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分体式垃圾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6683阅读:8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分体式垃圾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处理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分体式垃圾压缩机。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逐步扩大,人口逐年增加,生活垃圾处理距离城市城区距离变得越来越远。对垃圾进行减容,便于进行垃圾长距离运输,将成为未来垃圾处理的总体趋势。垃圾压缩机是实现垃圾压缩减容的主要设备之一,是垃圾中转站的主要设备。垃圾压缩机是一种由液压系统控制的将收集来的垃圾进行压缩,以减小垃圾体积的机械。分体式垃圾压缩机的压缩主机和垃圾箱分体式设置,被压缩后的垃圾推入垃圾箱,垃圾箱装满后用拉臂车运走。

现有的分体式垃圾压缩机,压缩主机推拉垃圾箱时,挂钩钩住垃圾箱及脱开垃圾箱时,需人工手动拉动挂钩以实现钩住或脱开垃圾箱,从而增加了劳动强度,同时使得工作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分体式垃圾压缩机,达到便于控制挂钩钩住及脱开垃圾箱,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分体式垃圾压缩机,包括压缩主机,压缩主机底部设有推拉箱机构,推拉箱机构端部连接有垃圾箱,所述推拉箱机构端部设有挂钩机构,挂钩机构包括设于推拉箱机构端部用于脱开或钩住垃圾箱的挂钩组件、控制挂钩组件展开以实现脱开垃圾箱或扣合以实现脱钩住垃圾箱的控制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垃圾倒入压缩主机,由压缩主机进行压缩减容,压缩后的垃圾推入垃圾箱内,当垃圾箱装满后,由推拉箱机构推开,通过控制组件控制挂钩组件展开实现脱开垃圾箱,垃圾箱运走;更换空的垃圾箱后,通过控制组件控制挂钩组件扣合实现钩住垃圾箱,由推拉箱机构将垃圾箱拉回与压缩主机卡紧装载压缩后的垃圾;通过控制组件的控制,免去人工拉动挂钩组件实现脱开或钩住,降低了劳动强度,使得工作效率上升。

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与挂钩组件转动连接的连接杆、控制连接杆转动以实现带动挂钩组件脱开或钩住垃圾箱的动力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动力源控制连接杆转动,连接杆转动带动挂钩组件脱开或钩住垃圾箱;动力源有效的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通过动力源的远程控制及自动控制挂钩组件,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动力源包括与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的移动块、控制移动块移动的液压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压缸的伸缩轴伸长带动移动块移动,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转动带动挂钩组件展开实现脱开垃圾箱;液压缸控制伸缩轴收缩,带动移动块移动,移动块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带动挂钩组件扣合实现钩住垃圾箱;液压缸便于远程控制,有效地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动力源包括与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的螺母、与螺母配套的丝杠、带动丝杠转动的伺服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伺服电机转动带动丝杠转动,丝杠转动带动螺母移动,螺母移动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转动带动挂钩组件展开实现脱开垃圾箱或扣合实现钩住垃圾箱;伺服电机便于精确控制旋转量,同时便于双向转动实现脱开及扣合,有效地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挂钩组件包括与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的推杆、与推杆另一端转动连接的活动钩、固定于推拉箱机构端部的固定台,活动钩一端转动连接于固定台,活动钩背离固定台旋转展开以实现脱开垃圾箱或朝向固定台旋转扣合以实现钩住垃圾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转动时带动推杆转动,推杆转动带动活动钩转动,活动钩背离固定台旋转展开实现脱开垃圾箱或朝向固定台旋转扣合实现钩住垃圾箱,实现便于控制挂钩组件的脱开和钩住,有效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推杆穿过固定台且与固定台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杆穿过固定台且与固定台转动,限制推杆的位移,防止推杆在转动时滑移,使推杆转动带动活动钩转动实现脱开或钩住垃圾箱。

优选的,所述垃圾箱端部设有连接柱,连接柱上设有第一齿组,所述活动钩上设有扣合时与第一齿组啮合的第二齿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柱上设有第一齿组,活动钩上设有第二齿组,活动钩转动扣合时,第一齿组与第二齿组啮合,有效地增加了接触面积,进而增大了摩擦力,使得推拉箱的过程中更加稳固,有效避免脱钩。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端部与垃圾箱间设有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柱端部与垃圾箱间设有加强筋,有效增加了连接柱的抗拉能力,避免多次重复推拉中连接柱受力拉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控制组件及动力源的设置,使得挂钩组件的控制更加简便,有效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液压缸的设置,便于精确控制伸缩量,实现精确控制挂钩组件的展开及扣合,提高工作效率;

三、伺服电机的设置,使得控制旋转量精确,同时双向旋转实现脱开及钩住,提高工作效率;

三、挂钩组件各部件的设置,使得动力源的控制,带动挂钩组件连动,实现挂钩组件的展开及扣合,有效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第一齿组和第二齿组的设置,有效增加了接触面积增大了摩擦力,使推拉时更稳固;

五、加强筋的设置,有效增加了连接柱的抗拉能力,增加了连接柱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1中挂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垃圾箱底部连接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中挂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缩主机;2、垃圾箱;21、连接柱;22、加强筋;3、推拉箱机构;4、支撑平台;51、液压缸;511、伸缩轴;52、移动块;53、连接杆;54、伺服电机;55、丝杠;56、螺母;6、推杆;7、固定台;8、活动钩;91、第一齿组;92、第二齿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新型分体式垃圾压缩机,如图1、图2所示,包括压缩主机1。垃圾倒入至压缩主机1内,由压缩主机1进行压缩减容。在压缩主机1的后端,连接有垃圾箱2。压缩减容后的垃圾,推入垃圾箱2内。在压缩主机1底部设有推拉箱机构3,推拉箱机构3将垃圾箱2连接卡紧于压缩主机1后端。垃圾箱2装满后,启动推拉箱机构3推动垃圾箱2与压缩主机1分离。更换空的垃圾箱2后,推拉箱机构3将垃圾箱2拉回与压缩主机1卡紧。

压缩主机1包括进料、压缩、锁紧、液压系统及电气控制系统等,压缩主机1结构、推拉箱机构3、垃圾箱2结构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在推拉箱机构3端部,设有挂钩机构,用于脱开或钩住垃圾箱2,便于推拉垃圾箱2。

如图3、图4所示,挂钩机构包括设于推拉箱机构3端部的L型的支撑平台4、固定于支撑平台4上的控制组件、控制组件控制的挂钩组件。控制组件包括动力源,动力源包括液压缸51,液压缸51固定在支撑平台4靠近推拉箱机构3的端部。液压缸51的伸缩轴511端部焊接有移动块52,移动块52转动连接有连接杆53。伸缩轴511伸缩时推动移动块52背离液压缸51移动,带动连接杆53转动。

挂钩组件包括推杆6,推杆6转动连接在连接杆53远离移动块52端。在支撑平台4背离推拉箱机构3的端部,焊接有固定台7。固定台7内部中空,推杆6穿过固定台7中空部分。在固定台7与推杆6间转动连接,限制推杆6的位移,防止推杆6转动时滑移。

在固定台7上,转动连接有活动钩8。推杆6背离连接杆53的端部与活动钩8转动连接,连接杆53转动时带动活动钩8转动。活动钩8朝向固定台7的侧壁上,一体成型有第二齿组92。

在垃圾箱2朝向推拉箱机构3的端部,一体成型有连接柱21。在连接柱21上,一体成型有第一齿组91。活动钩8抵触连接柱21时,第一齿组91和第二齿组92啮合。在连接柱21与垃圾箱2之间,设有加强筋22,用于加强连接柱21受力时的抗拉能力,避免连接柱21被拉断。

液压缸51的伸缩轴511伸长时,推动移动块52背离液压缸51移动,推动连接杆53转动,连接杆53带动推杆6转动,推杆6转动时带动活动钩8转动,活动钩8远离固定台7转动,脱开连接柱21,便于将垃圾箱2运走;更换空的垃圾箱2后,液压杆的伸缩轴511收缩,带动移动块52朝向液压杆移动,移动块52带动连接杆53转动,连接杆53带动推杆6转动,推杆6带动活动钩8靠近固定台7转动,活动钩8将连接柱21钩住位于活动钩8与固定台7间,第一齿组91和第二齿组92啮合增加摩擦力,使推拉箱机构3更方便推拉垃圾箱2。

工作原理:垃圾倒入压缩主机1内,被压缩减容,压缩后的垃圾推入垃圾箱2内,垃圾箱2装满后,启动推拉箱机构3将垃圾箱2推离压缩主体,推至端部时,启动液压缸51,伸缩轴511伸长推动移动块52移动,活动钩8转动脱开连接柱21,垃圾箱2运走;更换空的垃圾箱2后,液压缸51启动伸缩轴511收缩带动移动块52移动,活动钩8转动钩住连接柱21,启动推拉箱机构3将垃圾箱2连接卡紧于压缩主机1后端,进行下一批次的垃圾压缩。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动力源不同。如图5所示,动力源包括伺服电机54,伺服电机54固定在支撑平台4靠近推拉箱机构3的端部。伺服电机54的转轴(图中未标示)连接有丝杠55,丝杠55上配合有螺母56。螺母56上焊接有连接杆53,连接杆53与推杆6铰接。

伺服电机54正转,带动丝杠55转动,螺母56背离伺服电机54移动,连接杆53带动推杆6转动,活动钩8背离固定台7转动展开;伺服电机54反转,带动丝杠55转动,螺母56朝向伺服电机54移动,连接杆53带动推杆6转动,活动钩8朝向固定台7转动扣合。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