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标签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54759发布日期:2019-11-16 00:35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贴标签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贴标签机领域,具体地,本公开涉及贴标签机构、包括该贴标签机构的贴标签设备以及操作该贴标签设备的方法。



背景技术:

贴标签机是一种在产品上加上标签的机器,能够实现在产品圆周面上自动贴标签的功能,广泛应用于食品、日化、医药、酒等行业。

贴标签机能够提高产品贴标签的贴附效率,贴附位置准确、质量好、稳定性高;避免人工贴标效率低下,贴附歪斜,降低贴标签人力成本,提高产品标识美观度,提升产品综合竞争力。

现有的用于给物体贴标签的贴标签机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在将物体夹持并贴靠标签之后使物体旋转,由此将标签贴到物体上。然而,使物体旋转会导致效率下降,并且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会限制贴标签机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至少一个缺陷的贴标签设备。

本公开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贴标签设备的贴标签机构。

本公开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贴标签设备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贴标签机构,其用于在物体上贴标签,所述贴标签机构包括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被构造成夹持物体。所述贴标签机构还包括芯轴,所述芯轴具有旋转轴线,所述芯轴能够围绕所述旋转轴线旋转。所述贴标签机构还包括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被构造成驱动所述芯轴旋转。所述芯轴被构造成接纳标签,当所述夹持装置夹持所述物体时,所述芯轴由所述传送装置驱动而围绕所述物体旋转预定圈数,以将标签附着到所述物体上。

在贴标签机构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芯轴包括芯轴本体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芯轴本体的两端处的第一芯轴端部和第二芯轴端部。所述芯轴本体上形成有用于接纳所述物体的接纳部。所述第一芯轴端部设置有用于所述物体穿过的第一端部开口,且所述第二芯轴端部设置有用于所述物体穿过的第二端部开口。

在贴标签机构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持构件和夹持致动器,所述夹持构件联接到所述夹持致动器并由所述夹持致动器致动,以便所述物体能够被所述夹持构件夹持。

在贴标签机构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芯轴端部附近的第一夹持构件和用于致动所述第一夹持构件的第一夹持致动器,以及位于所述第二芯轴端部附近的第二夹持构件和用于致动所述第二夹持构件的第二夹持致动器。

在贴标签机构的一个实施例中,其还包括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被构造成在所述夹持装置夹持所述物体之后使所述夹持装置移动到操作位置。

在贴标签机构的一个实施例中,其还包括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被构造成使所述夹持装置能够在夹持位置和操作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夹持位置中,所述夹持装置能够夹持所述物体,在所述操作位置中,被所述夹持装置夹持的所述物体处于所述芯轴上并且能够与标签接触。

在贴标签机构的一个实施例中,其还包括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移动构件和被构造成用以驱动所述移动构件的移动致动器,所述夹持装置抵靠所述移动构件并能够随着所述移动构件的移动而移动。

在贴标签机构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构件包括与所述移动致动器联接的移动本体,所述移动本体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中间表面。当所述夹持装置抵靠在所述第一表面上时,所述夹持装置处于夹持位置中,并且当所述夹持装置抵靠在所述第二表面上时,所述夹持装置处于操作位置中。

在贴标签机构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芯轴设置有压靠构件,所述压靠构件被构造成在所述夹持装置夹持所述物体之后压靠所述物体。

在贴标签机构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靠构件包括压板和弹性件,所述压靠构件能够与所述芯轴一起旋转。所述弹性件被构造成推压所述压板,使得所述压板能够压靠所述物体。

在贴标签机构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靠构件能够在准备位置和压靠位置之间运动,当所述夹持装置未夹持所述物体时,所述压靠构件处于所述准备位置,当所述夹持装置夹持所述物体之后,所述压靠构件处于所述压靠位置以压靠所述物体。

在贴标签机构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靠构件设置有锁定装置。当所述夹持装置未夹持所述物体时,所述锁定装置将所述压靠构件锁定在所述准备位置,当所述夹持装置夹持所述物体之后,所述锁定装置释放所述压靠构件,使得所述压靠构件处于所述压靠位置以压靠所述物体。

在贴标签机构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装置包括锁定致动器、转动轴和锁定件,所述锁定件的固定端固定地连接到所述转动轴,所述锁定致动器被构造成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并引起所述锁定件转动,所述锁定件的锁定端能够作用在所述压靠构件上,以使所述压靠构件在所述准备位置和所述压靠位置之间运动。

压靠构件能够在芯轴旋转过程期间压靠待贴标签的物体,由此在标签被贴到物体上时,压靠构件能够进一步确保标签被均匀地贴到物体上。

在贴标签机构的一个实施例中,其还包括定位感应装置,所述定位感应装置被构造成用以检测所述物体的存在。

在贴标签机构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感应装置包括定位传感器和支架,所述支架限定了感测区域,所述定位传感器被构造成检测在所述感测区域中是否存在物体。

在贴标签机构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感应装置包括引导构件,所述支架可滑动地连接到所述引导构件,以便调节所述感测区域与所述夹持装置之间的距离,由此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物体。

通过定位感应装置,可以自动地检测待贴标签的物体,并由此使得后续操作实现自动化。

在贴标签机构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传动轴;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地联接到所述芯轴;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能够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传动轴驱动所述第二齿轮旋转,并由此驱动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芯轴旋转。

在贴标签机构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轮具有齿轮开口,所述物体能够穿过所述齿轮开口而由此接纳在所述芯轴上。

在贴标签机构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能够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其中所述传动轴同时驱动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沿相同的方向旋转,并且其中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被构造成使得在贴标签机构的操作期间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贴标签设备,所述贴标签设备包括标签剥离机构,所述标签剥离机构用于将标签从标签纸上剥离。所述贴标签设备还包括如上所述的贴标签机构。所述标签剥离机构被构造成将剥离的标签传送到所述贴标签机构的芯轴。

在贴标签设备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标签剥离机构包括剥离装置,所述剥离装置设置有剥离板,所述剥离板靠近所述芯轴定位。

在贴标签设备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标签剥离机构包括定位传感器,所述定位传感器设置成靠近所述芯轴,并且被构造成用以检测在所述芯轴上是否存在标签。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操作如上所述的贴标签设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传送步骤,通过所述标签剥离机构将标签从标签纸上剥离,将剥离的标签传送到所述贴标签机构的芯轴上;夹持步骤,将物体放置到所述贴标签机构的夹持装置中,使所述夹持装置夹持该物体;旋转步骤,使承载有标签的芯轴围绕所述物体旋转预定圈数,以将所述标签贴到所述物体的外表面上;以及释放步骤,所述夹持装置释放所述物体。

在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其还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定位传感器检测在所述芯轴上是否存在标签,如果在所述芯轴上存在标签,则执行所述夹持步骤。

在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其还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定位感应装置检测在所述定位感应装置的感测区域中是否存在物体,如果存在物体,则致动所述夹持装置以夹持所述物体。

在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其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夹持装置夹持所述物体之后,将夹持有所述物体的夹持装置移动到操作位置。

在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其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夹持装置夹持所述物体之后,使所述芯轴上的压靠构件压靠所述物体。

附图说明

在结合附图阅读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后,将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多个方面,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贴标签设备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贴标签设备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贴标签机构的侧视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贴标签机构的后视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贴标签机构的透视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贴标签机构的局部透视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贴标签机构的从另一个方向看的局部透视图;

图8-1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操作贴标签设备的过程;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操作贴标签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15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贴标签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其中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若干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并不局限于下文描述的实施例;事实上,下文描述的实施例旨在使本公开的公开更为完整,并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说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还应当理解的是,本文公开的实施例能够以各种方式进行组合,从而提供更多额外的实施例。

应当理解的是,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在附图中,为清楚起见,某些特征的尺寸可以进行变形。

应当理解的是,说明书中的用辞仅用于描述特定的实施例,并不旨在限定本公开。说明书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除非另外定义,均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为简明和/或清楚起见,公知的功能或结构可以不再详细说明。

说明书使用的单数形式“一”、“所述”和“该”除非清楚指明,均包含复数形式。说明书使用的用辞“包括”、“包含”和“含有”表示存在所声称的特征,但并不排斥存在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说明书使用的用辞“和/或”包括相关列出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意和全部组合。说明书使用的用辞“在x和y之间”和“在大约x和y之间”应当解释为包括x和y。本说明书使用的用辞“在大约x和y之间”的意思是“在大约x和大约y之间”,并且本说明书使用的用辞“从大约x至y”的意思是“从大约x至大约y”。

在说明书中,称一个元件位于另一元件“上”、“附接”至另一元件、“连接”至另一元件、“耦合”至另一元件、或“接触”另一元件等时,该元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附接至另一元件、连接至另一元件、联接至另一元件或接触另一元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对照的是,称一个元件“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直接附接”至另一元件、“直接连接”至另一元件、“直接耦合”至另一元件或、或“直接接触”另一元件时,将不存在中间元件。在说明书中,一个特征布置成与另一特征“相邻”,可以指一个特征具有与相邻特征重叠的部分或者位于相邻特征上方或下方的部分。

在说明书中,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高”、“低”等的空间关系用辞可以说明一个特征与另一特征在附图中的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关系用辞除了包含附图所示的方位之外,还包含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在附图中的装置倒转时,原先描述为在其它特征“下方”的特征,此时可以描述为在其它特征的“上方”。装置还可以以其它方式定向(旋转90度或在其它方位),此时将相应地解释相对空间关系。

现在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贴标签设备及其操作方法。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贴标签设备1的一个示例。如图所示,贴标签设备1包括标签剥离机构100和贴标签机构200,其中标签剥离机构100用于将标签从标签纸上剥离,并将剥离的标签传送到贴标签机构200,贴标签机构200用于接收待贴标签的物体11和来自标签剥离机构100的标签,并将该标签贴到物体11上。

标签剥离机构100包括固定装置110、剥离装置120、传送装置130和回收装置140。在图示的例子中,固定装置110、剥离装置120、传送装置130和回收装置140均安装在支架101上,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它们也可以以任何其它合适的方式安装。

带有标签的标签纸安装在固定装置110上,例如标签纸卷绕在固定装置110上,固定装置110的旋转将标签纸传送到剥离装置120。剥离装置120具有用于将标签从标签纸上剥离的剥离板121,来自固定装置110的标签纸进入剥离装置120,由剥离板121将标签从标签纸上剥离,剥离下来的标签被传送到贴标签机构200以用于后续操作。标签已经被剥离的标签纸随后经由传送装置130传送到回收装置140。图2中的箭头示出了标签纸在标签剥离机构100中的行进方向和行进轨迹。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贴标签机构200包括夹持装置210、芯轴230和传动装置250,如图所示,夹持装置210、芯轴230和传动装置250均安装在贴标签机构200的框架201上。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框架201包括第一框架部分202、第二框架部分203和第三框架部分204,其中第一框架部分202和第二框架部分203大致彼此平行地布置且间隔开,并且均固定地连接到第三框架部分204或者与第三框架部分204一体地形成。

芯轴230包括芯轴本体231,在芯轴本体23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为大致盘状的第一芯轴端部232和第二芯轴端部233,其中第一芯轴端部232设置有用于待贴标签的物体穿过的第一端部开口2321,第二芯轴端部233设置有用于待贴标签的物体穿过的第二端部开口2331。在一个实施例中,芯轴230还设置有承载部234,该承载部234位于芯轴本体231上,用于接纳来自标签剥离机构100的标签。

芯轴230具有旋转轴线,该旋转轴线穿过芯轴本体231、第一芯轴端部232和第二芯轴端部233,芯轴230能够围绕该旋转轴线旋转。芯轴230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安装到贴标签机构200的框架201上。例如,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第一框架部分202上设置有第一容纳部2021,在第二框架部分203上设置有第二容纳部2031,其中第一芯轴端部232可旋转地容纳并支撑在第一容纳部2021中,第二芯轴端部233可旋转地容纳并支撑在第二容纳部2031中,由此芯轴230被支撑在第一框架部分202和第二框架部分203上,并且能够相对于框架201进行旋转运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芯轴230还可以以其它合适的方式安装到贴标签机构200的框架201上。

夹持装置210被构造成用以夹持待贴标签的物体。夹持装置210包括夹持构件211和夹持致动器212,其中夹持构件211联接到夹持致动器212,由此夹持致动器212能够致动夹持构件211,以使得夹持构件211夹持待贴标签的物体。夹持致动器212可以为致动缸的形式。

芯轴本体231上形成有用于接纳待贴标签的物体的接纳部2311,夹持装置210被构造成在夹持待贴标签的物体时能够使该物体处于芯轴本体231的接纳部2311,并且使得当该物体处于芯轴本体231的接纳部2311时能够与接纳在承载部234上的标签接触。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和5所示,夹持构件211包括第一夹持构件2111和第二夹持构件2112,夹持致动器212包括第一夹持致动器2121和第二夹持致动器2122,其中第一夹持构件2111联接到第一夹持致动器2121,第二夹持构件2112联接到第二夹持致动器2122。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一夹持构件2111设置在第一框架部分202附近,并且具体地靠近芯轴230的第一芯轴端部232,第二夹持构件2112设置在第二框架部分203附近,并且具体地靠近芯轴230的第二芯轴端部233,由此当第一夹持构件2111和第二夹持构件2112夹持待贴标签的物体时,该物体能够跨过第一芯轴端部232和第二芯轴端部233并处于芯轴本体231的接纳部2311。

第一夹持构件2111可以为例如卡钳的形式,具有第一夹持开口2113,待贴标签的物体能够被夹持在该第一夹持开口2113中。具体地,在初始状态中,第一夹持开口2113张开,当将待贴标签的物体放置在该第一夹持开口2113中时,第一夹持致动器2121致动第一夹持构件2111以夹持该物体。

类似地,第二夹持构件2112可以为例如卡钳的形式,具有第二夹持开口2114,待贴标签的物体能够被夹持在该第二夹持开口2114中。具体地,在初始状态中,第二夹持开口2114张开,当将待贴标签的物体放置在该第二夹持开口2114中时,第二夹持致动器2122致动第二夹持构件2112以夹持该物体。

在夹持装置210的操作中,将待贴标签的物体放置在夹持构件211中,例如放置在第一夹持构件2111的第一夹持开口2113和第二夹持构件2112的第二夹持开口2114中,使得该物体穿过例如第一芯轴端部232的第一端部开口2321和第二芯轴端部233的第二端部开口2331而处于芯轴本体231的接纳部2311中。此时,处于接纳部2311中的物体与处于承载部234上的标签接触。分别致动第一夹持致动器2121和第二夹持致动器2122,以使得第一夹持构件2111和第二夹持构件2112将该物体夹紧。

在上述操作过程中,为了进一步确保待贴标签的物体能够有利地接触标签,可以设置有移动装置270,该移动装置270被构造成在夹持装置210夹持待贴标签的物体之后使夹持装置210移动到操作位置。

移动装置270包括移动构件271和移动致动器272,其中移动构件271联接到移动致动器272,由此使得移动致动器272能够致动该移动构件271。移动构件271与夹持装置210相关联,使得移动构件271在被移动致动器272致动的情况下能够引起夹持装置210的移动,例如在夹持位置和操作位置之间移动。在夹持位置中,夹持装置210能够夹持待贴标签的物体,在操作位置中,被夹持装置210夹持的物体处于芯轴本体231的接纳部2311中并与接纳在承载部234上的标签接触。

在设置有移动装置270的情况下,第一夹持构件2111和第二夹持构件2112可以通过连接杆彼此连接,和/或第一夹持致动器2121和第二夹持致动器2122可以通过连接杆彼此连接。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夹持致动器2121和第二夹持致动器2122通过连接杆213彼此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移动构件271与连接杆213相关联,使得移动构件271在被移动致动器272致动的情况下能够引起连接杆213的移动,继而使得第一夹持构件2111和第二夹持构件2112以及第一夹持致动器2121和第二夹持致动器2122移动。

移动构件271可以采用各种合适的形式,例如常见的凸轮构件的形式。如图4所示,其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移动构件271的一个实施例。

在该实施例中,移动构件271包括移动本体2711,该移动本体2711联接到移动致动器272并且具有第一表面2712、中间表面2713和第二表面2714,其中中间表面2713为倾斜表面的形式,在第一表面2712和第二表面2714之间延伸并连接第一表面2712和第二表面2714,使得第一表面2712和第二表面2714处于不同的高度处。在这种情况下,连接杆213抵靠在移动本体2711上,并且随着移动构件271被移动致动器272致动而能够选择性地抵靠在第一表面2712和第二表面2714上。当连接杆213抵靠在第一表面2712上时,夹持装置210处于夹持位置,当连接杆213抵靠在第二表面2714上时,夹持装置210处于操作位置。

例如,以图4的图示为例,可以看到,移动本体2711被移动致动器272致动而能够沿着水平方向运动,同时连接杆213能够随着移动本体2711的运动而沿着竖直方向运动。具体地,夹持装置210初始处于夹持位置,连接杆213抵靠第一表面2712,在夹持装置210夹持待贴标签的物体之后,移动致动器272致动移动本体2711,使得移动本体2711沿着朝向图4中的左侧的方向运动,连接杆213相应地运动至抵靠中间表面2713,并且随着移动本体2711继续运动而沿着中间表面2713运动至抵靠第二表面2714,此时夹持装置210处于操作位置,使得待贴标签的物体与接纳在承载部234上的标签接触。

芯轴230还可以设置有压靠构件235,该压靠构件235被构造成在夹持装置210夹持待贴标签的物体之后压靠该物体。

如图5所示,压靠构件235设置在第一框架部分202和第二框架部分203之间。如图6和7所示,压靠构件235包括压板2351和弹性件2352,并且能够与芯轴230一起旋转,具体地,压板2351和弹性件2352能够随着芯轴230的旋转而与芯轴230一起旋转。

弹性件2352可以为任何合适的形式,例如但不限于弹簧。弹性件2352联接到压板2351,并被构造成推压该压板2351以使该压板2351能够压靠待贴标签的物体。压板2351能够在准备位置和压靠位置之间运动,当夹持装置210未夹持待贴标签的物体时,压板2351处于准备位置,在夹持装置210夹持待贴标签的物体之后,压板2351可以运动到压靠位置,以压靠被夹持的物体。

为此,可以设置有用于使得压靠构件235在准备位置和压靠位置之间运动的锁定装置240,当夹持装置210未夹持待贴标签的物体时,该锁定装置240能够将压板2351锁定在准备位置,在夹持装置210夹持待贴标签的物体之后,该锁定装置240能够释放压板2351,以使得压板2351能够在弹性件2352的作用下压靠被夹持的物体。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所示,锁定装置240包括锁定致动器241、转动轴242和锁定件243。转动轴242可以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框架部分202和第二框架部分203之间。锁定件243可以为例如杆的形式,锁定件243的固定端固定地连接到转动轴242。锁定致动器241可以为例如致动缸的形式,被构造成驱动转动轴242转动并能够引起锁定件243转动。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锁定件243的锁定端能够作用在压板2351上,以使压靠构件235在准备位置和压靠位置之间运动。当夹持装置210未夹持待贴标签的物体时,锁定件243的锁定端作用在压板2351上,例如推压该压板2351,以将压板2351锁定在准备位置。在夹持装置210夹持待贴标签的物体之后,锁定致动器241可以驱动转动轴242转动,由此引起锁定件243转动,使得锁定件243的锁定端与压板2351分离,从而压板2351能够在弹性件2352的作用下压靠被夹持的物体。

贴标签机构200还可以设置有定位感应装置290,如图5所示,图5示出了定位感应装置290的一个实施例。

定位感应装置290包括定位传感器291和支架292,其中支架292限定了感测区域293。定位感应装置290设置成与夹持构件211相距一定距离,使得在将待贴标签的物体放置在夹持构件211中时,该物体能够延伸到感测区域293中。定位传感器291用于检测待贴标签的物体在感测区域293中的存在,当定位传感器291检测到感测区域293中存在物体时,表明待贴标签的物体已经被放置在夹持构件211中,此时夹持致动器212能够致动夹持构件211以夹持放入的物体。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定位感应装置290还可以包括引导构件294,该引导构件294可以为例如杆的形式,其一端可以固定到例如第一框架部分202或第二框架部分203上,或者也可以固定到另外的部件上,支架292可滑动地连接到引导构件294。支架292能够沿着引导构件294滑动,以便调节感测区域293与夹持构件211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待贴标签的物体。

以下参考图6-7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贴标签机构200的传动装置250,该传动装置250包括传动轴251、第一齿轮252和第二齿轮253。

第一齿轮252固定地联接到芯轴230,第二齿轮253能够与第一齿轮252啮合,传动轴251联接到第二齿轮253。来自诸如马达的动力源的动力驱动传动轴251旋转,传动轴251继而驱动第二齿轮253旋转,由此通过第二齿轮253与第一齿轮252的啮合而驱动第一齿轮252旋转,使得芯轴230旋转。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一齿轮252可以具有齿轮开口2521,待贴标签的物体能够穿过该齿轮开口2521而由此接纳在芯轴230的接纳部2311上。在这种情况下,齿轮开口2521可以与第一芯轴端部232的第一端部开口2321和第二芯轴端部233的第二端部开口2331对准,同时还可以与第一夹持构件2111的第一夹持开口2113和第二夹持构件2112的第二夹持开口2113对准,使得待贴标签的物体能够穿过齿轮开口2521、以及第一芯轴端部232的第一端部开口2321和第二芯轴端部233的第二端部开口2331而处于芯轴本体231的接纳部2311中。

在第一齿轮252具有齿轮开口2521的情况下,第二齿轮253可能在该齿轮开口2521处与第一齿轮252脱离啮合,从而导致动力传递的中断。在这种情况下,传动装置250还可以包括第三齿轮254,该第三齿轮254也能够与第一齿轮252啮合,传动轴251同时驱动第二齿轮253和第三齿轮254沿相同的方向旋转。

传动轴251可以包括第一传动轴2511和第二传动轴2512,其中第一传动轴2511联接到第二齿轮253以驱动该第二齿轮253,第二传动轴2512联接到第三齿轮254以驱动该第三齿轮254。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一传动轴2511和第二传动轴2512可以通过例如皮带进行连接,使得第一传动轴2511和第二传动轴2512相应地同时驱动第二齿轮253和第三齿轮254沿相同的方向旋转。

第二齿轮253和第三齿轮254被构造成在贴标签机构200的操作期间,第二齿轮253和第三齿轮254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一齿轮252保持啮合。当第二齿轮253在齿轮开口2521处与第一齿轮252脱离啮合时,第三齿轮254保持与第一齿轮252啮合。同样地,当第三齿轮254在齿轮开口2521处与第一齿轮252脱离啮合时,第二齿轮253保持与第一齿轮252啮合。而在其它情况下,第二齿轮253和第三齿轮254两者均与第一齿轮252保持啮合。这样,使得在任何情况下,第一齿轮252都始终能够被驱动旋转,而不会中断动力传递。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标签剥离机构100的剥离装置120的剥离板121靠近芯轴230定位,以便于被剥离板121剥离下来的标签传送到芯轴230的承载部234。在芯轴230的承载部234附近可以设置有定位传感器236,该定位传感器236用于检测承载部234上是否存在标签。

在剥离板121将标签从标签纸上剥离下来并传送到芯轴230的承载部234上之后,定位传感器236检测到承载部234上存在标签,此时可以发出信号表明能够将待贴标签的物体放置到夹持装置210中以进行后续操作。

以下将参考图8-14,详细描述操作根据本公开的贴标签设备的方法,其中图8-13示出了贴标签设备的操作过程,图14示出了操作贴标签设备的流程图。

在步骤1010中,通过标签剥离机构100将标签从标签纸上剥离,将剥离的标签传送到贴标签机构200的芯轴230上。

具体地,带有标签的标签纸安装在固定装置110上,固定装置110的旋转将标签纸传送到剥离装置120,剥离装置120的剥离板121将标签从标签纸上剥离,剥离下来的标签被传送到贴标签机构200的芯轴230上以用于后续操作,标签已经被剥离的标签纸随后经由传送装置130传送到回收装置140。如图8所示,剥离的标签1001被传送到芯轴230的承载部234上,此时定位传感器236检测到承载部234上存在标签,可以发出信号表明能够将待贴标签的物体放置到夹持装置210中以进行后续操作。

在步骤1020中,将待贴标签的物体放置到贴标签机构200的夹持装置210中,使夹持装置210夹持该物体。

在定位传感器236检测到承载部234上存在标签之后,可以通过手动或自动的方式将待贴标签的物体放置到夹持装置210中,具体地,可以放置到夹持装置210的夹持构件211中,例如,在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可以将物体放置在第一夹持构件2111的第一夹持开口2113和第二夹持构件2112的第二夹持开口2114中。

更进一步地,可以将待贴标签的物体穿过传动装置250的第一齿轮252的齿轮开口2521、以及第一芯轴端部232的第一端部开口2321和第二芯轴端部233的第二端部开口2331。

在放置好待贴标签的物体之后,夹持致动器212致动夹持构件211,以使得夹持构件211夹持待贴标签的物体。具体地,分别致动第一夹持致动器2121和第二夹持致动器2122,以使得第一夹持构件2111和第二夹持构件2112将该物体夹紧。

此时,待贴标签的物体可以处于芯轴本体231的接纳部2311中,从而与接纳在芯轴230的承载部234上的标签接触。

在设置有移动装置270的情况下,操作根据本公开的贴标签设备1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1021。在步骤1021中,在夹持装置210夹持待贴标签的物体之后,将夹持有该物体的夹持装置210移动到操作位置。

在设置有移动装置270的情况下,在夹持致动器212致动夹持构件211以使得夹持构件211夹持待贴标签的物体时,夹持装置210处于夹持位置,此时,待贴标签的物体并没有接纳在芯轴本体231的接纳部2311中,也没有与接纳在芯轴230的承载部234上的标签接触。

在夹持致动器212致动夹持构件211以使得夹持构件211夹持待贴标签的物体之后,移动致动器272能够致动移动构件271,引起夹持装置210从夹持位置移动到操作位置,在操作位置中,被夹持装置210夹持的物体处于芯轴本体231的接纳部2311中并与接纳在承载部234上的标签接触。

在设置有压靠构件235的情况下,操作根据本公开的贴标签设备1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1022。在步骤1022中,在夹持装置210夹持待贴标签的物体之后,使芯轴230上的压靠构件235压靠该物体。

当夹持装置210未夹持待贴标签的物体时,压板2351通过锁定装置240而处于准备位置。在夹持装置210夹持待贴标签的物体之后,锁定装置240能够释放压板2351,以使得压板2351能够在弹性件2352的作用下压靠被夹持的物体。

在步骤1030中,使承载有标签的芯轴230围绕待贴标签的物体旋转预定圈数,以将标签贴到该物体的外表面上。

具体地,来自诸如马达的动力源的动力驱动传动轴251旋转,传动轴251继而驱动第二齿轮253旋转,由此通过第二齿轮253与第一齿轮252的啮合而驱动第一齿轮252旋转,使得芯轴230旋转。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来自诸如马达的动力源的动力驱动第一传动轴2511和第二传动轴2512,相应地同时驱动第二齿轮253和第三齿轮254沿相同的方向旋转,从而驱动第一齿轮252旋转,使得芯轴230旋转。

所述预定圈数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进行选择,例如,为了使得在芯轴230旋转结束之后,齿轮开口2521仍然与第一芯轴端部232的第一端部开口2321和第二芯轴端部233的第二端部开口2331对准,同时还可以与第一夹持构件2111的第一夹持开口2113和第二夹持构件2112的第二夹持开口2113对准,所述预定圈数可以限定为整数圈数,例如一圈、两圈、三圈等等。

在芯轴230旋转过程中,由于之前待贴标签的物体已经接触承载在芯轴230的承载部234上的标签,因此,芯轴230的旋转运动能够将该标签贴到物体的外表面上。

在设置有压靠构件235的情况下,在芯轴230旋转过程中,压靠构件235对待贴标签的物体的压靠进一步确保标签贴到物体的外表面上。此外,在设置有压靠构件235的情况下,由于压靠构件235压靠待贴标签的物体,使得即使在该物体形状不规则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标签贴到物体的外表面上。

在步骤1040中,夹持装置210释放已经贴好标签的物体,由此可以将该物体从贴标签设备1中取出。

在将标签贴到物体的外表面上之后,夹持致动器212致动夹持构件211,以使得夹持构件211释放待贴标签的物体。具体地,分别致动第一夹持致动器2121和第二夹持致动器2122,以使得第一夹持构件2111和第二夹持构件2112将该物体释放。由此,可以将该物体取出。

在设置有压靠构件235的情况下,在夹持装置210释放该物体时、之前或之后,锁定装置240可以将压靠构件235再次锁定在准备位置,使得压板2351不再压靠该物体。

在设置有移动装置270的情况下,在夹持装置210释放该物体时、之前或之后,移动致动器272能够致动移动构件271,使得夹持装置210从操作位置移动到夹持位置。

在设置有定位感应装置290的情况下,在步骤1020中,在将待贴标签的物体放置到贴标签机构200的夹持装置210中之后,该物体可以延伸到感测区域293中,由此定位传感器291检测到感测区域293中存在物体,表明待贴标签的物体已经被放置在夹持装置210中。在定位传感器291检测到感测区域293中存在物体之后,可以例如经由控制器自动地执行后续各步骤。

本说明书描述的系统还可利用一个或多个控制器来接收信息并变换所接收的信息以生成输出。该控制器可包括任意类型的计算装置、计算电路或者任意类型的处理器或能够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一系列指令的处理电路。该控制器可包括多个处理器和/或多核中央处理单元(cpu)并且可包括任意类型的处理器,诸如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微控制器等。该控制器还可包括存储器以存储数据和/或算法以执行一系列指令。

本说明书描述的任意方法、程序、算法或编码可以转换成或表达为编程语言或计算机程序。“编程语言”和“计算机程序”是用以将指令指定给计算机的任意语言,并且包括(但不限于)这些语言和它们的派生物:汇编语言、basic、批处理文件、bcpl、c、c+、c++、delphi、fortran、java、javascript、机器代码、操作系统命令语言、pascal、perl、pl1、脚本语言、visualbasic、其自身指定程序的元语言,以及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和第五代计算机语言。同样包括的是数据库和其他数据模式,以及任意其他元语言。为了这种定义的目的,不在被解译、编译的语言之间或者是使用编译和解译这两种方法的语言之间进行区分。为了这种定义的目的,不在程序的编译版本和源版本之间进行区分。因此,参考编程语言可存在于一个以上状态(诸如源状态、编译状态、对象状态或链接状态)中的程序是参考任意和所有这种状态。该定义还包含有效指令和这些指令的意图。

本说明书描述的任意方法、程序、算法或代码可包含在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媒介或存储器上。术语“存储器”可包括提供(例如,存储和/或传送)以由诸如处理器、计算机或数字处理设备的机器可读格式的信息的机构。例如,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盘存储介质、光学存储介质、闪存设备或任意其他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包含在其上的代码或指令可由载波信号、红外信号、数字信号和其他相似的信号表示。

虽然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示范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本质上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本公开的示范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和改变。因此,所有变化和改变均包含在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内。本公开由附加的权利要求限定,并且这些权利要求的等同物也包含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