吨包破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8889发布日期:2019-01-08 21:53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吨包破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运输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吨包破袋装置。



背景技术:

吨包又叫集装袋,是一种柔性运输包装容器,具有防潮、防尘、耐辐射、牢固安全的优点,而且在结构上具有足够的强度。由于吨包装卸、搬运都很方便,使得装卸效率明显提高,近年来发展很快。一般多用聚丙烯、聚乙烯等聚酯纤维纺织而成。广泛用于化工、建材、塑料、矿产品等各种粉状、粒状、块状物品的包装,是仓储、运输等行业的理想用品。

现有技术在磁性材料料粉生产行业,生产设备的自动化与连续化设计与配置已成为普遍,但是在生产工艺上的料粉原料投入开袋环节,尚没有自动化的设计或专业工具的配置,全部采用人工接近式开袋方式,这种开袋方式安全隐患较大,造成现场很大的扬尘,危害现场操作人员的人身健康,并且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吨包破袋装置,包括破袋装置和设于其顶端的行走梁,所述行走梁上设有提升吨包的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可沿行走梁移动,包括:

破袋装置,所述破袋装置一侧端设有入门,所述破袋装置另一侧端设有出门,所述破袋装置上端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与所述行走梁平行设置的开槽,所述开槽一端连接于所述入门内,所述开槽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出门内,所述破袋装置内设有刀体,所述刀体通过传动机构连接于驱动装置输出端,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于所述破袋装置侧端,所述破袋装置下端设有集料斗。

作为优选,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于破袋装置侧端,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并控制所述破袋装置和提升装置。

为了便于刀体在吨包底部划出圆形的开口,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破袋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一侧端设有入门,所述入门设为对开门式结构,所述箱体另一侧端设有出门,所述出门设为对开门式结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连接于所述箱体侧端,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箱体内并在其上连接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蜗杆,所述蜗杆设于第一套筒内,所述蜗杆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所述蜗杆设有与其配合的涡轮,所述涡轮中心端垂直设有第一传动轴,所述涡轮和第一传动轴设于第二套筒内,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第一套筒一端连接并通过连接杆连接于所述箱体内侧端,所述第一传动轴一端垂直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一端设有刀体,所述刀体刀尖垂直朝上。

为了避免刀体在吨包底部划出的开口部分材料掉入到集料斗内,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传动轴靠近第一连接件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下端与所述第二套筒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一端贯穿所述限位块中心点并在其上连接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相互之间套设的第三套筒和第四套筒,所述第三套筒和第四套筒通过弹簧连接,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三套筒内侧端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套筒内侧端连接,所述第三套筒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垂直连接,所述第四套筒一端连接有刀体,所述第四套筒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沿所述限位块外侧端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外侧端投影面呈螺旋线状设置,所述滑块沿所述限位块滑动的轨迹包括第一运动点、第二运动点和第三运动点,所述第一运动点到所述限位块中心点距离与所述第二运动点到所述限位块中心点距离相等,并且所述第一运动点到所述第二运动点之间的运动轨迹呈平滑曲线过渡,所述第三运动点到所述限位块中心点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运动点到所述限位块中心点距离,并且所述第三运动点到所述第二运动点之间的运动轨迹呈平滑曲线过渡,所述第三运动点到所述第一运动点之间的运动轨迹呈平滑曲线过渡。

为了便于控制入门和出门的开合,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入门靠其铰接端连接有L型连接件,所述L型连接件一端与所述入门铰接,所述L型连接件另一端与传动气缸输出端铰接,所述出门靠其铰接端连接有L型连接件,所述L 型连接件一端与所述出门铰接,所述L型连接件另一端与传动气缸输出端铰接,所述传动气缸连接于所述箱体非入门和出门所在侧端,所述传动气缸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提升装置设为电动葫芦。

作为优选,所述集料斗出口端设有自动蝶阀。

作为优选,所述破袋装置设有支撑架,所述箱体连接于支撑架上。

本实用新型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所述一种吨包破袋装置通过提升装置吊动吨包,并沿着行走梁通过开槽从入门处进入到破袋装置内,再次通过提升装置将吨包底部调整到位于所述刀体上方,然后闭合入门和出门,驱动装置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刀体破开吨包下端,使吨包内的物料掉落到集料斗内,避免了人工接近式破袋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高了破袋效率。

(2)所述一种吨包破袋装置通过传动机构实现了驱动电机输出端所在轴和第一传动轴两个交错轴之间的传送,所述刀体以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一传动轴连接端为圆心做周向运动,从而在所述吨包底部划开圆形的开口,方便吨包内物料的排出。

(3)所述一种吨包破袋装置通过设有限位块,使刀体沿着限位块的外侧端滑动,所述限位块的外侧端投影面呈螺旋线状设置,从而使刀体沿着限位块外侧端划开吨包底部开口时,由于开口轨迹无法重合,从而始终保持开口部分材料连接于吨包底端,避免了当划开圆形开口时,开口部分材料掉入集料斗内,造成集料口出口端堵塞。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装置与破袋装置和提升装置连接关系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箱体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蜗轮和蜗杆配合连接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传动机构在箱体内部位置关系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件和限位块配合连接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件和限位块配合连接剖视图;

图8为刀体在吨包底端切口图。

图中:1.破袋装置;2.行走梁;3.提升装置;4.控制装置;1-1.入门;1-2.出门;1-3.盖板;1-4.开槽;1-5.刀体;1-6.驱动装置;1-7.箱体;1-8.传动机构;1-10. 集料斗;1-61.驱动电机;1-81.蜗杆;1-82.第一套筒;1-83.涡轮;1-84.第一传动轴;1-85.第二套筒;1-86.连接杆;1-87.第一连接件;1-88.限位块;1-91.L型连接件;1-92.传动气缸;1-871.第三套筒;1-872.第四套筒;1-873.弹簧;1-874.滑块;1-881.第一运动点;1-882.第二运动点;1-883.第三运动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吨包破袋装置,包括破袋装置1和设于其顶端的行走梁2,所述行走梁2上设有提升吨包的提升装置3,所述提升装置3可沿行走梁2移动,包括:

破袋装置1,所述破袋装置1一侧端设有入门1-1,所述破袋装置1另一侧端设有出门1-2,所述破袋装置1上端设有盖板1-3,所述盖板1-3上设有与所述行走梁2平行设置的开槽1-4,所述开槽1-4一端连接于所述入门1-1内,所述开槽1-4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出门1-2内,所述破袋装置1内设有刀体1-5,所述刀体1-5通过传动机构1-8连接于驱动装置1-6输出端,所述驱动装置1-6连接于所述破袋装置1侧端,所述破袋装置1下端设有集料斗1-10。

上述吨包破袋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人工通过操控提升装置3吊起吨包,所述提升装置3为市面上常见的自带控制器的电动葫芦,人工操控提升装置3沿着行走梁2通过开槽1-4从入门1-1 进到破袋装置1内,人工再次操控提升装置3将吨包底部调整到位于所述刀体 1-5上方并使吨包底部接触到刀体1-5,人工关闭入门1-1,并开启设于所述破袋装置1侧端的驱动装置1-6,所述驱动装置1-6通过连接于其输出端的传动机构 1-8带动刀体1-5破开吨包底部,使吨包内的物料掉落到集料斗1-10内,控制提升装置3上下提升从而抖动吨包,确保吨包内的物料能够倾倒干净,人工打开出门1-2,通过提升装置3将吨包沿着开槽1-4从破袋装置1内横向移出。

如图2所示,优选地,还包括控制装置4,所述控制装置4设于破袋装置1 侧端,所述控制装置4电连接并控制所述破袋装置1和提升装置3,人工操控所述控制装置4向破袋装置1和提升装置3发出控制信号,所述控制方式属于现有技术。

如图4、图5所示,为了便于刀体1-5在吨包底部划出圆形的开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是,所述破袋装置1包括箱体1-7,所述箱体1-7一侧端设有入门1-1,所述入门1-1设为对开门结构,所述箱体1-7另一侧端设有出门1-2,所述出门1-2设为对开门结构,所述驱动装置1-6包括驱动电机1-61,所述驱动电机1-61与控制装置4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61连接于所述箱体1-7侧端,所述驱动电机1-61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箱体1-7内并在其上连接有传动机构1-8,所述传动机构1-8包括蜗杆1-81,所述蜗杆1-81设于第一套筒1-82内,所述蜗杆 1-81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1-61输出端连接,所述蜗杆1-81设有与其配合的涡轮 1-83,所述涡轮1-83中心端垂直设有第一传动轴1-84,所述涡轮1-83和第一传动轴1-84设于第二套筒1-85内,所述第二套筒1-85与所述第一套筒1-82一端连接并通过连接杆1-86连接于所述箱体1-7内侧端,所述第一传动轴1-84一端垂直设有第一连接件1-87,所述第一连接件1-87一端设有刀体1-5,所述刀体 1-5刀尖垂直朝上,工作时,通过控制装置4向驱动电机1-61发出工作信号,所述驱动电机1-61工作并带动与其输出端连接的蜗杆1-81转动,所述蜗杆1-81 带动与其配合连接的涡轮1-83转动,所述涡轮转动的同时带动与其中心端连接的第一传动轴1-84转动,所述第一传动轴1-84通过第一连接件1-87带动刀体 1-5以第一传动轴1-84为圆心以第一连接件1-87为半径转动,所述蜗杆1-81、涡轮1-83和第一传动轴1-84分别通过第一套筒1-82和第二套筒1-85套设,从而避免吨包内的物料掉落其内,所述第二套筒1-85通过连接杆1-86固定连接于所述箱体1-7内侧端。

如图6、图7、图8所示,为了避免刀体1-5在吨包底部划出的开口部分材料掉入到集料斗1-10内,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是,所述第一传动轴1-84靠近第一连接件1-87端设有限位块1-88,所述限位块1-88下端与所述第二套筒1-85 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1-84一端贯穿所述限位块1-88中心点并在其上连接有第一连接件1-87,所述第一连接件1-87包括相互之间套设的第三套筒1-871和第四套筒1-872,所述第三套筒1-871和第四套筒1-872通过弹簧1-873连接,所述弹簧1-873一端与所述第三套筒1-871内侧端连接,所述弹簧1-873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套筒1-872内侧端连接,所述第三套筒1-871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轴 1-84垂直连接,所述第四套筒1-872一端连接有刀体1-5,所述第四套筒1-872 上设有滑块1-874,所述滑块1-874沿所述限位块1-88外侧端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1-88外侧端投影面呈螺旋线状设置,所述滑块1-874沿所述限位块1-88滑动的轨迹包括第一运动点1-881、第二运动点1-882和第三运动点1-883,所述第一运动点1-881到所述限位块1-88中心点距离与所述第二运动点1-882到所述限位块1-88中心点距离相等,并且所述第一运动点1-881到所述第二运动点 1-882之间的运动轨迹呈平滑曲线过渡,所述第三运动点1-883到所述限位块 1-88中心点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运动点1-881到所述限位块1-88中心点距离,并且所述第三运动点1-883到所述第二运动点1-882之间的运动轨迹呈平滑曲线过渡,所述第三运动点1-883到所述第一运动点1-881之间的运动轨迹呈平滑曲线过渡,所述第一连接件1-87由第三套筒1-871和第四套筒1-872相互套设,且所述第三套筒1-871和第四套筒1-872之间通过弹簧1-873连接,所述弹簧1-873 拉伸到最长长度时,所述第三套筒1-871和第四套筒1-872之间仍能相互套设,两者不会脱落,从而在实现第一连接件1-87伸缩的同时不会出现弯曲,所述第一传动轴1-84通过滑块1-874带动第一连接件1-87一端的刀体1-5沿着限位块 1-88外侧端滑动,从而使所述刀体1-5在吨包底部的切口形状与所述滑块1-874 在所述限位块1-88外侧端滑动轨迹相同,所述滑动轨迹包括第一运动点1-881、第二运动点1-882和第三运动点1-883,所述第一运动点1-881到所述限位块1-88 中心点距离与所述第二运动点1-882到所述限位块1-88中心点距离相等,从而保证刀体1-5在吨包底部能划开较大开口,所述第三运动点1-883到所述限位块 1-88中心点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运动点1-881到所述限位块1-88中心点距离,使第三运动点1-833与第一运动点1-881之间无法重合,从而保证了开口部分材料能始终保持连接在吨包底部,不会掉落到集料斗1-10内,通过控制装置4设第一运动点1-881为切口起点,设第二运动点1-882为切口过渡点,设第三运动点 1-883为切口终点,控制装置4控制滑块1-874滑动到第一运动点1-881时,刀体1-5开始切开吨包底部,控制装置4控制滑块1-874滑动到第三运动点1-883 时,刀体1-5停止切开吨包底部,此时吨包内物料从开口内滑落,当吨包被取出时,控制装置4控制滑块1-874复位回到第一运动点1-881。

为了便于控制入门1-1和出门1-2的开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是,所述入门1-1靠其铰接端连接有L型连接件1-91,所述L型连接件1-91一端与所述入门1-1铰接,所述L型连接件1-91另一端与传动气缸1-92输出端铰接,所述出门1-2靠其铰接端连接有L型连接件1-91,所述L型连接件1-91一端与所述出门1-2铰接,所述L型连接件1-91另一端与传动气缸1-92输出端铰接,所述传动气缸1-92连接于所述箱体1-7非入门1-1和出门1-2所在侧端,所述传动气缸1-92与控制装置4电连接,通过人工操作控制装置4向传动气缸1-92发出工作信号,传动气缸1-92收缩或拉长时,通过与其连接的L型连接件1-91分别拽动入门1-1和出门1-2以所述入门1-1和出门1-2的铰接端为圆心转动,从而实现所述入门1-1和出门1-2的开合。

作为优选,所述提升装置3设为电动葫芦。

作为优选,所述集料斗1-10出口端设有自动蝶阀。

作为优选,所述破袋装置1设有支撑架,所述箱体1-7连接于支撑架上。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