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迷宫托辊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4217发布日期:2018-07-04 09:59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迷宫托辊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双迷宫托辊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托辊是皮带输送机的重要组成部件,相当于输送机的血液,其使用频繁,用量庞大,一般损坏大多都是因为密封没有做好,使用一段时间之后灰尘、泥土等杂质进入轴承内,造成轴承直接发生堵塞而不能运转而报废;或者导致油气或水蒸气进入轴承内,造成轴承腐蚀生锈并发生堵塞而不能运转,最后导致托辊报废。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 201573290 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迷宫式托辊密封装置,该装置包括内密封圈和与内密封圈嵌入配合的外密封圈,内密封圈上设置的环形凸台与托辊表面直接接触,外密封圈外端为一凹面,凹面中间有一凸缘。具体使用过程中,这种结构的密封装置仍然存在间隙较大的技术问题,灰尘、泥土、油气或水蒸气等还是容易通过间隙进入轴承,致使轴承直接堵塞或生锈后堵塞,最终导致托辊不能运转而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迷宫式托辊密封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密封装置间隙较大的技术问题,能够防止灰尘、泥土、油气或水蒸气等进入托辊内的轴承,且防水防尘防油气的效果更好。

一种双迷宫托辊密封装置,该装置包括内密封圈、外密封圈和密封盖,内密封圈、密封盖和轴卡套设在托辊轴上,托辊轴穿过轴承座与轴承紧密接触,外密封圈套设在轴承座上,其特征在于:外密封圈上下两端均一体成型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环形凸台;内密封圈和密封盖上分别一体成型有与外密封圈上对应凸台相配套的环形的凹槽;外密封圈上下两端的凸台分别卡入密封盖和内密封圈的对应凹槽内进行密封连接。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密封圈的凸台上下均匀分布、高低不等且与托辊轴中心线平行。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密封圈的外壁上端一体成型有环形的倒凹槽。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密封圈的外壁与轴承座的内壁接触。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密封圈的內壁和密封盖的內壁均与托辊轴外壁接触。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密封圈的底面与轴承顶面接触。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密封圈的内壁上和密封盖的内壁上均开凿有花键锥形套接孔。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密封盖的外端一体成型有与倒凹槽匹配的倒U槽。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内密封圈底部与轴承紧密接触,外密封圈外侧面与轴承座紧密接触,外密封圈嵌入至内密封圈内,内密封圈轴向内侧面与托辊轴紧密接触,这样能进一步防止灰尘、泥土、水蒸气以及油气等沿托辊轴与内外密封圈之间、外密封圈与轴承座之间的微小间隙进入到轴承,防止水蒸气以及油气进一步进入到轴承,同时油气能够吸收进入的灰尘和尘土,这样又能进一步地防止灰尘、泥土、水蒸气以及油气等进入到轴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迷宫托辊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密封圈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密封圈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密封盖剖面图。

图中:1—托辊轴,2—内密封圈,3—外密封圈,4—密封盖, 5—轴承座,6—轴卡,7—轴承,1-1—花键锥形套接孔,3-1—凸台,3-2—倒凹槽,3-3—凹槽,4-2—倒U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如下:

一种双迷宫托辊密封装置主要由套设在托辊轴1上的内密封圈2和密封盖4以及外密封圈3组成,托辊轴1穿过轴承座5与轴承7接触,轴卡6套设在托辊轴1上并紧紧卡住托辊轴1,外密封圈3套设在轴承座5上。

所述的外密封圈3的上下两端分别一体成型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环形凸台3-1,环形凸台3-1上下对称均匀分布、高低不等且与托辊轴1中心线平行,外密封圈3的最外端一体成型有环形的倒凹槽3-2,倒凹槽3-2的剖面是流畅的弧面倒U型,不仅减小了外密封圈3和轴承座5缝隙阻挡了杂质的进入轴承7也使托辊轴1的阻力减小了。外密封圈3的外壁呈锥形与轴承7的内壁张紧配合,倒凹槽3-2和轴承座5平面接触更加有效的保证了外密封圈3在轴承座5上的稳定性。

所述的内密封圈2和密封盖4分别一体成型有与外密封圈3上对应凸台3-1相配套的环形的凹槽3-3;外密封圈3上下两端凸台3-1分别卡入密封盖4和内密封圈2的凹槽3-3进行连接。密封盖4最内侧两个凹槽3-3中间突出的部分要短于其他凹槽3-3突出部分,而留出的那个空白部分形成一个储油室,能有效的阻止灰尘、泥土、水蒸气进入内密封圈2,其余的凸台3-1和凹槽3-3正常嵌入配合,进一步配合双次隔离了灰尘、泥土进入轴承7。密封盖4上环形的倒U槽4-2卡在倒凹槽3-2上,保证了托辊轴1轴向位移和轴向载荷。所述的内密封圈2的内壁和密封盖4的内壁均与托辊轴1外壁接触,密封圈2的底面与轴承7顶面接触,保证了良好的密封性,有效的防止灰尘、泥土、水蒸气进入托辊轴1。

所述的内密封圈2的内壁和密封盖4的内壁均开设有花键锥形套接孔1-1。花键锥形套接孔1-1中部和下部位置的直径大于托辊轴1的直径,以便装配,花键锥形套接孔1-1上部位置的直径略小于托辊轴1的直径,以便固定托辊轴1不发生位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