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车厢垃圾自动传送装置的液体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0802发布日期:2018-08-14 19:47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列车配件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列车车厢垃圾自动传送装置的液体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列车车厢单纯依靠乘务员挨个座位进行垃圾收集不仅费时费力,还会影响乘客在过道中行走。将列车车厢的侧壁上设置垃圾自动传送装置,就可以将每个座位处的垃圾自动传送到车厢的末端,然后通过垃圾袋进行收集。

然而,乘客产生的垃圾不仅仅是固体垃圾,还包括液体垃圾,这些液体垃圾如果随着固体垃圾一起从车厢末端进入垃圾袋,如果垃圾袋产生破损,就会造成液体垃圾的泄露,所以需要一种对于垃圾自动传送装置的液体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列车车厢垃圾自动传送装置的液体处理系统,能够使液体垃圾与固体垃圾进行分类收集,避免造成液体垃圾的泄露。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列车车厢垃圾自动传送装置的液体处理系统,包括传送外壳和位于传送外壳内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通过两端的皮带轮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外壳具有一个倾斜的底板,且所述底板较低的一端位于车厢的末端,所述底板后端设置有一个出液口,所述出液口旁边较高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倾斜挡板,所述倾斜挡板的侧面设置有一个插槽,通过传送外壳侧面向所述倾斜挡板的插槽内插接有一个过滤板,所述倾斜挡板旁边较高的一侧设置有一个浮标支架,所述浮标支架上可滑动地设置有一个浮标,所述浮标上设置有一根标杆,所述标杆的顶端从所述传送外壳的顶端穿出,所述标杆上端设置有一处警戒线;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阵列分布的漏液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传送外壳的底板设置为向车厢末端倾斜的结构,并在底板后端设置具有过滤板的倾斜挡板,使得乘客丢入传送外壳的液体垃圾能够在倾斜挡板处进行过滤,若过滤板发生堵塞,浮标能够带动标杆向上浮升,及时发出警报,进而可以对液体垃圾进行稳定有效的收集。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部的放大图。

图中:1-传送带、2-底板、3-出液口、4-倾斜挡板、5-过滤板、6-浮标支架、7-浮标、8-标杆、9-警戒线。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列车车厢垃圾自动传送装置的液体处理系统,包括传送外壳和位于传送外壳内的传送带1,所述传送带1通过两端的皮带轮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外壳具有一个倾斜的底板2,且所述底板2较低的一端位于车厢的末端,所述底板2后端设置有一个出液口3,所述出液口3旁边较高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倾斜挡板4,所述倾斜挡板4的侧面设置有一个插槽,通过传送外壳侧面向所述倾斜挡板4的插槽内插接有一个过滤板5,所述倾斜挡板4旁边较高的一侧设置有一个浮标支架6,所述浮标支架6上可滑动地设置有一个浮标7,所述浮标7上设置有一根标杆8,所述标杆8的顶端从所述传送外壳的顶端穿出,所述标杆8上端设置有一处警戒线9;所述传送带1上设置有阵列分布的漏液孔。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一种列车车厢垃圾自动传送装置的液体处理系统在工作过程中,乘客从传送外壳顶部的垃圾入口将包含固体和液体的垃圾同时丢入传送外壳内,固体垃圾通过传送带1直接送至车厢末端,液体垃圾通过位于传送带1上的漏液孔渗漏至底板2,由于底板2向车厢末端倾斜,液体垃圾将自动流至位于底板2后端的倾斜挡板4处,经过滤板5过滤后,从出液口3处流出;如果过滤板5发生堵塞,液体将会堆积在倾斜挡板4旁边的较高侧,浮标7收到浮力作用向上浮升,带动标杆8向上升起,使得警戒线9从传送外壳顶端漏出,起到提示作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传送外壳的底板设置为向车厢末端倾斜的结构,并在底板后端设置具有过滤板的倾斜挡板,使得乘客丢入传送外壳的液体垃圾能够在倾斜挡板处进行过滤,若过滤板发生堵塞,浮标能够带动标杆向上浮升,及时发出警报,进而可以对液体垃圾进行稳定有效的收集。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