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内衬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97805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缓冲内衬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包装贵重物品、易碎物品大多采用与包装物轮廓匹配的泡沫内衬。虽然泡沫材料加工方便,应用广泛,但是运输时占据空间大,大批量运输成本高。目前采用纸板包装时,为了更好的达到缓冲的目的,大多需要将多层纸板进行粘合,粘合成本高且费时费力。

鉴于此,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是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需粘贴固定的缓冲内衬组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缓冲内衬组件包括缓冲内衬和用于套封缓冲内衬的封套;所述缓冲内衬上部设置有一部衬板,所述一部衬板设置为C形纸板;所述缓冲内衬下部设置有二部衬板,所述二部衬板设置为长方形纸板;所述封套上端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封套下端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接口和第二卡接口;第一卡接部用于卡接第一卡接口,第二卡接部用于卡接第二卡接口。

进一步的是:所述一部衬板包括一部第一衬板、一部第二衬板、一部第三衬板和一部第四衬板,所述二部衬板包括二部第一衬板、二部第二衬板、二部第三衬板和二部第四衬板;一部第一衬板、一部第二衬板、一部第三衬板、一部第四衬板、二部第一衬板、二部第二衬板、二部第三衬板和二部第四衬板依次一排连接;一部第一衬板和一部第二衬板之间设置一条半切线,一部第三衬板和一部第四衬板之间设置一条半切线,一部第二衬板和一部第三衬板之间设置折线;二部第一衬板和二部第二衬板之间设置一条半切线,二部第三衬板和二部第四衬板之间设置一条半切线,二部第二衬板和二部第三衬板通过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连,一部第四衬板和二部第一衬板之间设置折线。

进一步的是:一部第二衬板和一部第三衬板之间设置四条对称折线,相邻折线之间的距离等于纸板的厚度,一部第二衬板和二部第一衬板之间设置三条折线,相邻折线之间的距离等于纸板的厚度。

进一步的是:所述封套设置有第三卡接部,所述二部第一衬板设置有用于卡接第三卡接部的第三卡接口。

进一步的是:二部第四衬板设置有上开口和下开口,上开口与第一卡接口对应,下开口与第二卡接口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封套套封固定缓冲内衬,安装方便。一部衬板和二部衬板一体连接,便于固定。折叠时依据纸板厚度二次折叠,便于折叠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缓冲内衬组件组装图。

图2为封套的展开图。

图3为缓冲内衬展开图。

图4为缓冲内衬组装图。

图中标记为:缓冲内衬1、封套2、一部衬板3、二部挡板4、第一卡接部5、第二卡接部6、第一卡接口7、第二卡接口8、第三卡接部9、上折面10、下折面11、上表面12、下表面13、腰部14、上开口15、下开口16、一部第一衬板3a、一部第二衬板3b、一部第三衬板3c、一部第四衬板3d、二部第一衬板4a、二部第二衬板4b、二部第三衬板4c、二部第四衬板4d、第一连接部17、第二连接部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缓冲内衬组件组装图、图2所示封套的展开图和图4所示的缓冲内衬组装图,缓冲内衬组件包括包括缓冲内衬1和用于套封缓冲内衬1的封套2;所述缓冲内衬1上部设置有一部衬板3,所述一部衬板3设置为C形纸板;所述缓冲内衬1下部设置有二部衬板4,所述二部衬板4设置为长方形纸板;所述封套2上端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接部5和第二卡接部6,所述封套2下端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接口7和第二卡接口8;第一卡接部5用于卡接第一卡接口7,第二卡接部6用于卡接第二卡接口8。一部衬板3和二部挡板4依次堆放,封套2上表面12与一部衬板3上表面相等,封套2下表面13与二部挡板4下表面相等;封套2上折面10宽度与一部衬板3和二部挡板4堆放后总宽度相等,封套腰部14与上折面10宽度相等。第一卡接部5卡接于第一卡接口7,第二卡接部6卡接于第二卡接口8,封套2包裹缓冲内衬表面并将其卡接固定。

如图3所示缓冲内衬展开图,所述一部衬板3包括一部第一衬板3a、一部第二衬板3b、一部第三衬板3c和一部第四衬板3d,所述二部衬板4包括二部第一衬板4a、二部第二衬板4b、二部第三衬板4c和二部第四衬板4d;一部第一衬板3a、一部第二衬板3b、一部第三衬板3c、一部第四衬板3d、二部第一衬板4a、二部第二衬板4b、二部第三衬板4c和二部第四衬板4d依次一排连接;一部第一衬板3a和一部第二衬板3b之间设置一条半切线,一部第三衬板3c和一部第四衬板3d之间设置一条半切线,一部第二衬板3b和一部第三衬板3c之间设置折线;二部第一衬板4a和二部第二衬板4b之间设置一条半切线,二部第三衬板4c和二部第四衬板4d之间设置一条半切线,二部第二衬板4b和二部第三衬板4c通过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部17和第二连接部18相连,一部第四衬板3d和二部第一衬板4a之间设置折线。沿折线对折,沿半切线反折,折成缓冲内衬1。缓冲内衬1一体折叠组装,更利于将缓冲内衬1固定且便于运输。

如图3所示缓冲内衬展开图,一部第二衬板3b和一部第三衬板3c之间设置四条对称折线,相邻折线之间的距离等于纸板的厚度,一部第二衬板3d和二部第一衬板4a之间设置三条折线,相邻折线之间的距离等于纸板的厚度。为防止纸板较厚折起来易弹开,对折时再依据纸板厚度再折一道便于固定。

如图1所示的缓冲内衬组件组装图和图2所示封套的展开图,所述封套2设置有第三卡接部9,所述二部第一衬板4a设置有用于卡接第三卡接部9的第三卡接口9a。在第一卡接部5卡接于第一卡接口7,第二卡接部6卡接于第二卡接口8起到固定一部衬板3和二部衬板4的作用,再通过第三卡接部9卡接于第三卡接口9a固定一部衬板3,三处卡接使得固定更稳固。

如图2所示的封套的展开图和图3所示缓冲内衬展开图,第四二部挡板4d设置有上开口15和下开口16,上开口15与第一卡接口7对应,下开口16与第二卡接口8对应。所述封套2下方设置有下折面11,下折面11设置有与第四二部挡板4d纸板相等厚度的折线,折线处设置第一卡接口7和第二卡接口8。当第一卡接部5卡接于第一卡接口7,第二卡接部6卡接于第二卡接口8时,第一卡接部5穿过上开口15,第二卡接部6穿过下开口16。使得卡接后缓冲内衬组件依然平整并且节省材料。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