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检测金属罐内部状态的金属奶粉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3291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实时检测金属罐内部状态的金属奶粉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包装的金属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应用于负压金属罐,特别是金属奶粉罐。



背景技术:

在产品包装中有一种产品属金属包装容器,简称金属罐,我们常见的奶粉罐、饮料易拉罐、午餐罐等均属这一类。金属罐一般由罐体、罐盖、密封塑胶盖组成。组成的金属罐具有高密封性、良好的隔热隔光能力、保鲜效果和保鲜时间突出、绿色环保、可回收等优点。且大部分非快销食品(碳酸饮料)金属罐均可重复开启反复使用。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金属罐经常会进行开关,如果打开后不能及时关闭,不仅会影响所保存食品的湿度,还影响其食品安全性,因此,迫切需要对金属罐的内部状态进行检测,及时提醒人们注意保存食品的条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时检测金属罐内部状态的金属奶粉罐,该金属奶粉罐具有实时检测金属罐状态的功能,并能够实时显示金属罐的温度和或湿度状态,为食品保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依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实时检测金属罐内部状态的金属奶粉罐,该金属奶粉罐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实时检测金属罐内部状态的金属奶粉罐,其包括有金属罐体及胶盖,其特征在于胶盖外壁固定有显示装置及电源模块,所述显示装置为LCD显示屏,所述LCD显示屏的一侧连接有电源模块,以对LCD显示屏进行供电;且LCD显示屏连接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置于胶盖的内壁上,并与LCD显示屏电连接,用以检测金属罐体内的温度和或湿度,并通过LCD显示屏显示出来,以便于人们观察,及时了解金属罐内的状况,以利于保存食品。

所述LCD显示屏的一侧连接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上设置有控制按键,以对LCD显示屏的开关进行控制,有效地节约电能。

所述传感器,包括有传感器控制模块及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控制模块、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设置于胶盖的内侧,且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传感器控制模块的两侧,以对温度和湿度进行检测,并通过LCD显示屏显示出来。

进一步,所述LCD显示屏、控制模块及电源模块均设置于一个共同的壳体中,所述传感器控制模块通过固定柱连接于所述壳体,以对壳体及传感器控制模块进行固定,将它们稳固地固定于胶盖上。

所述电源模块,采用电池及其控制电路来实现,电池通常采用按钮电池,以减小占用空间和重量,便于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实现的实时检测金属罐内部状态的金属奶粉罐,通过设置于胶盖内的传感器,实时检测金属罐内的状态,并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为食品保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依据。

且该金属奶粉罐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实施胶盖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实施胶盖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实现的实时检测金属罐内部状态的金属奶粉罐,图中所示,其包括有金属罐体1及胶盖2,其中,胶盖2的外壁固定有显示装置3及电源模块4,所述显示装置3为LCD显示屏,所述LCD显示屏3的一侧连接有电源模块4,以对LCD显示屏3进行供电;同时,所述LCD显示屏3的另一侧连接有控制模块5,所述控制模块5上设置有控制按键51,以对LCD显示屏3的开关进行控制,有效地节约电能。

结合图2所示,LCD显示屏还电连接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包括有传感器控制模块6及温度传感器61和湿度传感器62,所述传感器控制模块6、温度传感器61和湿度传感器62均设置于胶盖的内侧,且温度传感器61和湿度传感器62分别设置于传感器控制模块6的两侧,以对温度和湿度进行检测,并通过LCD显示屏3显示出来,以便于人们观察,及时了解金属罐内的状况,以利于保存食品。

同时,如图3所示,所述LCD显示屏3、控制模块31及电源模块4均设置于一个共同的壳体7中,所述传感器控制模块6通过固定柱8连接于所述壳体7,以对壳体7及传感器控制模块6进行固定,将它们稳固地固定于胶盖2上。

所述电源模块,采用电池及其控制电路来实现,电池通常采用按钮电池,以减小占用空间和重量,便于设置。

由此,本实用新型所实现的实时检测金属罐内部状态的金属奶粉罐,通过设置于胶盖内的传感器,实时检测金属罐内的状态,并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为食品保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依据。

且该金属奶粉罐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