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膜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4030阅读:906来源:国知局
一种面膜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膜包装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面膜包装机,这种面膜包装机是通过传送机构对包装袋进行水平输送,传送机构穿过开袋机构、面膜折叠机构、加液机构和封合机构。这种传送机构包括有用于带动包装袋水平运动的传送带以及用于放置包装袋的支撑板,传送带上设有用于推动包装袋的限位推块,包装袋就相邻两个限位推块之间,随着传送带的移动,包装袋水平向前移动,并进入相应的加工工位。当包装袋进入到加膜工位时,开袋机构打开袋子,面膜折叠机构将面膜折叠并加入到袋子中;同理,当包装袋进入到加液工位时,开袋机构打开袋子,加液机构将面膜液体加入到袋子中。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面膜包装机存在以下问题:1、面膜折叠机构只能对面膜实现两次对折,折叠后的面膜还是非常宽,无法满足小型包装袋的包装;2、现有面膜包装机都是通过输送带进行输送,这种面膜输送方式要实现多张面膜同时折叠,需要设置多个感应器,每一张面膜的位置确认都需要感应器的感应,并且确认位置后,还需要停止面膜包装机构,然后再通过人工放置下一张面膜,很显然,这种面膜输送方式效率低、结构复杂,不易操作;3、目前一般面膜包装机不论是在加液工位还是加膜工位都没有设置护袋机构,由于没有护袋机构,袋子在打开的过程中容易从支撑板上掉落,因为袋子很轻,如果没有被限制在左右空间内,袋子甚至在打开之间就已掉落,无法进行正常输送。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创新提供了一种能解决上述多个问题的面膜包装机。

该面膜包装机包括有面膜折叠机构,该面膜折叠机构包括有送膜平台、折叠模具、第一折板、以及第二折板,所述送膜平台上设有第一折隙,所述折叠模具内设有垂直交叉的第一膜槽与第二膜槽,所述第一折板可穿过第一折隙并进入第一膜槽内,所述第一膜槽与第二膜槽的交叉处具有第二折隙,所述第二折板可穿过第二折隙并进入第二膜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模具上还具有与第二膜槽交叉的第三折隙,所述第三折隙的一侧设有与推膜动力源传动连接的推膜板,所述推膜板内具有第三膜槽,所述第三折隙的另一侧设有第三折板,所述第三折板可穿过第三折隙并进入第三膜槽内。

所述送膜平台为可转动的圆盘,所述送膜平台上沿圆周设有多个放膜位,每个放膜位内都设有能让第一折板穿过的第一折隙。

所述推膜板的第三膜槽由内板与外板构成,所述内板与外板可通过夹紧动力源的驱动实现夹紧。

还包括传送机构与开袋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有传送带,所述开袋机构包括有吸嘴,所述吸嘴的下方设有护袋框,所述护袋框对着传送带,所述护袋框与驱动护袋框移向传送带所在方向的动力源传动连接。

所述开袋机构设有两个,一个位于加面膜工位,另一个位于加液工位。

所述护袋框的框面上开有窗口,所述窗口内穿有顶杆,所述顶杆与驱动顶杆向传送带所在方向的顶杆动力源传动连接。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面膜包装机,具有以下特点:1、能够实现面膜的多次折叠,满足小型包装袋的包装、2、通过圆盘结构实现面膜的输送,不仅简化了设备结构,而且大幅度提升了送膜效率;3、采用护袋框保证了袋子在传送机构上的稳定性,防止袋子侧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面膜包装机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面膜包装机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面膜折叠机构的立体图;

图4为图3中去掉送膜平台的内部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面膜折叠机构的后视图;

图6为折叠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推膜板的侧视图;

图8为面膜折叠过程图;

图9为面膜包装机加膜工位与加液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护袋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与图2所述,该面膜包装机包括有机架、袋仓9、送袋机构、传送机构1、两个开袋机构4,面膜折叠机构2、加液机构3、热封机构。其包装流程大致如下:袋仓9内的袋子通过送袋机构输送到传送机构1上,传送机构1水平输送,将袋子依次送往加膜工位、加液工位、热封工位;在加膜工位,由第一个开袋机构4将袋子打开,面膜经面膜折叠2机构折叠并装入袋中;在加液工位,由第二个开袋机构4将袋子打开,加液机构3往袋中添加面膜精华液;在热封工位,由热封机构对袋子的袋口进行封口;由此完成面膜包装的全部工作。

如上面所述,面膜是由面膜折叠机构2完成折叠并装入袋中。本实用新型的面膜折叠机构2能完成三次对折,其对折流程如图8所示。该面膜折叠机构包括有送膜平台20(如图2与图3所示)、折叠模具22(如图4与图6所示)、第一折板21(如图2与图3所示)、以及第二折板23(如图4所示),送膜平台20上设有第一折隙201,折叠模具22位于送膜平台20的下方,如图6所示,折叠模具22内设有垂直交叉的第一膜槽221与第二膜槽223;面膜放于送膜平台20上,并处于第一折隙201上方,当第一折板21通过动力源的驱动穿过第一折隙201并进入第一膜槽221内时,面膜就完成第一次对折,此时面膜处于第一膜槽221内;在第一膜槽221与第二膜槽223的交叉处具有第二折隙220,如图5所示,当第二折板23通过动力源的驱动穿过第二折隙220并进入第二膜槽223内时,面膜就完成第二次对折,此时面膜处于第二膜槽223内;为了能够实现第三次对折,本实用新型在折叠模具22上还具有与第二膜槽223交叉的第三折隙222,在第三折隙222的一侧设有与推膜动力源传动连接的推膜板25,该推膜板25内具有第三膜槽250,而在第三折隙222的另一侧设有第三折板24;当第三折板24通过动力源的驱动穿过第三折隙222并进入第三膜槽250内时,面膜就完成第三次对折,此时面膜处于推膜板25的第三膜槽250内。完成上述三次折叠后,推膜板25通过推膜动力源的驱动向下移动,并将面膜推送到下方的袋子中。

推膜板25的第三膜槽250由内板251与外板252形成,如图7所示,为了能更稳定地将面膜送入袋中,内板251与外板252可通过夹紧动力源的驱动实现夹紧。具体可以在推膜板25的外侧设置一个夹紧气缸,通过夹紧气缸的伸缩杆向前移动,可将外板252推向内板251,这样外板252与内板251就夹持住面膜,当推膜板25向下移动时,面膜就被稳定地送入袋中。

为了能实现面膜的快速输送,本实用新型的送膜平台20为可转动的圆盘,如图3所示,在送膜平台20上沿圆周设有多个放膜位200(该放膜位200可以为标记、凹槽或者凸台,只要能让工人准确放置面膜即可),每个放膜位200内都设有能让第一折板21穿过的第一折隙201。本实用新型的圆盘设有八个放膜位200,每个放膜位200上都设有第一折隙201,其中处于同一边的两个放膜位200上的第一折隙201处于同一条线上;折叠时,两个第一折板21可对应穿过两个放膜位200上的第一折隙201,这样就可以同时完成两张面膜的折叠;当然,送膜平台20下方也对应设有两个折叠模具。完成一次折叠后,送膜平台通过动力源的驱动转动90°,接着折叠下两张面膜,而放膜位的空位可以通过人工或者机械方式补充面膜,由于两张面膜可以折叠,也可以同时放置,因此效率大大提高;这种转盘结构也更为简单,造价更低、不易出现故障。当然,送膜平台上设置多少个放膜位取决于转盘的大小,生产商可根据生产需要进行合理布置。

传送机构1包括有传送带10,如图1所示,开袋机构4包括有吸嘴40,本实用新型在吸嘴40的下方设有护袋框5,如图9与图10所示,护袋框5对着传送带10(即框面对着传送带10),该护袋框5与驱动护袋框5移向传送带10所在方向的动力源6(电机或者气缸)传动连接。

工作时,包装袋通过传送带10水平输送过来,并进入护袋框5与传送带10之间形成的空间内,由于护袋框5具有上下两边向前延伸的框边,如图3所示,因此在袋子的外侧边就有两个定位点支撑,能够防止袋子从外侧掉落。当需要开袋时,6动力源驱动护袋框5向外移动,由于护袋框5与传送带10之间的空间变大,这样位于上方的开袋机构4就能打开袋子,以便添加面膜或者面膜液体。开袋机构4设有两个,一个位于加面膜工位,另一个位于加液工位,两个开袋机构4的下方都设有护袋框5。

加膜机构2是通过插板将面膜插入包装袋内中,为了防止插板返回时将面膜从袋子内带出来,本实用新型在护袋框5的框面上开有窗口50,在窗口50内穿有顶杆7,该顶杆7与驱动顶杆7向传送带10所在方向的顶杆动力源8(电机或者气缸)传动连接。当插板将面膜插入袋内时,顶杆动力源8驱动顶杆7移向袋子,这样顶杆7顶住插板,由于顶杆同时作用在面膜上,因此插板返回时面膜就不容易被带出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