间220和下容纳空间230后,立柱1上再装入压板条B,压板条B与立柱1 利用凸起131钩住,并在压板条B和外部侧板A之间塞入胶条(胶条在图中未显示标注),以压紧外部侧板A。以上即完成外部侧板A的装配,在装配时轻松省力,装配完成后外部侧板A不会被外力轻易挤压退出框架内,结构更加合理。

本实用新型通过横档2和立柱1的特殊截面设计,使电梯框架在装配时更加省力、方便,在对横档2上安装外部侧板A时,其装配更加轻松,不会因为上容纳空间220或下容纳空间230过深而装配困难,同时,由于该结构能让横档2上具有更深的用于安装外部侧板A的空间,可以让整个电梯框架在安装完外部侧板A后更加牢固、结实;同时,在立柱1上所形成的过渡部113,同样让连接板插入时更加轻松,能使立柱1与立柱1之间固定连接的结构强度更高。

在本实用新型中,上下两个横档2之间用于安装外部侧板A,如果插入的外部侧板A为透明材质,由于横档2中的上挡板222具有一定的高度,在使用时外部侧板A的间隙里掉入的灰尘被遮挡掉视线,当电梯在运行时,让使用者看不到在横档上侧壁221和外部侧板A之间的灰尘,使家用电梯使用起来在感官上更加洁净,让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