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引导机构的自动定位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5803发布日期:2018-06-30 03:35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部件收纳设备领域,尤其是影像引导机构的自动定位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金属片收纳作业,都是人工将金属片捡起并放置到置物板上进行收纳,这种收纳方式费时费力,且容易造成金属片的遗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金属片收纳效率低且容易遗失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影像引导机构的自动定位设备,通过伺服电缸来控制吸嘴与置物板的互相配合,从而将金属片都收纳到置物板上,并通过CCD来监测金属片的放置情况。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影像引导机构的自动定位设备,包括机台、振动盘、流道、X轴伺服电缸、Y轴伺服电缸、吸嘴、CCD检测仪一、置物板和CCD检测仪三,机台端面上固定有振动盘、X轴伺服电缸、CCD检测仪一和CCD检测仪三,机台端面通过驱动装置与置物板连接,振动盘的出口处设有流道,流道位于吸嘴的下方,吸嘴连接在Y轴伺服电缸的滑座上,Y轴伺服电缸的缸身固定在X轴伺服电缸的滑座上。

具体地,所述驱动装置由伺服电缸一与伺服电缸二组成,伺服电缸一固定在机台上,伺服电缸二固定在伺服电缸一的活动端,伺服电缸二的活动端固定在置物板背面。

具体地,所述机台上固定有CCD检测仪二,CCD检测仪二位于流道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影像引导机构的自动定位设备,通过伺服电缸来控制吸嘴与置物板的互相配合,从而将金属片都收纳到置物板上,并通过CCD来监测金属片的放置情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台,2.振动盘,3.流道,4.X轴伺服电缸,5.Y轴伺服电缸,6.吸嘴,7.CCD检测仪一,8.置物板,9.CCD检测仪三,10.CCD检测仪二。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影像引导机构的自动定位设备,包括机台1、振动盘2、流道3、X轴伺服电缸4、Y轴伺服电缸5、吸嘴6、CCD检测仪一7、置物板8和CCD检测仪三9,机台1端面上固定有振动盘2、X轴伺服电缸4、CCD检测仪一7和CCD检测仪三9,机台1端面通过驱动装置与置物板8连接,振动盘2的出口处设有流道3,流道3位于吸嘴6的下方,吸嘴6连接在Y轴伺服电缸5的滑座上,Y轴伺服电缸5的缸身固定在X轴伺服电缸4的滑座上。所述驱动装置由伺服电缸一与伺服电缸二组成,伺服电缸一固定在机台1上,伺服电缸二固定在伺服电缸一的活动端,伺服电缸二的活动端固定在置物板8背面。所述机台1上固定有CCD检测仪二10,CCD检测仪二10位于流道3上方。

如附图1所示,首先振动盘2将其内的金属片通过流道3输送到吸嘴6下方。然后X轴伺服电缸4驱动Y轴伺服电缸5到流道3的正上方,接着Y轴伺服电缸5驱动吸嘴6往流道3的方向移动,直到吸嘴6吸住金属片,当吸嘴6吸住金属片之后,CCD检测仪二10会检查吸嘴6是否吸住了金属片。当检测完毕并且确认吸嘴6吸住了金属片之后,X轴伺服电缸4驱动Y轴伺服电缸5水平移动到另一端。此时置物板8会在伺服电缸一与伺服电缸二组成的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移动到吸嘴6下方,然后吸嘴6在Y轴伺服电缸5的驱动下,将金属片下放到置物板8上,此时的置物板8位于CCD检测仪一7下方,CCD检测仪一7会检测置物板8上的金属片是否安放到位,检测合格之后,置物板8会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将置物板8上的剩余空位移动到吸嘴6正下方,然后吸嘴6重复上述吸放金属片的步骤,置物板8重复上述将剩余空位移至吸嘴6正下方的步骤,直至置物板8放满金属片。

当置物板8被放满之后,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移至CCD检测仪三检测置物板8上的金属片是否放满。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