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杆翻转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1121发布日期:2018-09-05 00:43阅读:18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吊装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杆翻转工装。



背景技术:

在核电站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控制棒驱动机构中的驱动杆进行吊装,将其沿竖直方向吊装至压力罩内,以便于后期正常运行时驱动杆在压力罩内可以进行竖直方向的往复运动。其中,驱动杆的长度为7200mm,重量约为70kg,并且驱动杆在转运至吊装现场时是沿水平方向放置,这样就需要首先对其进行翻转,使其由水平方向翻转至竖直方向。此时,如果采用常规的双机抬吊方式进行翻转,即将两个吊机分别与驱动杆的两个端部进行连接,然后在两个吊机的配合下将其在空中进行翻转至竖直状态,则会由于驱动杆的长度过长而发生弯曲或扰度变形,从而影响其后续的吊装以及后期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采用现有的双机抬吊的方式对驱动杆进行翻转时,存在驱动杆发生弯曲或扰度变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长杆翻转工装。该翻转工装,包括主体、支撑板、吊耳和挡板;其中,所述主体为槽钢型结构,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主体内部的下端位置,所述吊耳位于所述主体的上端位置,所述挡板横跨在所述主体开口侧并且与所述主体采用可拆卸式连接。

优选的,该翻转工装还包括操作杆,并且在所述主体的一个侧边设有导向套,另一个侧边设有卡套;所述操作杆穿设在所述导向套内,所述挡板的一端与所述操作杆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主体与所述卡套之间。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操作杆上设有限位孔,用于插装限位销;所述限位孔位于所述导向套的下方位置,并且当所述挡板位于所述卡套与所述主体之间时,所述限位孔与所述导向套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挡板下边缘与所述卡套上边缘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限位销的其中一端通过绳索与所述导向套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操作杆为L形结构,包括横端和竖端;其中所述挡板与所述竖端连接,所述横端位于最上端一个所述导向套的上方。

优选的,该翻转工装还包括滚轮;所述滚轮位于所述主体的下端两侧位置。

优选的,该翻转工装还包括凹形垫块;所述凹形垫块位于所述主体内部,并且所述凹形垫块上的凹槽弧度与长杆的外圆弧相对应。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凹形垫块与所述主体之间采用可拆卸式连接。

优选的,该翻转工装还包括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位于所述支撑板上,用于隔离长杆与所述支撑板的直接接触。

优选的,沿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均布有多组所述挡板和所述卡套。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长杆翻转工装,对驱动杆进行辅助翻转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由槽钢型结构的主体,支撑板,吊耳和挡板组成的翻转工装对驱动杆进行辅助翻转操作时,通过主体对驱动杆的主体部分进行支撑,通过支撑板对驱动杆底部的支撑以及挡板对驱动杆的固定,将驱动杆与翻转工装固定为一体,从而利用主体的抗弯曲能力,避免翻转过程中驱动杆发生弯曲变形和扰度变形,从而保证驱动杆的垂直度和直线度,进而保证后续吊装的顺利进行以及后期的正常运行。

2、在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操作杆对多个挡板进行同步操作控制,并且借助卡套对挡板进行固定,从而提高通过挡板对驱动杆进行固定操作的便捷性,提高了操作效率。

3、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主体内部设置凹形垫块,避免驱动杆在主体内部的往复晃动以及由此产生的磕碰划伤,从而提高对驱动杆固定的稳定性以及对驱动杆的保护。

4、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主体下端设置滚轮,这样在翻转过程中主体的下端可以始终位于地面上,从而减少对吊机的使用数量,降低施工成本。同时降低了高空作业的高度,从而提高了施工过程的安全性以及对驱动杆翻转过程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长杆翻转工装与驱动杆连接时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F方向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结合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长杆翻转工装,包括主体1、支撑板2、吊耳3和挡板4。其中,主体1为槽钢型结构,支撑板2位于主体1内部的下端位置,吊耳3位于主体1的上端位置,挡板4横跨在主体1的开口侧并且与主体1采用可拆卸式连接。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主体1采用碳钢材质加工而成,并且支撑板2与主体1的下端位置焊接固定,从而形成对主体1下端位置沿主体1长度方向的封堵,用于支撑驱动杆5。同时,在本实施例中,在主体1上端的两侧位置各设有一个吊耳3,用于连接吊绳实现与吊机的连接。

结合图1所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长杆翻转工装对驱动杆进行翻转操作时,首先保持水平放置状态将驱动杆5平移至主体1的内部,并且使驱动杆5的底部与支撑板2接触;接着将挡板4置于主体1的开口侧,从而将驱动杆5固定在主体1内部;然后通过吊绳将吊耳3与吊机连接,即可对驱动杆5进行由水平放置到竖直放置的翻转。在此过程中,主体1的开口侧始终朝上,从而保持对驱动杆5的支撑状态,这样通过主体1对驱动杆5主体部位的支撑以及支撑板2对驱动杆5底部的支撑,可以避免在翻转过程中驱动杆5可能发生的弯曲变形以及扰度变形,从而保证了翻转后的驱动杆5的垂直度和直线度,进而保证了后续吊装的顺利进行以及后期的正常运行。

此外,由于驱动杆5为不锈钢材质,因此在对驱动杆5进行固定时,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在驱动杆5与翻转工装的接触位置垫设不锈钢薄片,避免驱动杆5直接与其他金属材质接触而发生污染情况,例如避免直接与采用碳钢的主体1发生接触,从而提高对驱动杆5的保护。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长杆翻转工装,还包括操作杆6,并且在主体1的一个侧边设有导向套7,另一个侧边设有卡套8。其中,操作杆6穿设在导向套7内,并且在导向套7的导向作用下可以沿主体1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挡板4的一端与操作杆6焊接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主体1与卡套8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卡套8为L形结构,一端与主体1焊接固定,另一端与主体1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并且与主体1保持一定间距,以便于放置挡板4。

进一步优选的,沿主体1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挡板4和卡套8,并且挡板4和卡套8一一对应。所有挡板4同时与操作杆6焊接固定,并且所有挡板4位于同一平面内。此时,通过对操作杆6的提拉操作,即可带动所有挡板4同时进行上下的往复移动。这样,在导向套7的导向作用下,通过沿主体1的长度方向手动拉动操作杆6即可带动挡板4移动,从而将挡板4放入卡套8内或从卡套8中取出,实现对驱动杆5的固定和解除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将操作杆6设计为L形结构,包括竖端和横端。其中,竖端穿设在导向套7内,横端位于最上端一个导向套7的上方位置,即位于距离吊耳3最近的一个导向套7的上方位置。这样,通过操作杆6的横端可以限制操作杆6沿导向套7向下移动的最大距离,从而避免发生操作杆6的意外滑落,保证工作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此外,在操作杆6上还设有一个限位孔,用于插装限位销9。限位孔位于导向套7的下方位置,并且限位孔与导向套7之间的距离小于挡板4的下边缘与卡套8的上边缘之间的距离。这样,只有将限位销9从限位孔中取出后,才能通过拉动操作杆6将挡板4从卡套8中取出,从而可以防止在翻转过程中,操作杆6沿主体1的长度方向意外滑动而将挡板4从卡套8中带出,从而避免挡板4对驱动杆5意外解除固定,进而保证在翻转过程中挡板4对驱动杆5固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限位销9的一端通过钢丝绳10与导向套7连接,从而可以避免限位销9的丢失,保证对限位销9使用的便捷性。

结合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长杆翻转工装,还包括两个滚轮11。两个滚轮11分别位于主体1下端的两侧位置,对主体1进行支撑。此时,在翻转过程中,主体1的下端通过滚轮11可以始终支撑在地面,并且伴随着翻转进行水平方向的移动即可,从而减低高空作业的高度,提高翻转过程的安全性和翻转过程的可控性。此外,这样只需要使用一个吊机与吊耳3连接进行提升操作即可,从而减少对吊机的使用,降低施工成本。

结合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长杆翻转工装,还包括凹形垫块12。凹形垫块12位于主体1的内部,并且凹形垫块12上的凹槽弧度与驱动杆5的外圆弧相对应。这样,可以通过凹形垫块12对驱动杆5进一步固定,防止驱动杆5在主体1内部来回晃动,避免可能由此出现的磕碰划伤,从而提高翻转过程中对驱动杆5的保护。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凹形垫块12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加工而成,并且与主体1之间采用可拆卸式连接,例如螺栓连接或者过盈安装。这样,不仅可以避免驱动杆5与采用碳钢材质的主体1直接接触而发生污染,提高对驱动杆5的保护,而且可以根据通过更换不同凹槽弧度的凹形垫块12,实现对不同外径尺寸长杆的固定,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翻转工装的使用效率。

结合图1所示,在支撑板2和驱动杆5之间还包括一个缓冲垫13,用于隔离驱动杆5与支撑板2之间的硬接触和直接接触。在本实施例中,缓冲垫13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橡胶板,这样可以避免翻转过程中驱动杆5底部发生滑动,提高对驱动杆5底部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