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制动的斜井提升绞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21879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制动的斜井提升绞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井提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制动的斜井提升绞车。



背景技术:

绞车是矿井经常用到提升设备,可以垂直提升、水平或倾斜拽引重物,而现有的矿用斜井提升绞车结构复杂,安装不够方便,且卷扬机制动效果不理想,往往在制动结构起作用以后,卷筒停机响应慢,并且在制动停止的过程中绞车的卷筒经常出现抖动的现象,这样就可能导致被提升矿车中的货物出现洒落,洒落的货物在斜井巷道中翻滚,极易砸到井下工作或行走的煤矿工人,引发安全事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便于制动的斜井提升绞车,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制动效果好,消除矿井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便于制动的斜井提升绞车,包括底座、电机、减速机、卷筒,所述电机和卷筒并排设置,电机的旋转主轴与减速机的动力输入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架,卷筒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支撑架转动连接,转轴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减速机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旋转主轴上套设有制动轮,且制动轮与旋转主轴固定连接,沿制动轮的周向设有制动装置。

所述制动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两个并排竖直设置的固定板,固定板的下端与底板铰接,底板上设有两个并排竖直设置的固定架,且固定架位于固定板的外侧,所述固定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液压油缸,且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端与固定板的上端铰接,所述固定板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连接板,且两个弧形连接板的弧口相对设置,弧形连接板设置在制动轮的周向外侧,弧形连接板上设有制动刹车皮。

所述卷筒的筒体沿周向设有绳槽。

所述转轴与支撑架之间设有轴承。

所述液压油缸的液压管路上设有比例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制动装置起作用以后,卷筒停机响应快,消除安全隐患,卷筒的筒体上的绳槽能够确保钢丝绳规则的排列,轴承的设置减少了动力输入轴与卷筒支撑架之间的摩擦,同时提升绞车可以根据提升重物的重量,通过比例电磁阀调节液压油缸的进油量和回油量对制动轮的抱紧力进行调整,以期达到最好的制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制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制动的斜井提升绞车,包括底座1、电机2、减速机3、卷筒4,所述电机2和卷筒4并排设置,卷筒4的筒体沿周向设有绳槽9,这样能够确保钢丝绳11在筒体上规则的排列,电机2的旋转主轴与减速机3的动力输入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架5,卷筒4内设有转轴6,所述转轴6的一端与支撑架5转动连接,转轴6与支撑架5之间设有轴承10,转轴6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减速机3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2的旋转主轴上套设有制动轮7,且制动轮7与旋转主轴固定连接,沿制动轮7的周向设有制动装置8。

如图3所示,所述制动装置8包括底板801,底板801上设有两个并排竖直设置的固定板802,固定板802的下端与底板801铰接,底板801上设有两个并排竖直设置的固定架803,且固定架803位于固定板802的外侧,所述固定架80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液压油缸804,且液压油缸804的活塞杆端与固定板802的上端铰接,所述固定板802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连接板805,且两个弧形连接板805的弧口相对设置,弧形连接板805设置在制动轮7的周向外侧,弧形连接板805上设有制动刹车皮806,液压油缸804的液压管路上设有比例电磁阀,这样提升绞车可以根据提升重物的重量,通过比例电磁阀调节液压油缸804的进油量和回油量对制动轮7的抱紧力进行调整,以期达到最好的制动效果,其中液压油缸804的液压油路设置,液压油缸804进油、回油及比例电磁阀的控制均是通过控制器来实现的,这些都是现有技术,就不再做详细的描述。

使用时,通过电机2、减速机3带动卷筒4转动,钢丝绳11有规则的排列在卷筒4上的绳槽9内,当提升绞车需要制动时,通过控制器使液压油缸804进油,液压油缸804的活塞杆端伸出,推动固定板802向制动轮7方向移动,弧形连接板805上的制动刹车皮806抱紧制动轮7,对提升绞车进行制动,制动轮7受到的抱紧力大,卷筒4停机响应快,制动效果好;当提升绞车不需要制动时,通过控制器使液压油缸804回油,液压油缸804的活塞杆端缩回,带动固定板802向制动轮7的反方向移动,弧形连接板805上的制动刹车皮806远离制动轮7。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