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拖线技术的立体仓库用轨道穿梭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21329阅读:6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拖线技术的立体仓库用轨道穿梭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地,涉及轨道穿梭车。



背景技术:

现自动化立体货架的巷道堆垛车主要是配合单工位或者双工位货叉使用,不采用巷道堆垛车和轨道穿梭车配合使用,其主要原因是轨道穿梭车使用电池、电容的方法解决的动力问题。实际使用中,设备制造和维护成本高,稳定性差,另外,由于电池、电容的体积大重量重,也对货架产生较大的负担,从而减少了货架本身的货物承载量。另外无线信号的传输、电池充电等问题也是阻扰轨道穿梭车在自动化立体库中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拖线技术的立体仓库用轨道穿梭车,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采用拖线技术的立体仓库用轨道穿梭车,包括一车架,所述车架上设有一为轨道穿梭车提供电能输入的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上安有一绕线装置,所述绕线装置包括一驱动电机、一绕线盘、一绕线导管、两个导向轮;

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与所述绕线盘的转动轴通过一传动机构联动,所述绕线盘上缠绕有电源输入线,所述电源输入线包括一用于连接所述接线装置电能输出端、一电源输入端;

所述电源输入线的所述电源输入端自所述绕线盘上伸出,穿过所述绕线导管后,从两个导向轮之间的间隔处穿出;

所述车架上安有一用于调整电源线位置的转向轮,所述转向轮设置在所述绕线盘与所述导向轮之间。

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轨道穿梭车原有结构,采用拖线技术,在轨道穿梭车内增加驱动电机、绕线盘等设备,使轨道穿梭车在自动化立体货架内的双向穿梭不需要配备电池或者电容,减少了制造、使用、维护成本,降低了能耗,提高了效率、稳定性和耐久性,减少货架的负荷,进而避免减少货架本身的货物承载量。

利用转向轮调整电源线位置,减少电源线自绕线盘转出转入时电源线部分受到的压力,提高实用性。

具体的,在使用时,在轨道穿梭车驶离巷道堆垛车的过程中,绕线盘会自动反向旋转松开,通过绕线装置,将电源输入线放出;在轨道穿梭车驶回巷道堆垛车过程中,驱动电机工作,根据拖线轨道车行驶速度,利用驱动电机的转轴带动绕线盘的转动轴正向旋转,有序的回收电源输入线。本实用新型为此过程提供了物理基础。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一蜗轮、一与所述蜗轮相匹配的蜗杆、一同步带,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通过一联轴器连接所述蜗杆,所述蜗轮通过一同步带与所述绕线盘的转动轴联动。利用蜗轮蜗杆的配合,再通过同步带传动,使第二驱动电机与绕线盘尽可能的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减小在轨道车上所占体积,避免两者纵向高度过大,影响轨道车承载的货物量。

所述接线装置包括一滑触盘、一接线盘;

以所述绕线盘的转动轴作为线盘螺杆,所述线盘螺杆的上部安有一通过同步带驱动的同步轮,所述线盘螺杆的中部穿过一盘线固定轮轴,所述线盘螺杆的下部由上至下安有所述滑触盘、所述绕线盘;

所述盘线固定轮轴设置在所述车架的中部,所述盘线固定轮轴上还安有所述接线盘。此设计通过同步带将驱动电机转轴与同步轮联动,带动盘线固定轮轴内的线盘螺杆旋转,线盘螺杆穿过盘线固定轮轴底部与绕线盘固定,进而线盘螺杆旋转可带动绕线盘同步旋转。接线装置的滑触盘安在绕线盘上方,与绕线盘固定,随绕线盘同步转动;接线装置的接线盘安在滑触盘的上方,与盘线固定轮轴固定,不随线盘螺杆带动的绕线盘、滑触盘旋转,接线盘安有接线头,接线头贯穿接线盘与滑触盘的圆周滑触轨保持一定压力的接触。接线盘不随绕线盘旋转,保证了接线盘的接头位置固定,从而确保拖线轨道穿梭车内部线路的安全稳定。

所述绕线盘的表面涂覆有一聚四氟乙烯涂层,所述聚四氟乙烯涂层的厚度在30μm~60μm之间。聚四氟乙烯涂层由于其不粘性,可起到防尘效果,同时又具有极佳的表面润滑度,减少了电源线自绕线盘转出转入时受到的摩擦力,进而减少了能耗。

所述导向轮的表面、所述转向轮的表面均涂覆有一聚四氟乙烯涂层。减少了电源线经过导向轮、转向轮时受到的摩擦力,进而减少了能耗。

所述同步带内设有一玄武岩纤维网,所述玄武岩纤维网采用玄武岩纤维丝编制而成,所述玄武岩纤维丝采用至少三股玄武岩纤维原丝绞制而成。利用玄武岩纤维网增加原有同步带的结构强度,防断裂,不易松弛,利用不易松弛的效果提高了同步带的使用寿命、使用效果,进而提高整个拖线设备的使用寿命。在制造时,先排布玄武岩纤维网后在放入料,再进入机器出模。所述玄武岩纤维网呈长条状,所述玄武岩纤维网的长度不小于所述同步带内周的周长。以保证足够的加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绕线盘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绕线盘处的部分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采用拖线技术的立体仓库用轨道穿梭车,包括一车架7,车架上设有一为轨道穿梭车提供电能输入的接线装置,车架上安有一绕线装置,绕线装置包括一驱动电机1、一绕线盘2、一绕线导管8、两个导向轮5;驱动电机的转轴与绕线盘的转动轴通过一传动机构联动,绕线盘上缠绕有电源输入线;电源输入线包括一用于连接接线装置电能输出端、一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入线的电源输入端自绕线盘上伸出,穿过绕线导管后,从两个导向轮之间的间隔处穿出;车架上安有一用于调整电源线位置的转向轮6,转向轮设置在绕线盘与导向轮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轨道穿梭车原有结构,采用拖线技术,在轨道穿梭车内增加驱动电机、绕线盘等设备,使轨道穿梭车在自动化立体货架内的双向穿梭不需要配备电池或者电容,减少了制造、使用、维护成本,降低了能耗,提高了效率、稳定性和耐久性,减少货架的负荷,进而避免减少货架本身的货物承载量。利用转向轮调整电源线位置,减少电源线自绕线盘转出转入时电源线部分受到的压力,提高实用性。

具体的,在使用时,在轨道穿梭车驶离巷道堆垛车的过程中,绕线盘会自动反向旋转松开,通过绕线装置,将电源输入线放出;在轨道穿梭车驶回巷道堆垛车过程中,驱动电机工作,根据拖线轨道车行驶速度,利用驱动电机的转轴带动绕线盘的转动轴正向旋转,有序的回收电源输入线。本实用新型为此过程提供了物理基础。

传动机构包括一蜗轮、一与蜗轮相匹配的蜗杆3、一同步带4,驱动电机的转轴通过一联轴器连接蜗杆,蜗轮通过一同步带与绕线盘的转动轴联动。利用蜗轮蜗杆的配合,再通过同步带传动,使第二驱动电机与绕线盘尽可能的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减小在轨道车上所占体积,避免两者纵向高度过大,影响轨道车承载的货物量。

接线装置包括一滑触盘、一接线盘;以绕线盘的转动轴作为线盘螺杆,线盘螺杆的上部安有一通过同步带驱动的同步轮,线盘螺杆的中部穿过一盘线固定轮轴,线盘螺杆的下部由上至下安有滑触盘、绕线盘;盘线固定轮轴设置在车架的中部,盘线固定轮轴上还安有接线盘。此设计通过同步带将驱动电机转轴与同步轮联动,带动盘线固定轮轴内的线盘螺杆旋转,线盘螺杆穿过盘线固定轮轴底部与绕线盘固定,进而线盘螺杆旋转可带动绕线盘同步旋转。接线装置的滑触盘安在绕线盘上方,与绕线盘固定,随绕线盘同步转动;接线装置的接线盘安在滑触盘的上方,与盘线固定轮轴固定,不随线盘螺杆带动的绕线盘、滑触盘旋转,接线盘安有接线头,接线头贯穿接线盘与滑触盘的圆周滑触轨保持一定压力的接触。接线盘不随绕线盘旋转,保证了接线盘的接头位置固定,从而确保拖线轨道穿梭车内部线路的安全稳定。

绕线盘的表面涂覆有一聚四氟乙烯涂层,聚四氟乙烯涂层的厚度在30μ m~60μm之间。聚四氟乙烯涂层由于其不粘性,可起到防尘效果,同时又具有极佳的表面润滑度,减少了电源线自绕线盘转出转入时受到的摩擦力,进而减少了能耗。

导向轮的表面、转向轮的表面均涂覆有一聚四氟乙烯涂层。减少了电源线经过导向轮、转向轮时受到的摩擦力,进而减少了能耗。

同步带内设有一玄武岩纤维网,玄武岩纤维网采用玄武岩纤维丝编制而成,玄武岩纤维丝采用至少三股玄武岩纤维原丝绞制而成。利用玄武岩纤维网增加原有同步带的结构强度,防断裂,不易松弛,利用不易松弛的效果提高了同步带的使用寿命、使用效果,进而提高整个拖线设备的使用寿命。在制造时,先排布玄武岩纤维网后在放入料,再进入机器出模。玄武岩纤维网呈长条状,玄武岩纤维网的长度不小于同步带内周的周长。以保证足够的加强效果。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