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坯机及其理坯辊间距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2296发布日期:2018-12-11 20:01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理坯机及其理坯辊间距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吹瓶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理坯机及其理坯辊间距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理坯机的两个理坯辊之间具有间隙形成坯料通道,坯料从所述间隙形成的坯料通道通过。然而由于坯料规格种类繁多,从而需要不同尺寸的坯料通道,这就要求两个理坯辊之间间距能够调整。传统都是通过理坯辊两端的4个轴承座分别调整,工作量繁重,很难保证理坯辊的位置精度,造成每次更换瓶坯规格时,浪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反复调试设备并校准,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理坯机及其理坯辊间距调节机构,能迅速准确地调整理坯辊间距。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理坯辊间距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单元与第二调节单元,所述第一调节单元包括第一丝杆、第一辊筒座及第二辊筒座,所述第一丝杆上设有螺纹方向相反的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所述第一丝杆通过所述第一螺纹与所述第一辊筒座螺纹连接,所述第一丝杆通过所述第二螺纹与第二辊筒座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调节单元包括第二丝杆、第三辊筒座及第四辊筒座,所述第二丝杆上设有螺纹方向相反的第三螺纹与第四螺纹,所述第二丝杆通过所述第三螺纹与所述第三辊筒座螺纹连接,所述第二丝杆通过所述第四螺纹与第四辊筒座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辊筒座与第三辊筒座分别用于与其中一根理坯辊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二辊筒座与第四辊筒座分别用于与另一根理坯辊的两端连接。

一种理坯机,包括两根理坯辊及所述的理坯辊间距调节机构,其中一根所述理坯辊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辊筒座、第三辊筒座连接,另一根理坯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辊筒座、第四辊筒座连接。

上述理坯机及其理坯辊间距调节机构,通过设置第一调节单元与第二调节单元,且第一辊筒座与第三辊筒座分别用于与其中一根理坯辊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二辊筒座与第四辊筒座分别用于与另一根理坯辊的两端连接,而所述第一丝杆与所述第一辊筒座、第二辊筒座分别螺纹连接且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第二丝杆与所述第三辊筒座、第四辊筒座分别螺纹连接且第三螺纹与第四螺纹的螺纹方向相反,转动第一丝杆,第一辊筒座与第二辊筒座同步向外移或者内移,调节两根理坯辊其中一端的间距至合适宽度,转动第二丝杆,第三辊筒座与第四辊筒座同步向外移或者内移,调节两根理坯辊另一端的间距至合适宽度,从而能迅速准确地调整理坯辊间距,当经过两理坯辊的瓶坯规格发生变化而需要调整理坯辊之间的坯料通道的宽度时,只需要轻轻转动第一丝杆及第二丝杆,就能迅速方便快捷地形成坯料通道要要求的合适宽度,大大提高了理坯生产效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单元还包括第一导向杆、第一固定座及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导向杆的一端与第一固定座连接,第一导向杆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辊筒座、第二辊筒座后与所述第二固定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单元还包括与第一螺纹配合的第一丝杆螺母及与第二螺纹配合的第二丝杆螺母,所述第一辊筒座、第二辊筒座均呈方形板状,第一辊筒座远离第二辊筒座的一侧与第一丝杆螺母连接,第二辊筒座远离第一辊筒座的一侧与第二丝杆螺母连接,且所述第一辊筒座、第二辊筒座上均设有用于与理坯辊连接的第一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单元包括两根所述第一导向杆,且两根所述第一导向杆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丝杆设置在两根所述第一导向杆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均呈板状,且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设有第一调节手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座、第一丝杆螺母、第一辊筒座、第二辊筒座、第二丝杆螺母及第二固定座,且所述第一固定座及第二固定座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一丝杆配合的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节单元还包括第二导向杆、第三固定座及第四固定座,所述第二导向杆的一端与第三固定座连接,第二导向杆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三辊筒座、第四辊筒座后与所述第四固定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辊筒座、第四辊筒座均呈T形板状,且所述第三辊筒座、第四辊筒座的竖板上均设有用于与理坯辊连接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丝杆及第二导向杆均穿过所述第三辊筒座、第四辊筒座的横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节单元包括两根所述第二导向杆,且两根所述第二导向杆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丝杆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安装孔位于两根所述第二导向杆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固定座、第四固定座均呈阶梯状,且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设有第二调节手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三固定座、第三辊筒座、第四辊筒座及第四固定座,且所述第三固定座及第四固定座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二丝杆配合的轴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理坯辊间距调节机构(装有理坯辊)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理坯辊间距调节机构(装有理坯辊)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理坯辊间距调节机构(装有理坯辊)的示意图三;

图4为瓶坯装设在两理坯辊之间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第一调节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第二调节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第一调节单元,110、第一丝杆,120、第一辊筒座,122、第一安装孔,130、第二辊筒座,140、第一导向杆,150、第一固定座,160、第二固定座,170、第一丝杆螺母,180、第二丝杆螺母,190、第一调节手柄,20、第二调节单元,210、第二丝杆,220、第三辊筒座,222、第二安装孔,230、第四辊筒座,240、第二导向杆,250、第三固定座,260、第四固定座,270、第二调节手柄,30、理坯辊,40、瓶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理坯辊间距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单元10与第二调节单元20,第一调节单元10包括第一丝杆110、第一辊筒座120及第二辊筒座130,第一丝杆110上设有螺纹方向相反的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第一丝杆110通过第一螺纹与第一辊筒座120螺纹连接,第一丝杆110通过第二螺纹与第二辊筒座130螺纹连接,第二调节单元20包括第二丝杆210、第三辊筒座220及第四辊筒座230,第二丝杆210上设有螺纹方向相反的第三螺纹与第四螺纹,第二丝杆210通过第三螺纹与第三辊筒座220螺纹连接,第二丝杆210通过第四螺纹与第四辊筒座230螺纹连接,第一辊筒座120与第三辊筒座220分别用于与其中一根理坯辊30的两端连接,第二辊筒座130与第四辊筒座230分别用于与另一根理坯辊30的两端连接。

通过设置第一调节单元10与第二调节单元20,且第一辊筒座120与第三辊筒座220分别用于与其中一根理坯辊30的两端连接,第二辊筒座130与第四辊筒座230分别用于与另一根理坯辊30的两端连接,而第一丝杆110与第一辊筒座120、第二辊筒座130分别螺纹连接且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的螺纹方向相反,第二丝杆210与第三辊筒座220、第四辊筒座230分别螺纹连接且第三螺纹与第四螺纹的螺纹方向相反,转动第一丝杆110,第一辊筒座120与第二辊筒座130同步向外移或者内移,调节两根理坯辊30其中一端的间距至合适宽度,转动第二丝杆210,第三辊筒座220与第四辊筒座230同步向外移或者内移,调节两根理坯辊30另一端的间距至合适宽度,从而能迅速准确地调整理坯辊30间距,当经过两理坯辊30的瓶坯规格发生变化而需要调整理坯辊30之间的坯料通道的宽度时,只需要轻轻转动第一丝杆110及第二丝杆210,就能迅速方便快捷地形成坯料通道要要求的合适宽度,大大提高了理坯生产效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单元10还包括第一导向杆140、第一固定座150及第二固定座160,第一导向杆140的一端与第一固定座150连接,第一导向杆140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辊筒座120、第二辊筒座130后与第二固定座160连接。第一固定座150及第二固定座160用于与理坯机的机架连接,起到固定第一调节单元10的作用,第一导向杆140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丝杆110的延伸方向相同,用于对第一辊筒座120、第二辊筒座130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进一步提高理坯辊30的位置调整精度。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第一调节单元10还包括与第一螺纹配合的第一丝杆螺母170及与第二螺纹配合的第二丝杆螺母180,第一辊筒座120、第二辊筒座130均呈方形板状,第一辊筒座120远离第二辊筒座130的一侧与第一丝杆螺母170连接,第二辊筒座130远离第一辊筒座120的一侧与第一丝杆螺母170连接,且第一辊筒座120及第二辊筒座130上均设有用于与理坯辊30连接的第一安装孔122。通过设置呈方形板状的第一辊筒座120、第二辊筒座130,且第一辊筒座120、第二辊筒座130上均设有与理坯辊30连接的第一安装孔122,两理坯辊30的一端插入第一安装孔122内,提高第一辊筒座120、第二辊筒座130移动过程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理坯辊30的位置调整精度;而第一辊筒座120通过第一丝杆螺母170与第一丝杆110螺纹连接,第二辊筒座130通过第二丝杆螺母180与第一丝杆110螺纹连接,无需在板状的第一辊筒座120、第二辊筒内壁设置螺纹,降低加工难度,且装配简便。

进一步地,第一调节单元10包括两根第一导向杆140,且两根第一导向杆140分别设置在第一安装孔122的上下两侧,第一丝杆110设置在两根第一导向杆140之间。在第一安装孔122的上下两侧均设置第一导向杆140,同时第一丝杆110设置在两根第一导向杆140之间,本实施例第一丝杆110是设置在第一安装孔122与上侧的第一导向杆140之间,使第一辊筒座120、第二辊筒座130沿第一丝杆110移动时,带动理坯辊30移动更稳定,进一步提高理坯辊30的位置调整精度。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第一固定座150、第二固定座160均呈板状,且第一丝杆110的一端设有第一调节手柄190,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固定座150、第一丝杆螺母170、第一辊筒座120、第二辊筒座130、第二丝杆螺母180及第二固定座160,且第一固定座150及第二固定座160上均设有与第一丝杆110配合的轴承。当需要调节两理坯辊30之间的间隙时,通过转动与第一丝杆110固定连接的第一调节手柄190,从而带动第一丝杆110转动,由于第一固定座150及第二固定座160上均设有与第一丝杆110配合的轴承,提高第一辊筒座120、第二辊筒座130的位移精度,进一步提高理坯辊30的位置调整精度。而第一固定座150、第二固定座160均呈板状,与呈方形板状的第一辊筒座120、第二辊筒座130高度对应,不仅用于固定上下设置的两根第一导向杆140,同时承托第一丝杆110。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第二调节单元20还包括第二导向杆240、第三固定座250及第四固定座260,第二导向杆240的一端与第三固定座250连接,第二导向杆240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三辊筒座220、第四辊筒座230后与第四固定座260连接。第三固定座250、第四固定座260用于与理坯机的机架连接,起到固定第二调节单元20的作用,第二导向杆240的延伸方向与第二丝杆210的延伸方向相同,用于对第三辊筒座220、第四辊筒座230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进一步提高理坯辊30的位置调整精度。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第三辊筒座220、第四辊筒座230均呈T形板状,且第三辊筒座220及第四辊筒座230的竖板上均设有用于与理坯辊30连接的第二安装孔222,第二丝杆210及第二导向杆240均穿过第三辊筒座220、第四辊筒座230的横板。将第三辊筒座220、第四辊筒座230设置成T形板状,适应空间设计需求,且第三辊筒座220及第四辊筒座230上均设有与理坯辊30另一端连接的第二安装孔222,在第三辊筒座220的横板上设置与第二丝杆210的第三螺纹匹配的第三螺纹孔,在第四辊筒座230的横板上设置与第四螺纹匹配的第四螺纹孔,不再设置丝杆螺母与第二丝杆210配合,不仅能满足第三辊筒座220、第四辊筒座230随第二丝杆210的转动相对或相向移动的需求,而且结构简单,布设所占空间小,适用性强,装配简便。

进一步地,第二调节单元20包括两根第二导向杆240,且两根第二导向杆240分别设置在第二丝杆210的左右两侧,第二安装孔222位于两根第二导向杆240之间。在第二丝杆210的左右两侧均设置第二导向杆240,同时第二安装孔222设置在两根第二导向杆240之间,使第三辊筒座220、第四辊筒座230沿第二丝杆210移动时,带动理坯辊30移动更稳定,进一步提高理坯辊30的位置调整精度,且适应第三辊筒座220、第四辊筒座230的T形板状结构。

进一步地,第三固定座250、第四固定座260均呈阶梯状,且第二丝杆210的一端设有第二调节手柄270,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三固定座250、第三辊筒座220、第四辊筒座230及第四固定座260,且第三固定座250及第四固定座260上均设有与第二丝杆210配合的轴承。当需要调节两理坯辊30之间的间隙时,通过转动与第二丝杆210固定连接的第二调节手柄270,从而带动第二丝杆210转动,由于第三固定座250及第四固定座260上均设有与第二丝杆210配合的轴承,提高第三辊筒座220、第四辊筒座230的位移精度,进一步提高理坯辊30的位置调整精度。而第三固定座250、第四固定座260均呈阶梯状,不仅用于固定左右设置的两根第二导向杆240及第二丝杆210,同时适应理坯机空间设计需求,满足小空间装配需求。

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第一调节单元10与第二调节单元20相对设置,第一丝杆110的设置高度高于第二丝杆210,不仅能实现对两理坯辊30间隙调节,且需同时保证两理坯辊30相互平行,设计巧妙,满足场地需求的同时,满足使用需求。

实施例二

参照图1、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第二调节单元采用与图5中第一调节单元10相同的结构,两理坯辊30两端采用相同结构的调节结构,满足对两理坯辊30之间间隙的快速调节,调节过程更平稳,精度更高。

实施例三

参照图1、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第一调节单元采用与图6中第二调节单元20相同的结构,两理坯辊30两端采用相同结构的调节结构,满足对两理坯辊30之间间隙的快速调节,适应有限空间的装配需求。

实施例四

如图1-3所示,另一种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理坯机,包括两根理坯辊30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理坯辊间距调节机构,其中一根理坯辊3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辊筒座120、第三辊筒座220连接,另一根理坯辊30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辊筒座130、第四辊筒座230连接。

理坯装置的功能:以瓶坯口向上将瓶坯连续供应给吹瓶机。为实现此功能,理坯装置通常有四个互补的子单元:坯斗、上坯机、理坯机及进坯导轨。其中理坯机的主要功能就是将瓶坯对齐并定向为瓶坯口向上。

两根理坯辊30之间设有瓶坯40,两理坯辊30平行设置,两个理坯辊30之间间隙形成坯料通道的宽度为H,H可随瓶坯规格变化而调整。具体如图4所示,瓶坯40的管体直径为瓶坯40的瓶口处凸缘直径为通过转动第一丝杆110、第二丝杆210,实现了两理坯辊30同步向内或向外调整,达到精准定位,操作简捷轻便。当变更不同规格的坯料时,一般及尺寸在22mm~55mm之间变化,能够迅速准确调整理坯辊30间距,形成合适的坯料通道,大大提高了理坯速度,设计合理、质量稳定、性能理想、运行安全方便简捷,大大提高了人力和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