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料标签剥离用上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7579发布日期:2019-04-20 03:32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片料标签剥离用上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笔记本电脑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片料标签剥离用上料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向消费者明示笔记本电脑的配置情况、认证资格及其他相关产品信息,通常会在笔记本电脑外壳上贴附相应的标签。在贴标工序中,需要将标签料带上的标签逐一地剥离下来以贴合至笔记本电脑特定位置上。例如,对笔记本电脑的触摸板贴附麦拉(Mylar,一种聚酯薄膜)贴纸时,先将麦拉片料上的离型纸剥离以露出粘黏层,再将麦拉贴附在触摸板上。现有的剥离机多是针对卷料标签进行研发设计,它并不适用于像麦拉类型的片料标签的剥离,因此,目前多采用人工方式对片料型标签的进行逐个剥离,这样,不仅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且也会影响生产加工效率及加工质量(人工的贴附精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片料标签剥离用上料结构,它可对片料标签垒进行逐一的分离工作以便于进行下一步剥离工序,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及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片料标签剥离用上料结构,包括支撑底座;

支撑底座上横向设置有上料板,支撑底座上还设置有分离架,分离架上可拆卸地连接有纵向设置的分离板,分离板的底端与上料板的顶端之间留有距离,分离板将上料板划分为放料区域和分离区域,上料板上沿放料区域至分离区域的方向设置有滑道开口;

支撑底座上还设置有位于滑道开口处且可与滑道开口滑动配合的活动吸附块和用于驱动活动吸附块移动的动力缸,活动吸附块呈中空设置,活动吸附块的顶端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第一吸附孔,活动吸附块的外表面还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第一通气孔。

本实用新型中,分离板与上料板的间距应大于一张片料标签的厚度且小于两张片料标签的厚度。应用时,第一通气孔应与真空发生器连通。先将一垒片料标签放置在放料区域,再启动真空发生器使得活动吸附块内形成负压,并透过第一吸附孔将底层的片料标签吸附在活动吸附块上,再启动动力缸使其驱动活动吸附块向分离区域移动,在经过分离板,由于分离板与上料板的间距只能通过一张片料标签,因而,活动吸附块则只能将吸附在其上的底层片料标签带动至分离区域以便于进行下一步剥离工序。其中,中空设置的活动吸附块使得活动吸附块内部形成有可连通第一通气孔与第一吸附孔的第一通气管道。

为根据片料标签的厚度调整分离板的高度,进一步地,分离板上设置有贯穿两端面的第一条形槽口;

还包括第一调节螺栓,第一调节螺栓的自由端贯穿第一条形槽口与分离架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松紧第一调节螺栓即可轻松移动分离板的高度位置。

为提高分离板上下移动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分离架上设置有与所述分离板相适应的调节槽,调节槽贯穿分离架的底端。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吸附块于远离所述放料区域的那一端还通过弹性件连接有辅助吸附块,辅助吸附块可与所述滑道开口滑动配合,辅助吸附块呈中空设置,辅助吸附块的顶端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第二吸附孔,辅助吸附块的外表面还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第二通气孔。

由于片料标签贴纸中的离型纸的面积会大于标签纸的面积,本实用新型在初始状态时,活动吸附块主要吸附标签纸所覆盖的区域,而离型纸因处于悬挂状态极易在活动吸附块移动过程中飞起而影响片料标签的分离,为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辅助吸附块,它可用于吸附超过标签纸区域的离型纸,如此,可提高运行的可靠性。应用时,第二通气孔应与真空发生器相连。中空设置的辅助吸附块使得辅助吸附块内部形成有可连通第二通气孔与第二吸附孔的第二通气管道。

其中,弹性件的设置可减少辅助吸附块与活动吸附块以及辅助吸附块与支撑底座间的撞击力。

为提高本实用新型分离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上料板上设置有两个所述滑道开口;

相应地,所述活动吸附块具有与所述动力缸伸缩端相连的第一连接段,第一连接段的顶端设置有两个可分别与两个滑道开口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动段。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吸附块具有与所述弹性件相连的第二连接段,第二连接段的顶端设置有两个可分别与两个滑道开口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动段。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底座上还设置有位于放料区域的限位架,限位架上可拆卸地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板。

限位架及两限位板所包围的区域则形成片料标签的特定存放区域,如此,便于活动吸附块对片料标签进行逐一分离工作。

为根据片料标签的尺寸大小调整限位架与分离架的间距,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底座于所述放料区域还开设有沿放料区域至所述分离区域方向设置的燕尾槽;

所述限位架的底端设置有与燕尾槽滑动配合的燕尾凸块;

还设置有与限位架螺纹配合的第二调节螺栓,第二调节螺栓的底端贯穿限位架顶紧于燕尾槽的槽底。

为根据片料标签的尺寸调整特定存放区域的大小,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架上设置有第二条形槽口;

所述限位板具有限位段和第三连接段;

还包括第三调节螺栓,第三调节螺栓的自由端贯穿第二条形槽口与所述第三连接段螺纹连接。

为实现对各个电气元件的控制,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底座上还设置有控制箱。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应用时,先将一垒片料标签放置在放料区域,再启动真空发生器使得活动吸附块内形成负压,并透过第一吸附孔将底层的片料标签吸附在活动吸附块上,再启动动力缸使其驱动活动吸附块向分离区域移动,在经过分离板,由于分离板与上料板的间距只能通过一张片料标签,因而,活动吸附块则只能将吸附在其上的底层片料标签带动至分离区域以便于进行下一步剥离工序,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及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2、由于片料标签贴纸中的离型纸的面积会大于标签纸的面积,本实用新型在初始状态时,活动吸附块主要吸附标签纸所覆盖的区域,而离型纸因处于悬挂状态极易在活动吸附块移动过程中飞起而影响片料标签的分离,为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辅助吸附块,它可用于吸附超过标签纸区域的离型纸,如此,可提高运行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下面将对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作简单的说明。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下面的附图,得到其它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片料标签剥离用上料结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片料标签剥离用上料结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片料标签剥离用上料结构中动力缸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片料标签剥离用上料结构中活动吸附块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1、支撑底座,2、上料板,3、分离架,4、分离板,5、滑道开口,6、活动吸附块,7、动力缸,8、调节槽, 9、第一条形槽口,10、第一调节螺栓,11、第一吸附孔,12、第一连接段, 13、限位架,14、限位板,15、第二条形槽口,16、第三调节螺栓,17、限位段,18、第三连接段,19、第二吸附孔,20、镂空,21、弹性件,22、辅助吸附块,23、燕尾槽,24、燕尾凸块,25、第二调节螺栓,26、第一通气孔,27、控制箱,28、第一滑动段,29、第二连接段,30、第二滑动段,31、不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而易见的,下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基于本实用新型记载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得到的其它所有实施例,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片料标签剥离用上料结构,包括支撑底座1;

支撑底座1上横向设置有上料板2,支撑底座1上还设置有分离架3,分离架3上可拆卸地连接有纵向设置的分离板4,分离板4的底端与上料板2的顶端之间留有距离,分离板4将上料板2划分为放料区域和分离区域,上料板 2上沿放料区域至分离区域的方向设置有滑道开口5;

支撑底座1上还设置有位于滑道开口5处且可与滑道开口5滑动配合的活动吸附块6和用于驱动活动吸附块6移动的动力缸7,活动块6呈中空设置,活动块6的顶端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第一吸附孔11,活动块6的外表面还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第一通气孔26。

本实施例中,动力缸7可选用双轴气缸。第一通气孔可设置在活动块6的侧边。第一吸附孔11可设置有多个。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分离板4上设置有贯穿两端面的第一条形槽口9;

还包括第一调节螺栓10,第一调节螺栓10的自由端贯穿第一条形槽口9 与分离架3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为便于转动第一调节螺栓10,可在端头设置有第一手柄。

优选地,所述分离架3上设置有与所述分离板4相适应的调节槽8,调节槽8贯穿分离架3的底端。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所述活动吸附块6 于远离所述放料区域的那一端还通过弹性件21连接有辅助吸附块22,辅助吸附块22可与所述滑道开口5滑动配合,辅助吸附块22呈中空设置,辅助吸附块22的顶端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第二吸附孔19,辅助吸附块22的外表面还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第二通气孔。

本实施例中,弹性件21可选用压缩弹簧。第二通气孔可设置在辅助吸附块22的底端。第二吸附孔19可设置有多个。

优选地,所述上料板2上设置有两个所述滑道开口5;

相应地,所述活动块6具有与所述动力缸7伸缩端相连的第一连接段12,第一连接段12的顶端设置有两个可分别与两个滑道开口5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动段28。第一通气孔26可设置在第一连接段12的侧边。第一滑动段28的顶端还可设置有不粘层31,不粘层31可选用硅胶泡棉。第一吸附孔设置在第一滑动段28的顶端且同样贯穿不粘层31。

优选地,所述辅助吸附块22具有与所述弹性件21相连的第二连接段29,第二连接段29的顶端设置有两个可分别与两个通口5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动段 30。第二通气孔可设置在第二连接段29的底端(图中未示出)。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3中任意一项实施例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所述支撑底座1上还设置有位于放料区域的限位架13,限位架13上可拆卸地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板14。

优选地,所述支撑底座1于所述放料区域还开设有沿放料区域至所述分离区域方向设置的燕尾槽23;

所述限位架13的底端设置有与燕尾槽23滑动配合的燕尾凸块24;

还设置有与限位架13螺纹配合的第二调节螺栓25,第二调节螺栓25的底端贯穿限位架13顶紧于燕尾槽23的槽底。

优选地,所述限位架13上设置有第二条形槽口15;

所述限位板14具有限位段17和第三连接段18;

还包括第三调节螺栓16,第三调节螺栓16的自由端贯穿第二条形槽口15 与所述第三连接段18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为便于转动第三调节螺栓16,可在它的端头设置有第二手柄。

为减轻支撑底座1的承重负担,可在分离架3、限位架13及限位板14上设置有若干个镂空20。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4中任意一项实施例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所述支撑底座1上还设置有控制箱31。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