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式装配式建筑叠合板储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0436发布日期:2019-03-19 21:29阅读:802来源:国知局
立体式装配式建筑叠合板储存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工艺装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立体式装配式建筑叠合板储存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装配式建筑市场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钢结构(包括轻型钢结构和重型钢结构)、木质结构等三种基本结构体系方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装配式建筑由于结构强度和抗震性能等同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全面推广安全技术风险较低而成为最受欢迎的主流结构形式。叠合楼层板是用于楼层浇筑的剪力墙结构的主要体系构件,预制层厚度仅有60毫米,单板面积大,早期结构强度偏低,极易产生翘曲、裂纹变形,对堆放条件要求较高。地面堆放强度达到20MPA时堆垒极限为5层,早期强度不足时堆垒极限更低。因此构架工厂必须建设数万平方米的构件堆场,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构件存放质量也得不到保障。

市场急需一种能够实现立体堆放的叠合板存放架,以减少堆场面积,提高储存质量,降低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立体堆放的立体式装配式建筑叠合板储存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立体式装配式建筑叠合板储存架,该叠合板储存架由立柱、横梁、支撑梁、支撑梁固定块、连接梁、垫块、起吊板、加强柱组成;

其中,两根相对平行设置的连接梁之间设有相对的两根底部横梁,底部横梁的端部与连接梁侧面焊接连接形成矩形框;四根立柱竖直焊接在矩形框的四个角上;立柱的竖直侧面与连接梁外端之间设有加强柱;立柱与连接梁的下部连接处焊接有起吊板;

位于两根底部横梁正上方的立柱之间设有若干组相对的上横梁;每组相对的上横梁之间设有支撑梁,位于支撑梁两侧上横梁上设有支撑梁固定块。

叠合板放置在支撑梁上,相邻叠合板之间设有垫块。

所述垫块为100*100毫米方木段。

叠合板支撑梁和垫块放置时,两块支撑梁或垫块之间的距离小于1500毫米,叠合板两端悬空部分不得大于300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每个储存架可以存放若干叠合板,实现了叠合板立体存储,大幅减少了叠合板存放的占地面积,有利于减少宝贵的土地资源;

2、横梁和支撑梁采用高强度型钢焊接而成,将支撑梁的上平面制造平整,与叠合板有效接触,保证其受力均匀,不易变形开裂;叠合板之间采用截面100*100毫米的优质软松木垫块支撑,单点受力时可实现压缩变形,最终达到所有垫块与叠合板全面接触;

3、支撑梁采用固定块定位,拆卸安装简便;可根据叠合板长度和强度选择支撑梁数量及位置;预养时间少早期强度不足的叠合板密排支撑梁多点支撑,防止翘曲变形;

4、通过四块起吊板可实现整体式吊装,装载搬运效率提高;在构件厂和工地自建实现集装箱式运输,单车运能成倍提高,大幅降低了运输成本,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装配式成本较高的问题。叠合板之间采用软木垫块,有效吸收振动冲击能量,防止运输过程中叠合板因颠簸产生变形和裂纹。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式装配式建筑叠合板储存架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式装配式建筑叠合板储存架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式装配式建筑叠合板储存架左视图;

图4是叠合板示意图;

图中标记:叠合板储存架1、叠合板2、立柱3、横梁4、支撑梁5、垫块6、连接梁7、起吊板8、加强柱9、支撑梁固定板10。

具体实施方式

立体式装配式建筑叠合板储存架,如图1-4所示,该叠合板储存架1由立柱3、横梁4、支撑梁5、支撑梁固定块10、连接梁7、垫块6、起吊板8、加强柱9组成;

其中,两根相对平行设置的连接梁7之间设有相对的两根底部横梁4,底部横梁4的端部与连接梁7侧面焊接连接形成矩形框;四根立柱3竖直焊接在矩形框的四个角上;立柱3的竖直侧面与连接梁7外端之间设有加强柱9;立柱3与连接梁7的下部连接处焊接有起吊板8;

位于两根底部横梁4正上方的立柱3之间设有若干组相对的上横梁41;每组相对的上横梁41之间设有支撑梁5,位于支撑梁5两侧上横梁41上设有支撑梁固定块10;叠合板2放置在支撑梁5上,相邻叠合板2之间设有垫块6;

本实用新型工作方式:连接梁7和最下部两根横梁4焊接连接成矩形框,立柱3焊接在矩形框的四个角上,立柱3与连接梁7外端用加强柱9连接,立柱3与连接梁7下部焊接起吊板8加强结构强度,并可用于整件起吊;根据需要立柱3的左右两侧同一水平高度对应焊接上横梁41若干组(3组),左右横梁4上对应位置上焊接支撑梁固定块10,用于固定支撑梁5。首层叠合板2直接放置在支撑梁5上,首层叠合板上沿支撑梁正上方放置100*100毫米方木段,即垫块6,用于支撑第二层叠合板;2层以上以此类推。每层方木上下位置必须对正。

放置叠合板支撑梁5和垫块6时,两块支撑梁或垫块之间的距离必须小于1500毫米,且必须对称放置让叠合板受力均匀。叠合板两端悬空部分不得大于300毫米,防止端部在重力作用下弯曲变形。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