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塔带电作业工具传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3515发布日期:2019-01-04 23:39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杆塔带电作业工具传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具,尤其涉及杆塔带电作业工具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复杂类带电作业时,作业人员在近百米的杆塔上,需要通过绝缘传递绳进行上下传递工器具,由于绝缘传递绳通过滑车绑定在横担处,所以通过绳子和工器具的自重,导致在传递过程中,绝缘绳与横担和铁塔有接触并产生摩擦的情况。

在进行带电作业工作时,需要传递的工器具重量较大,在绳子自重和工器具重量的双重叠加下,导致绝缘绳与杆塔或者横担接触时摩擦力会变大。同时传递工器具需要多回多次进行,往往一次带电作业需上下传递工器具7至8次,这也导致绝缘绳磨损情况发生频率较高。如果绝缘绳在传递过程中出现磨损或者断股等现象,将大大降低绝缘绳的绝缘能力与承重能力,有可能会造成高空坠物或者有触电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杆塔带电作业工具传递装置,以达到防止绳子与铁塔摩擦目的。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杆塔带电作业工具传递装置,包括固定机构、传递机构、支撑机构;所述的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夹件、与第一夹件转动连接的第二夹件,所述的第一夹件、第二夹件均设有用于将第一夹件、与第一夹件固定在铁塔上的紧固件,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斜向设于第一夹件上的支撑杆,所述的传递机构包括设于支撑杆端部的滑轮。本技术方案通过两个夹件卡在铁塔横担角钢处,并通过转轴将两夹件链接在一起,通过紧固件将夹件与横担角钢相互抵牢。通过支撑杆连接滑轮和夹件,滑轮则作为绝缘绳的传递装置,不产生摩擦力,有助于绝缘绳上工器具的传递,同时绝缘绳可直接放在滑轮上,滑轮不封闭,可以让工器具正常传递。支撑杆则将绝缘绳支出,避免与铁塔和横担接触。可根据绝缘绳与杆塔或者横担接触未知的多少来决定安装的数量。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第一夹件、第二夹件的外端部均设“┏┓”形夹部;所述的夹部设有所述的紧固件。夹部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松开紧固件后,第一夹件、第二夹件旋转展开,便可脱离横担角钢,方便安装与拆卸。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第一夹件、第二夹件夹部的一侧延伸形成连臂,第一夹件的连臂与第二夹件的连臂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当第一夹件、第二夹件相对旋转,连臂成180度时,第一夹件的夹部、第二夹件的夹部相对。第一夹件、第二夹件的夹部位于同一侧,实现与横担角钢的连接。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夹部内壁设有防滑垫。使其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保证固定装置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支撑杆与第一夹件连臂的夹角为α°,40°≤α≤50°。支撑杆保证有足够外伸长度的同时,兼顾强度,将绝缘传递绳向外支出约10cm,避免了与杆塔和横担的直接接触,也就同时避免了与杆塔和横担的摩擦。

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通过外伸的支撑杆连接滑轮,滑轮则作为绝缘绳的传递装置,不产生摩擦力,有助于绝缘绳上工器具的传递,同时绝缘绳可直接放在滑轮上,滑轮不封闭,可以让工器具正常传递。支撑杆则将绝缘绳支出,避免与铁塔和横担接触。可根据绝缘绳与杆塔或者横担接触未知的多少来决定安装的数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夹件;2-第二夹件;3-转轴;4-支撑杆;5-滑轮;6-防滑垫;7-旋紧螺母;8-角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机构、传递机构、支撑机构;所述的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夹件1、与第一夹件1转动连接的第二夹件2,所述的第一夹件1、第二夹件2均设有用于将第一夹件1、与第一夹件1固定在铁塔上的紧固件,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斜向设于第一夹件1上的支撑杆4,所述的传递机构包括设于支撑杆4端部的滑轮5。本技术方案通过两个夹件卡在铁塔横担角钢8处,并通过转轴3将两夹件链接在一起,通过紧固件将夹件与横担角钢8相互抵牢。通过支撑杆4连接滑轮5和夹件,滑轮5则作为绝缘绳的传递装置,不产生摩擦力,有助于绝缘绳上工器具的传递,同时绝缘绳可直接放在滑轮5上,滑轮5不封闭,可以让工器具正常传递。支撑杆4则将绝缘绳支出,避免与铁塔和横担接触。可根据绝缘绳与杆塔或者横担接触未知的多少来决定安装的数量。

为方便装置的安装与拆卸:所述的第一夹件1、第二夹件2的外端部均设“┏┓”形夹部;所述的夹部设有所述的紧固件。夹部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松开紧固件后,第一夹件1、第二夹件2旋转展开,便可脱离横担角钢8,方便安装与拆卸。

为方便与杆塔的连接,第一夹件1、第二夹件2夹部的一侧延伸形成连臂,第一夹件1的连臂与第二夹件2的连臂通过转轴3转动连接;当第一夹件1、第二夹件2相对旋转,连臂成180度时,第一夹件1的夹部、第二夹件2的夹部相对。第一夹件1、第二夹件2的夹部位于同一侧,方便实现与横担角钢8的连接。

为提高承力能力,夹部内壁设有防滑垫6。使其与杆塔角钢8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保证固定装置的稳定性。防滑垫6可为橡胶垫。

为兼顾具有足够外伸长度,防止绳子与杆塔和横担摩擦的同时,保证足够的强度:所述的支撑杆4与第一夹件1连臂的夹角为α; 40°≤α≤50°,在本实施例中α为45°。支撑杆4保证有足够外伸长度的同时,兼顾强度,将绝缘传递绳向外支出约10cm,避免了与杆塔和横担的直接接触,也就同时避免了与杆塔和横担的摩擦。

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为旋紧螺母7,固定机构将整个装置固定在横担或者铁塔的角钢8上,外形与角钢8整体相似,但在固定机构的外端分别设有“┏┓”形夹部,两个凹型夹件把角钢8两端包裹在里面,起到包围和固定的作用,然后通过旋紧螺母7将角钢8和固定机构抵靠在一起,在旋紧螺母7与角钢8接触的地方使用大面积的防滑垫,使其产生较大摩擦力,保证固定机构的稳定性。固定机构在直角连接处通过转轴3连接在一起,方便安装与拆卸。

支撑机构即固定机构垂直传递方向的那一面安装一个支撑杆4,将绝缘传递绳向外支出约10cm,避免了与杆塔和横担的直接接触,也就同时避免了与杆塔和横担的摩擦。

传递机构在支撑杆4的一端安装滑轮5,让传递绳在滑轮5外侧通过,在传递过程中,绳子与滑轮5接触不产生摩擦,提高传递效率,减少摩擦和损耗。同时传递绳在滑轮5外侧,通过绳子自重和工器具的重量可以将绝缘绳压在滑轮5上,不会出现绳子脱跑的现象,同时工器具在经过滑轮5时,不需要拆卸装置和滑轮5,方便工器具的传递。

以上图1所示的杆塔带电作业工具传递装置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已经体现出本实用新型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对其进行形状、结构等方面的等同修改,均在本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