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颗粒物料连续给料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95007发布日期:2018-12-08 06:03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细颗粒物料连续给料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炼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细颗粒物料连续给料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铁水脱钛主要是向铁水中加入铁氧化剂,使铁水中的钛与氧化亚铁等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钛进入渣中。铁氧化剂如氧化铁皮、烧结返矿和矿粉等,由于粒度小,堆比重大,气力输送较困难,导致加入速度和加入量往往不稳定。另外,由于加入地点主要是高炉炉前铁水沟中,或者在炼钢工序兑铁水前集中加入铁水包中用铁水冲化,加入方式主要是机械喷吹,一般采用罐车喷吹方式。由于使用的烧结返矿等原料堆比重大,装卸过程中要求载气压力高、流量大,往往卸料速度也受制于设备和物料属性,并不会较高;同时,能源消耗高、设备磨损大;同时还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致使现场必需增加除尘设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细颗粒物料连续给料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铁氧化剂粒度小,堆比重大给料速度低,稳定性差,配套设备要求高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细颗粒物料连续给料装置,包括:料仓、导料套管、螺旋杆以及旋转电机;

所述料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导料套管与所述出料口连通,所述导料套管上开设有下料口;

所述螺旋杆设置在所述导料套管内,所述螺旋杆的第一端位于所述料仓的仓底;

所述旋转电机的转轴输出端与所述螺旋杆的第二端固定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导料套管采用伸缩套管。

进一步地,所述下料口设置在所述伸缩套管的第一节上。

进一步地,所述下料口处设置有下料管。

进一步地,所述下料管的下部管腔的内径自上而下逐步缩小。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处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导料套管的第一端通过所述固定槽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电机通过一支撑基座固定,所述导料套管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支撑基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料仓的仓底设置成v形槽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口的数量为多个;

所述多个出料口对应设置有对应数量的导料套管、螺旋杆以及旋转电机。

一种连续给料方法,采用所述的装置执行给料操作。



本技术:
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细颗粒物料连续给料装置,通过穿过料仓下部的出料口的螺旋杆,在旋转电机的驱动下旋转,通过螺旋桨叶沿着所述螺旋杆轴向自所述出料口导引而出进入到导料套管,而后自所述导料套管上的下料口落下实现自动化连续给料,针对铁氧化剂粒度小,堆比重大的运输难度大的缺陷,大幅提升卸料输送效率;同时,由于通过旋转电机控制,和螺旋杆的桨叶的导引作用,能够实现稳定的给料速度控制,并且给料速度能够精确控制,便捷调整。另一方面,避免了传统气力输送对辅助设备的高要求,也不会导致粉尘污染,及相关降尘设备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细颗粒物料连续给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料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细颗粒物料连续给料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铁氧化剂粒度小,堆比重大给料速度低,稳定性差,配套设备要求高的技术问题。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1,一种细颗粒物料连续给料装置,包括:料仓1、导料套管5、螺旋杆4以及旋转电机6。

所述料仓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3,所述导料套管5与所述出料口3连通,所述导料套管5上开设有下料口;将导引而出的物料自所述下料口投送。

所述螺旋杆4设置在所述导料套管5内,所述螺旋杆4的第一端位于所述料仓1的仓底;从而通过自转的螺旋杆4,在桨叶的作用下沿轴向导引而出,进入到导料套管5内,并且由于桨叶的均匀推动作用,使得给料速度稳定均匀,提升物料投送的均匀性;所述旋转电机6的转轴输出端与所述螺旋杆4的第二端固定相连,从而实现自动化的速度空控制,实现便捷给料速度控制。

更重要的是,由于简单的物料导引结构,能够克服传统的气力输送结构所需要的高质量的气力设备,降尘设备等辅助配套设备。

一般来说,所述导料套管5采用伸缩套管,也就是可以根据实际的现场条件,设置螺旋杆4进入到料仓1的距离,保证卸料的效率。同时,也便于收捡。

通常,所述下料口设置在所述伸缩套管的第一节上,降低物料在导料套管5内的运动时间,降低堆积风险,提升投送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下料口处设置有下料管7,控制物料下落的方向,便于定点投送。所述下料管7的下部管腔的内径自上而下逐步缩小,进一步减少物料喷溅。

参见图2,所述出料处设置有固定槽8,所述导料套管5的第一端通过所述固定槽8固定,提升其稳定性,避免结构晃动,保证导引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电机6通过一支撑基座固定,所述导料套管5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支撑基座上,进一步降低振动的积累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参见图2,一般来说,所述料仓1的仓底设置成v形槽结构2,能够提升物料的卸料率。仓底2两侧为规则平面,底部与螺旋杆4插入位置平行并相接,两侧坡度可以在30~60度之间。

通常还可以将所述出料口3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出料口3对应设置有对应数量的导料套管5、螺旋杆4以及旋转电机6,提升卸料效率。

一般来说,所述料仓1上开设有吊孔9便于运输。

本实施例还提供卸料方法,一种连续给料方法,采用所述的装置执行给料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细颗粒物料连续给料装置,通过穿过料仓下部的出料口的螺旋杆,在旋转电机的驱动下旋转,通过螺旋桨叶沿着所述螺旋杆轴向自所述出料口导引而出进入到导料套管,而后自所述导料套管上的下料口落下实现自动化连续给料,针对铁氧化剂粒度小,堆比重大的运输难度大的缺陷,大幅提升卸料输送效率;同时,由于通过旋转电机控制,和螺旋杆的桨叶的导引作用,能够实现稳定的给料速度控制,并且给料速度能够精确控制,便捷调整。另一方面,避免了传统气力输送对辅助设备的高要求,也不会导致粉尘污染,及相关降尘设备的需求。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炼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细颗粒物料连续给料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料仓、导料套管、螺旋杆以及旋转电机;所述料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导料套管与所述出料口连通,所述导料套管上开设有下料口;所述螺旋杆设置在所述导料套管内,所述螺旋杆的第一端位于所述料仓的仓底;所述旋转电机的转轴输出端与所述螺旋杆的第二端固定相连。本发明提供的细颗粒物料连续给料装置及方法能够针对粒度小,堆比重大,气力输送较困难的铁氧化剂实现稳定高速的给料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运;张雪松;贾国利;张海滨;梁海龙;张勇;赵铁良;赵凯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03
技术公布日:2018.12.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